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痴呆患者居家护理管理的效果观察

2011-01-23邹展平陈陆松

护理与康复 2011年5期
关键词:照料居家护理

周 琍,邹展平,李 鸿,封 敏,陈陆松,张 骏

(海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浙江海宁 314411)

随着国际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痴呆患病率已逐渐取代脑卒中,位居神经科第1位[1]。流行病学资料显示65岁以上人群中老年痴呆患病率为4%~7%,其中50%~70%为阿尔茨海默病,且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2]。由于我国的老年福利体系和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仍不健全,养老院、老年公寓较少,大多数老年痴呆患者在家中由家属或其他照料者照料,由于缺乏规范照顾和管理,因而老年痴呆患者的病情发展迅速,并发症多。为提高老年痴呆患者家庭护理水平,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笔者与所辖社区工作人员对54例老年痴呆患者的家庭护理进行管理及指导,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老年痴呆患者54例,男24例,女30例;年龄60~85岁 ,平均年龄(77.30±6.29)岁 ;文化程度:文盲42例,小学10例,初中 2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老年期痴呆诊断标准[2]。照料者54人,男28人,女26人;年龄45~70岁;照料者与患者关系:一般为近亲属(配偶、子女、兄弟姐妹),家属无时间或无精力则请保姆照料。

1.2 居家护理管理

1.2.1 成立居家护理技术指导小组 由精神科1名主治医师和1名主管护师组成,对患者居家护理和社会心理治疗进行干预。

1.2.2 家庭护理培训

1.2.2.1 确定照料者 每位患者确定1名照料者,最好为近亲属,或请保姆。

1.2.2.2 培训 由居家护理技术指导小组对54位照料者进行培训,培训内容:老年痴呆的基本知识;居家护理的基础知识;老年痴呆居家护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般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安全护理和康复护理;居家护理中特殊情况的应对。指导小组成员和照料者建立畅通的联系,如有疑问随时可以询问。

1.2.3 随访 居家护理管理后3月、6月和1年,居家护理技术指导小组成员随访每例患者及照料者,评估患者疾病及照料情况,每次随访时间不少于半小时;社区医生每月上门随访1次,了解患者情况及照料者的需求。

1.3 评估 居家护理管理开始时及管理后3月、6月及1年,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3]及自行设计的老年痴呆照料者心理负荷调查表对老年痴呆患者及照料者进行评定及调查。

1.3.1 ADL ADL由14项内容组成,包括6项躯体自理和8项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4级评分,1分为自己可以做,2分为有些困难,3分为需要帮助,4分为根本不会,总分14~56分,评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能力越差,总分17~22分提示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22分提示功能明显障碍,单项评分有2项以上>3分则提示功能明显障碍。

1.3.2 老年痴呆照料者心理负荷调查表 参考有关文献[4-8],并结合临床,自行设计老年痴呆照料者心理负荷调查表,照料者根据自己情况选择以下选项(为多项选择):因照料患者近2周内精神一直处于持续紧张状态之中;2周以上时间内经常出现疲惫感,尤其是晨醒起床后仍感到很疲倦,或出现原因不明的极度疲劳;2周以上时间内有懒言、寡语、抑郁、不愿与他人交往、心慌意乱、烦躁不安、好生气等;2周以上时间内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如出现食欲下降、头痛、失眠、便秘或腹泻、血压波动、心律不齐等;2周以上时间内效率下降,如工作和学习效率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符合3项及以上者即认为照料者存在心理问题。

1.4 统计学方法 所获数据输入SPSS 11.0软件处理,采用描述性分析。

2 结 果

2.1 居家护理管理后不同时间患者ADL得分见表1。

表1 居家护理管理不同时间患者ADL得分(±s,分)

表1 居家护理管理不同时间患者ADL得分(±s,分)

注:1)4例患者因死亡剔除实验;2)3例患者因死亡剔除实验;3)3例患者因死亡剔除实验

管理时间 患者例数 ADL得分0月 54 31.52±10.35 3月 501) 34.72±10.02 6月 472) 34.85±11.03 1年 443) 32.91±9.94

2.2 居家护理管理不同时间照料者存在心理问题人数比较 见表2。

表2 居家护理管理不同时间照料者有心理问题人数

3 讨 论

3.1 居家护理管理能减缓患者病情 老年痴呆是一种慢性脑萎缩、变性为主的脑部广泛性退行性病变,表现为进行性记忆、认知、智能障碍[9]。尽管许多学者对老年痴呆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迄今为止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10],因此护理质量尤为重要。实施居家护理管理,对照料者进行业务培训,使照料者掌握了居家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技巧,保证患者得到良好的护理,保持了医疗护理的连续性,从而使患者功能衰退的速度明显减缓。表1显示,对老年痴呆患者居家护理管理后,患者的ADL得分升高减慢。

3.2 居家护理管理能减轻照料者心理负荷 照料者照顾痴呆患者,除要承担大量的体力劳动如给患者洗浴、喂食、如厕外,还要随时面对患者的行为和精神异常,身心疲惫,加上照料者本身对痴呆的认识不足,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通过实施居家护理管理,对照料者进行痴呆基本知识和护理技巧的指导,使照料者避免了整天疲于应对,能运用应对技巧主动解决问题,从而解除了生活和精神的困扰,心理压力降低,生活质量提高。表2显示,随着居家护理管理持续进行,照料者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减少,这与甘惠萍和俞丹[10]报道一致,对照料者进行家庭教育(主要是老年期痴呆病的相关知识)、应激处理和技能训练三个方面的护理干预,能减轻照料者的心理负荷。

[1]胡号应.老年期痴呆患者社区照管模式初步研究[D].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12.

[2]郝伟.精神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760.

[3]李映兰.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4.

[4]于洁,张娴,陈松兰.老年性痴呆患者陪护者现状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5):61.

[5]秦桂云,王秋莲.老年性痴呆预防及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3):108.

[6]张素梅,石兆莲.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陪护138名现状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3):38-39.

[7]葛红芳.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在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9):124.

[8]吕红红.健康教育对老年痴呆患者家属心理健康及应付方式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0,9(4):364-365.

[9]王丽姿.护理诊断相关因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2,16(12):685.

[10]甘惠萍,俞丹.老年痴呆患者社区居家照护指导及效果评价[J].护理与康复,2010,9(5):440-442.

猜你喜欢

照料居家护理
照料父母对子女健康福利的影响研究
——基于CFPS 2016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学中文
正式照料抑或非正式照料:照料模式对高龄老人临终照料成本的影响①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微生高的往事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无微不至照料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