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读一背

2010-12-31陈小蓉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0年11期

  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同样,要学好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正如著名语文教学专家朱作仁教授所说:“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则使人感受。”可以说,诵读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和有力保障,它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体验我国古代文章的精妙之处,丰厚文化底蕴,而读准、读顺、读懂和背诵是文言文诵读的四要点。
  一、读准
  朱熹先生在《训学斋规》中说:“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很显然,把字音读准确,成为读好文言文的起码要求。文言文中有大量的生僻字、通假字、破读字、古音字(如古人名、古地名、古官职名、古器物名称)等,这是小学生从未碰到过的,如不首先解决这些字词的语音问题,那就根本谈不上诵读。因此,初学文言文,教师更要注重带学生闯过“读准”这一关,告诉学生如何读准字音,教会学生读准字音的方法。例如教学《伯牙绝弦》中“峨峨兮若泰山”中的“兮”,对于这样的生僻字,学生很难读准,需要教师强调朗读。在学生反复朗读中读准它。又如《学弈》中“思援弓缴而射之”一句,“缴”读“zhuó”,而在现代文中“缴”读“jiǎo”,学生很容易读错,朗读时对学生进行字音的强化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很自然就能读准字音了。
  作为引领者的教师,应当以自己的范读、领读来消除学生对文言文朗读的恐惧。范读很重要,教师的范读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课文,提高欣赏水平。教师在范读之前,可以给学生提出以下倾听要求:注意老师范读的停顿、重音、语气节奏,并在书上做好记号。如果学生第一遍听得不真切,可以进行第二遍范读。教师范读后,接下来就是让学生试读,边读边标注字音、重音和语调;再让学生自由练读,出现字音问题,进行纠正,直到读准为止。如教学《杨氏之子》,一开始我就采用摇头晃脑的范读,让肢体语言和范读紧密配合,从而使学生初步感知这篇文言文朗读的魅力所在,学生自然而然就激发起学习的欲望,同时也为他们读通、读顺文言文作好铺垫。
  二、读顺
  要读好文言文并非易事,特别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更大,在掌握了一定的读音后,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断句不当、错读、断续、没有韵味等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朗读中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包括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语速。把多种形式的朗读结合起来,学生便很容易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从中感受到朗读文言文的乐趣。
  (一)正确的停顿
  要读顺文言文,就要学会正确的停顿。这里所说的停顿,不是指有标点提示的句间或句末停顿,而是指由于句子较长或需要强调等而在句中进行的停顿。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文在语言和叙述上有较大的差别,这种停顿掌握起来比较麻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地读。停顿准确了,就不会产生歧义,自然也就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意了。如《学弈》中“思援弓缴而射之”一句,意思是想着拉弓箭去射它(它指天鹅),因此正确的停顿应该是“思/援弓缴/而/射之”,但有些学生却读成“思援/弓缴/而/射之”,这样意思就含混不清了,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如果学生不能够正确地停顿,教师应予以引导帮助,要让学生切实掌握正确的停顿方法。
  (二)丰富的朗读
  听读,即让学生听范读,可以是课文录音,可以是教师范读。让学生通过听来获取阅读信息,通过听感悟文言文的音韵、节奏、停顿等,获得审美享受,产生感情共鸣,以进一步理解文本的文意。
  跟读,由于学生是极少接触文言文,语感、节奏等单靠听是难以把握的。教师可以针对一些难读的句子,先给学生画出节奏,然后再领着他们反复读,让他们做到心中有底。
  默读,即学生不发出声音用心去读,并在默读的过程中学习通过注释掌握一些字词的古今义,达到了解文章大意的目的。
  齐读,顾名思义就是大家一齐读,目的是让领悟力强的学生带动领悟力相对弱的学生,让他们读通课文并在自由朗读中获得语感,领会文章大意。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就有充分的时间读通、读顺文言文,能较好地把握文言文的音韵、节奏、语气、停顿,培养语感,为理解文言文奠定一定的知识基础。
  三、读懂
  “理解”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又一大障碍。文言文中一些字词的意思和现代文相差甚远,文言文的一些语言规律,如音韵的铿锵、语调的抑扬、语言的含蓄、句式的整散等,大都是宜于“意会”而不宜于“言传”的。对于小学生来说,要准确掌握和理解其含义有一定困难。学生无法从教师的精分细析中获得太多的领悟,最终还是得靠反复诵读,在诵读中去琢磨、去感知、去体悟、去心领神会。
