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染色方法

2011-01-06胡晓倩陈来同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1年2期
关键词:染色法凝胶电泳脱色

胡晓倩,陈来同,赵 健

(北京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北京 100871)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染色方法

胡晓倩,陈来同,赵 健

(北京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北京 100871)

目的 建立一种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无毒的蛋白质电泳染色方法。方法 利用考马斯亮蓝G-250(CBB G-250)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后对蛋白质条带进行染色,对不同染色条件进行探讨,并与考马斯亮蓝R-250(CBB R-250)染色法进行比较。结果 CBB G-250染色法试剂无毒,背景浅,经改良其灵敏度与CBB R-250染色法相当,达到0.1~0.5μg。结论 CBB G-250染色方法简单经济,灵敏度能够满足一般要求,适用于蛋白质电泳结果的快速分析。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染色方法;考马斯亮蓝G-250;灵敏度

蛋白质条带染色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中的重要步骤,染色方法有多种[1],考马斯亮蓝R-250(CBB R-250)(三苯基甲烷)染色法是生化实验室中蛋白质电泳检测和定量分析常用的方法。考马斯亮蓝G-250(CBB G-250)分子结构略有不同,是一种甲基取代的三苯基甲烷,广泛应用于蛋白质溶液浓度测定[2],因其电泳染色灵敏度稍差,应用较少。研究表明,酸性条件下CBB G-250分子的芳香环结构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形成聚集体[3],在电泳染色中染料是以聚集体的形式与蛋白质结合,高浓度的硫酸铵可以使染料分子的聚集体增加,提高染色灵敏度并降低背景[4-5],用中性盐作为脱色液可以快速无毒地达到很好的效果[6]。本文以 Bradford CBB G-250的染色液[2]为基础,对SDS-PAGE凝胶的染色条件进行探讨和改良,力求建立一种更简便快速、灵敏的蛋白质条带染色方法。

1 材料

大肠杆菌DH5α菌株提取液来自本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blue plus protein marker(包含6种已知相对分子质量(Mr)的标准蛋白质,Mr16 000~94 000),北京全式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CBB G-250,Amresco公司;牛血清白蛋白(BSA)(进口分装),北京中北林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SE250小型垂直板电泳槽及电源,瑞典GE公司;HEλIOS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英国UNICAM公司;凝胶成像仪,法国Vilber Lourmat公司;脱色摇床,美国Parmer公司。

2 方法

2.1 试剂配制

2.1.1 CBB G-250 染色液 CBB G-250 100 mg,无水乙醇50 mL,85%磷酸100 mL,用去离子水稀释至1 000 mL,滤纸过滤备用。

2.1.2 固定液 含50%甲醇或50%乙醇,10%乙酸,40%去离子水。

2.1.3 脱色液 7%乙酸溶液或0.25 mol/L氯化钾溶液。

2.2 SDS-PAGE

电泳方法参照《分子克隆实验指南》[7],采用5%浓缩胶,12%分离胶(凝胶厚度1 mm)进行SDSPAGE电泳。电泳完毕取出凝胶,置于不同成份的固定液中固定0.5~1 h;然后将凝胶置于不同成份的染色液中,振荡染色1~3 h或过夜;弃去染色液,将凝胶置于不同成份的脱色液中脱色;对凝胶进行照相。

2.3 根据CBB G-250显色反应的机理探讨SDS对染色的影响

对CBB G-250染色液(含 15μg/mL BSA,2μg/mL SDS或含15μg/mL BSA和2μg/mL SDS)在320~800 nm波长范围内进行扫描,观察SDS对染料与蛋白质结合的影响。

3 结果与讨论

3.1 固定液的成份及固定时间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电泳过程按照常规操作,固定液中含50%甲醇或50%乙醇,其它成分相同,固定时间0.5或1 h做比较。染色结果显示,固定步骤是必需的,含50%甲醇固定0.5 h即可进行染色,但固定1 h染色效果更佳;含50%乙醇固定时间0.5 h染色效果稍差,固定1 h以上可达到同样效果;固定过程中更换固定液可以加强固定效果(图1)。可见乙醇完全可以替代甲醇作为固定液的有效成分,降低固定液的毒性。

3.2 CBB G-250染色时间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电泳和固定过程按照常规操作,用CBB G-250染色液染色1,2,3 h或过夜,结果表明染色1 h已能初步观察结果,染色3 h蛋白质条带颜色已到达饱和,与染色过夜的结果相当(图2)。所以染色2 h能够基本满足要求,对于浓度较低的样品可适当延长染色时间。

3.3 CBB G-250染色液中磷酸的含量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对染色液中含85%磷酸分别为10%,15%,20%时进行染色试验,结果显示当染色液中含10%的85%磷酸时染色效果最好。反应体系的酸度影响染料分子的质子化程度,从扫描光谱看到吸收峰的高度和位置均发生变化[3]。当染色液中含有10%的85%磷酸时,染料分子的磺酸基仍然多处于解离状态,利于与蛋白质中的碱性氨基酸残基结合。当染色液中含有15%以上的85%磷酸时,染料分子的聚集程度增加使得部分染料分子沉淀出来,造成染色效果较差。

图1 固定液的成份及固定时间对染色效果的影响Fig.1 The effect of fixative composition and fixed time on the staining

图2 CBB G-250染色时间对染色效果的影响Fig.2 The effect of fixed time of CBB G-250 on the staining

