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与富裕家庭儿童社会适应的比较研究*
2011-11-20包陶迅
包陶迅 叶 芳
社会适应是个体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面对生活、工作、人际、情绪等各方面新问题时,心理功能在有效与和谐方面调整的过程与状态,通常也称为心理适应。个体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形成自己稳定的人格。社会适应能力初成于儿童时期,发展确立于青年阶段,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随着生活的改变和教育的进程在不断改变或调整、发展、提高。有研究揭示,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与一些行为特点可能是其未来发展及问题出现的预示[1-2]。
贫困导致的心理适应问题一直是心理学关心的问题。国外有许多研究证实儿童的社会生活适应对后期适应的发展有持续的影响作用,Costello EJ等[3]经过长达8年对1420个儿童的纵向追踪研究证实持续贫困或以前曾经长时间贫困的儿童在后来的发展中出现更多的心理问题,Brian P.Ackerman等[4]也证实持续贫困对儿童行为的影响。目前我国这方面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大学生群体,贫困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尚未广泛关注。已有的研究报告有,郑显等[5]报告了中小学的贫困学生社会适应状况不佳,王有智、王淑珍等[6]报告了贫困学生自我效能、内部动机与学业成绩之间关系的学习适应问题。
关于儿童社会适应,冯正刚和张大均认为包括身心适应、情绪适应、学习适应与人际适应等[7]。陈建文、黄希庭通过对中学生的考察,构建社会适应性的4个维度:心理优势感、心理能量、人际适应性和心理弹性[8]。杨彦平通过对中学生的研究,也提出社会适应包括4个维度:社会适应的内容、预测控制、心理调节和动力支持[9]。聂衍刚、林崇德研究发现社会适应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社会生活、学习适应和社交适应显著高于女生[10]。上述研究均从个体在社会上独立生存与顺利发展的多个角度,反映了中小学生社会适应的主要侧重面,概括而言其内容主要是通过人际适应、学习适应、生活与环境适应中的行为,以及对自我生存状态的自我肯定、期望的自我意识等来考量社会适应状态。与其相关的因素一般有性别、教育年限、城乡、生活事件等等。但是家庭经济收入、教育投资在先前的研究中极少被提到,仅有方晓义的研究中指出过家庭经济收入对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11]。
以上国内的研究中,尚没有对贫困与富裕家庭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做过比较探讨。本文将在先前研究的框架结构基础上,从个体在社会上独立生存与顺利发展重要基础的角度,针对贫困与富裕家庭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进行探讨。考查贫困儿童与富裕儿童的社会适应现状、行为特点、问题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自家庭经济完全不同的两个儿童群体,2组儿童均选于寄宿学校。贫困组儿童选自浙江沿海某市为当地特困家庭儿童建立的、主要由社会慈善机构与人士支助的特困儿童寄宿学校。富裕组儿童选自当地政府与民间机构合办的寄宿学校,这些儿童的家庭生活基本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两个学校同在一个城市,教学、教育、生活管理制度基本相同。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两个学校抽取相同年级的学生,小学抽取的是四年级与六年级学生,初中抽取的是初一和初二学生。在抽到班级中,学生均本着自愿的原则参加调查,总数608人。其中贫困生中小学女生32人,男生26人,初中女生66人,男生152人;富裕家庭学生(以下简称富裕生)小学女生91人,男生102人,初中女生45人,男生94人。
1.2 研究工具 与贫困与富裕两校多名班主任和校领导进行交流,了解两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与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情况,从个体在社会上独立生存与顺利发展重要基础的角度,设定考查社会适应的主体框架及包含的内容:生活适应、学习适应、人际适应、自我意识。根据儿童的理解能力,编写简洁易懂的儿童社会适应自评表。经2个班试用后经修改调整,最后形成学生用社会适应性问卷。问卷由48题组成,包括4个方面内容:①人际适应,具体为人际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社会支持源),交往技能(冲突积极应对、利他行为、接纳他人,人际服从),交往感受(人际紧张,归属感,交往的社会期望,交往自我肯定),由14条组成,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029;②学习适应,主要考查主动性(目的性、自觉性,计划性),坚持性(挫折积极应对,自我控制),学习兴趣与进取心,文具需要,由9条组成,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383;③生活适应,内容包括自我管理(个人日常卫生、财物、消费管理等),生活期望与兴趣,自我生活品行肯定等,由15条构成,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284;④自我意识,考查反映自尊的相关项目,包括对自己外貌、能力、品德的肯定评价与自我期望,由10条组成,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352。4个因子内部的一致性系数为0.91。采用3级评分,分数越低表示适应状态越好。
1.3 实施方法 采取整群方便抽样方式,避开学生大型活动、考试等后,在两个学校抽取的班级中,让愿意参加调研的学生集体完成问卷。全部问卷抽样于4个月内完成。剔除缺少关键信息(如性别、班级等)和存在过多缺失项的问卷20余份,有效问卷为95%。
