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不平衡性与物流技术
2011-01-31姚书杰
姚书杰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福建厦门 361005)
分工不平衡性与物流技术
姚书杰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福建厦门 361005)
分工发展的不平衡性通过技术进步效应与资源转移效应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影响机制各不相同,市场条件下分工发展的不平衡在企业之间具有自增强性,而在企业内部则具有自减弱性。分工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与物流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之间存在互相影响和相互转化的关系:社会物流硬技术发展是分工对社会协作瓶颈的突破,企业物流硬技术的发展是企业内部分工深化使然,而物流软技术发展则是企业内部协作与协调制约企业内部分工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分工;技术;物流
一般来说,我们都认为分工导致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反过来又促进了分工。这个源于亚当·斯密分工理论的论断无疑是正确的,但迄今为止这一论断仍然是抽象和笼统的。本文试图深入分析分工发展与技术进步之间关系的内在机制,并据此分析物流技术的发展历史。此项探索的用意在于将物流发展纳入分工理论的解释框架,从而为物流活动的经济分析提供一个理论基础。
一、分工发展不平衡性与技术进步
分工是人类组织化行为的一个基本表现,它的发展几乎与人类本身的发展一样古老。[1]在分工发展的漫长历史中,由于工作专门化发生时间、发展速度及精进水平不同,导致了分工发展的不平衡性,即各种职业之间分工发展水平和专业化程度是有差距的。一方面这种不平衡性是分工本身发展的前提,另一方面分工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不平衡性。事实上,这种不平衡性是技术进步、组织变迁、制度演化和市场发展的重要动力。
分工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了生产效率的差异,在企业内部表现为各道工序和各个职业部门生产效率的不同。工作效率高的工序和部门所需的工作人员可能相对较少,工资较高,而工作效率低下的工序和部门所需的工作人员可能较多,且工资较低。分工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企业之间表现为不同企业和不同产业生产效率的差异,企业的兴衰、规模、活力以及产业发展的态势从根本上说都是分工发展不平衡的表现。
这种因分工发展的不平衡性而导致的生产效率的差异带来了两个效应,即资源流动效应(通过物流实现)和技术进步效应,而这两种效应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作用机制是不同的(如图1和图2所示)。
1.企业之间分工的不平衡性产生效率差异(见图1)。生产效率的差异使得效率较高的企业使用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效率相对较高,从而引起生产要素和资源从效率较低的部门向效率较高的部门转移,即资源流动。资源流动效应是通过社会物流实现的,社会物流发展的程度,如社会物流分工水平、社会物流技术、物流组织形式、物流组织制度等,直接决定了资源流动效应的发挥。资源的流动使效率高的企业拥有大量高素质、高品质的要素和资源,促进了该企业和产业的发展。当大量社会优质资源被运用于具体、特殊、可限定的有限目的时,必然会或多或少地导致这一企业或行业专业化分工的发展或升级。[2]在存在社会资源约束的情况下,社会资源被运用到一些效率较高的企业,从而使其他企业或产业处于资源缺乏的境地。这样,效率低的企业由于缺乏优质资源甚至缺乏常规资源供给,其发展必然会变慢或萎缩,该企业或产业专业化分工的发展和升级被延缓甚至停滞。结果,这种资源流动效应所导致的专业化分工发展和升级的相对变化加剧了分工发展的不平衡性。
同时,效率差异又会引起技术进步效应,这里的技术进步效应通过两个途径形成:一是分工使企业专注于某一种或几种产品的生产,增加了企业流程操作熟练程度、技能和判断力,由于对产品技能的熟练、精进和深刻理解而造成技术创新;二是由于高效率地利用资源和要素,导致其使用价格相对较低,而要素价格的相对变化将导致减少高价格要素相对使用量的一系列技术变化,也就是说,资源稀缺带来的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引致技术变革,这种由相对丰富要素替代相对稀缺要素的技术变化,减少甚至消除了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从而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增长,因此,技术进步效应就缩减了分工发展的不平衡性。
这样,在企业之间,分工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资源流动效应加剧了分工不平衡,技术进步效应缩减了分工不平衡,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对比两种效应的大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资源流动效应的发挥是瞬时的。就是说,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企业之间存在效率差异,市场经济就会自发而及时地促使资源流动。另外,技术进步是演化的,是缓慢的,效率差异所引发的技术进步并不能马上实现,必须经过社会消化吸收逐步进行。市场经济条件下,分工不平衡引起的较快实现的资源流动效应和缓慢实现的技术进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企业之间分工发展的不平衡会进一步加剧其不平衡性,即分工不平衡具有自增强性。
2.企业内部分工的不平衡使得各个工序和部门分工的程度与水平都存在差异,从而生产效率不同(见图2)。生产效率高的工序和部门使用生产要素及资源的效率相对较高,从而引起生产要素和资源转移,它通过企业内部物流(生产物流、仓储等)实现。并且这种转移与企业之间的资源转移有两点不同:一是企业之间的资源流动是自发的,而这里的要素和资源转移则是由管理层控制的;二是企业之间的资源流动是资源从效率低的企业向效率高的企业流动,而企业内部的资源转移则是在资源约束和管理层的引导下,从效率高的工序和部门转移到效率低的工序和部门,这样可以保持整个企业要素和资源的配置达到最合适的比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这就导致了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资源转移效应对分工发展不平衡的反方向作用,即不同于企业外部的资源流动效应,企业内部的资源转移效应是缩减了分工不平衡的。
