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背景资料 优化古诗教学

2010-12-31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0年11期

  古诗词“文约而意丰”,加之时代久远,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古诗教学中巧妙地运用背景资料,能极大地优化教学。因此,教师不要拘泥于课本,应力求多角度多方位地引入背景资料,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信息,让学生感受文本的魅力和丰富的人文精神。
  一、运用什么
  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哪些背景资料呢?
  (一)作者经历。每一首古诗词都饱含了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的态度与情感,因而从诗人出生的年代、家庭状况、身份地位、生平事迹、后世影响等诸方面来感知、体验诗人独特的内心、情感和思想认识,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赏析有重要的意义。
  (二)时代背景。许多古诗词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不了解这些历史背景,就不能深刻理解古诗词。
  (三)作者的其他相关诗词或其他诗词作者的相关诗词。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不妨将该作者的其他相关诗词提供给学生,或者由学生自己查找,然后进行比较赏析,了解作者不同时期作品的风格。比如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中的“醉里吴音相媚好”和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醉里挑灯看剑”,同样是醉,所处的地点不同,但诗人的所想相同——渴盼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通过比较,学生对作者有了全面的了解,掌握的知识就不是孤立的,而成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知识体系。
  比较赏析,是教师引导学生把握作者作品风格、理解诗词内涵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飘逸洒脱,苏轼的豪放不羁等。又如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相比,可见二人不同的胸怀。
  (四)艺术文化传统。中国古典诗歌博大精深,内涵十分丰富。了解一些文化艺术传统,对诗词中一些意象的含义的理解尤其重要。如《赠汪伦》中的“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踏歌,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源自民间,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已兴起,到了唐代更是风靡盛行。古人称以足踏地为节、边歌边舞的群众自娱性歌舞为“踏歌”。踏歌多在民间节日,如元宵、中秋之夜起舞。人们成群结队,手袖相联,即兴编词,传唱踏舞。了解了这些,学生不难透过送别时那热闹的场面理解李白与汪伦的真挚情谊。
  (五)与诗文相关的典故与趣闻。与诗文相关的典故与趣闻的拓展延伸也是很有必要的。如在教学《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的妙用时,可适当延伸到古诗中用字精当的例子。教师在课堂中适当延伸,与相关资料作一对比,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积累、丰富知识。还有像李白梦笔生花、贺知章金龟换酒、古人折柳送别、贾岛推敲、李杜交游、王安石食不知味等等,都是很好的背景资料。
  二、怎么运用
  (一)课前——巧用资料,激发探究兴趣
  语文学习要注重探究,要在探究中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判断信息的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让学生去探究,首先要给学生创设探究的情境,确定探究的方向。作者及其创作背景的揭示有利于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如《题西林壁》一诗,诗中有景,景中有情,景中蕴理。如何让学生理解体会诗中蕴含的道理呢?一教师在教学“只缘身在此山中”时,为学生提供了苏轼初入庐山时写的作品《出入庐山》:青山若无素,偃骞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通过对比,苏轼“要识”的初衷和最终的“不识”的结果,激起了学生心中的疑问——为何越是相识越不识?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学生随诗学习后,教师再次补充背景资料,即其他诗人歌咏庐山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毛泽东)。引导学生在诵读中自读自悟:各花入各眼,即便同是庐山,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体会感受。这就是《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表述出来的哲理啊。
  (二)课中——凭借资料,把握艺术意境
  “诗有三本”,即“以声律为窍,以物象为骨,以一个意格为髓”。意象是诗歌的关键,意境是诗歌的灵魂。古诗词离现在的学生时代已经久远,而且还牵涉到不少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知识,由于时空跨度长久,背景疏远复杂,许多内容对生活层面狭窄、社会阅历简单的孩子来说,有理解难度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可以借助背景资料创设情境,在此情境中潜心分析,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如《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一句,诗人苏轼用凝练的笔触浓缩了西湖美丽的景致,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伴着诗人一起体会这奇丽的景致呢?一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晴天西湖的秀美时,拓展引入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在学生感受雨中西湖的神奇时,则拓展引入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望湖楼醉书》,帮助体会诗中“雨”的神奇。这样通过背景资料的整合,将西湖的美形象地展现在眼前,化虚为实,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课堂诗意浓浓、情意绵绵。
  又如教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就可借用历史学科的《盛唐时期疆域全图》。元二是王维的好朋友,两人在渭城话别,然后元二穿越阳关,远去安西,千里迢迢,关山万里,为了让学生能直观地了解,在图中标出古渭城(今陕西西安西北)、古安西(今新疆库车县)、古阳关(今甘肃敦煌一带)。孟浩然与李白在黄鹤楼告别,顺江而下去广陵,在图上标出黄鹤楼所在地(今湖北武昌),标出广陵(今江苏扬州市),再通过课件展示扬州的繁华和安西的萧条。学生可以直观地比较,元二向西去,要去苍凉荒远的安西,面对着茫茫的大漠和戈壁,长途跋涉,此地一别,生死难料,更别提重逢。而孟浩然向东,要去繁华富庶的扬州,一路是看不尽的美丽风光。难怪王维满含忧伤凄凉,李白满心高兴欢畅。在此情境中,无须教师多讲,学生的所学所得却能过目不忘。
  (三)课终——因循资料,探求意象内涵
  诗贵深曲,往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