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11-02-09

终身教育研究 2011年5期
关键词:改革发展教育

步 达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必须解决的现实课题。党的十七大已经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建立学习型社会的理念,强调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必须认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发展的眼光审视高校人才培养问题,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探求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培养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一、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1.教育功能社会化

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功能的新要求,为此,高等学校面临着职能上的拓宽和转变。高校不仅要发挥保存、传播、发展、创造知识的职能,更重要的是要发挥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职能,教学科研不仅要为培养人才服务,而且要为发展社会经济服务。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中,关注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国家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新动向,积极探索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示范区的建设,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的同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2.办学层次多样化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地增长,多元经济和多层次的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正在积极探索开放化的办学体制、多样化的办学形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公办大学、私立大学、联合办学的多元化办学体制并存,全日制普通本专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广播电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等多种办学形式共同发展的格局已基本形成。高等教育通过自身的变革,力求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多种层次、不同种类的人才资源。

3.教育对象大众化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以每年平均2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2009年毛入学率增至24.2%,高等教育总规模2 979万人,稳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1]《纲要》提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 4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中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是中国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但是大众化的实现,不仅仅是“量”上的达标,更重要的是“质”的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应加快改革的步伐,走上规模、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的健康轨道。

4.学习体系终身化

终身教育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教育,包括个人从学前到老年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所受到的各级各类教育。据一项国际权威机构调查,当今世界科学门类已多达两千多种,人类科学知识每3~5年增加一倍,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在空前加快。[2]这就意味着大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有些毕业时就已经过时,大学毕业已不再是个人受教育的终结,而是又一个学习过程的开始。这也意味着现代大学需要进一步向社会开放,发展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运用开放型学习模式、远程教学途径、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以满足不同能力、不同兴趣、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学习需求,逐步建立起职前、职后教育相互贯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一体化的终身教育体系。

5.教育平台信息化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国际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席卷了全世界,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思维方式,彻底改变了知识的创造、收集、储存、传播的方式。从早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到今天名目繁多的教学软件、教育资源库、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学模式迅速兴起。教学管理的自动化进程也随之加快,实现了考试的网上报名、查分和录取,学籍学历的网络上传和论证,实验室开放和实践教学的远程监控,网上评教评学等。信息化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推广和运用,对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产生了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6.国际合作广泛化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高等教育不能像过去一样仅局限在本土或小范围内发挥职能,必须冲破地域、民族、文化的限制,开展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近十几年来,国内许多高校向国外派遣了数以万计的访问学者和留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和访问,他们学成回国,不仅带回了先进的科技知识,也带来了与国际人才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及一些国际通用的质量评估方法和标准。教育市场的开放有利于学习外国先进的科技知识和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弥补我国教育资源的不足,有助于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瓶颈问题。

7.创业教育热点化

创业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研讨会”上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教育理论。其内涵是: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开拓精神、创新精神,以及从事某项事业、企业、商业规划活动的能力。[3]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矛盾日益突显。同时,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又使得就业格局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传统的人才培养和就业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这就需要高校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通过人才培养体系中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实践环节、素质拓展环节的加强,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

二、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1.适应社会需求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前提

适应社会需求,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前提和出发点,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落脚点。高等教育功能社会化的趋势下,坚持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理念,培养专业水平高、知识面广、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共同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必然。通过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着力解决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诸如重智力轻德育、重专业训练轻综合素质、重理论知识轻实践技能、重知识传授轻思维培养等问题。同时,高校在专业建设方面要把握国家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深入市场调研,了解国家、地方、区域经济对各类人才的真实需求,围绕学校自身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合理调整现有专业设置,进行新专业的申报。专业结构调整还必须符合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就业市场的变化,利于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的形成。