3.4 CBB R-250与CBB G-250染色灵敏度的比较

用不同浓度的BSA溶液作为样品进行电泳,利用CBB R-250和CBB G-250两种染色液分别染色,CBB R-250的染色灵敏度达到0.1μg,CBB G-250的染色灵敏度仅1μg。在CBB G-250染色液中加入10%硫酸铵,可使其染色灵敏度提高到0.1~0.5μg(图3),基本能达到CBB R-250的染色水平。试验结果显示高浓度的硫酸铵能促进染料与蛋白质的结合,在提高染色灵敏度的同时没有加深背景。

3.5 脱色液的改良

CBB G-250染色后背景很浅,对于浓度高的样品可以直接观察到条带,利用7%乙酸漂洗2h即可脱去背景的颜色。试用0.25 mol/L氯化钾溶液进行脱色比乙酸脱色效果更明显,条带更清晰,且无毒无味,利于环保。

图3 硫酸铵对CBB G-250染色灵敏度的影响Fig.3 The effect of(NH4)2SO4 on the sensitivity of CBB G-250

3.6 SDS对CBB G-250染色的影响

对CBB G-250染色液及含有BSA和SDS的染色液在320~800 nm范围内进行扫描,从扫描图谱(图4)观察到,CBB G-250染色液在465和645 nm有吸收峰,当染料与蛋白质结合后,在595 nm处出现了一个峰与645 nm的峰叠加;当染色液中含有SDS时,染料分子及其与蛋白质结合后的扫描曲线均发生了变化,第2个峰移到660 nm,且595 nm处的吸收变得不明显。实验中也发现SDS的存在确实影响染色效果,其原因可能是由于SDS易于与蛋白质结合,它的存在干扰染料与蛋白质的结合,从而影响染色效果。实验表明在固定步骤中更换固定液能更好地除去SDS,染色效果更好。

4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采用 CBB G-250染色法,乙醇完全可以替代甲醇作为固定液的有效成分,这样可以降低固定液的毒性,使操作更加安全;染色液中含10%的85%磷酸时染色效果最好,在染色液中加入10%硫酸铵,可使其染色灵敏度明显提高,染色2 h能够达到最佳效果,对于浓度较低的样品可适当延长染色时间;用0.25 mol/L氯化钾溶液替代7%乙酸溶液漂洗脱色效果更明显,条带更清晰,且无毒无味,有利于环保;此外固定步骤很重要,更换固定液能更好地除去SDS,染色效果更好。虽然CBB G-250染色法灵敏度略逊于CBB R-250染色法,但是经过实验的改良基本能达到CBB R-250的染色水平。本方法的优点在于CBB G-250能快速结合蛋白质,染色时间短,而背景颜色很浅,易于脱色,对于蛋白质含量较大的样品染色1 h不经脱色即可观察结果,并且重复性好、稳定性强,所以CBB G-250染色法是一种经济快捷实用的方法,适用于蛋白质电泳定量分析,值得推广使用。

图4 SDS对CBB G-250染色的影响Fig.4 The effect of SDSon CBB G-250 staining

[1]郭尧君.蛋白质电泳实验技术[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63-78.

[2]Bradford M M.A rapid sensitive method for the quantitation of microgram quantities of protein utilizing the principle of protein-dye binding[J].Anal Biochem,1976,72:248-254.

[3]曹稳根,焦庆才,刘 茜,等.考马斯亮蓝显色剂变色反应机理的研究[J].化学学报,2002,60(9):1656-1661.

[4]Neuhoff V,Arold N,Taube D,et al.Improved staining of proteins in polyacrylamide gels including isoelectric focusing gels with clear background at nanogram sensitivity using 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G-250 and R-250[J].Electrophoresis,1988,9:255-262.

[5]Candiano G,Bruschi M,Musante L,et al.Blue silver:A very sensitive colloidal Coomassie G-250 staining for proteome analysis[J].Electrophoresis,2004,25:1327-1333.

[6]周国权,巫光宏,黄翠颜,等.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快速脱色方法[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6,42(1):95-97.

[7]J萨姆布鲁克,E F弗里奇,T曼尼阿蒂斯.分子克隆实验指南[M].2 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880-886.

Investigation of protein staining protocols of SDS-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HU Xiao-qian,CHEN Lai-tong,ZHAO Jian
(School of Life Sciences,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Purpose To establish a simple,rapid,highly sensitive,non-toxic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staining protocol.Methods By utilizing 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G-250(CBB G-250)to stain the protein bands by SDS-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the different dyeing conditions were explored and compared to the staining of 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R-250(CBB R-250).Results CBB G-250 staining protocol presents non-toxic,light background and comparable sensitivity after optimization to CBB R-250 staining,which is reaching 0.1-0.5 μg.Conclusion CBB G-250 staining protocol is simple and economic.Its sensitivity could meet the general requirements,and is applicable to the rapid analysis of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SDS-PAGE;staining method;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G-250;sensitivity

Q503

A

1005-1678(2011)02-0128-03

2010-01-26

胡晓倩,女,工程师,主要从事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和研究工作,Email:huxiaoqian@pku.edu.cn。

猜你喜欢

染色法凝胶电泳脱色
不同方法测定花生花粉活力的比较研究
漆树籽油与蜡脱色工艺条件初探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抗酸染色法、细菌培养法和实时荧光PCR法在分枝杆菌检查中的应用比较
响应面优化冷榨胡萝卜籽油吸附脱色工艺
全错位排列问题的DNA计算模型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与革兰染色法对淋球菌检测的临床应用
基于DNA计算的最大权团问题设计
酱油渣油脂脱色工艺研究
玉米阮脱色用活性炭的筛选及其脱色工艺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