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码转换在国际金融双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2010-12-29苗芳刘秀玲李晓梅
中国市场 2010年35期
[摘要]将语码转换运用于双语教学,是立足于中国高校教育现状的一种现实选择。国际金融出于课程的内在特性具有开展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的天然优势和必然性。在国际金融教学中通过对关键语汇、语句、语段、语篇等进行语码转换,演示英文网站,布置学生撰写英语专题论文,翻译英语新闻等方法,有助于实现专业知识与英语水平同步提高的双重目标,为培养国际化经贸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语码转换;双语教学;国际金融;国际化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35-0143-02
1 语码转换运用于双语教学的提出
为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本着“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来来”的原则,教育部于2001年颁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在此之后双语教学在全国高校各个专业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开展。通过持续的双语教学实践,优秀的教学成果不断呈现,但与此同时,既精通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外语的双语教师匮乏、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国外原版英文教材与国内课程设置及知识结构衔接欠佳、课堂信息量下降等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严重影响了双语教学的质量与效果。综观上述问题,顺利推进双语教学的前提是选择适合的双语教学模式,而这也恰恰成为当前国内双语教学研究者们探讨的重点。面对国内各高校师资及学生英语水平千差万别的实际状况,采取循序渐进、逐步渗透的方式推进双语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也反映了当前的一种共识,将语码转换运用于双语教学(李晓梅,等,2006)正是其中的代表性观点。
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作为社会语言学中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对其从多个角度加以阐述,尽管表述不同,但基本将其界定为在讲话或文章中使用两种以上语言或语体的现象。语码转换在高校非英语专业的教学活动中早已得到了有意或无意的普遍运用,如教师在讲授专业术语时,将对应的英语专业词汇同时传递给学生。事实上,语码转换在双语教学中大有作为。教师可以针对本学科的自身特色,全面结合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后作业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灵活多样的语码转换。通过每节课持之以恒的渗透,在学科专业的知识目标达成的同时,学生专业英语水平总体提升的语言目标也得以实现。
2 语码转换在国际金融双语教学中应用的现实意义
2.1 语码转换的应用源自国际金融课程的内在要求
国际金融学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各高校相继开设,现已成为财经类各专业的必修课程。国际金融学是研究国际间货币和资金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内容涵盖国际收支、汇率、国际货币体系、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外汇交易等多领域的理论与实务,综合性极强。该课程的“涉外”性质决定了外语在该门课中的重要作用,也赋予了国际金融教学中语码转换的天然属性。在课堂教学环节,随着个别知识点的讲解,使汉语与英语之间的语码转换自然而然地发生,英语学习与专业课的学习同步进行,相得益彰。
2.2 语码转换的应用是国际金融开展双语教学的有益尝试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关于国际金融的研究对象至今仍未达成定论,国内外在国际金融的课程体系设置上也尚未接轨,因此对于国际金融双语教学来说,选择一本内容体系相匹配的英文原版教材难度较大。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采用中文版教材,围绕教学内容,在讲课过程中交替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适时适量地向学生渗透专业英语语汇、语句、语段或语篇,将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2.3 语码转换的应用是培养国际化经贸人才的必要手段
伴随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日益加深,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精通外语、熟悉国际贸易、金融等专业知识的国际化经贸人才成为需求的热门。由上述特质可见,国际金融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国际金融开展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能够在“润物细无声”中,扩大学生的英语专业词汇量。而且,这种英语专业词汇的习得是潜移默化地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而获取的,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其含义以及运用环境。这一方面能为其课外阅读英文文献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便于更好地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惯例和规则,增强其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
3 语码转换在国际金融双语教学中应用的方法探索
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模式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围绕教学内容向学生灌输英语单词,该教学模式从本质上看,仍然是非英语专业进行双语教学的一种创新,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达成这一目标,教与学两个环节都不容忽视。目前笔者在国际金融教学过程中,围绕各个教学环节,对语码转换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运用。
3.1 关键语汇进行语码转换
