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法检测疑似甲流患者标本的结果分析
2011-02-06李启欣李炜煊陈斌鸿徐杰伟戴伟良
李启欣 李炜煊 陈斌鸿 徐杰伟 戴伟良
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该病毒根据表面糖蛋白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抗原性不同可分为16个H亚型(H 1~H 16)和9个N亚型(N1~N9)[1]。H 5N1禽流感病毒不仅对陆禽有高致死性,1997年还在香港首次引发传人事件,造成18人感染,6人死亡[2]。2003年底,H 5N1禽流感疫情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持续暴发,2005至今又逐渐蔓延到俄罗斯、欧洲、中东、非洲和南亚地区,给世界各国的农业经济和公共卫生带来严重威胁[3],因此,有关医疗机构监测可疑患者,在第一时间内发现H 5N1病毒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其扩散传播,对于H 5N1疫情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H 5N1病毒诊断方法包括病毒培养、PCR检测、免疫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等[4]。根据2001~2003年香港H 5N1疫情控制经验,应用甲流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剂对疫情的早期发现有帮助,但其缺点是只能测定流感病毒的型别(即甲、乙、丙或A、B、C型),而不能直接测定病毒的H亚型,导致阳性结果过多。为了检验实验室所用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的质量,我们设计了对疑似甲流患者平行各取两份鼻咽拭子,一份用抗原快速检测法检测,另一份用PCR方法检测,对比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别,为临床确诊甲流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毒标本的采集 56名患者均为我院2009年7~8月发热门诊患者和感染科住院病人,每名患者平行取两份鼻咽拭子,一份用甲流病毒抗原快速检测法检测,另一份先浸入病毒输送液(Viraltransportmedia,VTM)保藏于4℃条件下,然后集中用PCR方法检测。
1.2 甲流胶体金法快速检测
1.2.1 将擦拭后的鼻咽拭子置于塑料试管的专用稀释液(300m l)中,充分挤压,使鼻咽分泌物充分溶于稀释液中,将鼻咽拭子尽量拧干后取出,塑料试管中液体作为待检测样品,立即用于检测。
1.2.2 打开铝箔包装,取出检测试纸卡,置于水平台面上,用滴管吸取溶有患者鼻咽部分泌物的稀释液4滴加入检测试纸卡加样孔中。
1.2.3 加样后15m in观察结果。
表1 不同方法检测疑似甲流患者标本结果(例)
1.2.4 阳性:在检测区(T)和对照区(C)各出现一条红色条带;阴性:只在对照区(C)出现一条红色条带。无条带出现或仅在检测线位置出现一条红带,均为无效检测,应更换新批号试剂重新检测。
2 结果
对我院发热门诊和感染科住院疑似病例共56份鼻咽拭子标本,用抗原快速检测试剂进行检测,其中阳性2例,弱阳性7例,其余47例为阴性.用PCR方法检测,除抗原快速检测法1例弱阳性结果为阴性外,其余阳性和弱阳性的8例结果均为阳性,阴性48例。两种方法经卡方检验(x2=1.0),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1。
3 讨论
3.1 在甲流流行其间,我院作为佛山市定点收治医院,每天有较大量疑似甲流病人就诊,为此我们选用质量稳定、敏感性高的甲流快速筛查试剂,以帮助临床尽快筛查出甲流患者。
3.2 实验结果显示,甲流抗原快速检测法阳性率为16%,PCR方法阳性率为14%,两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较高,与其他文献报道有差异,可能跟我们选择的病例种类有关,56例病例中,20例是发热门诊患者,36例是感染科疑似甲流住院患者。也可能与我们检测标本数少、取材时间、取材部位以及是否治疗过有关。有一例患者标本,抗原快速检测法结果弱阳性而PCR法结果阴性,可能是快速胶体金法发生了非特异性反应,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假阳性。
3.3 抗原快速检测法9例弱阳性以上结果的病例中,有3例是感染科疑似甲流待确诊的住院患者,余下6例是看发热门诊的住校学生,这部分过群居生活的学生,一旦出现感冒症状,病毒容易在群体中互相感染,造成大流行。学校应配合卫生部门及时控制疫情,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加强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本研究结果表明: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剂,虽然不能检测H 5等亚型甲流,但无需任何专用设备即可在20m in内得出检测结果,可以满足现场标本初步诊断的需要,尤其适合缺乏仪器设施和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的基层单位,对禽流感疫情防控的需要。有助于提高防控第一线对H 5N1禽流感疫情的检测效率和快速应对能力,但疫情的确诊应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以及传统的PCR方法和病毒分离方法。
[1]陈毅歆,罗海峰,徐飞海,等.H5N1禽流感病毒血凝素抗原快速检测试剂对不同现场标本的检测比较[J].病毒学报,2007,23(2):91-92.
[2]于康震,陈化兰,唐秀英,等.97香港禽流感[J].中国畜禽传染病,1998,20(3):187.
[3]http://www.cdc.gov./flu/avian/outbreaks/asia.htm.
[4]赵翠燕,崔恒敏.禽流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3(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