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的全方位思考——“自然辩证法与科学发展”高阶研讨会综述
2011-02-10刘劲杨张志伟
刘劲杨 张志伟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
2011年5月26—28日,“自然辩证法与科学发展”高阶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哲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自然辩证法史专业委员会主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美国加州圣何塞州立大学等四十余所高校、科研机构、科技部门的专家学者近百人参加了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林岗、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秦宣、哲学院副院长韩东晖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本次会议包括三个主题: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与当代科技论、科技发展与公共政策、科学大师与创新方法。与会代表强调,处于战略机遇期的中国亟须以科学发展的视野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方位思考。
第一,聚焦迫切的问题。
大会主题发言聚焦于当前科技发展中的迫切问题,如科研中的举国体制、研究活动中保障独立思考和自由精神、知识和权力的共谋或分立而产生的不公平(刘大椿),等等。科学发展是科学的社会性和自主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应妥善处理好两者关系(马来平),并充分关注科学的可错性和技术实践的不确定性特性(张之沧)。面对科学技术双刃剑问题,要注意自然反对自然、人反对人以及自己反对自己这三大关系(吕乃基)。传统上对科学的理解过于狭窄,应该建立一门新的科学——“人科”(Science M atters),以从根本上避免科学与人文的鸿沟(林磊)。科学发展依赖于创新,在我国科学发展史上,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在科学创新中曾发挥卓越作用(吴彤)。面对重大问题,应引入更多的政策设计和思考,如以节能减排推行低碳经济(张明国)。在建构符合当下中国实践要求的新发展范式时,应特别加强农民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叶向东)。在关于理论前沿的讨论中,学者们指出,应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对科学哲学的研究的思想资源(安维复),了解当代西方“诠释学的现象学”理解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具体内容上与马克思的“实践论科学观”形成互补(曹志平)。语境论是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一条重要研究进路,其目标在于克服传统科学哲学中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方式,重新阐述科学认知的客观性,进而更合理地解释科学(成素梅)。
第二,全方位思考科学发展。
与会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研讨,如从不确定性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的实践创新(欧庭高),对卢卡奇和马克思关于物化的技术路径进行比较分析(周立斌),阐述马克思对西方哲学技术价值困境的超越,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逻辑演绎及其当代价值,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原始创新问题(万小龙)。在关于当代科技论的研讨中,学者们指出,传统科学观常常囿于知识论和工具论局限,应提倡从生存论、文化论和生命哲学来理解科学,进而推动科学的人文复归,走向一个更为开放和宽容视界的科学观(孟建伟)。从科学传播与战争关系的角度来看,应将军事科技传播提升到战争较量与国家安全的高度来考量(石海明)。当代哲学中的自然主义与形而上学两股潮流催生出两种进路:自然化的科学哲学和自然化的形而上学,这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段伟文)。从科学实践哲学的视野看来,劳斯科学实践哲学具有新的知识论意义(陆秀红),从这一进路出发并结合经验研究就可以更为深入地拓展对科学的理解。在科学哲学前沿研究方面,有学者报告了当代西方生物学哲学的研究概况、路径和主要问题(李建会);分析了科学范式的形式化可能问题,即如何通过建构范式核心命题的逻辑值来解决知识挖掘问题(张寅生)。
低碳经济是当代经济的重要转向,学者们系统深入地介绍了低碳经济规划的理论、方法和重点,介绍了低碳经济、低碳城市、低碳产业、低碳技术等不同低碳层面的规划方法及规划重点,以及我国目前发展低碳经济还面临诸多困境(娄伟、秦书生)。科技风险是近年来学界的热点问题,相关的讨论有:转基因技术与转基因生物环境风险关联(肖显静),从SSK行动者网络理论新视角探讨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及其风险治理(邬晓燕),不断完善科技风险评估体系。随着全球科学治理(the governance of science)实践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科学治理问题的理论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有学者认为对于传统的科学主义主导下的专家精英决策体制,应着手探讨现代社会治理的新体制(李建军),妥善处理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科学治理的深层思考还涉及边界、社会认识论等哲学方面的问题(徐治立)。从另一角度来看,“程序”是现代科学与现代政治的正式运转机制,通过研究程序能大大加深我们对社会治理机制的理解(涂明君)。面对愈演愈烈的学术失范问题,公共政策该给予怎样的回应?有学者指出,学术评价是全球高校市场化与公共管理转型这一大背景的产物,学术失范与我国高校在转型中评价制度的结构性失衡紧密相关(刘劲杨);我们应充分借鉴美国防范科研不端行为的基层管理机制,以完善相关的政策与制度设计(蒋美仕)。
科学创新方法直接关系着我国在2020年前建立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在创新理论上,有学者强调应注意引入经验叙事和范例研究,尤其是应在概述创造性思维活动特点、发明创造性活动技术化趋势的基础上,再进行范例研究及创新方法论研究(王伯鲁)。本次会议特别关注了一批科学与人文创新大师的范例研究,如中西文化对杨振宁科学创新的影响(杨小明);金岳霖方法创新之道:追求原创与“变动”,“事中求理”与“理中求事”的结合等(林坚);管理方法科学创新视野中的叶笃正科学研究历程(孙烨);钱学森的创新方法(欧阳聪权);刘东生的通才教育和学术自由观对科研人才培养的意义(练新颜);以华罗庚、陈省身、吴文俊为例分析政治环境和个性气质对科学创新的影响(黄婷、邱德胜)。学者们对于思维研究也提出一些新观点,如分析科学研究的三种能力:想象力、洞察力和理解力(王鸿生);探索建立一种基于整体思考的“相”的哲学进路(张林先)。
第三,重视传承,关注现实,回归学术。
刘大椿在大会总结报告中指出,参加本次会议的代表层次高,资深专家、著名学者、政府官员济济一堂,既有科学背景的,也有哲学背景的;议题广泛深入,既关注现实,又强调理论思考的高度,是一次名副其实的“高阶研讨会”。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也表明马克思主义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可以别开生面。三大会议主题既是值得研究的理论问题,也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应对的实践问题。科学技术哲学或自然辩证法充满生气,未来有很宽广的拓展空间。他对本次会议和今后的研究作了概括和展望:“重视传承,关注现实,回归学术。”
28日,举行了学科发展联谊座谈会,学者们对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发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吕乃基在发言中强调,研究者应该寻找与当下科技发展问题的结合点,去延展科技哲学的生命力。刘大椿在对我国科技哲学的历史沿革进行追溯的基础上,倡议着手筹划建立科技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的新方向,得到与会学者的积极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