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药品比例的方法探讨

2011-01-30黄旭璇郑筠谭学瑞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期
关键词:病种处方比例

黄旭璇 郑筠 谭学瑞

运用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药品比例的方法探讨

黄旭璇 郑筠 谭学瑞

目的 运用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药品比例。方法 实施单病种管理与药品管理相结合,按单病种日志→单病种月报→处方点评的循环模式。结果 临床科室主任加强对本科室抗生素使用的管理,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控制药品比例。结论 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药品比例的方法关键在于对非常态化用药现象的及时发现、预警提示,最大限度地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及时干预,提醒临床科室主任及时关注本科室药品的合理使用,有效地监督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药品,降低药品比例,降低平均费用。

单病种;药品比例;抗生素

2009年 6个单病种(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社区获得性肺炎,急性脑梗死,髋/膝关节节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实行网上直报,促使我院单病种管理进入规范化管理阶段。现阶段单病种质量管理主要包括结构、过程、结果质量管理。我院 2002年已经实施电子病案系统,基于我院成熟的 HIS,我们决定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与药品管理相结合的网上单病种管理模式,目的是利用电子病历系统实时监督抗生素的合理应用、西药药品比例、平均费用等。通过半年的运行,取得了显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抗生素的滥用,降低了西药药品比例,降低了住院平均费用。现介绍如下。

1 我院单病种管理的定位

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单病种质量管理,并强调要把单病种管理与处方点评相结合,促进药品的合理应用,从而达到控制药品比例的目的。医疗质量管理科根据这一要求,充分利用我院电子病案系统的优势,把单病种管理与药品管理相结合,即把单病种用药情况、药品比例、抗生素的药品比例、日均费用等情况制成单病种统计表,定期反馈给各临床科室主任,并根据临床需求增加监控指标,与临床科室形成互动沟通,达到过程管理有效。

2 单病种管理模式和步骤

我院单病种管理模式是实施单病种管理与药品管理相结合,把过程和结果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步骤按单病种日志→单病种月报→处方点评的循环模式进行。

2.1 单病种日志 院长高度重视单病种管理,要求每天把单病种资料以邮件的方式提供。单病种日志重点突出药品比例、住院天数、日均费用,同时也包含患者基本情况、疾病诊疗情况等(见表1)。

2.2 单病种月报 月报重点突出抗生素详细的使用情况,目的在于预警提示,使临床科室主任加强对本科室抗生素使用的管理,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控制药品比例。月报包含了日志的内容(见表2,表2仅提供了月报的部分内容)。月报表以邮件形式提供给院长,以书面形式提供给相应科室主任。

?

?

2.3 处方点评 当药品比例、住院日、日均费用等管理指标 出现异动时,有目的性地进行处方点评(见表3)。

对处方点评结果进行汇总,根据结果院领导制定相应可操作性制度,促使相应科室按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进行整改,形成螺旋式上升型过程管理,从而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

3 建议

单病种管理是结构、过程、结果质量管理的全过程。结构设置方面国家已有统一的标准,对其中设置的质量控制指标,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1]。对于医院管理者而言,应该在单病种管理过程中,加强临床药品合理使用,降低药品比例、降低住院日,从而降低住院费用,达到结果质量管理。对已经应用H IS的医院,有条件利用网络优势,对单病种的各种指标实行实时监控,并进行后期分析,以期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也可把这种管理模式推广到其他的 102个单病种。

?

PDCA循环(戴明环)是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基本方法,建议把此方法引入单病种管理,提高单病种管理的内涵和层次[2]。

[1] 刘跃建,杨阳.社区获得性肺炎单病种质量管理标准的临床应用.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9,6(5):21-23.

[2] 张惠珍,宁花兰,方家瑛,等.引入PDCA循环法加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 90-92.

515041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猜你喜欢

病种处方比例
人体比例知多少
人间处方
“新病种”等十五则
按病种付费渐成主流?
我国全面推进按病种收费改革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
处方
限制支付比例只是治标
按病种付费改革的“宜阳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