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诊清创缝合术后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影响的研究

2011-01-23周苏平

护理与康复 2011年5期
关键词:清创肉芽换药

周苏平

(文成县中医院,浙江文成 325300)

开放性外伤一般采用清创缝合术,术后给予换药和抗生素预防治疗,但临床发现,频繁伤口换药不利于伤口愈合。2009年2月至2010年4月,本院门诊清创室对486例门诊清创缝合患者的伤口予不同时间换药,探讨合适的换药间隔时间,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开放性外伤患者486例,受伤后6 h内在局麻下行门诊清创缝合术,按首次就诊日单双号分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43例。观察组男156例、女87例;年龄1~80岁,平均年龄28.2岁;头面部伤95例,四肢伤100例,躯干伤48例;伤口直径0.5~12.0cm。对照组男 148例、女95例;年龄1~73岁,平均年龄26.8岁;头面部伤95例,四肢伤 100例,躯干伤 48例;伤口直径 0.5~12.0cm。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程度及部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换药时间安排 两组患者治疗及换药方法相同,对照组清创缝合术后每天换药1次,观察组清创缝合术后间隔2~3 d换药1次。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伤口愈合判断标准[1],Ⅰ期愈合:伤口边缘对合良好或伤口缺损不大,局部无感染、血肿或坏死组织,再生和修复过程迅速,伤口修复以纤维组织为主,伤口愈合快,功能良好;Ⅱ期愈合:伤口有较多的缺损或空隙,边缘不整,伤口有红肿及炎症反应,修复以纤维组织为主,大量肉芽组织填充创腔,最后上皮组织覆盖,愈合时间长,瘢痕明显,功能欠佳;Ⅲ期愈合:感染伤口敞开和引流后,待感染控制和肉芽组织健康时再进行缝合。

1.4 统计学方法 所获数据输入SPSS 11.0软件进行处理,采用 x2检验。

2 结 果

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例,%)

3 讨 论

3.1 伤口换药的意义 外伤性伤口,大多污染严重,易并发感染;外伤清创术后缝合伤口存在渗血现象,渗血若较长时间存留在伤口,可使细菌大量繁殖,同时潮湿或形成的干痂又成为对伤口的异物刺激而致炎症反应,使伤口不易愈合。给予换药,能及时清除渗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有利于伤口愈合。

3.2 每天换药与间隔2~3 d换药的比较 每天换药治疗,不利于伤口愈合,分析原因为频繁换药时,对创面反复牵拉撕裂,降低局部组织免疫再生能力,扰乱了局部微循环灌注及促生长因子的聚积,同时也增加了与外界细菌接触而增加了感染机会,再者频繁伤口换药使患者反复感受疼痛刺激,内分泌系统激素水平改变,导致伤口肌肉紧张、微循环紊乱,使组织修复所需的氧气及营养物质减少,从而影响创面愈合[2]。间隔2~3 d换药,避免了频繁换药的不利因素,既可以清除渗出物,了解伤口情况,减少感染机会,又可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成,有利于伤口愈合。表1显示,观察组患者伤口Ⅰ期愈合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间隔2~3 d换药优于每天换药。

[1]石关鑫.实用外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

[2]付小兵,王德文.现代创伤修复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244.

猜你喜欢

清创肉芽换药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一种多功能清创车设计与应用*
芪榆油纱布外敷对糖尿病足患者肉芽生长及创面愈合的影响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水动力清创系统在糖尿病足溃疡清创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不可分期压力性损伤的清创进展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超声清创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疗效观察
高渗盐水纱联合优拓对肉芽组织水肿创面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