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材质量的调查分析与对策思考
2011-02-09教学督导办公室
教学督导办公室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选用高质量教材和提高教材建设水平,是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也是学校教学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学校教材质量的调查与分析
1.调查目的与方法
为进一步了解和分析城职院的教材使用现状,提高教材选用质量,教学督导办公室和校兼职督导员开展了城职院教材质量专项调查,对教材的内容、使用、编写、发行情况以及总体满意度等进行了调查分析。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城职院2010秋学期所使用的教材;调查范围包括了全校各系,涉及19个专业(及公共课教学部各教研室)106门课程(其中专业课95门,公共课11门)101种教材。设计了《教材选用教师问卷调查表》《教材使用情况学生问卷调查表》;调查问卷对象:专业课为2009级学生和相关任课教师,公共课为2010级学生和相关任课教师。抽样要求:教师为所有相关授课教师;学生则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原则上每种教材抽查5~10人,并要求涵盖所学班级。本次调查共收到有效学生问卷1 494份,教师问卷141份;使用自行设计的Excel统计表进行数据处理。
2.主要结果与分析
(1)所用教材的基本信息。高职教材选用率为71.3%,高职教材选用率有待提高。优质教材选用率在75.6%以上,其中:48.2%选用近3年出版的教育部规划教材,教育部、省级、校级精品教材,国家级、省(部)级获奖教材和重点教材;27.4%选用了各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近3年出版的公认高质量教材或同类学校公认共选的近3年新出版的教材。
(2)对教材内容的评价。教师认为,所用教材内容基本符合我校“学做合一、多证融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88.8%),体现了各专业特点(81.3%),层次分明、条理清楚(81.3%),教材内容与教学大纲基本一致(98.1%)。学生认为,所用教材适合高职学生学习(92%),并肯定了对其学习作用。但在进一步突出高职特点,体现“学做合一、多证融合”模式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的空间,14%的教师认为需要改进。
(3)对教材使用情况的分析。所用教材较新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81.4%);大部分教师授课内容与教材基本一致(97.7%);基本能按照教学进度完成教材内容(41.3%);教材难度适中,学生的接受程度较好(92.7%);在教学中有相关的资料与教材配套使用(71.9%)。学生认为,教师的授课基本与教材一致(93.7%),多数学生除教材外还读一些参考书(71.8%)。但有40%多的教师或因为教材难度大而有选择地进行教学,或按照自己的讲义组织教学,这既体现了教师使用教材中的创新,也反映了教材选用的针对性有待提高。
(4)教材编写情况分析。使用的自编教材较少(14.8%),一部分教师正在尝试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自编教材(40.7%)。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的实验实训教材少(2.9%),32%的教师正在尝试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教材,但近65%的教师还没有计划。
(5)教材征订发行情况分析。教材的选用主要由系教研室讨论确定(69.5%);大部分教材能准时到位(89%);大部分教材不存在印刷装订问题(72.4%)。绝大部分学生的教材由学校统一征订(96.4%)。教材征订比较规范,但到书率有待继续提高。
(6)对所用教材的满意度。教师方面,89.7%对目前使用的教材是满意的(31.3%满意,58.4%比较满意),10.3%表示不满意。学生方面,91.5%认为所使用教材的质量是高的(32.1%质量高,59.4%比较高),8.5%认为质量较差;93.9%对目前使用的教材满意(44.1%满意,49.8%比较满意),6.1%表示不满意。
二、提高教材质量的思考与对策
1.重视选用优质教材
首先,要正确理解“优质教材”的内涵。优质教材,从选用操作的角度一般规定是,近3年出版的教育部规划教材、教育部或省级精品教材、国家级或省(部)级获奖教材和重点教材、教育部各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公认高质量教材等。从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看,优质教材应该有更具体的含义:符合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符合学校服务面向要求,符合本校专业建设的要求,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与专业其他课程教材有效衔接沟通;突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开放性。因此,只有既考虑“共性”又兼顾“个性”,才能选到真正的优质教材。据此分析本次调查结果中的两个数据:一是71.3%的高职教材选用率还不够。尽管选用的非高职教材中不少也是高校精品教材,但它们在适应高职教学改革和满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方面存在欠缺。二是优质教材选用率75.6%,这是从“共性”着眼,是否兼顾了“个性”,需进一步深入评价。
其次,要有措施保障选择优质教材。一要完善教材选用机制,按规定程序选用优质教材。严格执行教研室、系部、教务处对教材选用的三级管理与审核制度。教材选用不是教师个人的事,教研室要充分讨论、集中,把好初审关;系部要严格审核教研室上报教材的情况,把好鉴定关;教务处要依据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进行复核,把好确定关。二要定期开展教材质量跟踪调查和使用评价。关注和解决教材选用、使用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公布系部优质教材选用率。要把每学期教材选用质量纳入对教研室、系部的教学质量评估和对教材质量管理部门的业绩考核内容。城职院《关于加强教材建设与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选用为先’的原则,各部门要将选用优质教材作为工作的重点,建立教材选用监控机制,严格选用程序,实行教材准入制度,大力提高教材的选用质量”。但执行力度有待提高,相关制度有待完善。
2.着力开发特色教材
