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生态系统要素结构研究
2011-01-12钱春花
钱春花
(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翻译生态系统要素结构研究
钱春花
(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运用了文献研究、质性研究、实证研究层层递进的研究方法对翻译生态系统要素结构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法和焦点团体访谈,找到构成翻译生态系统的23个项目和70个词条,然后进行了问卷调研、因子分析与因子命名、路径分析和T值检验等一系列实证研究,最终建立了由5个类别21个要素构成的翻译生态系统。其中,宏观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和自然环境;支持环境因素包括翻译资源、行业环境、翻译研究和权力因素;作者因素包括作者理念、作者语言和文本因素;译者因素包括价值理念、翻译动机、译者情感、专业能力、语言能力和创造能力;读者因素包括读者理念、读者语言和读者情感。
翻译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结构
一、引言
近年来,从生态视角研究翻译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接受和参与。2010年11月,第一届国际生态翻译学研讨会(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co-Translatology)在中国澳门理工学院召开,标志着这一理论研究进入了新的里程碑。胡庚申教授认为生态翻译学是基于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强调在翻译生态系统中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等的整体性研究[1]。显然,这一理论强调翻译生态的系统性,因此,翻译生态系统的构建是该理论的基础性研究。
对于翻译生态系统,目前研究者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①基于生物隐喻的翻译行为研究是可行的,翻译具有生态特征;②译者、读者等生物成分和翻译的外部环境因素构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③翻译生态系统中译者受到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不断适应和选择环境,翻译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④翻译生态系统各要素具有共生性和目的性。[2~7]
尽管生态翻译学的研究已经全面展开,但是一个最重要的、最基本的问题尚未解决,即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构建(系统要素、相互关系、系统功能等)。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质性研究、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翻译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结构进行系统分析,旨在建立一个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生态系统。这有助于深层次地解读翻译活动,为生态翻译学构建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二.翻译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的初步假设
1.生态翻译学的产生及翻译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性
翻译研究的多元化发展催生了许多翻译理论,如描写翻译学、应用翻译学和取向翻译学等等[8],不同的研究视角产生不同的翻译理论,全球生态文化学术思潮的兴起就带来了新的翻译研究理论。从译者的自然行为特性开始,回归到翻译生态环境中展开翻译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9]。Cronin在《翻译与全球化》一书中提出Translation ecology的概念,强调在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应该保持健康平衡[10]。尽管胡庚申、Cronin等学者都是以生态学的思想来研究翻译学,但是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理论是在2006年8月“翻译全球文化国际研讨会”上正式提出的,胡庚申教授以“Understand Eco-Translatology”为题,诠释了生态翻译学的研究内容和方向,标志着生态翻译学理论的诞生[1][3]。
生态翻译学强调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各种要素相互作用,并与这些要素构成翻译生态系统。这就意味着翻译生态系统是生态翻译学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它既界定了后者的研究范畴,也为其提供了理论架构。
2.关于翻译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的研究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显然,系统要素的研究是翻译生态系统理论研究的基础。
关于翻译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学者们从不同视角有所论及,如:胡庚申强调了生态翻译学中译者的中心地位[1],与译者相关的要素包括教育背景、思维方式、兴趣爱好、审美标准、翻译理念、实践经验等,与环境因素有关的要素包括文本类型、读者需求、读者文化、语言与交际、规范环境,还有作者、读者、委托者与自然界等等[11~12];许建忠认为翻译生态系统的基本单位包括无机环境(原语材料、自然环境、翻译背景等)、生产者(译者)、消费者(读者)、分解者(翻译研究者)[4]。
生态翻译学强调译者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因此所有影响译者生存境遇和能力发展的因素皆可视为翻译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如翻译文学[13]、出版者、赞助人、翻译研究者、翻译评论者[14]、作家作品、译者意图[15]等。这些研究都为翻译生态系统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持。
3.翻译生态系统的初步假设模型
根据学者们的研究,笔者初步建立翻译生态系统要素结构模型,由三个部分构成,如图1所示。
图1 翻译生态系统的初步假设模型
