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1-01-25陆永艳王正午阎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2期
关键词:脑外伤归因精神障碍

陆永艳 王正午 阎涛

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陆永艳 王正午 阎涛

目的 探讨脑外伤之后引起精神障碍发作的各种影响因素。方法 以天津市安定医院近五年来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48例为研究组,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出现脑外伤但未出现精神障碍的患者48例为对照,研究引起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由专家组讨论选定相关因素,并进行Logistic回归。结果 人格、脑损伤范围、颅内血肿、格拉斯哥分度量表评分(GCS)、脑干损伤及归因方式等六项在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GCS,EPQ和归因方式进入预测方程。结论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发生不仅与患者的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还与人格和归因方式等心理因素有关。

精神障碍;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

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导致伤残是指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经治疗后仍遗留长期的精神障碍,症状及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相对固定,永久地存在生活、社会功能受损,且此精神障碍与损伤事件相关性一致[1]。随着现代社会各种意外伤害出现的越来越频繁,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也越来越多,本研究旨在调查脑外伤的患者出现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以进一步预防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出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组被试均来自是我院自2005年以来的门诊和住院治疗的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纳入排除标准包括:①符合CCMD-3中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②调查时间为脑外伤后3~6个月;③患者不伴随有其他躯体疾病及癫痫、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严重的精神疾病;④患者智能未受影响,能够独立完成问卷;⑤患者首次脑外伤急救时保留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以及CT或核磁等影像学资料;⑥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且配合调查的。符合上述标准的患者共48例,其中男29例,女19例,平均年龄(37.56± 12.35)岁;高中及以上学历的26例,高中以下文化的22例; 48例患者中,脑外伤早期均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属于精神分裂型。对照组选自天津市某综合医院神经科的脑外伤的随访患者48例,其纳入标准包括:①有明确的脑外伤史;②脑外伤后1年以上未出现精神障碍;③年龄与性别构成与研究组一致。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的躯体疾病的患者;②有精神疾病或精神疾病既往史;③脑卒中史及再发脑创伤史。④脑外伤后持续昏迷或植物人状态患者。平均年龄(35.26± 11.42)岁,性别:男28例,女20例。

1.2 研究方法 在患者家属的配合下获取患者的一般情况以及脑外伤的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特征。具体内容有:①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共有运动、语言和睁眼3大部分,将3部分得分相加,即得到GCS评分。②意识障碍时间。③CT阳性发现:包括血肿量、中线移位等异常表现,损伤范围以及有无脑干损伤等。此外还对患者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归因方式问卷。

1.3 调查方法 所有调查内容均由2名精神科主任医师和1名神经科主任医师组成的专家组讨论所得,包括的调查因素为有无颅内血肿,有无脑干损伤,脑组织损伤范围,GCS评分,EPQ评分和归因方式评分。以是否出现精神障碍作为因变量。问卷调查由2名精神科主治医师经过12学时的培训后进行(kappa=0.85)。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调查所的资料输入计算机,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涉及的统计学方法包括t检验、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基本资料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年龄、性别构成、受教育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研究组与对照组各个单项比较的结果 将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纳入研究的因素进行比较,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各项研究因素比较

2.3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将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作为阳性和阴性结果设置为因变量,分别引入人格、脑损伤范围、颅内血肿、格拉斯哥分度量表评分(GCS)、脑干损伤及归因方式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赋值及logistic回归详见表2-3。

表2 变量定义及赋值情况

表3 经过3步迭代后进入方程的变量

3 讨论

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十分丰富,其中以智力损伤为主,还包括躁狂表现、抑郁表现、神经症样改变、精神分裂表现以及人格改变等,其中脑外伤所致精神病性症状者占34.3%,其中以感知觉障碍、思维形式障碍、思维内容障碍多见[2]。本研究仅关注精神分裂型的患者,目的是避免混杂有其他症状表现,使影响因素发生改变。专家组选取的被选因素是在综述文献的基础上,对于经过Meta分析证实有意义的单个因素进行综合考察,看其在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发病过程当中的相对贡献和整体作用。经过表1可知这些独立的危险因素,包括有无颅内血肿,有无脑干损伤,脑组织损伤范围,GCS评分,EPQ评分和归因方式评分在研究组和对照组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表3中可以发现经过3步迭代后最终进入方程仅有脑X4(GCS评分)、X5(EPQ评分)和X6(归因方式)。X1(颅内血肿)、X2(损伤范围)和X3 (脑干损伤)则被剔除,这可能与X1(颅内血肿)、X2(损伤范围)和X3(脑干损伤)的效应被X4(GCS评分)所代替有关。因为X1、X2、X3代表脑损伤的器质性损害,而X4则表示这些器质性损害所引起的功能损失。谈成文等[3]通过Logistic回归得到引起精神病性症状的脑外伤患者的颅内血肿、脑损伤范围和脑干损伤是其发病的危险因素,这与本研究的结果不同,但是两个研究的结果都说明脑器质性损害或由于器质性损害所导致的功能障碍是到导致精神症状出现的危险因素。同时本研究样本含量偏小(48例),这也可能是导致本研究与谈成文等的研究不同的原因之一。本研究中,笔者引入了人格因素(EPQ)和归因方式两个心理学变量,这在既往研究当中实属罕见,也是本研究的亮点之一。