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效率差异所引起的技术进步作用机制大致相同,也存在两个途径:一是分工提高了劳动者熟练程度、技能和判断力,由于对专业化职业的熟练、精进和深刻理解而造成技术创新;二是企业内部资源转移必然会导致要素价格的相对变化,这就要求减少高价格要素相对使用量的一系列技术变化,稀缺资源对企业发展的制约可以被相对丰富要素替代相对稀缺要素的技术进步消除。因此,企业内部技术进步效应缩减了分工发展的不平衡性。
这样,在企业内部,分工发展不平衡导致的资源转移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都缩减了分工不平衡,最终使得企业内分工发展的不平衡性减弱。这可以称之为企业内部分工发展不平衡的自减弱性。
二、物流技术的发展
物流技术是指物流活动中采用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方法,以及设施、设备、装置与工艺的总称。[3]物流技术与生产技术不同,生产技术是为社会生产某种产品,为社会提供有形物质的技术,物流技术的作用在于更好、更快地把各种物资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自18世纪中叶以来,物流技术的发展大致可归纳为三个阶段:社会物流硬技术阶段、企业物流硬技术阶段以及物流软技术阶段。
1.社会物流硬技术阶段
这一阶段从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期间发生了两次技术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机器工具代替手工工具,动力机械取代人力、畜力和水力的机械时代;始于19世纪中叶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开辟了人类社会电气化时代,使西方许多国家实现了工业化。在这一时期,社会物流水平低下,直接制约了生产效率差异产生的资源流动效应的发挥,因而加剧分工不平衡的作用不太明显。另一方面,效率差异通过两个途径引起技术进步效应,其中因分工导致的对产品技能的熟练、精进和深刻理解而造成的技术创新处于演化之中。而资源转移所引起的资源和要素价格的相对变化引致的技术进步,因资源转移本身受低下的社会物流发展水平制约,也发挥得不太明显。因此,这一阶段资源转移效应与技术进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不明显,表现为物流技术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才满足了社会分工的需要。社会分工与协作水平远远高于企业内部分工、协作与协调水平,企业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对社会协作形成了挑战,社会物流作为社会协作的重要手段,其发展主要体现在轮船、铁路、汽车、管道、飞机等运输工具的发展上。
1807年,“克莱蒙特”号在美国哈德逊河上成功试航,“克莱蒙特”号轮船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蒸汽机动力轮船,在船舶动力发展史上具有革命性意义。从此,蒸汽机轮船开始正式投入使用,水上运输不再受风向和季节限制,任何时候都能航行。全球第一条铁路是1825年在英国启用的,铁路与运河比起来,速度快并且运量大,这些优势掀起了修建铁路的高潮,引起了陆地交通运输领域的革命。汽车的发明者是德国人本茨,他在1886年取得了世界上第一项汽车发明专利,与火车相比,汽车机动灵活,行驶速度快,在客运和货运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现代管道运输始于19世纪中后期,1865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建成了第一条原油输送管道,它的进一步发展是从20世纪开始的,适应二战后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管道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产油国竞相兴建石油及油气管道。由于其运量大、占地少、成本低、安全可靠等特点,使得管道运输承担了很大比例的能源物资运输任务。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驾机空中动力飞行,其后航空运输凭借速度上的优势,不仅在客运方面而且在货运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
2.企业物流硬技术阶段
这一阶段从二战时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也是第三次技术革命发生的时段,主要以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为特征。企业内部各工序和部门之间效率差异所引起的资源流动,不是通过企业内部人与物的自然流动实现的,而是在管理层指导下为达到合适的生产配比而进行的流动,这里的资源流动效应缩减了分工的不平衡性。社会物流经过前一阶段的发展,基本满足了社会分工与协作的需要,市场进一步扩大,企业现有的生产效率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这就对企业生产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段时期企业内部分工的进一步发展表现在物流方面,基本上是硬件技术创新,包括托盘、叉车、集装箱、高层货架仓库、自动仓库和计算机管理技术等。
托盘作为物流运作过程中重要的装卸、存储和运输设备,与叉车配套使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可以实现物品包装的单元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叉车是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自行式叉车出现于191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叉车得到发展。叉车在企业物流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物料搬运设备中的主力军,它与托盘的结合解决了物流技术中最难机械化的一个环节,大大提高了物流搬运效率。集装箱的正式使用是在20世纪初期,1900年在英国铁路上首次试行了集装箱运输,后又传到其他国家。1966~1983年,集装箱运输的优越性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以海上运输为主导的国际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这段时间是世界交通运输进入集装箱化时代的关键时期。时至今日,集装箱运输已经遍及世界上所有的海运国家,世界海运货物的集装箱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的平面仓库已经不再能满足生产和流通的需要,开始由简易仓库向具有空间技术的立体仓库发展,20世纪50年代,立体仓库在美国、欧洲得到了快速发展。另外,运用电子计算机对仓库进行自动化操作和管理,企业物流仓储技术的发展对物流效率的提高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物流软技术阶段
