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复脉汤治疗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疗效观察与护理
2011-02-10曹传明
李 莉 曹传明
(山东省章丘市人民医院,250200)
笔者自2007年以来应用自拟益肾复脉汤治疗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7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效果和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78例患者均符合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1]和1979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座谈会修订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45例,女33例;年龄60~85岁,平均70.6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2年。临床症状以心悸、气短、胸闷、乏力、头晕为主。全部病例均经普通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明确诊断,其中有28例曾应用西医治疗无明显效果而改用中药治疗。合并高血压病31例,高脂血症19例,糖尿病1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5例。
治疗方法
益肾复脉汤药物组成:熟地黄15g,黄芪30g,淫羊藿10g,牛膝15g,党参20g,丹参30g,赤芍12g,红花10g,川芎10g,降香10g,苦参20g,甘松10g,炒酸枣仁30g,炙甘草9g。每日1剂,水煎2次,煎液合并,分早晚温服,1个月为1个疗程。加减:阳虚加熟附子10g,桂枝10g;偏阴虚党参易太子参10g,加麦冬10g,五味子9g;痰湿偏盛加半夏10g,薤白10g,瓜蒌15g;胸痛明显加元胡12g,郁金10g;血压高加天麻10g,钩藤20g;血脂高加生山楂30g;心率快加生龙骨30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心率慢加熟附子6g,细辛3g。治疗期间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服药1个疗程后复查24h动态心电图,同时观察患者伴随症状改善情况。
护理措施
给予病人低脂、低盐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少食多餐,保持大便通畅。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态度和蔼,做好耐心解释,以减轻焦虑不安和恐惧心理,使患者情志舒畅,心绪宁静,气机条达,从而促进血液运行,心脉通畅。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2]:显效:临床症状及早搏消失,或24h动态心电图示早搏减少75%以上;有效:症状明显改善,用药后早搏次数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无效:用药后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治疗结果:显效42例,占53.8%;有效27例,占34.6%;无效9例,占11.5%;总有效率为88.5%。
典型病例
患者,男,71岁,2008年6月7日初诊。既往有冠心病病史3年。半年前出现心悸、气短、乏力,时感胸闷,胸部隐痛,多次心电图检查示室性早搏,曾服用心律平、复方丹参片等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体检:血压18.0/11.0kP(135/83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界无扩大,心率82次/min,第一心音低钝,心律不齐,闻及早搏,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舌质暗红,舌边有瘀点,苔薄白,脉沉细而结。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早搏,V4、V5、V6导联ST段下移0.05mV,T波倒置。辨证为心肾气虚,瘀血内阻,心脉失养。治宜补肾益气,活血化瘀,养心复脉。方用益肾复脉汤,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温服。服药10剂后早搏减少,心悸、气短、胸闷、乏力等症状明显好转。后用上方化裁服1个月,诸症消失,复查心电图大致正常。随访半年未复发。
体会
冠心病室性早搏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属中医“胸痹”、“心悸”、“怔忡”范畴。其病机为本虚标实。肾为五脏之本,阴阳之根,心肾相交,心本乎肾。本组病例均为老年患者,肾气亏虚,则心失其资助温养,遂致心肾俱虚。心肾气虚则运血无力,心肾阴虚则脉络不利,导致血行失畅,心脉瘀阻,脉律不能正常运行跳动而致结代。故所拟治法采用心肾并治、补通结合之法,以补肾益气养心治其本,活血化瘀复脉治其标。方中熟地黄、黄芪、淫羊藿、牛膝、党参、炙甘草补肾益气,勃发心气运血之力;酸枣仁养心安神;在扶正固本基础上运用丹参、赤芍、红花、川芎活血化瘀通脉;佐以降香行气活血。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苦参、甘松有抗心律失常作用。诸药合用,补通并施,标本兼顾,切中病机,可使心肾气渐足,瘀祛脉通,气血流畅,则心悸、气短等症自除,室性早搏可止,同时配合心理及饮食等方面的精心护理,故对冠心病室性早搏有良好的疗效。
[1]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 (11):75.
[2]陈贵廷,薛赛琴.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1:2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