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舒胶囊的成型工艺研究

2011-01-06梅建宏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1年2期
关键词:制粒羧甲基浸膏

梅建宏

(常州方圆制药有限公司,江苏 常州 213022)

肝舒胶囊的成型工艺研究

梅建宏

(常州方圆制药有限公司,江苏 常州 213022)

目的 探讨肝舒胶囊的成型条件。方法 从粉末和颗粒的吸湿性、流动性等几个方面进行考察。结果采用3%羧甲基淀粉钠为辅料所制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约为61%,休止角为29.68°,堆密度为0.65 g/mL,可选用0号胶囊进行装量。结论 本成型工艺可行,利于制粒,制成的颗粒流动性好,利于填充。

肝舒胶囊;成型工艺

肝舒胶囊处方来源于名老中医多年临床治疗脂肪肝的有效验方,是由白芍、绞股蓝等中药经提取、精制而成的胶囊制剂,具有平肝清热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脂肪肝及高脂血症。该制剂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药物用量少,无明显副作用。提取工艺为方中所有药材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30 min,滤过,合并滤液。药液浓缩至一定程度的稠膏,干燥,备用。本文对肝舒胶囊的成型工艺进行了研究。

1 材料

101A1型电热恒温干燥箱,上海实验仪器总厂。

肝舒胶囊干浸膏(80目,含水量为1.5%),自制;干性淀粉和羧甲基淀粉钠均为药用;乙醇、硫酸、氯化钠均为AR级。

2 方法与结果

2.1 干膏粉的考察

2.1.1 干膏粉吸湿百分率的测定 取一定量的浸膏粉,置五氧化二磷干燥器内干燥48 h至恒重。将底部盛有氯化钠过饱和溶液的玻璃干燥器(相对湿度为75%)放入25℃的恒温箱内恒温24 h,在已恒重的称量瓶底部放入厚约2 mm的药粉,准确称重后置于上述玻璃干燥器内(称量瓶盖打开),于25 ℃,在6,12,24,48,60 h 称量,并计算吸湿率。结果在各时间的吸湿率依次为 8.12%,14.21%,20.34%,23.25%,24.68%。

2.1.2 干膏粉休止角的测定 采用固定漏斗法,将3只漏斗串联并固定于水平放置的坐标纸上1 cm处,最下一只漏斗出口磨平,小心将药粉沿漏斗壁倒入最上的漏斗口中,直到坐标纸上形成的药粉圆锥体尖端触到漏斗为止,由坐标纸测锥体底部的直径,计算休止角。结果为(48.20 ±0.15)°(n=5)。

本方属于中药全浸膏制剂,由上述实验对干浸膏粉的吸湿率和休止角所得结果表明该干浸膏粉有一定吸湿性,易吸潮发黏,易吸附在器壁上,流动性也较差。所以确定首先对干浸膏进行制粒,以改善流动性,防止吸湿和吸附在器壁上。

2.2 制粒工艺条件考察

2.2.1 润湿剂考察 取干浸膏粉适量(4份)分别喷入水和不同浓度乙醇并搅拌混合,用40目筛网制成湿颗粒,并观察制软材情况及软材过筛情况,于60℃干燥,再通过20目筛整粒,收集颗拉称重,计算颗粒合格率,结果见表1。

表1 润湿剂考察情况Tab.1 Result of wetting agent

结果表明,50%乙醇为制颗粒的最佳润湿剂。这是由于该全浸膏粉水溶性成分所占比例较低,主要是脂溶性的醇提物,黏性不是太大,故所用乙醇倾向于较低浓度。用50%乙醇润湿后迅速搅拌,立即制粒,并迅速干燥,以防止乙醇挥发而使软材结团或使已制得的颗粒变形结团。

2.3 颗粒物理性质考察

2.3.1 堆密度测定 堆密度测定采用量筒法[1]。测得堆密度为(0.65 ±0.15)g/mL(n=5)。

2.3.2 休止角测定 采用2.1.2项下方法对颗粒进行休止角测定,测得休止角为(29.68±0.41)°(n=5)。与干浸膏粉休止角比较明显变小,流动性得到较大改善,达到了制粒的目的。

