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安全感的关系研究

2011-01-23汪海彬

卫生软科学 2011年1期
关键词:负相关人际总分

黄 妍 ,汪海彬

(1.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安徽 芜湖 241000;2.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 200234)

1 问题提出

安全感指的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并且在马斯洛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中,第一条就是个体要“有充分的安全感”[1]。也有人认为心理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置时的有力、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制感,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心理安全感量表(SQ)[2]。

自 30 年代 H.Selye提出应激的概念以来,生活事件作为一种心理社会应激源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3]。而这种心理社会应激源势必会对“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产生影响,势必会影响个体的应对处置时的有力无力感。尽管心理安全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纵观国内以往关于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研究,更多只在人口学变量上徘徊,并未对安全感和生活事件的关系进行探讨,本文旨在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感和生活事件之间的关系,为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作参考。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本研究的被试来自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学生,发放问卷40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354份。其中男生106人,女生248人;城镇156人,农村198人。

2.2 研究工具

2.2.1 安全感量表(SQ)

由丛中、安莉娟2004年编制的安全感量表[4]。该量表共有16个题目,采用5级评分,从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两个维度来考察安全感,人际安全感主要反映个体对于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安全体验。确定控制感,主要反映个体对于生活的预测和确定感、控制感。

2.2.2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

本研究选用刘贤臣等(1987)编制的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共26个项目,由26项可能给青少年带来心理反应的负性生活事件构成,适用于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和大学生生活事件发生频度和应激强度的评定。对每个事件的回答方式应先确定该事件在限定时间内是否发生,如果发生过则根据事件发生时的心理感受分5级评定,即无影响(1)、轻度影响(2)、中度影响(3)、重度影响(4)或极重影响(5)。该量表分为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和其他共六个因子[5]。

2.3 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相关回归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安全感的相关回归分析

使用 pearson相关,对大学生活事件和心理安全感进行多种维度的相关分析,并用双侧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生活事件总应激量与心理安全感总分有显著相关(P<0.01)。人际关系、受惩罚和健康适应与心理安全感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或P<0.05),学习压力和丧失因子与人际安全感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或P<0.05),但与确定控制感相关不显著;其他因素与确定控制感之间存在比较显著的负相关(P<0.01或P<0.05),但与人际安全感相关不显著。心理安全感总分与生活事件各因子之间也存在显著的相关(P<0.01或P<0.05)。这一结果显示生活事件对大学生心理安全感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人际关系、受惩罚和健康适应等因素,见表1。

表1 大学生心理安全感与生活事件的相关矩阵(r)

3.2 大学生生生活事件对心理安全感及各因子的回归分析

3.2.1 大学生生活事件对人际安全感的回归分析

利用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以生活事件各因子作为自变量,心理安全感中人际安全感因子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有受惩罚、健康适应和其他因素,结果显示,受惩罚、健康适应和其他因素能够预测人际安全感。而其他因子没有进入回归方程,说明其对人际安全感没有预测作用。模型对安全感的解释率为10.1%(R2=0.101),具备一定的预测作用,见表2。

3.2.2 大学生生活事件对确定控制感的回归分析

表2 大学生生活事件对人际安全感的回归分析

利用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以生活事件各因子作为自变量,心理安全感中确定控制感因子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仅有人际关系(Bata=-1.716,P=0.001),结果显示模型对确定控制感的解释率比较低,仅为3.1%(R2=0.031)。

3.2.3 大学生生活事件对心理安全感总分的回归分析

利用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以以生活事件各因子作为自变量,安全感总分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仅有总应激量(Bata=-0.233,P<0.001),结果显示负性生活事件总应激量对心理安全感得分的预测作用显著,但从对因变量的贡献程度上来看,模型对心理安全感总分的解释率比较低,仅为 5.4%(R2=0.054)。

4 讨论

4.1 大学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安全感的关系分析

关于生活事件与心理安全感之间的关系,以往的研究并未涉及,因此不具有可比性。从生活事件的各因子与心理安全感各维度的关系分析来看,由于只考察了负性生活事件与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的关系,各因子与心理安全感各维度之间均呈负相关,并且生活事件总应激量及各因子除其他因素外,均与人际安全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生活事件总应激量及各因子除人际关系和丧失因子外,均与确定控制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生活事件总应激量及各因子均与安全感总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其中与心理安全感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健康适应因子,可见在大学生活里,由于大学生长期远离家庭而不能团聚,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都需要大学生独自面对和承担,而不像以前可以由父母帮忙或代为解决,这造成了大学生产生不确定感、缺乏控制感,从而导致心理安全感的降低;另一个与大学生心理安全感有密切联系的生活事件因素是受惩罚因子,而生活事件量表中的这种受惩罚的因素主要来源于家庭压力。这也折射出家庭教养对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的重要影响,正如A I-Rihani,Su liman对12岁~15岁儿童进行了家庭教养与安全感的相关研究,经多元回归分析,家庭教养方式对安全感的解释达49%[6]。人们都希望自己被认同、被接纳、被肯定,而经常受惩罚、遭到拒绝、否定的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会变得非常消极,在应对生活中的刺激时也会表现出较高的不确定感,这样还会使他们以否定、拒绝的态度去对待他人,当然也无法获得较高的人际安全感,这也就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的降低;此外人际关系这一因素也表现出与大学生心理安全感显著的相关。大学生的生活重心已经转向学校和社会群体,同伴关系在人际关系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能否得到同龄人的认同与接纳,能否与同伴保持良好的关系也是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的重要来源,并且心理安全感其中一个维度即为人际安全感。

4.2 大学生生活事件对心理安全感的回归分析

在生活事件对心理安全感及各维度的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受惩罚、健康适应和其他因素对人际安全感的预测作用显著,人际关系对确定控制感的预测作用显著,而生活事件总应激量对心理安全感总分的预测作用也显著,只是各自的对因变量的贡献率都不是很高,分别为10.1%、3.1% 和5.4%。较低贡献率说明了两者之间有交叉但仍有着较多的空白,可能是因为心理安全感自身的属性所决定的,因为目前国内并未专门对心理安全感的属性作过研究,是否心理安全感既有特质属性又有状态属性,人格特质使人们的心理安全感具有某种倾向性,而心理安全感会随事件而有所波动,当前的生活事件只是影响当前的心理安全感水平,这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同时本研究选取的生活事件全部是负性的,这也可能是生活事件贡献率不高的原因。

5 结论

本研究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生活事件总应激量与心理安全感总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心理安全感总分与生活事件及各因子之间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生活事件对心理安全感的回归能够解释5.4%因变量的变异。

[1]Maslow AH.The dynamics of psychological security-insecurity[J].Character and Personality,1992,10:331.

[2]丛 中.安全感量表的初步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2):97-99.

[3]Seley,H.The stress concept.In L.L.Kutash, L.B.Schlesinger& Assoclastes,Handbook on stress and anxiety[J].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80:135.

[4]中国行为医学科学编辑委员会.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社,2005:199-200.

[5]汪向东,王希林,马 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6]AI-Rihani,Suliman.The effect of the family socialization pattern on children's feelings of security[J].1985,12(11):199.

猜你喜欢

负相关人际总分
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糖尿病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呈负相关
搞好人际『弱』关系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民生新闻采访中的人际互动心理
更 正
翻译心理与文本质量的相关性探析
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焦虑的调查与研究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