翻译生态系统的初步假设模型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译者在系统中处于中心位置,是翻译的核心要素;作者、译者、读者构成了翻译生态系统的关键价值链,体现了翻译的过程;由翻译文学、翻译背景等构成的资源环境系统,以及由规范环境、语言与交际等构成的社会与自然系统都对翻译过程有极大的影响。
三、研究设计
翻译生态系统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对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又要发挥研究团队的集体智慧,还要进行实证检验,所以本课题拟采取文献研究→质性研究→实证研究层层递进的研究方法,力求实现在理论和研究方法上的突破。
1.步骤一:文献研究
文献研究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现有的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本课题进行文献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找出与翻译生态系统要素相关的词条,建立词条库,为下一步访谈研究奠定基础。
在1991至2011年的CNKI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分别以“翻译”和“译者”为检索词进行检索,然后以“影响”为检索词进行“在结果中检索”,查到文献136篇,优秀硕博士论文9篇;在1991至2010年Elsevier、SAGE和Springer Link数据库中以“translation”、“factors”两个关键词共同检索,筛选出外文文献31篇。
然后,对这些文献中所出现的关于“翻译活动影响因素”和“译者行为影响因素”的词条进行登录,收集到词条929个,经过对表述重复的和语意表达相近的词条进行合并,最后得到表述完全不重复的词条73条,具体包括:国际政治、出版者需求、个人兴趣、译者能力、价值观念、审美观念、语言结构、译者思维、观察、想象、生存环境、时代政治、意识形态、法制、管理、社会环境、民主、历史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传统、民族传统和习俗、物质文化、地域环境、时间和空间、翻译技术水平、文本类型、语言背景、思维方式、表达方式、情感因素、心理素质、智力、情绪、性格、道德观念、精神追求、意识形态、经济利益、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翻译理念、译者动机、美学观念、专业背景、知识面、双语能力、实践经验、艺术修养、读者需求、读者文化、语言与交际、翻译背景、翻译文学、翻译研究者、原语材料、制度文化、心理文化、艺术、历史典故、民族文学、翻译评论、翻译市场、大众媒介、写作风格、文学观念、灵感思维、跨文化意识、移情因素、认知能力、创造力、经济环境、赞助人权力意识、出版者需求。
2.步骤二:质性研究
质性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与研究对象互动,获得解释性理解,并运用归纳法分析资料、进行理论建构的一种活动,常用于社会科学研究领域[16]。质性研究方法有实地勘察、田野研究、扎根理论、案例分析、焦点团体访谈等。
本次质性研究主要采取了焦点团体访谈法,即邀请专家分组进行座谈会,由课题组设定大纲,通过团体成员互动式交流,汇总并整理团体成员的意见与想法。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对文献研究得到的词条进行归类并命名;二是通过焦点团体的互动交流和集体思维对各类属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初步建立类属之间的逻辑关系。
课题组邀请了10名研究生(翻译方向)为一组、高校英语教师8人为另一组,分别进行了焦点团体访谈,对文献法得到的词条进行归类、合并和命名,最终形成了23个项目和70个词条,如表1所示。
表1 词条归类与项目划分
3.步骤三:实证研究
前文通过文献研究和质性研究设计出了翻译生态系统要素的核心词条和项目划分,下面进行实证分析,主要解决两个问题:表1中各项目是否还可以进行类属划分?各类属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1)问卷设计与调研
根据表1中的23个项目设计出大样本调研问卷,内容主要是各项目是否影响译者的翻译行为,如“我认为读者情感影响翻译活动”、“我认为赞助人、出版者需求等权力因素影响译者翻译行为”等。为了便于统计分析,问卷采用5级Likert分量制,即被调查者用“1”、“2”、“3”、“4”、“5”来回答每一个问题,其中,“1”代表“完全不同意”,“2”代表“不同意”,“3”代表“一般”,“4”代表“同意”,“5”代表“完全同意”。课题组选择了接受过翻译学习或者培训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其中高校外语教师(43份)、翻译方向的研究生(137份)、翻译公司工作人员(31份),发放问卷211份,回收问卷183份,剔除回答不完整的无效问卷4份,有效问卷179份,有效率84.8%。
对问卷中23个项目(后文称为观测变量)重要程度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所有观测变量的平均值超过2.5,表明它们具有一定重要性。
(2)因子分析及因子命名
因子负载系数分析是检验因子之间相关程度的一种方法,因子负载系数越大,表明关系越密切。本次因子分析不但要对各观测变量进行类属划分,并对这些类属(后文称为潜变量)进行命名。
首先进行KMO测度和Bartlett’s球形检验。KMO(Kaiser-Meyer-Olkin)测度目的在于检验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一般而言,KMO值大于等于0.90,被认为是极佳的;大于等于0.80而小于0.90,被认为是良好;大于等于0.70而小于0.80,被认为是中度的;而低于0.50,则被认为是不可接受的。Bartlett’s球形检验主要用于分析各个变量间的独立情况,以此检验问卷调查是否具有代表性。通常情况下,球形检验值小于0.05,则说明统计数据通过了检验。
用SPSS11.5软件打开数据表进行KMO测度和Bartlett’s球形检验,KMO系数为0.839,表明样本适合性检验结果显著;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7913.32,显著性概率为P=0.000<0.01,表明变量是相关的,适合做因子分析。
然后进行因子负载系数分析,目的是对表1中的各观测变量进行类属划分,为保证统计结果的严谨性,要求因子负载系数大于0.4,如果小于0.4,则说明此观测变量不属于该潜变量的因子,即类属划分不当。结果显示,“理论发展”项目小于0.4,所以应删除。删除该项目后,剩余22个项目,解释了5大类别的因子,解释率达71.33%,如表2所示。
表2 因子负载分析结果
续表
删除“理论发展”子项目后,各观测变量的意义比较明确,类属也比较清晰,能够作为下一步验证性分析的基础。