教材建设是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检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的重要评估指标。编写、开发教材是教材建设中的重要工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城职院教材的开发、编写工作尚在起步阶段,需着力加强。教材开发要把握的关键点是“特色”。所谓“特色”,首先从总体上说,是指突出高职特色,即突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突出教材编写体系的创新性和注重实践性特色。[1]其次,从目前使用的教材与高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之间的不适应情况看,高职教材开发应着重突出以下“特色”:一是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材。即以职业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实际,体现专业方向;教材结构以项目组织教学,体现工作过程。实现课程设置模块化、教学内容案例化、实践教学过程化、考核方法多样化。[2]二是“双证”教材。以职业性内容为主、以学术性内容为辅,同时能满足高职学历教学与职业资格教学需求的教材。从学生就业和岗位需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以职业标准为依据,理论知识以“必需、适度、够用”为原则,重点突出“实操与技能”实践性环节,强调以职业能力为模块,以任务引领为出发点。[3]三是校企合编教材。为保证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对接,高职教材,特别是实践性教材必须是校企合作的成果。企业技术人员、管理和服务行业的专业人员或参与编写,或研讨编写思路和大纲,或审定教材成稿。四是立体化教材。基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以传统的纸质教材为基础,统合纸质教材、音像媒体、网络课件、CAI课件、教学素材库、电子教案、试题库、作业系统、考试系统等多媒体、多形态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服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本次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学校教材在突出高职特点、适应高职教学模式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因此,要把特色教材作为高职教材开发的重点,在学校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建设过程中加以引导和支持。
3.合理使用已选教材
在目前高职教育教材建设总体滞后于高职发展要求的情况下,不少课程选不到非常合适的教材,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使用教材时一般会对教材有所增补、取舍,尤其是对不太满意的教材,增补、取舍的情况更多一些。本次调查发现,20.6%的教师认为教材难度大,自己有选择地进行教学;20.8%的教师则按照自己讲义组织教学。所以,合理使用已选教材也是提高质量的对策。教材使用是否“合理”的依据,主要看是否根据教学改革的要求、根据专业特色建设对本课程的要求、根据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要求、根据学生实际接受情况等进行。针对目前教材存在的不足,增补、取舍的合理性更应该突出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内容、新工艺等,因为有些教材是五六年前出版的,内容比较陈旧,不能反映本领域的最先进成果。二是补充实践性内容。为克服高职教材实践性弱的缺点,教师可根据课程改革目标,把自己熟悉而又有引导力的案例、实例引入课堂,把符合课程特点的具有实效的实训方式引入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突出专业特色,体现职业岗位要求,渗透职业素质培养。三是补充职业资格认证项目知识、技能标准的有关内容,丰富与岗位能力要求贴近的实例、案例和技能方法,培养学生基本职业素质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四是公共课教材的使用要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用性,要增补与所授课专业相关的知识,使其符合专业教学内容要求,增强与专业的衔接性。五是教师要根据课程要求与教材内容,增加配套辅助教学资料,提供参考书目,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4.努力提升教材管理水平
教材管理包括教材的计划、选用、采购、反馈、供应、结算等环节,工作多而复杂,涉及人员众多,时间周期较长。不断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是提高使用教材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是管理人员专业化。教材管理人员不仅是指教材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其作用也不仅仅是汇总、采购、发书和结算。广义上说,在教材选用中系部领导、教研室主任都担负着管理的职责。他们应该结合专业特点,组织资深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专家,对所选教材进行系统的调研和分析,确保教材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做到系统性和实用性有机统一。教务处有关人员要熟悉专业、课程、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在复核时严格把关,发挥监督作用。教务处要把教材质量管理作为学校教学质量常规管理的重要工作,定期开展调研与评价。教材管理部门人员要学习、研究教材管理基本理论,探索教材管理工作规律,思考管理科学化的对策,提升管理水平。二是制度规范化。要建立和完善教材管理规定、自编教材讲义管理办法、教材选用管理办法、教材采购供应管理办法等一整套规章制度,实行教材选用与评估制度,使教材管理工作不断走向规范。三是手段信息化。利用校园网建立教学管理平台,开发教材管理系统,实现教材进出、统计、查询的自动化,实现网上查询、网上订书、网上售书;通过校园网发布各类教材出版信息、书评等,推介优质教材;开展对教材质量的跟踪、调查和信息反馈,使教材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不断提升。
[1]曹志平.创建高职特色教材 提高高职教学质量[J].中国成人教育,2009(23):91-92.
[2]李俊秀.工学结合一体化教材的建设与创新[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2):14-15.
[3]代湘荣.论高职院校“双证”教材建设[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8(4):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