张登科等[4]曾经对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理论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由于脑损伤会累及相应的脑部区域,最终导致心理理论障碍。其实质就是一种独立的认知成分。归因方式体现在被试对于引起焦虑情境的认知评价,与心理理论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对引起适应不良行为的认知因素的评价,本研究中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于自己和境况的归因方式有着明显不同(详见表1),在预测方程当中可以见到归因方式的权重也最大,可见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不单纯是生物学损害的结果,还与患者的认知方式有关。

表1中EPQ评分在研究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森克指出个性的内倾或外倾性与情绪稳定性这两个方面的特征各具有其解剖生理学基础,人格形成过程中其生物学基础不容忽视[5]。在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当中,其EPQ评分中N量表评分明显偏高,表明患者忧心忡忡、多愁善感、易沮丧、容易失眠,对各种刺激产生强烈的反应,适应环境能力较差[6]。患者的这些人格特征使其在经历脑外伤这一巨大的生活应激时,比其他人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导致症状的固着。郭淑英等[7]研究发现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的人格特征与对照组明显不同,说明人格因素是患者的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赵淑敏等[8]对40例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研究时发现患者的人格特征为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这些都与本研究的结论相一致。

综上所述,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是一种与脑器质性损伤密切相关的,同时又与患者的人格特征和认知特点紧密联系的一种疾病。在对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不仅要关注器质性病变的治疗,还要注意心理方面的问题。

[1] 汤涛,张钦廷,蔡伟雄,等.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伤残鉴定时机.法医学杂志,2009,25(1):27-32.

[2] 王进义,叶江水,林泽涯,等.重型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临床分析.卫生职业教育,2006,24(8):142-143.

[3] 谈成文,王振芝,徐金英,等.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法医学杂志,2008,24(5):339-341.

[4] 张登科,苏巧荣,张宏卫,等.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理论及相关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5): 356-362.

[5] 李红英,陈兆杰,张秀敏,等.原发性痛经患者的EPQ和SCL-90调查.中国妇幼保健,2009,32(9):4578-4579.

[6] 闵志侠.个性心理特征与痛经的相关性分析.中国社区医师,2007,22(13):164-165.

[7] 郭淑英,马文有,于振剑,等.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的护理分析.中国健康月刊,2010,29(2):37-40.

[8] 赵淑敏,尚运才,杜波,等.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支持及性格调查.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10): 1180-1182.

The analysis of related factors of mental disorder due to brain damage

LU Yong-yan,WANG Zheng-wu,YAN Tao.The Anding Hospital of Tianjin City,Tianjin 300022,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lated factors which contribu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mental disorder due to brain damage.MethodsThe study group was selected from the psychiaitric hospital,there were 48 inpatients and the 48 patients with brain damage without mental disorder from the general hospital formed the control group.Used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to identify the risk factors.All the possible risk factors were discussed and decided by the experts group.Results There were altogether 6 factors which were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P <0.05).In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equation,EPQ,attributive style andd GCS were included.ConclusionThe incidence of mental disorder due to brain damage had much to do with not only somatic damage such as location and severity,but also psychological factors such as presonality and attributive style.

Mental disorder;Brain damage;Risk factors;Logistic regression

300022 天津市安定医院(陆永艳 王正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脑系科(阎涛)

book=9,ebook=37

猜你喜欢

脑外伤归因精神障碍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脑外伤病人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促进高中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归因方式研究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早期介入认知训练改善脑外伤后抑郁的观察
联合用药治疗偏执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经验研究
甘露醇治疗脑外伤致急性肾损伤及阿魏酸钠的治疗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