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输血在抢救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的应用
2011-01-29李紫艳王雪华贾念平孙付霞
李紫艳 王雪华 刘 丹 贾念平 孙付霞
(1 驻马店市中医院妇产一科,河南 驻马店463000;2 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病急,病死率高,临床上以大出血为主要特点,是目前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发生产科DIC的患者其原发疾病常伴有失血性休克或过敏性休克,而且其诊断早于产科DIC的诊断,因此以往血液制品的供应主要是新鲜全血。近年来随着现代临床输血研究的进展,成分血制品的应用受到日益重视,成分输血在产科急性DIC的抢救中起着重要作用[1]。现将收治的产科DIC患者及其成分输血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4年9月至2010年7月临床诊断DIC的产科患者36例,年龄22~38岁,将36名患者分为成分输血组(16例)和输全血组(20例),两组孕产妇年龄、孕产次、孕周、原发疾病、用血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立即建立2~3根静脉通道,首先输晶体液,胶体液,然后根据患者Hb值、Hct、PLT、FGB含量及3P试验进行输血治疗。成分输血组,输悬浮红细胞平均3400mL,新鲜冰冻血浆平均2500mL,血小板1~2个治疗量。输全血组平均输全血2800mL。积极抗休克抗凝治疗的同时,适时切除子宫去除病因。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输血后各项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输血不良反应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输血后的各项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输血后RBC、HGB、PLT、HCT、FGB与输血前比均明显好转。成分输血组与输全血组输血后血液学指标的比较见表1。由表1可看出成分输血组中PLT、APTT、FGB的改善好于输全血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HGB、HC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D-D等指标与输全血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输血后不良反应的比较
两组患者输血后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荨麻疹等轻度不良反应,输全血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成分输血组,成分输血组不良反应发生1例(6.66%),输全血组不良反应发生5例(23.8%)(χ2=3.93,P<0.05)。
3 讨 论
DIC是以血管内凝血系统激活,纤维蛋白沉着为特征,伴发纤溶或纤溶受抑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出血,器官功能障碍,微血管栓塞,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以及原发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包括:生命体征支持,消除引起DIC的原发病,抗凝治疗及补充血容量。
由于人体大量失血后,组织间液迅速向血管内转移,毛细血管前小动脉收缩导致毛细血管静水压下降,从而引起自体输血反应[2]。因此,当急性失血时应积极扩容补充血容量,当失血失血超过30%,Hb<80g/L或Hct<0.24,同时伴有临床出血症状或活动性出血表现时,常需要进行输血治疗。凡因DIC出血致显著贫血,机体出现严重缺氧症状时,无论DIC过程是否得到控制,均应给予输血以提高血液携氧能力,纠正组织缺氧。悬浮红细胞是临床常用的成分血液制品,血红蛋白浓度和血细胞压积是该成分使用的参考指标。我们比较两组输血后血液学指标的变化,两组Hct均有明显好转,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成分输血输血反应少且轻的特点。
表1 两组患者输血后血液学指标的比较
当PLT<50×109/L并有临床微血管出血症状,或输血>2000mL仍需要继续输血,可输注浓缩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中含有全血中的所有纤维蛋白和凝血因子,但大量使用会增加血液循环的负担,因此在急需扩容和补充凝血因子的时候最适宜使用。在不需要扩容的患者可使用冷沉淀,由于该制品含有丰富的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包括一些不稳定的凝血因子)。我们比较两组输血后血液学指标的变化,PLT、部分激活的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FGB的改善优于输全血组(P<0.05)。这是由于全血在冰箱中保存过久,血中的凝血因子减少,XⅢ因子活性于第1天和第2天分别降到50%和30%,FV的活性也逐渐减少。48h后血小板的功能也完全丧失,所以临床输入的全血不能代替丢失的血液,大量输血后还可造成血小板较输血前减少,APTT较输血前延长,因此抢救产科DIC的患者必须进行成分输血[3]。
现代产科抢救DIC强调根据临床化验指标进行有效的成分输血,作为临床医师应根据化验结果,制定正确的方案,合理使用各种血液制品,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1] 聂咏梅,田兆嵩.产科出血并发症及输血治疗[J].中国输血杂志,2003,16(1):62.
[2] 李巨.产科理论与手术[M].沈阳:沈阳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25-437.
[3] 赵绥民,田兆嵩.急性失血病人的成分输血[J].中国输志,1999,12(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