  (一)借助标释读懂文言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可作适当的点拨、讲解,不必逐字逐句地串讲对译,让学生借助课后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意思。如《伯牙绝弦》中“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一句的理解,有的学生按照注释理解为“太好了,高高的就像泰山一样”,也有的学生这样说:“太好啦,我仿佛在琴声里听到了像泰山那样的高山。”“太好了,我听着音乐,好像看到了巍峨的泰山”。对于这些说法,我都给予肯定和鼓励,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读懂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伯牙绝弦》的最后一句:“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我做了以下设计:伯牙为什么要绝弦?课文到底怎样来描写伯牙绝弦这件事的?请学生读课文,借助下面的注释,说说伯牙绝弦的原因。接着安排学生进行几分钟的自学。在交流中有学生回答:“钟子期死了,伯牙认为世界上再没有自己的知音了,所以他就绝弦不弹琴了。”我反问道:“你是通过文中哪一句话知道这个原因的?”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说:“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由于这是学生自己思维的结果,所以他们的学习情绪十分高涨。当然,学生的理解也不可能尽善尽美,教师适时的点拨就显得十分重要。如理解“伯牙所念,文中子期必得之”时,我提问:“伯牙念的是什么?钟子期得的是什么?”学生有些语塞,因为“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与我们今天的表述形式不一样,于是我引导学生继续朗读感悟,想象伯牙弹琴时,还可能会“志”在什么?钟子期又会“得”什么?这一读旨在发散学生的思维。果然,学生通过感知课文内容,思维变得很活跃。有的说:“伯乐志在清风,钟子期曰:‘善哉,徐徐兮若清风。’”有的说:“伯牙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朗朗兮若皎月。’”……在深入的理解中,学生读懂了课文,求异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
  (二)思考感悟读懂文言文
  朗朗的读书声固然令人欣慰,但静静的默读也必不可少,它能让学生迸射思维的火花,有种沉淀后的顿悟。文言文的教学中,默读显得尤为重要:留下部分默读时间,让学生自行感悟、自行品味、自行质疑。在《伯牙绝弦》一文的教学中,通过默读思考,有一位学生就提出质疑问:“钟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难道世上真的没有第二个人能成为伯牙的知音了吗?学生经过深层思考之后迸发的思维火花,引导我们除了思索“知音”的涵义之外,还要去思索伯牙的为人:对朋友忠贞不渝。这样的思考、感悟显然已经超越了文言文语言,已深入到了对人生的思索与探知,这样的读无疑是有价值的。
  四、背诵
  读的最高境界是熟读成诵。在学生读懂文言文的字、词、句义,疏通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了文章的情感后,我留给学生充分的背诵时间,让学生熟读成诵。通过反复诵读,学生能初步掌握文言断句、重读的规律,把握文言的语气、语速,形成文言语感;通过反复诵读,学生更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获得理性的审美感受。
  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只有引导学生背诵大量的文言文,实现了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吸取古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滋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
  (一)持之以恒,让学生想背
  背诵文言文对学生而言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要使学生有兴趣坚持下去,就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努力为他们创设文言文诵读的时间、空间,完善各项措施。
  (二) 灵活多样,帮学生巧背
  单调乏味的机械重复,只会使学生的诵读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只有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巧记巧背,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量的积累。比如,表演背、联想背、限时背、轮换背、接龙背、据意背、据画背、抄写背、听记背、问答背等,灵活而富有变化。只要运用得当,一定能给学生带来背诵的乐趣。
  (三)内化运用,使学生乐背
  指导学生朗读文言文的最终目的是要为“我”所取、为“我”所用,文言文也只有在运用中才会被再次赋予新的生命、焕发新的生机。平时结合实际,把文言文的语境运用到实际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就会更浓,诵读的劲头也就更大。
  经过各种形式的背诵,学生对文本内容早已烂熟于心,最终那些言语要素早已在脑中形成牢固的网络系统。这样的背诵积累犹如和风细雨,在学生心中播下古代汉语的种子,达到润物无声的目的。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成章小学 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