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职业体育发展研究

2010-12-29胡利军杨远波

体育科学 2010年2期
关键词:俱乐部运动员职业

胡利军,杨远波

中国职业体育发展研究

胡利军1,杨远波2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宏观环境(PEST)模型分析、波特(PORTER)模型分析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和体育营销学的角度,研究西方职业体育和中国职业体育的发展规律。探讨西方职业体育的本质属性、职业体育基本概念、职业体育发展阶段及特征,在分析中国职业体育的发展现状,剖析影响中国职业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中国发展职业体育提出对策建议。

中国;职业体育;影响;因素;发展;对策

1 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体制发生了变化,其中经济体制的改革更为突出,从而使我国的体育体制也进行了改革。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突出表现为:竞技体育改革推行运动项目管理协会实体化,以足球职业化改革为突破口,篮球、排球、乒乓球和网球等部分项目向职业化过渡。从1992年,我国第一家职业体育足球俱乐部在大连成立和中国首家股份制足球俱乐部在四川建立至今,十多年职业体育发展的坎坷历程,使得中国职业体育已有了自己较为丰富的内容,许多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许多共性的规律,需要人们去归纳、概括和总结,以便更好地指导、促进中国职业体育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文献研究表明,我国学者围绕职业体育进行了较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研究成果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院校的硕士和博士论文;二是各类基金赞助的研究课题,进一步分析表明:目前的研究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第一,对职业体育基本概论的研究不够深入,理论上没有突破,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职业体育的现状,如对职业体育运动员的定义不能很好地说明中国大量专业运动员与职业体育运动员的区别;第二,有的研究,理论联系实践不够,理论研究与中国职业体育实践脱节;第三,对中国职业体育现状和发展规律全面、系统地深入研究不够,如对影响中国职业体育发展的因素缺乏整体研究。我们认为,对当今职业体育本质的诠释是研究职业体育发展规律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前提,对中国职业体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全方位把握,对中国职业体育问题的深入探讨,并提出完善中国职业体育的对策建议,有利于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而中国竞技体育的改革与实践,又对中国职业体育的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调研

研究的主要资料来源于相关的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课题报告、专著、期刊论文及相关文件等。

2.2 宏观环境的 PEST模型分析

PEST即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和科技(Technological),这些外部环境因素,结合职业体育社会现象的实践,分析得出影响职业体育发展的宏观环境因素。

2.3 波特(PORTER)模型分析

将职业体育看成一个行业,运用波特(Porter)行业竞争力量模型理论,归纳影响西方职业体育发展的内部因素,为研究中国职业体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2.4 比较研究

按照影响西方职业体育发展的内外环境因素,分析比较中国职业体育的发展环境和影响因素,为我国职业体育发展对策研究提供基础。

3 职业体育发展阶段和职业体育几个基本概念的探讨

3.1 职业体育发展的历史阶段

职业体育是伴随着业余体育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的出现又促进了业余体育的普及和提高,二者相互促进,走出了一条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道路。

从实践来看,根据不同时期标志性组织或事件的出现,可将职业体育的形成和发展分为5个历史阶段,以便对职业体育实践进行理论梳理。以体育作为一项产业起源的时期作为职业体育发展的起点,这是由职业体育的产业特性所决定。将国际奥委会1980年从其章程中删除“业余规定”作为一个标志性事件,并不是说在职业体育的发展过程中,国际奥委会做了很大的贡献,只是说明由于这个事件使得职业体育的发展终于摆脱了“业余主义”的攻击,而获得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更大的发展空间。职业体育发展的历史阶段可以划分为以下5个历史时期:

第1阶段,职业体育的萌芽(1600—1749年),以 17世纪初英国商业体育的萌芽为标志。

第2阶段,业余体育俱乐部的诞生(1750—1868年),以1750年英国新马克特New Market成立赛马俱乐部为标志。

第3阶段,职业体育俱乐部与职业体育联盟的诞生(1869—1897年),以1869年美国第一家职业体育俱乐部——辛辛那提红袜队Cincinati Red Stockings成立和1871年全美职业棒球运动员协会(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aseball Players)成立为标志。

第4阶段,职业体育联盟的迅速发展与成熟(1898—1979年),以1898年美国国家篮球联盟(NBL)的成立和意大利足球联合会宣布成立为标志。

第5阶段,职业体育成为奥林匹克运动会大家庭的一员,成为现代竞技体育的重要构成部分(1980年至今),以1980年国际奥委会从章程中删除“业余规定”为标志。

3.2 职业体育的几个基本概念

研究表明:各国学者对职业体育领域中许多基本概念的界定,由于国情不同,理解角度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许多定义(如什么是职业运动员等)难有权威的统一说法。因此,对于一些职业体育的基本概念,通过研究,本研究也给出了定义。

