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血管CT值评价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初步研究

2011-02-07金艳,任恺,赵璧君

当代医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主动脉弓像素点先天性

肺动脉高压(PH)是先天性心脏病(CHD)中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直接影响病人的手术效果和预后。术前如何比较准确地判断肺血管病变程度,是选择手术适应证的关键。目前对肺高压的诊断主要依靠右心导管检查及肺活检,但因费用较高,有创检查及技术复杂而限制了其广泛应用[1]。近几年来,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作为一种无创、方便、利于随访的技术,在肺血管解剖学研究及肺血管疾病研究和诊断中存在显著优势。特别是在外周肺小血管的显示上不差于数字减影血管成像[2],已逐渐成为临床首选的检查方法之一。本文对56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MSCT对PH的诊断价值。

表1 两组像素点个数和像素点面积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0月间先天性心脏病需行心导管或造影检查肺动脉压力或心内畸形的门诊或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共56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为(9.51±10.18)岁(1.4~39岁)。心内畸形包括:室间隔缺损(VSD)21例,房间隔缺损(ASD)2例,动脉导管未闭(PDA)5例,VSD合并ASD或PDA共4例,右室双出口(DORV)、合并主动脉弓发育异常各3例,其他心内畸形共5例。动力型PH组25例[轻、中度PH 10例:30mm Hg≤SPAP≤70mm Hg;重度PH 15例:SPAP≥70mm Hg、肺血管阻力(PVR)≤48000Pa/(s·L)(6 w ood)、肺活检按H ea lth-Edw a rd分级,病变在Ⅲ级以下];梗阻型PH 12例 [PVR≥96000Pa/(s·L)(12w ood)、肺活检病变在Ⅳ或Ⅳ级以上]。对照组15例:肺动脉收缩压(SPAP)≤30mm Hg。

CTPA扫描仪为Siemens Sensation 16层螺旋CT,对比剂为优维显350%,剂量75~80m l,注射速率3.5m l/s,采用对比剂自动追踪技术确定扫描时间,扫描层厚0.75mm,螺矩1.215,图像重建层厚为1.0mm,层间隔为0.7mm,CTPA后处理采用容积再现技术(volum e rendering tech n ique,VRT)、最大密度投影(max imum intensity p rjection,M IP)、多平面重建(mu ltip lanar reformation,MPR),辅以CT阈值调整技术,以达到所获图像的最佳效果。

图1 实验组主动脉弓上缘

图2 对照组主动脉弓上缘

图3 实验组胸10椎体上缘

图4 对照组胸10椎体上缘

图像分析与统计学处理两种重建层厚所获取的CTPA图像资料由两位放射专家盲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取主动脉弓上缘,主动脉弓下缘,T10椎体上缘和T10椎体下缘四个平面,分别计数左右肺像素点个数和面积。CT值大于600记作一个像素点,比较CTPA对PH的诊断价值。统计学处理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计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41例与对照组15例,组内比较,像素点个数和像素点面积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像素点数目和面积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01)。见表1、图1~4。

3 讨论

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因肺血管的病理变化导致肺阻力增加,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如不能准确判断肺血管的病理变化程度,确定其可逆性,亦不能预测术后肺高压情况的变化或术后近远期效果,使手术指征掌握十分困难。目前肺活检是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金标准”,可根据其肺血管的病理分型结果为手术提供指导,但因其有创性且技术复杂不易推广。多层螺旋CT因此明显的技术优势,自问世以来迅速得到推广和普及,现已广泛应用于肺血管病变的研究之中[3]。本研究中实验组多层螺旋CT肺血管图像呈散在斑点状分布与对照组之间具有明显差异,进一步表明多层螺旋CT肺血管成像诊断肺血管病变效果明确,特异性和敏感性高。

本研究实验组41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肺血管CT图像显示中外带血管显像,成像结果显示中外带血管CT值明显升高,并成斑点状分布。实验组与对照组CT值比较差异明显,说明中外带肺血管CT值可以作为潜在的诊断方法,预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发生。

通过对多层螺旋CT肺血管成像结果的初步分析可知多层螺旋CT肺血管成像技术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效果明显,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而且具有安全、快速、无创和可重复操作等优点,对左向右分流型肺动脉高压病人手术指征的判断有更高的应用价值,有可能成为该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取代创伤性较大的肺组织病理检查。

[1]黄美蓉,周爱卿,王荣发,等.50例先无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高压性质的综合评价[J].中华儿科杂志,1998,36:104-106.

[2]Diffin D,Levendecker JR,Johnson SP,et al.Effect of anatomic distribution of pulmonary embolism on interobserver agreement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pulmonary angiography[J].AJR,1998,171(4):1085-1089.

[3]陈洪亮,吕亚萍,唐光才.多层螺旋CT在肺血管研究中的价值[J].医学综述,2008,14(2):304-306.

猜你喜欢

主动脉弓像素点先天性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局部相似性的特征匹配筛选算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一体单分支支架治疗主动脉弓部复杂病变
400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主动脉弓解剖分析
基于5×5邻域像素点相关性的划痕修复算法
基于canvas的前端数据加密
基于逐像素点深度卷积网络分割模型的上皮和间质组织分割
应用超声三血管气管切面诊断胎儿主动脉弓异常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