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预防剖宫产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2011-02-09段宝英
段宝英
河南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 安阳 455000
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或求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其临床经验及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并作为临床护理依据的过程[1]。剖宫产术是处理高危妊娠和异常分娩,挽救孕产妇和围生儿生命的有效手段。但术后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如术后感染、出血、下肢深V血栓、抑郁等。我们对这些容易发生的并发症进行了循证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为2010-03~2010-05在我院进行剖宫术的患者260例,年龄20~35岁,平均27岁。孕周37~42周,其中高危妊娠180例,社会因素剖宫产70例,异常分娩10例,经过我们实施循证护理,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如期出院。
1.2 方法
1.2.1 循证问题:包括常见引起剖宫产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术中麻醉药应用,孕产妇血液高凝状态,术后感染及精神因素等。
1.2.2 寻找循证支持:查阅易发生相关并发症的术后护理措施,对资料进行分析,以求实证,确定护理干预措施。
2 循证护理实践
2.1 术后出血
2.1.1 循证支持:术中麻醉药的应用,可导致宫缩乏力发生产后出血,有资料表明:剖宫产大出血率是阴道分娩的3倍[2]。
2.1.2 护理干预:(1)术后腹部压沙袋6 h,严密观察阴道出血量,注意宫底高度,防止宫腔积血;(2)术后常规应用缩宫素,以避免宫缩乏力发生产后出血;(3)保留尿管24~48 h,保持尿管通常,避免膨胀的膀胱影响子宫收缩发生产后出血。
2.2 术后下肢静脉血栓
2.2.1 循证支持:在妊娠晚期和产褥早期,多数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显著增高,纤容活性降低,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尤其术后卧床,影响血液循环,可促进下肢静脉血栓形成[3]。2.2.2 护理干预 :(1)术后帮助产妇拍打、按摩双下肢,鼓励产妇进行伸屈运动;(2)协助翻身,鼓励早期下床活动。
2.3 术后感染
2.3.1 循证支持:剖宫产术破坏了人体的防预屏障,术中体液丢失过多,电解质失衡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另外,剖宫产患者子宫肌壁存在明显的创面,易被来自阴道的细菌入侵造成逆行感染[4]。
2.3.2 护理干预:(1)保持会阴部清洁,1∶5000的高锰酸钾液会阴擦洗,2次/d;(2)24 h更换尿袋,更换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尿袋低于床面以下,以防尿液回流,引起尿路感染;(3)保持个人卫生,勤换会阴垫和内裤。
2.4 产后抑郁
2.4.1 循证支持:产后抑郁症是指产褥期间发生的抑郁,是产妇常见的心理行为异常,严重危害到产妇及新生儿的身心健康,给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危害[5]。据统计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14.29%,且与分娩新生儿的性别及社会支持不足有关[6]。
2.4.2 护理干预:加强健康宣教,护士应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测量术,提高对产后抑郁高危人群的识别能力,对存在高危因素的产妇及时进行男女平等,优生优育宣教,改变世俗观念,并心理疏导,缓解产妇心理压力,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加强社会支持,围产期足够的社会支持有利于预防产后抑郁症。因此要加强孕期保健,改善产科住院环境,实施舒适护理,开展陪伴分娩,加强对家属指导,给产妇更多的理解、关心和帮助,尽量发挥社会支持的作用。
3 结果
通过以上实践活动,该组患者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痊愈出院。
4 讨论
循证护理以客观依据为主,强调以临床护理经验为基础,以最佳证据为指导将护理研究和护理实践有机结合,避免护理工作的盲目性和主观性,使护理有证可循,有据可依[7]。通过对本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了护患关系,同时,循证护理使护士的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在循证过程中,充实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扩大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综合能力,有效提高了护理整体水平和护理质量。
[1] 胡焉,李晓玲主编.循证护理的理论和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92.
[2] 姚丽红.独生女孕妇携动剖宫产率增长的主要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7,22(17):1 418-1 419.
[3] 王希萍.26例长期卧床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和护理[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9,(2):36.
[4] 张效花.米索前列醇治疗剖宫产术后宫腔积血105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3):20-21.
[5] 谢日华,向国平,罗阳.产后抑郁症及其社会心理因素相关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11):25-27.
[6] 章盛华.产妇产褥期发生抑郁症的影响因素调查及对策[J].护理和康复杂志,2009,8(1):15-17.
[7] 蔡晓娟.循证护理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1):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