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某高校中医痛经证型构成比与伴随症状研究

2011-02-07丁弋娜章晓燕韩江余

当代医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经行小腹经期

丁弋娜 章晓燕 韩江余

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变化,妇女处于经前期或经期时出现的下腹疼痛,严重时可伴恶心、呕吐甚至晕厥,是女性常见病证之一,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原发性痛经属中医“经行腹痛”范畴,最早记载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1]”中医将其分为气血亏虚型、气血瘀滞型、肝郁湿热型、肝肾亏损型和寒湿凝滞型。目前,关于经行腹痛的五种证型在痛经发病人群中的比例尚未有严格的调查文献。因此,我们通过问卷的形式对湖州师范学院有痛经病史的同学进行调查,从而了解原发性痛经的伴随症状以及中医各痛经证型在发病人群中所占比例,为进一步提高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提供基础的流行病学依据。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2008~2009学年在校女大学生400人,年龄19~23岁,入校健康体检各项内容合格,无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史。

1.2 调查方法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以确定发病人群中原发性痛经五型所占比例为目标,设计相应的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年龄、籍贯、初潮时间等),痛经特征(如疼痛性质、出现时间、经血性状等)、伴随症状(乳房胀痛、腰部酸胀、呕吐或鼻出血等)。发放400份问卷,有效388份,有效率97%。

1.3 证候分类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制定证候分类标准:

1.3.1 气血瘀滞型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或伴乳胁胀痛。经行量少不畅,色紫黑有块,块下痛减。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沉弦或涩。

1.3.2 寒湿凝滞型 经行小腹冷痛,得热则舒,经量少,色紫黯有块。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苔白,脉细或沉紧。

1.3.3 肝郁湿热型 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或痛及腰骶,或感腹内灼热。经行量多质稠,色鲜或紫,有小血块。时伴乳胁胀痛,大便干结,小便短赤,平素带下黄稠。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1.3.4 气血亏虚型 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经行量少质稀。形寒肢疲,头晕目花,心悸气短,舌质淡,苔薄,脉细弦。

1.3.5 肝肾亏损型 经期或经后小腹绵绵作痛,经行量少,色红无块。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淡红,苔薄,脉细弦。

2 结果

2.1 中医痛经类型构成比 388份有效问卷中曾经有痛经症状者达356例,占91.7%,经统计356例痛经患者中占第一位的是气血瘀滞型,其构成比为37.64%;其次为肝肾亏损型,其构成比为24.72%;肝郁湿热型最少,仅为2.81%,见表1。

2.2 痛经伴随症状构成比 本次调查对象中痛经伴随症状主要是易于疲劳、腰部酸痛和乳房胀痛,其构成比分别为38.76%、33.15%和32.02%,见表2。

3 讨论

随着痛经发病率的不断升高及其对女性造成的巨大影响,现已上升为一个社会问题。经大量查阅文献,从而使得针对痛经的中成药开发目的性较差,效果不甚明显。

表1 原发性痛经类型构成比

表2 原发性痛经伴随症状构成比

为了改善这一弊端,我们设计了本次调查研究。通过以上调查研究,我们了解到痛经各证型在痛经人群中所占比例,与文献记载较相似的是气血瘀滞型痛经在人群中所占比例较大。我们发现,虚证痛经(气血亏虚型、肝肾亏损型)在痛经人群中占有很大比例,这可能与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缺乏运动与过度的夜生活有关。对于这一变化可能未引起相关医护人员的重视,如针对女性痛经开发的中成药月月舒牌痛经宝颗粒,选用当归活血补血,配肉桂温经散寒,红花、丹参、延胡索、五灵脂活血止痛,三棱、莪术、木香活血散结,理气止痛。全方主要针对气滞血瘀寒凝所引起的痛经,对虚证痛经不对症。建议开发新配方,以适应不同的女性需要。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1-62.

猜你喜欢

经行小腹经期
经行吐衄的认识及临床辨治
储继军治疗经行头痛经验浅析
经期不适需调养,准确辨证药食疗
经行
睡前揉小腹 缓解夜尿多
经期如何穿衣
经期综合症来袭需要多喝水吗
睡前的养生秘笈
小腹主动脉瘤研究进展
来例假不能洗头?经期洗头到底伤了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