2 结 果
2.1 效度与信度 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原调查问卷进行考查,以特征根1、最大正交方法旋转法,共有41个项目进入,产生4个因子:人际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和自我意识,总载荷0.6138。采用特征分析方法加以考查,得到比较高的因子内在一致性信度,总的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00。信度考查是在学生社会适应自评中,设有前后相同的题目2题,考查其spearman’s rho秩相关,r=0.751。显示问卷具有较好效度与信度。
2.2 贫富学生的社会适应 分别从人际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与自我意识4方面分析。不同年级性别贫富生社会适应得分,见表1。
表1 贫富学生的社会适应平均数与方差()
表1 贫富学生的社会适应平均数与方差()
人际适应 学习适应 生活适应 自我意识贫困生 小学女 24.54±3.614 13.31±2.950 23.00±4.290 13.31±2.950小学男 24.66±3.956 13.84±2.930 23.69±4.306 13.84±2.930初中女 24.55±3.197 14.79±2.415 23.02±3.756 14.79±2.415初中男 24.29±3.563 15.26±3.029 22.94±4.484 21.49±3.501富裕生 小学女 21.38±3.155 11.51±2.149 20.00±3.182 11.51±2.149小学男 22.73±4.211 12.49±2.606 21.62±3.760 12.49±2.606初中女 23.28±2.834 13.04±2.087 22.09±3.265 13.04±2.087初中男 22.71±3.311 13.02±2.631 21.49±3.501 13.02±2.631
2.2.1 贫富学生的人际适应 贫富生在人际适应方面,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在贫富、年级段与性别3个维度上,贫富因素方差贡献最大,组间差异达非常显著水平,富裕家庭的学生人际适应状态显著优于贫困家庭的儿童(F=30.461,P=0.000)。其中小学男女生都是富裕生人际适应优于贫困生(F男=4.908,P=0.029;F女=17.077,P=0.000),初中男女生也是富裕学生的人际适应优于贫困学生(F男=6.571,P=0.011;F女=4.636,P=0.033)。进一步分析,贫困生内部人际适应在性别与年级上均无显著差异。富裕生内部,小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适应状态要优于男生(F=4.581,P=0.034),初中男女生在人际适应上却并无显著差异。富裕生女生随着年级升高,人际适应水平呈显著下降的状态(F=10.643,P=0.001)。考查显示,年级与性别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4.044,P=0.046),从小学到初中,男生人际适应水平没有明显变化,女生则随着年级升高人际水平水平呈下降状态。
2.2.2 贫富学生的学习适应 考查贫富校、年级段与性别在学习适应上的差异,方差贡献最大的也是贫富变量上的差异,富裕家庭儿童的适应性水平显著优于贫困学生(F=43.340,P=0.000),性别之间的学习适应性差异不明显,但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小学生的学习适应状态较初中学生好(F=20.990,P=0.000),反映出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方面的适应性问题增多了。分别对贫困生和富裕生考查发现,各自男女生之间都没有显著差异,但贫困小学生的学习适应显著优于初中生(F=6.165,P=0.015)。在富裕学生中,小学女生的学习适应要显著优于初中女生(F=14.267,P=0.000),即随着年级升高,女生由原来较好的适应状态变化为与男生大致相同的较差的状态。上述共同反映出随着年级的增高,男女生的学习适应都表现为下降趋势,尤其是富裕女生的学习适应问题增加。
2.2.3 贫富学生的生活适应 在贫富、年级段与性别3个维度上,也是贫富因素方差贡献最大,组间差异达非常显著水平,富裕家庭的学生生活适应状态显著优于贫困家庭的儿童(F=21.694,P=0.000)。但总体上年级与性别的差异不明显。贫困女生中,初中和小学没有显著差异,富裕生则存在显著差异,小学女生的生活适应水平比初中生要好(F=11.340,P=0.001)、小学女生的生活适应水平显著优于男生(F=7.594,P=0.007)。富裕生的生活适应在男女与年级之间具有显著的交互现象,表现为女生随年级增高生活适应水平下降,由原来优于男生转变为差于男生。
2.2.4 贫富学生的自我意识 贫富维度在自我意识方面也是贡献最大,仍然是富裕生显著优于贫困生(F=43.340,P=0.000),其次是年级差异,也是小学优于初中(F=20.990,P=0.000)。小学女生与男生均为富裕生显著优于贫困生(F=10.577,P=0.002,F=5.685,P=0.019),初中也同样存在显著差异,富裕女生和男生优于贫困女生和男生(F=15.781,P=0.000,F=18.490,P=0.000)。女生在小学与初中生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贫困女生与富裕生都是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显著优于初中生(F=6.165,P=0.015;F=14.267,P=0.000)。男生中,贫困生初中自我意识要优于小学(F=5.816,P=0.017),富裕生则小学与初中没有显著差异。学生在自我意识方面男女与年级之间的交互作用,类似于学习上的反应,虽然不显著,也是随着年级升高女生由原来较好的适应状态变化为与男生大致相同的较差的状态。
3 讨 论
3.1 根据上述社会适应4个方面的考查 在贫富学生的群体特征上,贫困生的社会适应都比较差,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12]。但是造成当前适应状态不佳的原因,并不是当前经济压力,因为所有被调查的贫困生都已享受政府与社会的支助,生活上与其他学生没有区别。通过访谈进一步了解发现,过去的家庭经济的极度贫困以及与其相关的生活事件对这些儿童所造成的心灵上的伤害非常深刻,已经使他们形成了对环境的特殊适应方式,或已固化为人格特征。关于富裕家庭学生心理适应水平普遍比贫困家庭好的情况,再次告诉我们,儿童良好的生存条件在个人成长中的深刻意义。