职业体育是一种高度专业化、商业化了的高水平竞技体育,其核心是职业体育赛事的运作和推广。职业体育赛事是以体育运动为基本手段,高度专业化、商业化、市场化了的竞技比赛活动,它也是职业体育向社会提供的最为重要的体育服务(产品)。

职业运动员是指专门从事体育运动竞赛和表演,以从中获取的报酬为主要生活来源,并独立拥有自身人力资本所有权的高水平运动员。职业运动员必须同时满足:竞赛表演专门性、报酬生活性和人力资本独立性3个基本条件。职业运动员是职业体育服务(产品)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体育服务(产品)核心产品的生产者。该定义强调:职业运动员必须同时满足3个基本条件:第一,同时从事体育运动的竞赛和表演;第二,从体育运动竞赛和表演中获得收入,并作为其主要的生活来源;第三,独立拥有自身人力资本的所有权。

准职业运动员是不同时具备职业运动员的3个条件的高水平运动员,与职业运动员相比,一般具有不稳定性、高淘汰率和无形资产低等特征。准职业运动员包括:领取工资的专业运动员,获得奖学金制或奖金制的学生运动员,不以体育运动为职业的高水平业余运动员等等。如中国的专业运动员,虽然从事体育运动竞赛和表演,并从中获得主要生活来源,但是其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不归其自身独立所有,很大程度上归属于运动员人力资本的投资部门,这类准职业运动员只有在进入职业体育市场,实现交换,并独立拥有了自身人力资本的所有权后才能成为真正的职业运动员。又如美国的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虽然能从他们所从事的体育运动竞赛和表演中获得奖学金,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并独立拥有自身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但他们并不是以专门从事体育运动竞赛和表演为职业,而学习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再如高水平业余运动员,虽然他们独立拥有了自身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但他们既不以体育运动为职业,也不以从中获得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所以也不是职业运动员。

职业体育俱乐部是从事职业体育活动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其实质就是遵循市场经济的竞争、供求、价格等基本规律和体育运动发展规律来经营竞技运动项目,向社会提供体育服务(产品)的体育组织形式。职业体育俱乐部是体育运动高度专业化、市场化的产物,是职业体育组织中最为活跃、最重要的基层单位。在中国,现阶段职业体育俱乐部具有两种形式:其一是企业法人实体,是体育产业的构成部分;其二是社团法人实体,后者也可称之为准职业体育俱乐部。

职业体育联盟是职业体育的组织形式,其实质是对某一特定区域内的某项职业体育运动项目进行管理、计划、执行、协调的非盈利或盈利性法人机构。职业体育联盟有自己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了联盟自律机制,如运动员转会制度,职业运动员工资制度等。职业体育联盟不但能在市场中独立生存和发展,还有赢利的可能。

职业联盟自律是指为了规范各俱乐部及整个联盟成员的行为,联盟通过建章立制强化联盟自身管理,规范和约束联盟内部行为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使各成员俱乐部间保持经济上和运动水平上的相对平衡,从而限制俱乐部间的竞争,减少内耗,同时又提高各俱乐部在市场上的整体竞争能力,使比赛结果更具有不确定性,实现联盟整体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联盟章程是联盟自律的核心制度。

在中国,体育职业化是指部分专业化的高水平竞技体育项目转化为职业体育的过程。高度职业化的体育运动走向产业化的方向,最终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体育产业。体育运动项目职业化道路有两种,一种是以职业体育俱乐部为主体,如中超联赛俱乐部;一种是以赛事组织为主体,如上海 F1赛事、上海大师杯网球赛、北京国际网球公开赛等等。

4 影响我国职业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4.1 影响我国职业体育发展宏观环境因素的 PEST模型分析

PEST模型是一种企业所处宏观环境分析模型,本研究结合职业体育社会现象的实践,分析得出影响职业体育发展的宏观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等8个方面(图1)。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探讨宏观环境对我国职业体育发展的影响。

图1 影响职业体育发展的宏观环境PEST模型

4.1.1 政治环境与中国职业体育发展

新中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建国初期就成立了指导和管理体育运动发展的政府部门——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这足以证明新中国对发展体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毛泽东同志早在1952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时就为中国体育事业题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重要指导方针,后来,历届领导人对中国的体育事业也都有重要指示。这些使得中国的体育事业与中国政治有着紧密联系,这是中国体育与政治关系的重要特征。在中国体育发展历史上“小球转动大球”等事件就是这种体育与政治紧密联系的典型体现。由于这种原因,在国际大赛,特别是奥运会上夺得优异成绩,借以展示中国的综合实力和强大,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提高民族凝聚力成为了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头等大事,这也使得中国高水平的竞技体育获得了快速发展。

