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十二指肠溃疡46例疗效观察
2011-02-11肖文
肖文
江苏省睢宁县王集中心卫生院,江苏睢宁221000
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十二指肠溃疡46例疗效观察
肖文
江苏省睢宁县王集中心卫生院,江苏睢宁221000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加味黄芪建中汤;中医药疗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46例患者均有典型的消化道病史,治疗前有比较明显的症状,全部经胃镜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6例患者中最小18岁,最大53岁,男性29例,女性l7例,平均年龄32岁,病程最短5周,最长8周,平均6周。
1.2 诊断依据空腹或夜间发作性上腹部疼痛,进食后可好转,多伴有吐酸、嗳气、身疲乏力、喜暖,舌淡红苔白、脉缓;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血抗HP试验呈阳性(占总病例90%)。
1.3 排除病例标准:
(1)伴有大出血及穿孔的患者;
(2)有特殊原因的球部溃疡,如恶性病变;
(3)孕妇、哺乳期妇女或在服药期间可能怀孕者;
(4)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5)复合性、多发性溃疡者。
2 治疗方法
予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药物组成:黄芪25g、炒白芍30g、炙甘草6g、桂枝10g、白芨15g、白蒺藜15g、三七粉冲服3 g、黄连4g、蒲公英25g、广木香6g。胃脘部疼痛较甚者加延胡12g、甘松10 g,胃脘痛发凉、喜热饮加吴茱萸3 g,酸水多加乌贼骨25g、煅瓦楞25 g,口干加百合30 g,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加仙鹤草20 g,伴有胃脘胀满、心烦易怒者加柴胡10 g、香附10 g、大腹皮l5 g;伴有胃脘嘈杂灼热、口苦者,加大贝母20 g、败酱草30 g;食欲减退者加谷麦芽各20g。水煎取汁400ml,早晚分服,2周为一疗程,多需连服3~4个疗程,疼痛缓解一个月后,复查胃镜。服药期间,嘱患者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在饮食方面宜进食清淡、易消化之物,禁食生冷辛辣、厚味、油腻之物,忌烟酒,饮食有规律,不宜过饥、过饱,宜保暖、防外感。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中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药新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研究指导原则”拟定:
临床痊愈:胃镜示溃疡灶完全消失,局部轻度发红,无明显水肿,自觉症状全部消失或基本消失。
显效:胃镜示溃疡基本消失,仍有明显炎症,主要症状消失。
有效:溃疡灶缩小50%以上,主要症状明显减轻。
无效:溃疡灶缩小不足50%,自觉症状无明显改变。
3.2 治疗结果
本组46例患者予加味黄芪建中汤口服治疗1周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者20例,治疗2周疼痛消失者18例,治疗2周后疼痛消失者5例,疼痛消失后继续治疗1月后复查胃镜。46例患者中痊愈18例,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3%。
4 病例介绍
耿某,男,26岁,已婚,经商。2004年1月12日初诊,患者既往有胃脘痞满病史l年,食生冷后加重,平素饮食无规律,饥饱失常,近1周来夜间及空腹时胃脘疼痛,有烧灼感,进食后可缓解,喜热饮、泛酸、嗳气、口苦、周身倦怠乏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缓。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血常规、大便常规及隐血试验末见异常,心电图正常,肝肾功能未见异常,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症属中焦虚寒、胃气郁滞、气滞血瘀、络脉受损。治宜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佐以清热生肌敛疮,给予加味黄芪建中汤:黄芪25g、炒白芍20 g、炙甘草6 g、桂枝10g、白芨1 5g、白蒺藜15g、三七粉冲服3g、黄连4g、蒲公英30 g、木香6 g、吴茱萸3g、乌贼骨25 g、甘松1 0 g、延胡10 g,日一剂。4剂后疼痛明显减轻,泛酸嗳气均有好转,2周后疼痛基本消失,唯感身疲乏力、口干,原方黄芪加至30 g,加百合25g,第4周后患者精神、饮食如常、无自诉不适,复查胃镜、溃疡灶已愈合,粘膜轻度充血、水肿。嘱继服2周,注意多休息,饮食宜规律、宜清淡,饮食忌生冷、辛辣、油腻、烟酒,注意保暖。随访3月未复发。
5 体会
消化性溃疡属祖国医学胃脘痛的范畴,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多发,且男性多发于女性。病位在胃与肝胆、脾有关,素体脾胃虚弱、饮食不节饥饱失常,过食生冷,辛辣、厚腻之物,毒邪外袭,情志失调,均导致脾胃运化失常而发病。因起病缓、病程长,迁延难愈。临床常见正虚邪阻、寒热错杂、气滞血瘀、脉络损伤,日久成内疡,而正气的盛衰在本病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中至关重要。《素问》“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不足、脾胃虚弱、胃粘膜的防御功能低下,外邪乘虚而入,故在治疗上既要重视补益脾胃,使脾胃虚损得于恢复,又应重视理气和降,恢复胃的和降之功,亦应考虑久病产生热瘀互结,蕴滞胃膜,以扶正祛邪为主要治疗原则。方中黄芪益气、健脾扶正固本,以改善和提高胃粘膜的防御机能,增加抵御外邪的能力,桂枝温阳气,与黄芪同用共奏温中益气。李东垣《脾胃论》“甘温以补其中而升其阳”。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使用甘温益气之药,能恢复脾胃生化气血运化水谷之功能,增强细胞活性,增加免疫机能,改善胃肠运化,促进药物吸收,改善全身情况,促进溃疡愈合。白芍、甘草酸甘化阴,柔肝理脾缓急止痛,临床药理研究表明,甘草煎剂能吸收胃酸,还具解痉镇静、抑菌之功效,白芨生肌敛疮,三七粉治血止血、生肌,通过改善胃粘膜循环促进溃疡愈合,且杀菌力强;蒲公英、黄连清热燥湿解毒消痛,杀幽门螺旋杆菌,作用可靠,黄连、吴茱萸辛开苦降,清肝火、降胃气而止酸。木香、甘松理气行、滞而止痛、乌贼骨解痉止痛制酸、敛疮,综观全方,不仅有益气健脾、温阳、理气和中之功,且能清热、燥湿、益气活血、化瘀、生新、温补脾胃,补而不滞,攻补兼施,脾胃两助,重振中洲,恢复脾胃受纳运化与升降之功,溃疡乃愈。
另在服药期间患者的情志、饮食与病情的恢复关系密切,宜调情志,树立乐观向上的精神,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饮食有规律,不过饥过饱,宜进食清淡、易消化之物,禁食生冷、油腻、辛辣、厚味之物,忌烟酒,起居宜保暖,防外感。
R287
A
1007-8517(2011)11-0036-01
2011.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