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箱庭疗法在幼儿心理治疗和教育中的应用及价值*

2011-02-09赖小林丁成文巢东蕊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年6期
关键词:沙箱玩具疗法

赖小林 丁成文 巢东蕊

箱庭疗法(Sandplay Therapy),国内又称为沙盘疗法或沙箱疗法,指在治疗者的陪伴下,来访者从玩具架上自由挑选玩具,在盛有细沙的箱子里进行自我表现,然后由治疗师结合来访者对作品的解释去分析来访者作品象征意义的一种心理疗法。箱庭疗法强调创造过程本身自发和自动的特点,其本质是非言语和象征性的,它最大限度地给人们以想象的自由,允许人们精心构造和发展自己头脑中任意驰骋的各种主题。

英国的劳恩菲尔德 (M.Lowenfeld)受威尔斯 (H.G.W ells)“地板游戏”的启示,将“地板游戏”凝缩到空间限定的箱子内。她在儿童心理咨询中发现,当给孩子一些玩具、模型和沙箱时孩子们做出的令人颇感兴趣的作品,儿童可以在游戏中充分表现自己内心世界的内容,这可以为心理治疗提供积极的帮助。她在1939年创立了儿童心理疗法,将儿童在沙箱中的游戏看作是儿童创造心灵世界的过程,并将这一方法命名为“世界技法”(TheWorld Technique),这就是箱庭疗法的起源。瑞士精神分析学家考尔夫(D.Kalff)接受了劳恩菲尔德的指导,将其与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思想结合起来,开创了Sandplay。后来,河合隼雄(Hayao Kawai)将Sandplay介绍到日本后并将其与东方文化相结合,改名为“箱庭疗法”[1]。张日曰升在将箱庭疗法引入中国时沿用了这一名称。箱庭疗法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与多个流派,多种方法相融合,理论和实践不断地充实,在当今心理治疗和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箱庭疗法在幼儿心理治疗和教育中的应用

1.1 幼儿箱庭的基本特征 张日曰升对国内幼儿箱庭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他选取10名幼儿被试制作箱庭并对全部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探讨得出幼儿箱庭的一些基本特点[2]。

关于幼儿箱庭的导入。幼儿对于箱庭制作的一般指导语可能难以理解,加之幼儿初到一个陌生环境,很难立刻投入游戏,这就要求见证人首先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为此,见证人可以和孩子的父母或同伴合作,借助于玩具的辅助,以帮助幼儿理解箱庭的制作。

关于幼儿箱庭制作与作品构成。幼儿箱庭作品的制作过程时间较长,这与幼儿注意稳定性差,注意范围较小的心理特点有关。幼儿使用的玩具数量多在30个以上,这与有关大学生箱庭作品特征的研究结果相比是相对较多的。幼儿箱庭作品中出现的大多数是动物类玩具,人物类玩具和植物类玩具使用频率也是相对较多的。幼儿移动玩具的次数要比其他年龄段的移动次数要多,这与3~6岁幼儿易转移、易变动的注意特点有关,幼儿箱庭表现了很强的动态特点。幼儿对于沙子的使用较少,即使动沙,力度也都不大。幼儿对于沙箱的空间使用一般是从离自己最近的地方开始,由近及远,制作的角度随时都在变化,直到将整个沙箱摆满,充分反映了3~5岁幼儿的“自我中心”的特点,而“占满”的箱庭格局似乎又是幼儿未分化的内心状态的投射。

关于幼儿箱庭主题。幼儿箱庭故事中很多原型和场景都是幼儿生活经历的再现或模仿动画片和童话故事中的场景。幼儿不能明确概括出作品的主题,只能说出作品中某一部分的内容,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还不具备相应的推理和概括能力。因此,幼儿箱庭的制作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着幼儿的思维发展状况。

关于幼儿箱庭制作过程中的互动。幼儿箱庭中的互动要比成人的箱庭制作更频繁,箱庭具有明显的动态游戏性,这与小学生为了寻求帮助和认可的互动也有一定的区别。

1.2 箱庭疗法在幼儿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箱庭疗法具有非言语性的特点,与传统的儿童心理疗法相比,它特别适合言语能力还未充分发展的幼儿或言语能力有障碍的儿童,在治疗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品行障碍、自闭症、情感障碍、恐惧与焦虑、学习困难、遗尿症及受虐待的儿童有明显的效果。