根据表2所示的因子负载分析结果,结合前文通过文献梳理所建立的“翻译生态系统的初步假设模型”(图1),对5大类别的潜变量因子进行命名,具体如下:①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命名为“宏观环境”;②翻译资源、行业环境、翻译研究、翻译技术和权力因素命名为“支持环境”;③作者理念、作者语言和文本因素命名为“作者因素”;④译者理念、翻译动机、译者思维、译者情感、专业能力、语言能力和创造能力命名为“译者因素”;⑤读者理念、读者语言和读者情感命名为“读者因素”。
(3)路径分析和T值检验
路径分析是一种研究多个变量之间多层因果关系及其相关强度的方法。路径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检验所假设的因果模型的可靠程度和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强弱。这些关系的可靠程度和强弱可通过T值来检验。T值一般出现在变量分析的显著性检验中,是基于t分布得到的一个数值。这个值的绝对值越大,说明它对应的那个变量就越有意义。
为了分析五个潜变量因子对译者翻译行为的影响关系,本研究通过LISREL 8.70for Windows软件对问卷调研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如表3所示。
表4 拟合结果指标
从衡量模型总体的拟合情况看,卡方x2与自由度df之比(2.66)虽然大于2,但小于3,RMSEA小于0.05,IFI、CFI都大于0.90的标准,RMR小于0.05,GFI和AGFI虽小于0.90的理想标准,但已大于等于0.80,表示衡量模型总体上具有较好的拟合度。
在LISREL 8.70for Windows软件中经过标准化处理后,运行相关分析程序,得到译者行为影响因素路径系数图,其中,“译者思维”因子系数小于0.5,那么删除这个变量,观测变量就剩下21个,再次在LISREL软件中生成路径系数图,如图2所示。
图2 验证性因子分析的路径图
路径系数显示了各因子具有一定独立性,观测变量很好地解释了各潜变量因子,也就是说,经过调整后的观测变量和潜变量因子构成了翻译生态系统要素结构。另外,与潜变量因子路径系数所对应的T值范围都大于2.58(篇幅所限,T值图不在文中画出),说明各个解释路径具有很好的显著性。此外,图2还显示了各潜变量因子间具有一定相关性,具体的相关关系本文不再探讨,可以在“翻译生态系统运行机理”、“翻译生态系统演化动力机制”等课题中进行深入研究。
四、研究讨论
经过文献法、质性研究、实证研究层层递进的研究,结果表明:翻译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包括5大类,即宏观环境因素、支持环境因素、作者因素、译者因素和读者因素。主要分析如下:①宏观环境因素方面。译者的翻译行为受到政治、文化、经济和自然环境等宏观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一个国家的体制和社会形态决定了译者的政治意识和思维方式,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会有意无意地兼顾政治和法律的要求;译者与作者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宗教传统也使译文和原文存在一定差距。②支持环境方面。支持环境是翻译活动所处的业务环境,包括翻译资源、行业环境、翻译研究、翻译技术、权力因素等。翻译活动需要历史资料、文献及翻译范例等资源,翻译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可得性会影响翻译效果。另外,翻译都有一定目的性,译者要考虑到赞助者和出版商的意见,所以在翻译行为中或多或少受到了这些因素的影响。③作者因素方面。作者的价值观、表达方式和文本语言都影响翻译的结果,比如:作者的知识背景、时代背景和个人价值观念都在原文中有所体现,译者是否能够完全理解这些文本精神影响到翻译的效果。④译者因素。包括译者理念、翻译动机、译者情感、专业能力、语言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翻译不是简单的转换,在这个复杂过程中译者具有主观能动性,译者的精神追求、情感需要、经济利益取向、个人兴趣甚至性格特点都在翻译过程中有所体现,另外,译者的翻译实践经验也对翻译质量产生影响。另外,译者对两种语言的熟练程度、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在翻译过程中的创作灵感都是翻译能力的重要组成因素。⑤读者因素。读者在阅读译文的时候,读者有自己的思维习惯、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不同于译者,更不同于作者,这样,即使译文完全忠实于原文,读者的理解却无法与原作者的意图一致,所以研究读者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也是翻译研究的重要课题。
综合前文一系列研究结论,本文构建翻译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翻译生态系统要素结构体系
图中,实线箭头表示系统要素影响关系,虚线箭头表示尚待验证的影响关系(可在“翻译生态系统运行机理”课题进行进一步研究)。将图3和图1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实证研究所得到的“翻译生态系统要素结构”相对于文献梳理所得到的“翻译生态系统的初步假设模型”有以下几点不同:①图3所示的三大系统层次更加分明,特别是宏观环境系统比图1中的社会与自然环境划分更加全面。②图3显示了要素间的关系,更加强调了翻译生态系统的系统功能。③图3给出的翻译生态系统构成要素更加明确,定量化的分析使构成要素体系更加科学。
五.结语
本研究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文献资料进行比较、筛选、归纳,得到73个关于“翻译活动影响因素”、“译者行为影响因素”的核心词条;然后,邀请专家分组进行焦点团体访谈,对文献法得到的词条进行归类、合并和命名,形成了23个项目和70个词条;接着通过大样本问卷调研、因子分析与因子命名、路径分析和T值检验等一系列步骤,对翻译生态系统构成要素进行实证检验,最终得到由宏观环境因素(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和自然环境)、支持环境因素(翻译资源、行业环境、翻译研究和权力因素)、作者因素(作者理念、作者语言和文本因素)、译者因素(价值理念、翻译动机、译者情感、专业能力、语言能力和创造能力)和读者因素(读者理念、读者语言和读者情感)所构成的翻译生态系统要素结构体系。
翻译生态系统要素结构研究是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翻译研究,系统要素的识别有利于探索译者行为的演化规律,而翻译生态系统结构体系的建立也有助于深层次地考察和解读翻译活动,为生态翻译学理论构建提供了一些新的依据。另外,翻译生态系统要素之间相关关系的梳理有利于研究者和译者找到更多有效的翻译策略。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进一步探讨翻译生态系统中各种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而这些关系的梳理有利于翻译生态系统理论体系的构建。因此,下一步研究重点在于对翻译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探索翻译生态系统运行机理,为译者的翻译策略创新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