物流软技术的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也是第四次技术革命发生的时间。物流硬技术经过长期发展,基本满足了资源流动与技术进步的要求,生产和交易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主要依靠对现有物流资源的分化与整合,这只有在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结合以及网络技术深入发展与广泛应用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这一时期物流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软技术的应用上,包括条形码、互联网、仓储管理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全球定位系统、射频识别技术、电子商务、智能交通系统等。
条形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字符组成的,用以表示一定信息的代码。它最早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是美国人乔·伍德兰和贝尼·西尔弗两位工程师研究出来的,他们用代码表示食品项目和相应的自动识别设备,于1949年取得美国专利。当时市场经济不太发达,加之工艺上也没有达到印制这种代码的水平,因此条形码真正得到实际应用并迅速发展是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发展至今,其码制种类多达四十多种,常见的也有二十多种,如交叉二五码、39码、统一商品代码(UPC码)、欧洲编码系统(EAN码)、128码等。特别是条形码技术与计算机智能识别技术的结合使得数据输入速度大大加快,并且其输入准确可靠、成本低且灵活实用,得到了大力推广和使用,大大提高了运输的效率与运输的可视化程度,提高了物流中各种单据文件的处理效率和仓储管理效率,实现了销售和仓储的自动化。射频识别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在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20世纪40年代,雷达的改进和应用催生了射频识别技术,1948年奠定了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基础,经过实验室试验与商业应用尝试,20世纪90年代射频识别技术得到重视和广泛应用,其特点是无需接触,可远距离快速阅读识别,可识别高速移动的物体,可穿过障碍物进行阅读,这些优点使得射频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自动收费与城区交通管理、人员识别及物资跟踪、生产线自动化控制和仓储管理等领域。全球定位系统由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于1994年全面建成,配备了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起初用于军事目的,由于其在商业中的巨大作用,现已在民用上获得了巨大发展,在物流领域应用于汽车自定位、跟踪调度,铁路运输管理及军事物流等方面。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是全方位的,并极大地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这里不再赘述。
三、分工与物流技术
15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世界性大国的崛起都具有比较明显的特征,要么就是其轮船制造技术有了新的突破,要么就是其运输船队发现了新的航线,这是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运输技术是一个国家征服世界的关键因素。威廉·配第在17世纪末认识到,荷兰人之所以有较高的商业效率,就是因为他们使用专用的商船来运输不同的货物。斯密认为,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分工水平由市场大小决定,市场大小由运输效率决定。由此可以推断,斯密认为分工水平是由运输效率决定的。[4]斯密发表《国富论》的时间是在1776年,当时正处于社会物流硬技术发展阶段的初期,也就是动力机械代替人力、畜力、水力等的第一次技术革命时期,社会分工受到社会协作水平的限制,尚不能发挥其全部经济性,[5]而运输物流作为当时协调社会分工的主要手段,其发展也只是刚刚起步。在这样的条件下,斯密发觉到分工水平由运输效率决定,可见其敏锐的洞察力。虽然斯密受到了所处时代的限制,但这正好可以使我们看清楚分工与物流技术的关系以及物流技术发展所导致的运输效率的提高对市场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直到后来,美国经济学家阿伦·杨格(Allyn Young)才进一步指出了分工与市场的完整关系:不但市场的大小决定分工程度,而且市场的大小由分工的演进所制约。[6]在分工与市场的关系中,物流无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斯密时代,物流是分工经济发挥作用的瓶颈,随着社会物流技术特别是硬件技术的发展,加之人们生产集约化和统筹等知识的增加以及政府协调功能的增强等,基本上克服了物流对分工经济的制约,从另外一个意义上来讲,社会物流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物流的相对重要性降低了,同时也说明了社会协作与协调水平的提高。
在物流技术发展历史上,我们很难分清楚哪些技术是分工本身作用的结果,哪些技术是由分工不平衡造成的,因为这两者是同时发生、相互作用的。这里我们不再作这些无谓的区分,仅就分工与物流技术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这里首先应该明确的是,物流不仅是社会分工的结果,也是社会协作的手段。在社会物流硬件技术阶段,工场手工业被机器大工业取代,后来又经过电气化实现了工业化。这一阶段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还是市场规模,也就是说社会分工仍然受到相对落后的社会协作的制约,从而不能发挥分工经济的全部好处,此时分工本身和分工差异的演化必然会导致社会物流硬件技术取得突破并率先发展。物流作为社会协作的手段,在运输工具技术上取得了进展,相继出现了轮船、铁路、汽车、管道、飞机等运输工具,极大地缓解了社会分工给社会协作相对落后带来的压力。
社会硬技术阶段的企业虽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并显示了优于社会组织生产的制度,但企业内部的分工、协作与协调水平仍然落后于社会分工与协作水平,企业内部并没有完全消化和吸收社会分工与协作带来的好处,而且随着社会物流硬件技术的极大发展,市场进一步扩大,这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机遇,生产的产品供不应求,为提高生产效率,企业内部也主要在硬件技术方面实现了突破。在这一阶段,相继实现了托盘、叉车、集装箱、高层货架仓库、自动仓库和计算机管理等物流技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企业在硬件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是社会分工内化到企业内部的结果,是分工在企业内部发展的必然要求。虽然都是物流的一部分,但社会物流硬技术阶段与企业物流硬技术阶段所发生的硬件技术形成机制完全不同,社会硬技术的发展是社会协作制约社会分工的必然要求,是对社会协作制约的突破,而企业硬技术的发展则是在社会分工内化为企业内部分工的过程中,企业内部分工深化的结果。