另一个群体特征是性别方面,与以往研究认为女生问题多于男生[10]的情况大致相同,本次考查结果中,女生在多个项目上适应状态要比男生差,这在贫困生中尤其突出。本次调查的特困学生全部来自海岛渔农村,推论这很可能是传统渔农村重男轻女的环境所致。在此引发人思考的问题是:即使是寄宿学生,也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阶层文化的影响,童年生活事件与经济上的心理创伤、社会媒体所反映出来的人们羡慕财富蔑视贫穷的态度都会对儿童产生心理压力,使他们对自我价值评价不高。虽然贫困学校在对学生生活保障上和自强自立教育上做了大量工作,但还是可以见到所谓的“贫困心理”与“贫困文化”对儿童影响的倪端。
3.2 不同年级的差异问题 研究中揭示,无论是贫困儿童还是富裕儿童,社会适应的总体水平都随年级的增高而呈现下降的趋势,这个趋势最强表达在学习适应上。小学期间贫困学生与富裕学生学习适应差异非常显著,但是到了初中阶段差异减少,即富裕学生的学习适应呈下降状态。
其次是表达在自我意识方面,即对自己的积极肯定性评价随年级增高而下降。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贫困生还是富裕生,自我意识中对自己的肯定评价都与学习适应呈对应关系。与自我积极评价高相关的主要项目均与学习有关。这很可能与学业负担加重有关,中学阶段学校以学业优劣来论学生能力水平的现状,导致学生重新评价自我,以至这方面压力达到了与贫困学生相距较近的状态。也如通常所认为的,学生在学习上的感受决定了对自我的肯定性评价状态。折射了我国学习第一的价值观念对学生的影响。这里给予我们的启示是,长期以来教育中对学生的评价,唯重学习而轻人际、生活等社会适应,对儿童的全面发展会产生不良的导向。
另一值得关注的是,富裕女生在所有的4个适应中,均表现出小学情况优于初中。突出的特点表现在人际适应上,随着年级升高适应水平呈现下降状态,其交往积极评价也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普遍存在的女孩小学时的学习与课堂行为的优势,由于年级的增高而减少。学习任务加重,学习难度增加,使女生自我整体积极评价减低,相对过去较为退缩。另外的原因是,不少富裕家庭的女生喜欢在衣着打份上攀比,生活中自我中心,造成了人际关系紧张,使人际适应不佳。
3.3 就贫困儿童社会适应的主要弱项 本研究显示是学习适应,其次是自我意识(即对自己的积极评价方面)。这个结果与王有智、王淑珍的研究结果一致[5],“初中贫困学生的学习与自我意识有别于其他学生”。从数据分析中看,越是中学生,其自我评价的重心越往单一的学习方面倾斜。这很可能是由于本研究的样本来自同类寄宿学生,不同经济水平同学之间的交往很少,减少了这方面的人际压力。在寄宿学校里,学生之间能够比较的不象非寄宿生那样具有多样性,如社会活动参与性、朋友交往的自由度、社会评价多元性,而只有学习。这样看的话,寄宿学生的社会适应复杂性比较小,人际冲突与挫折比较小,可能更能保护学生的社会交往自尊。但反过来看是不是有可能由于简单的社会交往圈会影响社会交往技能的学习,继而影响社会化的进程,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1]李君荣,张壬.镇江市学习障碍儿童的行为问题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28(7):592-594
[2]李冬梅,雷雳,邹泓.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特征及影响因素[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50-156
[3]Costello E J,Compton S N,Keeler G,et al.Relationships Between Poverty and Psychopathology:A Natural Experiment.JAMA[J].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003,290(15):2023-2029
[4]Ackerman B P,Brown E D,Izard C E.The Relations Between Persistent Poverty and Contextual Risk and Children’s Behavior in Elementary School[J].Dev Psychol,2004,40(3):367-377
[5]王有智,王淑,欧阳仑.贫困地区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内部动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4):826-829
[6]高雅楠.再富不要富孩子-中小学生高消费非典型调查[OL],人民网教育时评,http://past.people.com.cn/GB/kejiao/41/20030522/998368.html
[7]张大均,冯正直.关于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26(3):56-62
[8]陈建文,黄希庭.中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理论构建及量表编制[J].心理科学,2004,27(1):182-184
[9]杨彦平,金玲.社会适应性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6,29(5):1171-1173
[10]聂衍刚,林崇德,彭以松,等.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发展特点[J].心理学报,2008,40(9):1013-1021
[11]方晓义,徐洁,孙莉,等.家庭功能:理论、影响因素及其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4):544-553
[12]郑显亮,张杰.贫困地区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校医,2007(1):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