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中继发性心理障碍61例临床观察体会
2011-02-10刘彩云
刘彩云
(新疆哈巴河县人民医院内科,新疆 哈巴河 836700)
1 研究对象
哈巴河县人民医院内科于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因心血管病住院治疗患者61例,男20例,女41例;年龄40~72岁,服药方法:61例患者在经过相应心血疾病治疗2周的基础上,加用250mg黛力新,午饭前顿服,连续服用6周。有神经衰弱者,睡前加用地西泮(0.25~0.5mg),所有患者入组前2周没有服用过抗焦虑药物。结果:经过6周治疗,痊愈48例(78.6%),好转10例(16.4%),无效3例(6%)。
2 药物不良反应
复合制剂黛力新,小剂量氟哌噻吨作用于突触前膜多巴胺自身调节受体,促进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使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加,发挥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美利曲辛可抑制突触前膜对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再摄取,提高突触间隙中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的含量,具有抗抑郁作用,两种成分合用具有协同的治疗作用,可治疗各种焦虑抑郁状态,改善躯体症状,其起效快,不良反应小,有2例服用后出现明显口干、便秘,未做特殊处理,继续服用后,症状消失。复查: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检查、心功能的判断、血压的检测,均无异常变化。
3 讨 论
心血管疾病是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主要疾病之一[1]。目前已确定的传统危险因素,尚无法完全解释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预后的机制[2]。部分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和原发性高血压,其发生发展与社会心理应激等引起的过度紧张、焦虑、惊恐、悲伤、抑郁等情绪改变相关密切,几乎所有的心脏疾病在心功能不全时均可产生精神障碍。
尽管心脏病的病因不同但所产生的精神障碍并无特异性,其发病机制也类似,均系心搏出量减少,血氧饱和度降低,脑供血量减少,致使大脑缺血、低氧进而出现脑功能障碍,而导致精神症状的出现,只是不同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侧重点不同和附加了一些各类疾病本身所容易发生的症状[3]。如风湿性心脏病时可由心脏瓣膜狭窄和闭锁不全易引起脑部缺血;风湿性脑血管改变也易产生脑血栓或脑栓塞而发生不同类型的意识障碍(昏厥、嗜睡、昏睡、谵妄或错乱以至昏迷)或癫痫发作等;心内膜炎则因伴有感染、发烧、毒血症等因素出现谵妄的概率较多。在先天性心脏病时,由于目前心脏外科手术的推广,心脏功能的改善能得到较及时解决,因而脑缺血、脑乏氧导致脑循环障碍所引起的精神症状比以前减少了,但由于本病心功能不全会影响大脑发育,可造成患者性格改变和智力发育迟滞等[4]。
继发性抑郁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据:①有躯体疾病的证据;②抑郁症状在躯体疾病之后发生,并随躯体疾病的病情变化而波动;③临床表现为躯体、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以及抑郁症候群[5]。
在综合性医院的心血管内科中,心理障碍患者十分常见,不能靠主观意志力加以控制,但在生物医学模式影响下,我们有时只关注患者的躯体,而忽视对人心理的了解,只见“病”不见“人”。因此,心血管疾病伴焦虑抑郁症状是一种躯体疾病伴发的严重心理反应,焦虑抑郁与心血管疾病之间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共同导致疾病的进展。因此,当我们面对心血管疾病伴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时,应从“生物-心理-社会”进行相关分析,除了常规治疗心脏疾病外,还须积极治疗焦虑、抑郁症状,促进疾病的改善和恢复。认识心理障碍在心血管内科中的表现,并给予完善充分治疗,能很好的缓解患者病痛,加快患者躯体疾病的恢复,同时对减轻患者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有着积极的意义,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利益。
护理方面体会:让患者及家属对护士建立起充分的信任。首先基础护理服务到位,做到“三好一满意”。另外,高超的技术水平可以增加患者的信任,是患者更愿接受医护人员的治疗。其次做好沟通工作护士保持良好的工作情绪,使患者感到无比亲切,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对一般患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现实生活中患者有体验的道理进行讲解和说服,某些老干部、知识分子,因为他们文化水平较高,对他们从发病机制、预后以及患病率方面进行细致讲解,使他们能产生信任而配合临床治疗。此外病情稳定的患者可以安置在普通病房,让患者接触正常的语言环境。对心里状态差者积极进行沟通疏导,心态积极的患者用其切身体会与其交流,促进其心态的转变,分散他们的不良情绪,增加患者对自身价值的认识,为重返工作岗位,重返社会做好准备。总之,患者的康复应通过多种渠道,持之以恒。调动家属的积极性。一方面使家庭所有成员应积极关心、体贴、尊重患者,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照顾。另一方面绝不能在患者面前表现烦躁、讨厌或随意训斥患者,及时鼓励患者,让患者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使其有成就感增加其信心。
[1]吴文源,季建林.综合医院精神卫生[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2]徐俊冕.医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1998.
[3]杨菊贤.重视专科思维的局限,提倡多学科的协同发展[J].医学与哲学杂志,2006,27(3):4-6.
[4]杨菊贤.心理应激与冠状动脉痉挛[J].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2005,26(5):461-464.
[5]周军,吴霞,杨天伦.抑郁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康复,2004,8(30):6734-6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