[1]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11-15.
[2] 李亚舒,黄忠廉.别开生面的理论建构——读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J].外语教学,2005(6):95-96.
[3] Hu,G..Understanding Eco-translatology[A].Paper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ranslating Cultures,Beijing,2006(8):11-14.
[4] 许建忠.翻译生态学[M].北京:三峡出版社,2009:86-92.
[5]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译学研究的“跨学科整合”[J].上海翻译,2009(2):3-8.
[6] 刘爱华.生态视角翻译研究考辨——“生态翻译学”与“翻译生态学”面对面[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3):75-78.
[7] 朱月娥.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中的译者主体性[J].中国科技翻译,2010(2):55-58.
[8] Holmes,J.S..Translated!Paper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Studie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7:67-80.
[9] 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9.
[10] Cronin,M.Translation and Globaliza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ltladge,2003:165-172.
[11] 胡庚申.傅雷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J].外国语,2009:(3):47-53.
[12] 胡庚申.翻译生态vs自然生态:关联性、类似性、同构性[J].上海翻译,2010(4):1-5.
[13] Gentzler,E.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revised 2nd edition)[M].Clevedon,UK:Multilingual Matters Ltd,2001:116.
[14] 陈大亮.翻译研究: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J].中国翻译,2005(2):3.
[15] 穆婉妹,程力.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鲁迅翻译思想[J].东北师大学报,2010(5):115-118.
[16]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2.
A Study of Constituent Structure of Translation Ecological System
QIAN Chun-Hua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116,China)
With progressive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search,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empirical research,this paper makes a study of the constituents of translation ecological system.Firstly,23 entries and 70headwords on translation ecological system are sorted out through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focus group interviews.And then such empirical research as questionnaire,factor analysis,factor denominating,path check and T-value test is carried out.Finally,the translation ecological system consisting of 5categories and 21constituents is established.In this system,macro-environment factors include political environment,social culture,economic environment,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environment;supportive environment factors include translation resources,industrial environment,translation study and authority;factors of the author include author’s ideas,author’s language and the text;factors of the translator include translator’s values,motives,emotion,professional competence,language competence and creative competence;factors of the reader include reader’s ideas,language and emotion.
translation ecological system;constituents;structure
H315.9
A
1009-105X(2011)04-0134-06
2011-09-15
2011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编号:JGW110768)
2011徐州市科技情报课题(编号:20117604)
2010年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科研基金资助(编号:sfsky1101)
钱春花,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