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温馨产房服务的实践与体会

2011-01-18俞小萍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310006

中国乡村医药 2011年2期
关键词:产房助产士温馨

俞小萍 (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310006)

1 温馨产房开设的目的

为了在分娩中减少人为干预,充分发挥助产士的作用,保护、支持和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发生率,使分娩回归自然,我院开展了温馨产房。温馨产房是指以助产士为主并负责管理正常工作运转的产房,给没有合并其他疾病的孕产妇提供助产和围生期优质服务,不使用人工干预和药物干预的产科接生。其宗旨是建于接受医院服务的妇女及家庭,以及建立于国际卫生组织、国际助产联盟、国际妇产科联盟所提倡的助产护理有关的信念和价值观的基础之上。通过助产士和家人共同全程陪伴分娩,给产妇一个安全、温馨的分娩环境和优质服务,将人性化护理融入到医疗护理的全过程。

2 温馨产房与传统的分娩模式的不同

温馨产房要求孕妇及陪伴人在怀孕期间应参加医院的相关培训,内容包括孕产妇保健、分娩方式宣教、分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陪伴人由产妇任选,要求母亲陪伴者最好其母亲自身无难产史。临产后,产妇在类似于家庭环境的分娩室中进行待产、分娩,内有分娩球、分娩椅、多功能产床、音响设备及各种婴儿复苏抢救设施等。产妇从宫口开1cm至分娩后送入产休室,始终有一位助产士专人管理陪伴,并允许产妇指定亲人一同陪伴在身边提供有效的方法和建议。在助产士的监护下实行不妨碍产程进展的自由体位,即姿势待产。宫缩时予按摩、热敷及指导运用拉玛泽呼吸减痛法等非药物方法减轻疼痛。宫缩间歇期鼓励产妇进食,给予足够的能量支持;联合家属消除产妇焦躁不安的情绪。这与传统分娩模式中一名助产士管理数名待产妇,导致无法及时照顾安慰有阵痛的产妇;产妇与家属分离,得不到亲人的支持;分娩环境中产妇之间相互干扰和刺激等不同。

3 温馨产房服务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温馨产房的应用有效减轻了产妇疼痛感,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降低了剖宫产率,同时床位周转加快,提高了床位利用率,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最佳结合。

2008年5-8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387例,年龄24~35岁,孕37~41+6周,单胎头位,无合并症的初产妇,有自然分娩意向者,临产前无剖宫产指征,有条件进行阴道试产,孕期均受过必修课程的培训。分入温馨产房组与传统分娩模式组,分别观察产妇总产程、出血量、疼痛程度(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级标准,分为0级、Ⅰ级、Ⅱ级、Ⅲ级)及家属的满意度。温馨产房组产妇总产程(11.0±1.6)h,产时产后出血量(188.7±32.4)ml;均少于传统模式分娩组,分别为(8.0±1.3)h、(139.3±23.5)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59、5.89,P均<0.05)。温馨产房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产时疼痛程度均低于传统模式分娩组产妇,而家属满意度则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4 体会

温馨产房中的每位产妇及陪伴人分娩前能得到系统的产前培训及指导,可减轻对分娩所产生的无助和恐惧感。及时告知检查结果,与助产士共同讨论制定自己的“分娩计划”,陪伴人可参与完成整个分娩过程。在整个产程中人工干预(肛查、人工破水、过早腹压)减少,避免产妇隐私不必要的泄露;不采用任何药物干预,孕妇可自由走动或采取任何不妨碍产程进展的舒适体位,通过各种上身直立位姿势,借重力的作用使胎头在宫缩时紧压子宫颈口,从而促使宫口开大。不同的姿势待产可使得受阻骨盆空间加大,胎头旋转,恢复正常位置,最终自然分娩,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表1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疼痛程度及家属满意度比较 [例(%)]

分娩是一个生理过程,也是一个心理过程。疼痛是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的综合反应,因为产妇对宫缩痛的恐惧是导致宫缩乏力、产程延长及要求剖宫产终止妊娠的主要原因。而温馨产房中专业助产士一对一的指导产妇,分散注意力,音乐、呼吸法、按摩、热敷等非药物减痛方法,并且让其叙述了疼痛可能会使其心情得到安抚,利于减轻子宫对腰骶部神经压迫,缓解肌肉紧张状态,降低肌肉张力,促进血液循环,减少乳酸产生,使产妇身心处于最佳状态,减轻紧张和恐惧,提高机体对疼痛的耐受性,缩短产程,使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量降低,为自然分娩提供前提条件。

环境是影响产妇心理状态的重要因素,产妇的焦虑与住院环境及分娩情景有关。温馨产房中,产妇获得了陪伴人(尤其是丈夫)对产妇的情感支持(肌肤接触、语言鼓励、抚摸、拥抱等),使产房犹如家庭般的温馨,使产妇保持轻松愉悦的良好心理状态进行分娩,有效防止产后抑郁症。因此,温馨产房受到了产妇及其家人的欢迎。家属在陪伴过程中见证了医护人员为产妇顺利生产而付出的辛劳和努力,即使遇到难产情况,也会容易理解而无怨言,使难产手术及时进行,为抢救新生儿赢得了时间,使产妇和家属的满意度有了质的提升,减少了纠纷。

猜你喜欢

产房助产士温馨
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全球还需900万护士和助产士
温馨的一家
感动!6岁男孩产房外坚守妈妈生产
生孩子的时候能在产房吃饭吗
产房仔猪寄养探究
产房外的此岸
我国助产士专业体系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