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药结合“从肝论治”乳癖临证心得

2011-02-10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10期
关键词:乳癖肝气肝肾

孔 荣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城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25300)

乳癖属“乳痰”、“乳核”范畴,是指妇女乳房部常见的慢性良性肿块,以乳房肿块和胀痛为主症,其肿块特点为硬结无痛,形状不同,大小不等。包括西医学的乳腺小叶增生、乳房囊性增生、乳房纤维瘤等疾病。本病发病缓慢,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以中青年妇女为多见。笔者在临证工作中采用针刺和中药结合“从肝论治”乳癖实证,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病因病机

本病多与情志内伤、忧思恼怒有关。足阳明胃经过乳房,足厥阴肝经至乳下,足太阴脾经行乳外,若情志内伤,忧思恼怒则肝脾郁结,气血逆乱,气不行津,津液凝聚成痰。复因肝木克土,致脾不能运湿,胃不能降浊,则痰浊内生。气滞痰浊阻于乳络则为肿块疼痛。八脉隶属于肝肾,冲脉隶属于阳明,若肝郁化火,耗损肝肾之阴,则冲任失调。《圣济总录》云:“冲任二经,上为乳汁,下为月水。”所以本病多与月经周期相关。本病的基本病机为气滞痰凝,冲任失调,病在胃、肝、脾三经。西医学认为,乳腺增生症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如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的分泌相对增高。

辨治分型

1.肝郁化火型

主证:乳房胸胁胀痛,两乳结块,拒按,气恼则疼痛加剧,伴有目赤肿痛,口苦咽干,月经先期,心烦易怒,尿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则:清泄肝火。

方药:疏肝消痛饮加减。药以醋柴胡、郁金、香附、白芍、夏枯草、三棱、莪术、当归、川芎、麦芽、甘草为主。痛甚加川楝子、玄参;肿块大加穿山甲、皂角刺。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针刺取穴:屋翳、期门、肩井、太冲、侠溪,均双侧,日1次,泻法,10次为1个疗程,3日后行下1个疗程。

2.肝气郁结型

主证:双乳胀痛、结块,多于月经前、生气后加重,胀痛感向腋下肩背部放射,胸闷不舒,腹胀纳减,月经周期紊乱,舌质不红,苔薄黄。

治则:疏肝理气。

方药:逍遥散加减。药以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薄荷、甘草为主。乳房乳头触痛,加入夏枯草、钩藤、炒牡丹皮、蒲公英;经行有大血块者,加入王不留行、五灵脂。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针刺取穴:合谷、太冲、期门、屋翳、阳陵泉、肩井,均双侧,泻法,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3日后行下1个疗程。

3.肝肾阴虚型

主证:乳房疼痛时轻时重,胸闷,胁肋隐痛,头晕,目眩而干,腰腿酸软,五心烦热,怔忡,舌红无苔,脉弦细数。

治则:滋补肝肾。

方药:滋肾生肝饮加减。药以炒当归、赤芍、山药、生地黄、熟地黄、牡丹皮、茯苓、五味子、山茱萸、炒柴胡、制香附、五灵脂为主。肿块较硬者,加入牡蛎、皂角刺;烦热口苦、失眠者,加入钩藤、炒栀子、炒酸枣仁;伴见脘痞纳差、神疲乏力者,加入党参、广陈皮、谷芽。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针刺取穴:肾俞、太溪、期门、肝俞、屋翳、天宗,均双侧,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3日后行下1个疗程。

典型病例

患者,女,41岁,2008年3月就诊。

主诉:双乳疼痛2年。起因不明,多在生气、劳累后疼痛加重,以胀痛为主,向腋下放射,与月经周期无关,伴有心烦易怒、失眠。曾去某医院就诊,钼靶示为“乳腺增生”。予乳癖消口服、膏药外贴无效来我科就诊。

查体:体型稍胖,表情一般,面色略黄,舌红苔黄,脉弦数。双乳呈袋形对称,乳头、乳晕无异常,双乳外上扪及多个0.9cm×0.5cm不规则散在颗粒,压痛明显。

诊为乳癖(肝郁化火型)。治疗以清肝泻火为原则。采用上述针刺配合中药治疗。穴取屋翳、乳根、合谷、期门、肩井、太冲、侠溪,每次取3~4个穴位,用泻法。用疏肝消痛饮加减,5次后疼痛减轻。2个疗程后双乳疼痛及肿块消失,双乳无压痛,临床治愈。

体会

中医学认为,肝脉散布胸胁,乳头色青属肝,若肝气不舒,胸胁脉络不通,乳房部位气机不畅,可见乳房胀痛。“女子以肝为先天”,肝气不疏,郁而化热,迫血妄行,可见月经不调。女子乳房可因月经而变化,若气机通畅,则肝气条达而体健。如月经不调,则导致乳房结块而痛。可见肝气不疏是乳癖的主要因素。治疗时采用针刺配合中药口服,针刺具有止痛迅速、肿块消退快、疗程短的特点。配以中药或疏肝解郁,或清肝泻火,或滋补肝肾。两者结合,相得益彰,故取得较为满意疗效。

猜你喜欢

乳癖肝气肝肾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从肝肾论治儿童近视的理论探讨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春季养肝食何“味”
简易穴位埋线法治疗肝郁痰凝型乳癖疼痛的临床观察和研究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肝气郁结证”术语源流考❋
名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乳癖67例
超声引导下老年肝肾囊肿抽吸固化治疗效果观察
三苯氧胺配伍乳癖消治疗乳腺增生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