企业内部的分工、协作与协调经过四个多世纪的发展,大约在20世纪中叶开始全面领先于社会分工与协作水平,社会分工与协作的演化和企业内部分工与协调的人格化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企业不能再从现有的社会分工与协作中借鉴经验,特别是分工产生的以专业化为基础的专业知识,造成了整个社会拥有的知识量与一个专家所掌握知识之间的差距,这也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称。在物流软技术发展阶段,企业内部协作与协调成为阻碍企业发展主要的制约因素,同时物流软技术的发展对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调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必然会促进物流软技术的发展,条形码、互联网、仓储管理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全球定位系统、射频识别技术、电子商务、智能交通系统等技术的应用便是这一发展阶段的结果。
四、结论
分工不平衡导致效率差异,效率差异产生资源流动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资源流动效应是通过物流直接实现的,物流的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着这一效应的效果。企业之间自发的资源流动效应加剧了分工的不平衡性,而技术进步则缩减了分工的不平衡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分工的不平衡具有自增强性。
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的资源流动效应是反向的,企业内部的资源流动效应由于管理层的指导而缩减了分工的不平衡性,技术进步效应作用机制也缩减了分工的不平衡性,因此企业内部分工不平衡具有自减弱性。
物流在分工理论中起着基础作用,运用以上分工理论作用机制对不同物流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对于认识物流技术与分工之间的本质关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实际上,分工与物流技术之间的关系远比上述内容复杂得多,比如物流硬技术的发展必定伴随着软技术的发展,在社会物流硬技术发展的同时也有企业内部物流技术的发展,还有一些新出现的分工形态的发展阶段也有其独特性。这里没有必要也不可能针对这些特殊情况进行详尽的解释和说明,我们只能从整个发展规律和趋势上说明分工与物流技术之间的关系,更为详细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1]林金忠.企业组织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16-159.
[2]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M].张玉刚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9-15.
[3]魏际刚.物流经济分析——发展的视角[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66-92.
[4]亚当·斯密.国富论[M].谢宗林,李华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26-63.
[5]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73-407.
[6]Allyn A.Young.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Progress[J].The Economic Journal,1928,38(152):527-542.
The Imbalance of Labor-Division and Logistics Technology
YAOShu-jie
(XiamenUniversity,Xiamen,Fujian361005,China)
The imbalance of labor-division produces two different effects.And the effect mechanisms are different in interfirm and outer-firm.The imbalance of division of labor in outer-firm has self-enhancement under market condition.However, it has self damping in inter-firm.The imbalance of division of labor and the three stages of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technology can interact and interconvert with each other.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logistic hard technology is the breakthrough of the bottleneck in social coordination;it is also the result of deepening labor-division in inter-firm.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logistic soft technology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constraint of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in inter-firm on the economic role of labor-division inside the enterprises.
labor-division;technology;logistics
F250
A
1007-8266(2011)07-0042-06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林金忠教授在本文写作过程中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指导与修改意见,参加本文研讨会的老师和同学们也提供了很多帮助,特此表示感谢。
姚书杰(1978-),男,河南省洛阳市人,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理论。
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