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时间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

2011-02-10魏方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18期
关键词:下壁通率胸痛

魏方华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通常是指由于长时间且严重的心肌缺血造成的局部心肌急性坏死。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胸痛、心肌损伤、缺血和坏死以及急性循环功能障碍等众多特征性的心电图异常状况。患者将出现持久的发热、胸骨后剧烈疼痛、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心肌急性损伤与坏死等情况。研究表明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的近期疗效和远期预后,明显增加了抢救的成功率,使病死率大为降低。目前静脉溶栓治疗在临床上已被广大医生所认可,该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有效[1]。我院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期间采用尿激酶对患者不同时间溶栓的疗效进行分析和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期间采用尿激酶对患者不同时间溶栓的疗效进行分析和评价,全部70例患者均按照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确诊,包括男42例,女26例,患者年龄在39~74岁之间。70例患者溶栓时间分别为:21例在发病2 h内,25例在发病2~6 h内,24例在6~12 h内。70例患者中,梗死位于前间壁者13例,位于广泛前壁者27例,在前侧壁者10例,在下壁+右室者9例,位于下壁+正后壁者10例。

1.2 治疗方法 测定70例患者的血常规、血凝情况、心肌酶谱、心电图以及肌钙蛋白。给予吸氧和心电监护,进行静脉溶栓,将150万U的尿激酶溶于100 ml的生理盐水中,通过静脉点滴在30 min内完成。并口服300 mg的阿司匹林和300 mg的波立维。溶栓完成8 h后,立即通过皮下注射5 000单位的低分子量肝素钠,1次/12 h。

1.3 血管再通标准 ①心电图中上抬的ST段在2 h内下降不小于50%;②在2 h内患者胸痛症状80%以上缓解或消失;③在2 h以内有再灌注心律失常现象;④CK-MB酶的峰值在14 h内出现,可间接评定血栓溶解。将符合2条以上的判定为冠脉再通,但②与③组合除外,而①和④组合的特异性较好。

2 结果

全部70例患者的溶栓时间,在发病2 h内再通率为80.9%(17/21),在发病2~6 h内再通率为52.0%(13/25),在发病6~12 h再通率为25.0%(6/24)。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者占61%(22/36),其中9例患者为室性早搏,4例患者为频发房性早搏,3例患者表现为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3例患者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2例属于短阵性室速,1例属于Ⅱ度房室传导阻滞。34例患者冠脉没有再通,其中胸痛减轻者有33例,死亡1例,死因为溶栓时间大于6 h,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致死。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突然完全性闭塞,心肌发生缺血、损伤、坏死,出现以剧烈胸痛、心电图以及心肌酶学的动态改变为临床特征的急性缺血性心脏病。本组70例患者中,梗死位于前间壁者13例,位于广泛前壁者27例,在前侧壁者10例,在下壁+右室者9例,位于下壁+正后壁者10例。通常情况下,心肌梗死的发病部位与冠状动脉供血区域是一致的。心肌梗死极少发生在心房部位。心肌梗死多发生在左心室,大约40% ~50%的发生在左心室前壁、心尖部或室间隔前2/3,这些部位是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供血区,大约有30% ~40%发生在左心室后壁、室间隔后1/3及右心室大部,相当于右冠状动脉供血区[2-3]。

大量的文献资料表明静脉溶栓治疗是一种简单可靠的再灌注方法[4-5]。但是溶栓治疗效果与治疗时间是密切相关的,症状出现后越早治疗,冠脉的再通率就越高,相应地患者的获益就越大[3-5]。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全部70例患者中,在发病2 h内再通率为80.9%(17/21),在发病2~6 h内再通率为52.0%(13/25),在发病6~12 h再通率为25.0%(6/24)。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者占61%(22/36),其中9例患者为室性早搏,4例患者为频发房性早搏,3例患者表现为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3例患者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2例属于短阵性室速,1例属于Ⅱ度房室传导阻滞。34例患者冠脉没有再通,其中胸痛减轻者有33例,死亡1例,死因为溶栓时间大于6 h,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致死,本组结果与以往文献报道基本一致,本组研究也表明溶栓治疗应尽早,治疗越早再通率就越高,患者的死亡率就越低,疗效就会越好。

[1]中华心血管杂志编委会.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参考方案.内科急危重症杂志,1996,2(4):194-195.

[2]Weawer WD,Simes RJ,Betriu A,et al.Comparison of primary coronary angioplasty and intravenous thrombolytic therapy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JAMA,1997,278(23):2093-2096.

[3]张敬明,马云霞.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的处理原则.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7):670-672.

[4]Hoch man JS,Sleeper LA,Webb JG,et al.Early revascularization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by cardiogenic shock.Nengl J Med,1999,341(9):625-627.

[5]惠永明,姚丹林,仲崇星,等.急诊直接冠状动脉成形术与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比较研究.中国临床医学,2003,10(5):629-631.

猜你喜欢

下壁通率胸痛
胸痛中心成立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的影响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及护理
有些胸痛会猝死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对血管再通率的影响
六安市人民医院组建胸痛急救网络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急性非心源性胸痛治疗体会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Ⅱ导联R/Q值与远期预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