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右胸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2011-02-09刘卫民楚思鹏张明明山东阳信县人民医院251800
林 丽 刘卫民 楚思鹏 徐 杰 张明明 (山东阳信县人民医院 251800)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28岁,农民,离异。因发作性右胸痛半年,加重2小时,于2007年12月23日4时10分收入院。该患者有吸烟史,每日约20支,有饮酒嗜好。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以右侧为甚,持续3~5分钟可自行缓解。入院前2小时,患者在睡眠中出现胸痛,以右侧为著,向背部放射,程度较剧烈,伴大汗、恶心,呕吐2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入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律齐,心率88次/分,V2~6导联T波高尖,ST段上抬0.4mV。心肌酶谱正常,肌钙蛋白I阴性。临床符合心肌梗死(前壁)的超急性期改变。
入院后给予硝酸异山梨酯5mg含服,阿司匹林300mg嚼服,哌替啶(度冷丁)50mg肌内注射,硝酸甘油5mg入液静脉滴注等,并给予尿激酶150万U静脉滴注以溶栓治疗。自溶栓开始2小时内,患者胸痛缓解,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室性过早搏动,心电图示,V2~6导联ST段下移超过50%。心肌酶谱峰值提前出现(发病12小时肌酸激酶同工酶726.9U/L,14小时CK-MB 192.6U/L),提示溶栓成功。继续给予扩冠、抗凝、活血化淤、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肌代谢、对症支持等治疗7天,患者病情稳定而出院。出院后继续给予口服药物治疗,随访两年,患者病情稳定。
2 讨论
心肌梗死的胸痛部位常在胸骨后或左侧胸部,并可向左上臂、颌部、背部或肩部放射,可达无名指和小指。有时疼痛部位不典型,在上腹部、颈部或咽部,胸骨右侧较少见。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但在一些青壮年的尸检中,曾发现有早期的粥样硬化病变。文献报道[1-2],吸烟、家族史、高胆固醇血症是年轻人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男性以吸烟史为首。有报道[3],燃烧的烟草产生的气体和焦油微粒毒素可引起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脂质代谢紊乱、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改变以及血栓形成,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硬化的进程加速。
本病例只有28岁,但吸烟史已有10年,无其他危险因素。笔者考虑,此次发病与吸烟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有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本病例以右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上较少见。笔者在此提醒同行,遇到类似患者,要想到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并及时完善相关辅助检查,以免误诊漏诊,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1]王振东,凌峰,王宁夫,等.不同心血管风险因素对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7,15(13):213-216.
[2]马淑,郝恒剑,秦明照,等.年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4,25(4):479-481.
[3]冯民,张梅,张运.吸烟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6,16(11):1004-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