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儿童治疗方面。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儿童遭受严重的创伤性体验后出现的持续性焦虑状态[3],是常见的儿童情绪障碍性疾患之一。箱庭疗法为儿童提供了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儿童可以在沙箱里自由地任意构造自己头脑中的主题。箱庭疗法所使用的象征性的模具是儿童内心意象的表现和投射,这种象征、隐喻的形式不仅可以再现与创伤经历相关的情景以帮助发现问题,同时也可以宣泄出与创伤经历相关的复杂情感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Grubbs[4]进行有关箱庭疗法在性虐待所致PTSD儿童的疗效的研究,研究发现完整地显示出PTSD儿童在沙箱中释放他们的创伤以及逐渐愈合的全过程并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Louise[5]对56名4~5岁遭遇海啸后的PTSD儿童进行了箱庭疗法治疗,经过4个月每星期1次的箱庭疗法治疗,这些儿童获得了积极有效的转变。Louise认为箱庭疗法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创造性的活动和表达性治疗的机会,让儿童能直接或间接再现灾难事件的情景,宣泄出一系列压抑的焦虑、恐惧和悲伤的情感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在品行障碍的儿童治疗方面。品行障碍是指在儿童少年期反复、持续出现的攻击性和反社会性行为[3]。而正确的情感宣泄是矫治品行障碍的重要方法之一,沙箱为品行障碍儿童提供了发泄愤怒和表达攻击行为的安全空间,他们可以将内心的愤怒情绪和攻击性的行为在虚拟的空间里用箱庭作品演示出来,从而用积极地形式转移消耗了其攻击性心理能量,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Allan等较早提出把沙盘用于攻击性儿童的干预,认为箱庭疗法对减少儿童冲动和攻击行为,提高儿童的社交技巧有积极意义,能让儿童更易于把创伤情感和攻击的能量释放到适当的行为中去。国内刘惠群[6]等进行了箱庭疗法治疗1例行为障碍儿童的个案研究,结果发现,在运用箱庭疗法治疗的过程中,患儿的攻击性的情绪和行为逐渐由强转弱,与现实中行为障碍的改善及脑电波的改善一致。

在儿童其他心理疾病治疗方面。箱庭疗法对其他一些儿童心理疾病,如自闭症、情感障碍、恐惧与焦虑、学习困难、阅读障碍、语言障碍、遗尿症、厌食症、运动性抽搐等也同样有积极效果。Wasserman L在对一个Prader-Willi综合症的女孩的治疗过程中发现沙盘有利于治疗关系的建立和儿童的自我表达,结合认知调整法可以逐渐改善这种儿童的社交能力和降低他们的自虐行为。国内张日曰升和寇延对一个自闭症幼儿箱庭疗法治疗过程进行了详细报道,结果证实箱庭疗法对治疗自闭症幼儿发挥了积极作用。

1.3 箱庭疗法在幼儿心理教育中的应用 近10年以来,箱庭治疗室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地高校、中学甚至小学和幼儿园中,箱庭疗法开始逐步被运用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因为箱庭疗法不仅以来访儿童的心理症状为工作目标,而更注重其内在心理充实与发展的工作原则,及其在儿童的人格发展、自信心的提高等心理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所以箱庭疗法特别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主张,为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国内外一些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箱庭疗法对于学校中存在焦虑、注意力集中困难、言语沟通困难以及适应困难等问题的儿童有良好效果。

在焦虑儿童教育方面。由于学习和考试的巨大压力,学校里存在焦虑问题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大部分存在焦虑问题的儿童找不到合理的宣泄心理压力和焦虑的途径,而使问题恶化。箱庭疗法为这些儿童提供了“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通过玩沙子、玩具模型,他们不仅找到有效表达和宣泄消极焦虑情绪的途径,而且通过沙箱激活了自身具有的健康与治愈因素从而获得心性的修养和人格的健全发展。陈顺森[7-8]等通过一系列干预实验考察了箱庭疗法对缓解中学生考试焦虑的效果并将其与放松训练的效果进行了比较。他们分别用团体沙盘和个体沙盘对初中考试焦虑生进行干预,结果表明:无论是团体沙盘还是个体沙盘都与放松训练一样能够有效地干预初中生的考试焦虑情绪,且干预效果的保持性优于放松训练。

在注意力集中困难儿童教育方面。在沙箱里用沙子和玩具游戏能帮助注意力集中困难的儿童将注意力集中于一种具体可感的、自我主导的活动中,而且沙箱是一个有边界限制的空间,将个体的注意集中于这一有限的空间内,可以有效减少儿童对具体的物件和活动的注意力分散,有助于对他们注意力的训练[9]。

在言语沟通困难儿童教育方面。言语和沟通困难的儿童常常会伴有人际交往困难,由于不能很好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他人交流,所以言语面谈式的咨询与教育并不容易起到良好的咨询教育效果,而箱庭疗法过程的非语言特征为此提供了有效的心理教育途径,在治疗师创造自由的、被接纳的、受保护的心理空间里,不善表达的儿童可以自由地去表现自己内在的焦虑和问题。樱井素子等[10]对1所澳大利亚的重度语言障碍儿童学校全体学生进行箱庭疗法的尝试,特别对那些认为需要进行心理治疗的儿童进行了连续性治疗,通过对其中1名儿童的连续箱庭疗法治疗过程的描述,显示出箱庭疗法对改善这些儿童的言语沟通及人际交往能力有着良好效果。