2.3.3 吸湿性实验[2]取已干燥至恒重的样品颗粒1.0 g,精密称定,置于已恒重的称量瓶中,分别置于有不同浓度硫酸液的干燥器内(称量瓶打开),于25℃,48 h后称量,计算吸湿率,见表2。

表2 不同相对湿度下颗粒的吸湿率Tab.2 The moisture absorption results of powder at different relative humidities

以吸湿率数据为纵坐标,相对湿度数据为横坐标作图,结果见图1。

由图1作曲线两端切线,两切线相交处向横轴作垂线,所对应横坐标的值即为该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结果约为61%。

2.4 崩解剂(外加法)的应用

为使颗粒在胃肠液中迅速崩解,使胶囊迅速发挥疗效,考虑加入崩解调剂。本实验对常用崩解剂干燥淀粉和羧甲基淀粉钠进行考察,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选用羧甲基淀粉钠可以明显缩短崩解时间,颗粒流动性也较好,便于充填胶囊,而且用量也小,对服用剂量也无影响。

图1 颗粒吸湿图Fig.1 The chart of moisture absorption

表3 崩解剂考察试验Tab.3 The experimentation of disintegrants

2.5 胶囊规格及装量的确定

本处方服用的药材量为46 g/d,经过对药材有效成分的提取,总的浸膏得率约为8.9%,即按干浸膏计约为4.1 g/d,采用50%乙醇制粒,羧甲基淀粉钠为崩解剂,用量约为3%左右,即总量约为4.22 g,按照3次/d,3粒/次计算,即确定每粒胶囊的装量应在0.45 g左右。

制得颗粒的堆密度为0.65 g/mL,0号胶囊容积为0.75 mL,理论装量为0.49 g;1 号胶囊容积为0.55 mL,理论装量为0.36 g。

取0号和1号空心胶囊,称取定量颗粒装至满,计算每粒的装入量,测定5次,平均装量分别为0.45和0.35 g,故确定选用0 号胶囊,每粒装0.45 g。

3 讨论

干浸膏粉采用湿法制粒有较好的成型性和流动性,吸湿性明显降低。通过处方浸膏得率的测定,确定选用0号胶囊,每粒装约0.45 g,为生产中确定装量规格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临界相对湿度是药物吸湿与否的临界值,可根据它确定生产时的环境湿度,由实验结果可知,用50%乙醇制成的颗粒临界相对湿度约为61%。

[1]张 硕,石振艳,岳 旺,等.盆炎净胶囊的成型工艺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17(10):1569.

[2]阎 敏,肖炼红.肝脾康颗粒成型工艺研究[J].中国药业,2009,18(19):41.

Research on formulation technique of Ganshu Capsule

MEI Jian-hong
(Changzhou Fangyuan Pharmaceutical Co.Ltd.,Changzhou 213022,China)

Purpose To investigate the formulation technique of Ganshu Capsule.Methods Investigateing the hygroscopicity,flowability,etc of the powder and granule.Results The zero angle was29.68°,the bulk density was 0.65 g/mL,the critical relative humidity was 50%,and the 3%CMSwas chosen as the adjuvant.The type of capsule was defined as 0#.Conclusion The pharmaceutical technique chosen is superior in particle fluency and in granulation.

Ganshu Capsule;formulation technology

R944.5

A

1005-1678(2011)02-0143-02

2009-11-10

梅建宏,男,助理工程师,E-mail:mjh6853@sohu.com。

猜你喜欢

制粒羧甲基浸膏
配加生石灰的两段式圆筒铁矿制粒行为研究
天然多糖羧甲基化对其生物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青橄榄浸膏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日粮制粒温度和添加益生素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性能的影响
青蒿鳖甲颗粒一步制粒工艺的优化
中药浸膏粉吸湿性的评价方法
头孢氨苄片剂生产工艺的研究
聚醚醚酮表面接枝O-羧甲基壳聚糖及其血液相容性研究
羧甲基纤维素钠凝胶载体的制备及其控制释放作用的研究
N,O-羧甲基壳聚糖可用于梨的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