国际金融教学中有很多重要术语,如国际收支fBalliance of Payments、汇率(Exchange Rate)等,通过语码转换,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专业术语的英语表达。当后继章节中再出现该术语时,教师不再说中文,而是直接用英文表述,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在哪些情况下,可以用到该英语词汇,并且通过有意识地进行反复语码转换,从而达到深刻记忆乃至灵活使用的效果。根据初步统计,目前笔者在课堂上大约对200多个国际金融关键术语进行了语码转换,上述词汇量的掌握将有助于学生开展英文文献的检索与阅读,以吸收国际金融领域的前沿知识。
3.2 关键语句进行语码转换
对于国际金融中的重要概念或重要结论进行中英文的交替讲解,有利于全方位、多角度地领会其含义。例如,外汇风险是从事国际经济交易活动的各个经济单位所面临的一类重要风险,教师在讲解时直接用英文表述:Foreign exchange risk is the risk that the value of a futurereceipt or obligation will change due to a change in foreignexchange rates(外汇风险是由于外汇汇率的变化引起未来的应收款或应付款价值改变的风险)。
3.3 关键语篇进行语码转换
这种语码转换通常是在进行每章或每节的教学总结时使用。对于课堂上重点教学内容,用中文讲解使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再用英文(配合英文课件)重新就主要观点进行阐述。这样既利于加深学生理解,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匮乏适合英文原版教材的缺憾。
3.4 结合网络教学方法.演示英文网站
当代大学生非常乐于接受新信息,在课堂教学中链接相关的英文网站,一方面能使学生掌握国际金融的第一手数据,避免了中文教材在编写中由于理解偏差所造成的某些数据失真;另一方面还教会学生一种学习方法,便于其课后查阅资料进行自学。以外汇期货交易为例,国内各教材对于外汇期货合约的标准化内容有较大差异,而上课时通过链接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网页,浏览外汇期货的合约内容,就避免了以讹传讹问题的出现,帮助学生获得更加精确的实务性知识,了解国际金融市场动态。
3.5 撰写英语专题论文
在“教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习是机械的过程,学习者是被动的接受者。如何在国际金融教学中弱化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学习方式,当务之急是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需要帮助他们设定一个更高的学习目标,并且激励他们去实现这一目标,撰写英语专题小论文是该设想下的一种尝试。国际金融的教学对象多为大二学生。对他们来说,写论文本身就非易事,用英文来写就更加困难了。而布置这样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设定一个相对较高的学习目标,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实现向自主学习的转化。而从双语学习的角度来看,撰写英语专题论文更能帮助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理论的阐述,提高英文的写作能力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3.6 翻译英语新闻
国际金融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当前很多热点经济问题如人民币汇率升值之争、希腊债务危机等都属于国际金融的研究范畴,对上述经济现实的关注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为此笔者在教学中摘选当前热点的国际金融英语新闻,请学生逐句翻译成汉语。这种以学生为主导的语码转换,在提高专业英语阅读能力的前提下,还有益于学生多视角地了解国际金融的理论与实务。
3.7 播放英文学习音频、视频
语码转换能够与多媒体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在课堂上有选择地插播同国际金融教学内容相关的英语音频、视频,有利于实现多重功效: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注意力、扩展国际化视野、提高听力水平,丰富教学手段等。
综上可见,语码转换运用于国际金融双语教学是基于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思路及国际金融教育现状的有益尝试。通过采纳行之有效的语码转换方法,对于提升国际金融教学效果,乃至探索我国双语教学新模式、新思路,推广双语教学在各学科的应用均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平.五年来的双语教学研究综述[J].中国大学教学.2007(1):37-45.
[2]张同利.加强高校双语教学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7(51:90—91.
[3]钱春丽,赵五一.双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3):41—42.
[4]蔡明德,刘振天,刘玉彬,等_语码转换——双语教学新模式教育研究[J].教育研究,2007(9):90—94.
[5]李晓梅,刘振天,宋敏,等应重视语码转换在双语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高教研究.2008(2):82—83.
[6]林伟连,许为民.“人世”后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四个重要环节[J].中国高教研究,2003(6):34—36.
[7]陈龙梅.关于“双语”教学的探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2):102—103.
[8]Joseph P.Danials,David D.VanHoose.International Monetoryand Financial Economies 3e[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大连民族学院教学改革项目“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模式在国际金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YT一2009—02)。
[作者简介]苗芳(1975—),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大连民族学院经管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金融;刘秀玲(1962—),女,吉林松源人,大连民族学院经管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投资;李晓梅(1958—),女,辽宁本溪人,大连民族学院外语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双语教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