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对照研究

2011-02-07刘新宇罗永军冼建平

当代医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外伤西医颅脑

刘新宇 罗永军 冼建平

随着交通及建筑业的迅速发展,急性颅脑损伤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1],该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且多为病情危重,变化快,而且极易出现继发性损伤,死亡率较高。对于较小的血肿量,大多数研究者支持药物治疗,同时药物治疗比起手术治疗,具有无创伤、费用低的优点,也容易被患者及家属接受。目前有多种治疗方法,为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颅脑外伤伴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疗效,笔者以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9例急性颅脑外伤伴颅内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临床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9例急性颅脑外伤伴颅内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88例,女性41例,年龄18~71岁,平均35.48岁。患者为伤后0.5~24h来院就医,平均3.2h。致伤原因:交通事故致伤45例,摔伤39例,打击伤28例,其他意外伤17例。患者急救治后均急行头部CT平扫[2],其中单纯硬膜下血肿20例,单纯硬膜外血肿32例,脑内血肿52例,多发性血肿25例;合并颅骨骨折20例,颅底骨折3例。本组患者的血肿量为3.2~30m l(平均10.8m l),血肿量大于30m l的患者则考虑手术治疗,不在本次研究范围内。患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昏迷史66例,头痛52例,呕吐43例,偏瘫7例,失语、精神错乱10例。

表1 疗效判定标准

表2 3组患者疗效对比

表3 血肿吸收时间比较

1.2 研究方法 129例急性颅脑外伤伴颅内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43人,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出血部位等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组分别采用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疗效。

1.3 治疗方法

1.3.1 中医治疗法 所有药剂水煎服,每日1剂,以15d为1个疗程。第1个疗程可根据病情多次复查CT等,若出现血肿扩大,则采用手术治疗。然后在每1个疗程结束后,复查CT,并详细记录血肿吸收情况,如血肿未完全吸收可进行下1个疗程。对于急性及亚急性期(受伤后3周内)的患者,按照如下处方服药:赤芍药、当归各15g,桃仁12g;红花、郁金、苏梗各10g,川芎6g,茜草6g,淡竹茹12g,珍珠母30g,煅牡蛎、煅龙骨各30g(先煎),三七粉10g(分3次吞服)。对于慢性型患者(3周后的恢复期患者),按照如下处方服药:熟地黄、当归各15g,赤芍药12g,广郁金、桃仁各10g,黄芪、党参各20g,茜草、红花各6g,甘草5g,煅龙骨、煅牡蛎各30g(先煎),三七粉10g(分3次吞服)。

1.3.2 西医治疗法 在患者的急性期,给予20%甘露醇(125~250m l)快速静脉滴注,每日2~4次,一般连用3~7d。或者视具体情况加地塞米松(5~10mg)静脉滴注,连用3~7d。选用脑活素20m l静脉滴注,并给予患者吸O2。积极采取对症治疗,如并发应激性溃疡可予H 2受体阻滞剂治疗;如有昏迷应抗昏迷治疗;如出现烦躁不安、焦虑等可予安定等治疗。并应用抗生素以预防潜在感染。

1.3.3 中西医联合治疗法 综合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1.4 护理要点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其治疗期的患者要密切关注病情,尤其对于出现异常情况的患者要及时报告主管医师,然后调整用药方式,或加入相应药物,防止病情恶化。若出现血肿扩大,应立即采用手术治疗。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要采取措施防止呼吸道梗阻导致的颅内压增高、脑水肿加重。采取控制高热,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亚低温治疗等,积极治疗并发症。

1.5 疗效评定 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详见表1。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M 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F检验以及x2检验,取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疗效对比 3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如表3所示,中医组和西医组的总体有效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与中西医结合组的总体有效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的疗效明显优于中医组、西医组。

2.2 血肿吸收时间比较 各种血肿吸收时间如表2所示,中医组和西医组的血肿消失时间直接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的血肿消失时间明显少于中医组和西医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越性。

3 讨论

急性颅脑外伤伴颅内血肿在临床上是一种危急重症,该病发病急、变化快、危险性高[3],故临床死亡率较高。虽然外伤性颅脑损伤在古典中医医籍中鲜有记载。但是,临床颅脑外科手术中发现有陈旧性血凝块位于硬膜下、硬膜外或脑组织中,结合临床症候观察,与中医的“瘀血于脑”十分相符[4-5]。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急性颅脑损伤主要病机是脑络瘀阻,所以中医的治疗主要为活血化瘀。本次处方中苏梗、竹茹化痰止呕;当归、川芎、桃仁活血定痛;赤芍药补血;党参、黄芪补气;广郁金行气;煅龙骨、煅牡蛎重镇降逆;熟地黄滋养髓精;茜草、桃仁、三七止血不留瘀。诸药合用活血止血,可修复部分脑组织,改善脑细胞功能,促使颅内血肿进一步吸收,消除或减轻损伤脑组织后遗症。而西医治疗中,多以甘露酸快速静脉推注或点滴,降低出血引起的颅内压,预防脑疝发生,应用激素一方面可以防治脑水肿,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机体的耐受性[6-7]。应用H2受体阻滞剂和抗生素可减少并发症,而应用脑活素和吸氧都可促使脑细胞的生理功能恢复。

中医以及西医疗法治疗急性颅脑外伤伴颅内血肿疗效已经得到证实,本次研究中采用中西医联合用药的方式,此疗法与单独用药相比效果显著,总体有效率高。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其中药对加速颅内血肿的吸收有独到之处,血肿吸收快,患者可以免于手术之苦,而且在降低颅内压和恢复神经功能方面,疗效明显而确切,可缩短疗程和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值得推广应用。

[1]赵复金,周胜利,孙梅,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颅脑外伤伴颅内血肿[J].中国中医急症,1999,8(3):102-104.

[2]吴恩惠.头部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07.

[3]赵雅度.神经系统外伤[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05-106.

[4]何建新,姜如新,茅一斌.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颅脑外伤伴颅内血肿47例[J].河北中医,2001,23(10):775.

[5]方定华,陈小梅,李漪.脑血管病临床与康复[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43.

[6]赵复金,周胜利,孙梅,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颅脑外伤伴颅内血肿52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8):631.

[7]薛庆澄.神经外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43.

猜你喜欢

外伤西医颅脑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严重肝外伤27例诊治分析
胸壁外伤合并胸壁疝1例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