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岗位培训对提高护士操作技能水平的效果观察
2011-01-23王耀娟方文娟田丽萍钟凤娟
王耀娟,方文娟,田丽萍,钟凤娟
(浙江医院分院,浙江杭州 310030)
护士的素质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只有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掌握各种护理技能,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中处于不败之地[1-3]。护士岗位培训使护士在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四方面得以提高,以保证护理人员有能力按照工作岗位要求的标准完成所承担或将要承担的工作和任务[4]。为此,2009年1月至12月,本院护理部对全院护士强化岗位培训,有效提高了护士的操作技能水平,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院临床护士85人,女性;年龄21~47岁,平均(28±6.5)岁;本科 23人,大专43人,中专19人;主管护师20人,护师36人,护士29人。
1.2 强化岗位培训方法 护理部根据各个科室的专科特点,以科室为单位,每月确定2项基础护理操作和2项专科护理操作作为强化岗位培训内容,共计48项操作,时间为 1年。培训方式:一般采用集体点评训练[5],由1名护士在示教室进行操作演示,其他护士观摩,待操作结束后进行集体点评,护士长及带教老师对操作中的问题逐一指正,使护士在练习和观摩中达到双重学习的效果;临床护理工作中,要求资深护士对参加工作5年以下的低年资护士进行一对一带教指导,督导低年资护士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
1.3 评估 以浙江省护理中心制定的《护理技术操作程序与质量管理标准》为蓝本,每月培训前后护理部对85名护士进行相关操作的示教室操作考核和临床实践操作考核,并核实年度平均成绩。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 果
85名护士培训前后48项操作成绩的比较,见表1。
表1 85名护士培训前后48项操作成绩比较(分)
3 体 会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立法日臻完善,《护士条例》的颁布实施,对护士的护理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和相应的制约,因此对护士要加强护理培训。而培训只是手段,提升工作能力、服务质量才是目标[6]。为此,本院对85名护士进行为期1年的强化岗位培训,在示教室进行集体点评训练,在临床进行一对一培训,有效促进护士技能培训效果,使护理人员提高了职业责任感,促进了慎独、自律修养,自觉纠正违规操作行为,规范实施护理操作规程。表1显示,强化岗位培训后,护士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强化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马晓伟.立足国情,加强建设,开创我国护理工作新局面[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1):801-806.
[2]张美珍.提高低年资护理人员基本技能训练的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164.
[3]闰树英,孟祥宁.全国护士岗位技能竞赛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及启示[J].护理与康复,2008,7(12):936-937.
[4]林菊英.护理管理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8.
[5]周悠燕,周艳.集体点评训练在新护士岗前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0,9(2):164-165.
[6]黄春梅,彭海艳.程序性、规范化护士培训在输液室的运用与探索[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5):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