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2010-12-29刘宝英
中国市场 2010年35期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社会审计发展迅猛,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公众对审计风险的意识增强,尤其是在深圳原野事件、“中诚”伪证案、美国安然公司等财务丑闻的揭露及安达信国际会计公司的崩塌之后。在我国有执业注册会计师627多人。分布在全国500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中,而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为中小型事务所,因此我们应对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存在的审计风险问题予以格外的关注。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审计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35-0072-01
1 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
1.1 服务对象
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对象主要为中小非上市企业,这些企业往往机构设置简单、内控制度失效,其审计往往是迫于政府监管机构的压力或融资的需求。企业机制的不完善及其特定的审计目的不仅使服务市场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而且会引发同企业经营者共同粉饰财务报表,出具虚假审计财务报告的风险。
1.2 相关法律法规与监管制度
在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对审计目标、一般原则、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及如何追究会计师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的行政责任规定较为完善,而对其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损失赔偿的范围及计算方法,则没有具体的规定,且政府相关部门对其监督和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行业互查措施流于形式。由于我们对审计违规惩治力度不够,监管措施不到位,使得审计人员忽视违反法律法规会带来的后果,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无视风险的存在。
1.3 CPA的自身素质
相对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起点低、知识结构单一,存在严重的人才缺乏、知识结构两极化现象。并且部分事务所不重视后续教育使得知识的更新跟上快速发展的经济步伐,从而无法解决新经济环境下出现的新问题。
此外,我国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高低不一,一些事务所内部激励机制不合理,内部控制不完善,审计人员工作涣散,无责任心,甚至有些事务所因为将工资与审核数量挂钩,促使了一些注册会计师为了金钱迎合被审计单位,与其串通作弊。
2 中小型事务所审计风险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防范、降低审计风险
2.1 外部原因
(1)完善中小现代企业的管理体制,重构审计的三方关系,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加强中小企业对审计重要性的认识,让众多的中小企业真正意识到社会审计的作用,主动要求审计。
(2)建立统一的监管体制,在税务、工商、金融机构等个部门实现信息财务共享,以避免会计信息的失真,为注册会计师创造良好的职业环境。
(3)完善法律法规与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我国相关法律对审计违规的民事责任以及刑事责任承担方法,加大惩罚力度。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套完整审计监管系统。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协会作为行业自律管理组织,应充分发挥其统一监管、服务及协调的职能,增加监管的透明度。还可充分发挥民间监督的作用,使其同政府监管力量共同形成社会监督压力,并鼓励社会公众向监管机关提供违规审计的线索。
2.2 从中小事务所自身抓起
(1)加强学习与培训,提高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能力。事务所应定期组织审计人员学习,并针对学习内容进行考核。特别是在新准则颁布或法律法规有变动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新知识,尽快将新准则运用到工作当中。注册会计师应在审计过程中积累经验,自觉主动地学习,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合适正确的审计方法和程序,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审计成本。
(2)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审计组成员应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保持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并对审计过程中获知的信息保密。会计师事务所在承接审计项目时,应考虑自身的执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
(3)确保事务所的质量控制复核制度落到实处。由于中小会计师事务所人员少、机构设置不完善,导致业务质量控制流于形式。对此,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也明确指出,在小型事务识别出需要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的业务后,可以聘请具有适当资格的外部人员或利用其他会计师事务所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4)积极拓展事务所的业务。由于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面对的大部分为私营的中小企业,其财务人员相对较少,专业素质较低,因此中小型事务所除了一般地审计业务外,还可增加税务服务业务、会计服务业务。为其提供代理记账、编制财务报表、工资单处理、提供税收筹划服务,办理企业的各种税务工作等业务。这样既为事务所拓展了收入来源,还可以借助注册会计师的能力减少了企业舞弊现象的发生。
(5)加快转变事务所的体制转变。目前在我国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以有限责任为主,少数一部分为承担无限责任的合伙制小型会计师事务所。而多年以前我们国家就倡导转变其事务所组织形式,采取有限责任合伙制,鼓励审计工作人员成为事务所的合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