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残余结石溶石疗法的临床护理
2011-02-10李永静宋传花杨丽花
李永静 宋传花 杨丽花
(云南大理州医院,云南 大理 671000)
溶石治疗的研究是肝胆外科深为关注的课题,近年来由于碎石、排石、取石治疗的技术方法较多,而溶石治疗却是一个新的课题,在新课题的研究中,护理方面的实施无更多的临床报道,也无系统的常规可循。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才能进一步规范护理措施。现将护理体会简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9例患者,男5例,女4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28岁,平均年龄50岁。均有手术史,带有T型管。B超及T管造影均显示有残余结石,左肝内胆管结石2例,右肝管结石2例,左、右胆管结石3例,胆总管下段结石2例。
1.2 方法
采用药物复方DMSO乳剂50ml,每日1次,滴速为每分钟2~5滴,不稀释,从T型管缓慢注入,间隔2~5天后重复使用,共3~6次,每次滴入后均需夹闭T型管。
2 结 果
根据9例患者的治疗护理分析来看,共治疗用药12次,平均用3次。溶解残余结石的情况为:残石消失者4例,裂解3例,残石变小,数目明显减少2例,有效率为75%。
3 护理体会
3.1 心理护理
溶石治疗效果的成功与否,与患者的心理准备、配合密切相关。本组病例均有手术取石史,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心理。紧张用药后的副作用,怀凝溶石治疗方法是否有效?所以要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分析,给予正确的指导及心理疏导。向患者介绍溶石疗法的优点:①可避免再手术的痛苦;②无刨伤,安全;③经济。有2例患者在治疗之初,由于给药速度稍快,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患者拒绝接受治疗,有终止治疗的心理,针对患者的这神心理,我们加强心理护理,并向患者说明溶石治疗中出现的这些副反应,只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其症状会缓解。另外患者的理解和配合才能使治疗顺利完成。所以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是药物治疗的关键。
3.2 滴速及体位
采用单管直接接T型管,或用微量泵接T管。50mL溶石乳剂,以每分钟2~5滴的速度计算,每小时进8~20mL。前单管接T型管的优点是简便、经济。缺点是滴速不易控制,而采用微量泵给药,能正确掌握,控制滴速、剂量、时间,还可通过观察患者的耐受情况随时调整。1例患者因开始用药滴速稍快后发生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经调整滴速后症状得到缓解,通过观察,认为药物副反应与给药滴速及剂量密切相关。缓慢滴入可防治胆道高压,避免药物进入体循环。治疗时,根据残余结石部位不同,患者采用的体位也不同,左肝内胆管结石取左侧卧位,右肝内胆管结石取右侧卧位,左、右胆管结石取平卧位。无论何种卧位均要垫高臀部,头稍低,所以恰当的体位能使溶石乳剂与残石充分接触,这样提高了肝内残石及高位残石的溶石效果。
3.3 观察生命体征、药物反应、肝肾功能
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均要严格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治疗前后查肝功能、肾功能[1],以便观察对比药物对肝肾功有无损害。专人负责观察记录,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对症处理。通过临床治疗观察,9例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肝肾功无明显变化。说明复方DMSO乳剂对肝肾功无损害。虽然对消化道粘膜有一定的刺激性外,其副作用主要以腹痛、恶心、呕吐,但经及时减慢滴速,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缓解好转,通过观察我们认为此药的副作用较小,较为安全。
3.4 T型管护理
采用溶石乳剂应严格无菌操作,滴注完药物后需用无菌纱布包裹、反折、夹闭T管,固定,防止脱落。用药时谨防溢漏,以免引起炎症反应。保持T管瘘口敷料干燥,防止因操作不当引起并发症[2],经T管造影后溶石有效。可2~3d后拔T管,拔管后要注意瘘口部的护理。
4 小 结
胆道残余结石,临床较常见,当今除再手术胆道镜取石,但也不能完全取干净,目前,采用T管灌注溶石治疗,可避免再次手术的痛苦。此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可降低医疗费用,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经T管造影提示,残石均有不同程度的溶解、消失、裂解、变小、减少,而相应的护理措施的正确落实,是提高疗效的主要保证。通过9例患者的治疗护理,我们体会到,值得进一步探索的,是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药品来源、病例的选择,以及治疗中出现情况如何对症处理及护理上辅以更为妥善的措施等问题。这些有待于在临床实践中逐渐观察、改进,使这项新的治疗方法能为更多的患者减轻痛苦,解除病魔。
[1]裘法祖.外科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2]杜竞辉.外科护理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