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作业疗法促进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研究

2011-01-23周昭君周芙蓉黄丽雯付爱瑛鲁国芬

护理与康复 2011年5期
关键词:代币条目精神分裂症

周昭君,周芙蓉,黄丽雯,付爱瑛,鲁国芬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浙江绍兴 32100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致残性精神疾病,由于长期住院和药物影响,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行为,导致社会功能缺损,形成所谓住院综合征(孤僻、懒散、少语、少动、退缩)[1,2]。计算机作业疗法是应用先进的电脑工具,训练患者动手、动脑、保持注意力集中的一项作业治疗。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本院与宁波康宁医院精神科对97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计算机作业疗法,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纳入标准: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3];年龄<60岁,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经过系统治疗病情已稳定,兴奋、冲动、外逃、伤人等阳性症状已基本控制,以生活懒散、情感淡漠、意志减退等阴性症状为主,阴性症状量表(SANS)[4]评分>48分;排除其他精神疾病,无颅脑外伤、脑卒中、糖尿病、视力残疾、肢体残疾、色盲等合并症,以免影响计算机操作;住院治疗时间>3年;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本院及宁波康宁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200例,按简单随机分组原则将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期间因病情复发反应或其他原因中断实验而脱落5例,观察组97例,对照组 98例。观察组男66例、女31例;年龄31~60岁;病程 3~20年。对照组男67例、女 31例;年龄32~59岁;病程3~21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一般性健康教育及常规精神科护理管理。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计算机作业疗法。训练前由护士向患者讲解计算机作业疗法的目的、意义、作息时间及注意事项,每周由专职治疗师集中授课1次,讲解计算机知识、操作方法;患者熟悉操作规程后,每天由专职护士组织患者到医院康复中心进行计算机作业疗法训练,内容包括电脑的基本操作及电脑扑克、游戏、拼图、日记、上网等,每次90 min,每周安排 5 d,3个月为1疗程;每周进行康复评分并以代币奖励,如能完整拼好电脑拼图予1个代币(代币相当于钱币的筹码,可以兑换成患者喜爱的东西,如食物、工艺品等),每天训练后能写日记的患者予5个代币。

1.3 评价

1.3.1 评价工具

1.3.1.1 阴性症状量表(SANS)[4]SANS含5个因子,分别为情感淡漠或迟钝7条目、思维贫乏5条目、意志缺乏4条目、兴趣/社交缺乏3条目、注意障碍5条目,共24条目,每条目采取6级(0~5分)评分,分值越高,病情越重。

1.3.1.2 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4]该量表共10条目,采取0~2分的3级评定,评价社交能力、社会兴趣、家庭职能和个人生活能力等方面,评分越小,其社会功能恢复越好。

1.3.2 评价方法 心理治疗师在干预前及干预后1月、3月、6月对患者行SANS及SSPI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所获数据输入SPSS 11.0软件,采用 F检验和x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SANS评定比较 见表1。

2.2 两组干预前后SSPI条目总分评定比较 见表2。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ANS各因子条目平均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ANS各因子条目平均分比较(±s,分)

注:1)与干预前比较P<0.05,2)与干预前比较 P<0.01;3)组间比较 P<0.05,4)组间比较P<0.01

因子 观察组(n=97)对照组(n=98)干预前 干预后1月 干预后3月 干预后6月 干预前 干预后1月 干预后3月 干预后6月情感淡漠 2.3±0.912.12±1.10 1.94±1.221)1.64±1.302)2.09±1.65 2.09±1.35 2.09±1.16 2.07±1.183)思维贫乏 2.4±1.312.23±1.61 2.01±1.321)1.94±1.411)2.59±1.69 2.56±1.71 2.52±1.703)2.49±1.713)意志缺乏 3.0±1.002.94±0.96 2.02±0.672)1.81±0.972)2.91±1.50 2.91±1.28 2.92±1.184)2.85±1.214)社交缺乏 2.3±0.502.04±1.001)1.89±1.681)1.48±1.102)2.42±0.732.52±1.204)2.54±1.294)2.51±1.214)注意障碍 2.7±1.412.11±1.212)1.81±1.802)1.51±1.362)2.77±1.55 2.70±1.504)2.65±1.494)2.60±1.564)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SPI条目总分评定比较(±s,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SPI条目总分评定比较(±s,分)

注:1)与干预前比较P<0.01;2)组间比较 P<0.05,3)组间比较 P<0.001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1月 治疗后3月 治疗后6月观察组 97 12.22±4.54 10.26±4.511) 8.6±3.371) 6.95±3.181)对照组 98 12.18±4.72 11.96±4.862) 11.8±4.593) 11.71±4.633)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是一特殊的群体,病情呈慢性发展并逐渐加重,可表现孤僻、退缩、社会适应性差[5]。实施计算机作业疗法,患者通过手、眼、脑协调统一的活动,增进手的技巧性、关节灵活性和操作正确性,提高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和想象力,从而起到某种启发认知的作用和良好的康复治疗效果,改善焦虑、自卑的精神状态,延缓精神衰退;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接触交流增多,对自己周围的事物增加了兴趣和注意,同时唤起了对生活的热情,逐渐调动了主观能动性;对患者在训练中取得的成绩,工作人员及时给予肯定,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使患者所表现的良好行为得以巩固[6],重新建立自信心,改善焦虑、自卑的精神状态,提高了社会兴趣,改善了社会功能。表1显示,干预后6月,观察组情感淡漠、思维贫乏、注意障碍、社交缺乏的条目平均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2显示,经过6个月计算机作业疗法训练后,患者的社会功能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计算机作业疗法能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促进社会功能的康复。

[1]沈阿珍.慢性精神分裂症残因素分析[J].上海精神医学,1999(2):100.

[2]温乃义,杜维丹,孙学宏.行为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不良行为的作用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4):285-286.

[3]中华医学会精神分会.CCM 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82.

[4]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81-110.

[5]王秀华,冯怡.精神病人社会支持状况测评及护理对策[J].护理与康复,2003,2(4):201-202.

[6]冯怡,王秀华,魏利娟,等.住院精神病病人代币奖励物需求调查[J].护理与康复,2003,2(4)17-18.

猜你喜欢

代币条目精神分裂症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首次代币发行监管的行为经济学路径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央行等七部门叫停各类代币发行融资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央行等七部门叫停各类代币发行融资
央行等七部门叫停各类代币发行融资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