2.综合化的课程体系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

随着高等教育办学层次多样化的发展,构建满足不同受教人群需要的综合化课程体系势在必行。高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开设相应的课程,理清课程的先行后续关系,确保衔接有序,课程内容要准确反映学科的主要知识及时代发展的趋势前沿。明确综合课程体系的内涵,开设包括基础知识、人文科学、专业理论、实践教学内容的系列化课程模块,合理架构各个课程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逐步推进以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自主学习课程模块为选择依据的学分制改革。在构建综合化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还要深化教学方法的改革,从封闭式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多维的“大课堂”教学,从单一知识灌输方式转变为培养创造力的启发方式。将讨论教学法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其学习能力。倡导自主学习,减少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选择部分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让学生自学,教师为其提供比较具体和全面的学习提纲,适时进行检查和辅导,集中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成果汇报。积极实行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在逼真的情景中体悟理论精髓,辨析事物哲理,开展课程实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保障

教育平台的信息化为受教育者创造“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便利条件,有力地推动了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高校应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的现代化。一方面,加强硬件的投入。例如:校园主干网及各个局域网的基本数据库的建设;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建立电子阅览室,建设流通书目数据库,实现校际间和校内院、系间图书资料资源的共享;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促进信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学籍成绩管理系统、卷库系统、实验实践教学系统、教学评估系统等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运用。另一方面关注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升,加强相关的技能培训和考核。利用学校的信息化平台,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开拓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信息检索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

4.教师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

高等教育学习体系终身化的趋势要求高校教师也要注重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有效保障。目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不仅制约着教师自身职业素养、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而且间接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高校应顺应高等教育学习体系终身化的趋势,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全面提供符合本校教师特点和培养目标的发展平台,给予高校教师职业生涯有效的指导、培训和咨询。内容主要涉及:针对新进教师的培训和指导;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出国进修,进行校际访问和讲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鼓励教师攻读专业学位,参加重点教研项目的研究;举办讲座和沙龙,邀请校内外名师专家介绍经验和问题咨询,帮助教师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更新;开展教学改革实践研讨和课程设计竞赛,促进优秀教学文化的弘扬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对优秀的教学资源进行整理,上传至数字化的教学平台,以便教师随时学习和使用;提供在线的教学问题咨询,等等。

5.国际化的考评标准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力

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广泛化,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造了良好的“请进来,走出去”的机会,有利于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经验,也有利于借鉴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考评标准。根据国际通用标准,人才培养质量有两种评价角度。一种是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内部质量特征作为评价依据,评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整体上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专业培养要求,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是否相符。另一种是学校外部的评价尺度,即社会的评价尺度。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整体评价,主要是评价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4]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既要重视学校内部的评价体系,更要重视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同时,人才培养质量的考评不应单纯停留在事后检查上,而应该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严格内、外部评价的两个抓手,设置科学的指标体系,遵循前瞻性、可操作性、全面性的基本原则。重视评价结果的反馈,整改和完善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过程体系。

6.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

社会发展需要的是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应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出发,推进人才培养模式从专业型向素质型的转变。学校应多渠道地开拓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机会,重视在实验实践教学资源上的投入,有重点、分步骤地建立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验技能中心和实训基地。针对创业教育兴起的形势,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出台相应的政策,促进创业教育在高校的开展。各个高校则应紧紧围绕国家政策的导向和要求,明确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定位,深刻了解创业教育的内涵和要求,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增加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在大学生素质拓展和实践中,开展与就业创业教育有关的系列活动,引进高水平的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积极营造浓厚的就业创业氛围。教师在具体的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巩固,还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启发学生的反思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将来学生的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世界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合作日益广泛的背景下,高等学校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认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着力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要定位在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高度,为“十二五”宏伟蓝图的实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1] 教育部.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1-04-18].http:∥www.gov.cn/gzdt/2010-08/03/content_1670245.htm.

[2] 王莉芳.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借鉴[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9(5):162-165.

[3] 李时椿,常建坤,杨怡.大学生创业与高等院校创业教育[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33-34.

[4] 曾冬梅,黄国勋.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略——从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教育与现代化,2002(2):79-80.

猜你喜欢

改革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改革之路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改革备忘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