2 价值和意义

许多研究表明,箱庭疗法不但是一种有效的儿童心理治疗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十分实用的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技术,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有深远意义和重要价值。

对幼儿语言发展的意义。箱庭疗法有助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言语发展水平使得幼儿常常不能够表达特殊的需要和特别的想法,因此,我们通常无法通过话语去理解。在箱庭制作之初,很多幼儿用情景性语言,跳跃性的、不连贯的语句被动应对治疗者的问题。随着箱庭疗法的逐渐深入,幼儿的语言逐渐清晰准确,表达更为具体,想法趋于合理,而且在游戏中能主动与治疗者交流甚至邀请治疗者加入游戏。

对幼儿人格形成的意义。埃里克森[11]认为,人格在个体的一生中不断发展,每一阶段都会出现某些危机,在童年时期会逐步出现基本信任-不信任、自主性-羞愧和怀疑、主动性-内疚危机。解决这些危机的方式决定了人格发展的方向,并影响到今后解决危机的方式。箱庭疗法以沙箱为中心,为幼儿创造了一个自由、被接纳、受保护的空间,治疗师共感他们的内心世界。在箱庭制作过程中,幼儿没有任何学业与道德上的负担,所以他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我,尽情的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以及深层修复受到创伤的早期人格结构。在箱庭疗法之初,许多幼儿喜欢模仿别人玩玩具。到后来,他们渐渐有了自己独特的思想就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模仿,而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玩具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感受。因此箱庭疗法对幼儿自主性的发展也有积极意义。

对幼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意义。有助于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往往采用逃避或暴力的方法解决,表现出趋利避害的本性。随着游戏进行过程中,幼儿在面对问题时会尝试自己解决问题。箱庭疗法中的这种创造行为,对幼儿克服实际生活中的困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有助于幼儿思维逐渐清晰化。在箱庭游戏之初,很多幼儿只是用感兴趣的玩具把箱庭的所有空间占得满满的,游戏随意且没有明确主题。随着游戏的不断深入,幼儿的思维也进行重组,逐渐由混乱到清晰:逐渐能把箱庭中的玩具建立一种联系,而且大部分可以构成一个主题,空间配置也逐步合理,场面逐渐清晰,逐步构成一个场景。箱庭疗法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个性化心理。箱庭疗法中,幼儿所选择的玩具能反映出他们较大的个性差异,而玩具选择的倾向性体现了幼儿不同的个性特点,可以依据幼儿各自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培养。

箱庭疗法在国外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成熟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在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箱庭疗法在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幼儿的治疗和幼儿人格完善以及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在幼儿的心理治疗和学校心理教育两方面都有重要的积极价值。箱庭疗法不仅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很多幼儿心理疾病的治疗工作,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也有积极影响。而目前我国箱庭疗法尚处于探索阶段,国内只有少数的学者致力于箱庭疗法的研究[12],但由于其独特的治疗手段和良好的治疗效果,其治疗理念会被逐渐广大临床医生、教师、家长或其他儿童青少年思想和心理工作者所借鉴,相信箱庭疗法将会在我国的幼儿心理治疗和教育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张日昇.箱庭疗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11

[2]张日昇,寇延.幼儿箱庭基本特征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4):788-791

[3]邹小兵,静进.发育行为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45-250

[4]Grubbs GA.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andplay proces sof sexually abused and nonclinical children[J].A rt Psychother,1995,22(5):429-446

[5]Louise L.Immigrant and refugee preschoolers’sandplay representations of the tsunami[J].Art Psychother,2006,34(2):99-113

[6]刘惠群.沙游戏对行为障碍儿童的治疗1例报告[J].中华临床新医学,2006,6(4):377-378

[7]陈顺森,徐洁,张日曰升.箱庭疗法缓解初中生考试焦虑的有效性[J].心理科学,2006,29(5):1186-1187

[8]陈顺森,张日曰升,徐洁.团体箱庭疗法干预初中生考试焦虑的效果[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4):290-291

[9]张日曰升,陈顺森.箱庭疗法在学校心理咨询中的应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0(3):143-144

[10]樱井素子,张日曰升.在澳大利亚某重度语言障碍学校进行箱庭疗法的尝试[J].心理科学,1999,22(4):350-353

[1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2-43

[12]赖小林,巢东蕊,丁成文.沙盘游戏疗法的应用及研究现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6):754-756

猜你喜欢

沙箱玩具疗法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Removing a stone
巧用沙箱检测文件安全
平衡玩具
文件检测方法及沙箱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丢失的玩具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中医毫火针疗法的研究进展
沙箱技术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