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表演中的传情与形体语言

2010-12-29

中国市场 2010年35期

  [摘要]在声乐表演过程中,表演者只有把握好作品的基席懒,并在自我陶醉的基础上加之以形体语言这种有改的传情方式,才能加强表演的可看性及对观众的吸引力,提高演员的表演技能。
  [关键词]投情;形体语言;视听联觉;声乐表演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35-0133-01
  
  在音乐表演艺术中,心理能力是表演创造中最丰富、最活跃的要素之一,其中包括音乐表演者的体验、记忆、投情与传情、想象与联想、临场心理等。加强音乐表演者心理能力的开掘,对提高音乐表演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传情的意义及方法
  
  音乐表演中,传情是建立在对作品情感内涵的把握的基础之上,正确的理解和领会乐曲的情感,表演者才可能传达作品情感。
  声乐艺术的意义在于:通过语言特别是形体语言的艺术化构成声乐的艺术形式,通过形体语言传情达意,并构成艺术的内涵。吐字真切、以字行腔达到字声结合,是“字正腔圆”的精髓,也是传情达意的基础,只有将吐字标准化才能使听众在听懂字面意思的基础上具体体会歌曲的内在含义。准确深刻地传达声乐作品的内涵和情感,才能达到声乐艺术的完美境界。想要通过形体语言传情首先要深刻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掌握歌曲的情感内涵,然后深入到作品之中去,进入“角色”,获得切身感受,再通过自己的理解用恰到好处的形体语言表现出来,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传情效果。
  
  2 形体语言的表达
  
  形体语言作为语言的一种,属于非言语性的语言。它是由人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行体动作和体位变化而构成的一个视像符号系统,是人们在长期的交流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自然符号。形体语言一方面以视觉的可感性区别于有声语言和其他声音符号;另一方面,它还因其具有信息功能和交流功能而不同于人的生理行为。
  声乐演唱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其形体语言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已经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主要凸显在交流功能上,它能使演唱者与观众做到互动与情感交流。它还具有表情性功能和美感表达功能。如果表现准确则在声乐表演中能很好地协同语言及旋律生动的阐明声乐作品的内涵,甚至可以起到直观表现作品意境的作用,这些要素共同完成歌唱情感传情的整个过程。细分起来歌唱时的形体语言包括三个方面。
  2.1 肢体(无声的语言)
  声乐演员站在舞台上演唱,自然离不开肢体的表演。它不仅能帮助歌者表达情感、渲染气势,而且能够为之形体造型。形体语言主要包括以手为主导的手臂,以腰为中轴的“身法”,以及以腿脚为支撑的步态等几方面的综合运用技巧。如果在声乐表演中因为肢体不协调或形体感觉欠佳而得不到肢体的有效帮助,常会使演唱者跳出已经体验到的作品情感,并随即影响声音的感觉和发挥。所以。声乐演员站在舞台上必须有一种控制力,并且要按歌唱的正确姿势来进行歌唱艺术的表演。
  2.2 眼睛(心灵的语言)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最能表现人复杂心理和细微感情的途径。不同的眼光、眼神反映着人的不同心态与感情。“眼是心中苗,所以说手、步、身、口都对了,眼睛不精、不拢神,‘眼睛没戏’也没办法抓住观众”。所以,歌唱演员在表演时,要特别注重“眼法”的表现力。
  2.3 表情(丰富的语言)
  表情是最能表现人物感情的方式,情生于内而表于外。演员在表演声乐作品时,一定要从面部表情做起,要敢表演,什么样的感情就流露什么样的表情,自然、不做作、略带夸张。歌唱演员在表演时,表情要贴切、真实、表里如一,不可矫揉造作,否则缺乏真实感的表演,势必影响歌唱艺术的感染力,甚至引起观众反感。
  
  3 传情与形体语言的密切关系
  
  首先,形体语言是传情的一种重要的形式,两者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其次,恰到好处的形体语言在作品中运用能够更好地传达作品的情感。最后,形体语言与传情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二者的统一配合才能达到视听联觉的效果。
  冯特的情绪三维说:愉快与不愉快、紧张与松弛、兴奋与平静。只有通过表演者形体语言这种直接的传情表达才能让听众更好地了解歌曲的基调,反映出与之相应的情绪。若想聆听者达到视听联觉的效果,这不仅需要表演者自己内心充满情感,更重要的是要把这种内心的感受通过表演者的形体语言进行外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更全面地诠释作品,加强作品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