职业体育是高水平竞技体育的一部分,因此,中国政治环境必定会对中国职业体育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种体育与政治过于紧密的结合,对职业体育的发展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影响。一方面,由于政府对竞技体育高度重视,中国可以通过政府机构的调整,竞技体育管理制度的改革,迅速推进部分体育项目职业化,这对中国职业体育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事实上,在我国职业体育市场的启动和初期培育中,政府体育管理部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这种紧密联系,导致政府对竞技体育水平(如国际大赛奖牌)的强烈需求,如果在国际大赛与国内职业体育赛事发生冲突时,“保大赛”的选择就极为自然,而影响了职业联赛等等。

4.1.2 经济环境与中国职业体育发展

职业体育作为产业的发展受制于国民经济环境。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职业体育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职业体育的经济本质是以生产体育服务(产品),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自身的经济价值,所以,市场经济是职业体育赖以生存的经济环境。同时,经济发展水平是职业体育发展的坚实基础,社会财富的增加,直接带来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升,闲暇时间的增多,为职业体育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能给职业体育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财政来源。

从产业分类来看,职业体育生产的产品属于服务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农业、特别是工商业的大发展,给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基础之上的,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剧增,带来了服务行业的兴隆,从而也带来了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中国正面临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期,这为中国职业体育带来了发展机遇。但也应该看到,服务业在中国经济中占的比重还是十分有限的,也就是说,中国服务业整体水平还不发达,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低,自然也会影响和制约中国职业体育发展水平。

中国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经济体制与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差异之一就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强调“规划”,强调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而这一点对于职业体育的发展是有利的。因为完全的自由竞争市场并不是职业体育发展的最佳经济环境,职业体育联盟实际上是一种垄断组织,是一种行业垄断。因此,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更有利于职业体育生存的经济环境。

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成功加入了WTO世界贸易组织,实现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结合。这种经济的全球化对中国职业体育的发展会带来深远的影响。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加速了商业体育的全球化进程,导致国际职业体育对中国的渗透,争夺中国职业体育市场资源。如随着成熟职业体育赛事NBA的全球化扩张战略,中国已成为NBA重要的全球目标市场,同时,中国CBA联赛更多地开始模仿美国NBA发展模式,这无疑对中国职业篮球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4.1.3 法律环境与中国职业体育发展

职业体育的发展需要市场经济的环境,而市场经济体制是建立在法制经济的前提条件之下,所以,职业体育能否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健康发展,法律法规体系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这一点已经被西方职业体育发展历史所证明。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司法体系经历了一段曲折发展历程。同时,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些都使得我国现阶段所急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体育事业也不例外,这对需要在市场经济中发展的中国职业体育来说是不利的。所以,在中国发展职业体育,建立我国职业体育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十分重要,这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对于这一点,我们应该给予高度重视,没有完善的职业体育发展相关法制的保证,盲目发展中国职业体育项目,甚至还是以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法制体系,以非“法治”的手段来推行中国的职业体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是行不通的,必定会阻碍中国职业体育的发展。

尽管,中国现行的体育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利于中国职业体育的发展,但是,在中国建立有利于职业体育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有着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这有利于建立类似于美国对职业体育联盟发展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反托拉斯(垄断)豁免权”和类似于德国的有利于职业体育俱乐部经营和体育传媒领域的“卡特尔法案”等职业体育法规的建立。但遗憾的是,这种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4.1.4 教育体系与中国职业体育发展

中国现行的教育体系不支持中国职业体育的快速发展,职业体育所需要的后备人才,即准职业运动员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中还是极少数人。我国教育部门已形成: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不发达,大多数学生很难进入高等院校,为提高升学率,学校和学生常常突出智力发展,而忽视体育。因此,在这条人才培养的系统中,要培养出高水平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目前难度极大。为培养专业运动员后备人才,体育部门形成:(业余)体校——体育职业中专——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的体育人才培养途径,但培养出来的学生文化水平上有明显的不足,导致各级体校生源的不断萎缩,也难以很好维持。可见,中国职业体育的发展一定会遇到后备人才缺乏的问题,这是中国发展职业体育的先天不足。

当前,我国教育体系的改革和发展也对中国职业体育的发展有了许多积极的影响。首先,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规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扩大,这为高水平的体育人才进入教育部门的培养体系提供了可能的空间,如许多高水平的运动队因此也成为了高校代表队;其次,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改革,重视培养复合型人才,重视技能的发展,这当然也应包括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此外,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大学生体育联赛也蓬勃发展。同时,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在联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上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如在初级体育人才的培养体系上,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正在向着从“体教互补”到“体教结合”,再从“体教融合”向“体教一体化”的方向迈进;在高级体育人才的培养上,集“教学-科研-训练”为一体的高等院校正在形成。这些中国教育体系的变化必将对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产生深远影响。

4.1.5 科学技术与中国职业体育发展

科技进步对职业体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职业体育的发展史上,人们最能认同的就是电视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以及快速便利的交通工具的广泛运用,使得职业体育产品的潜在消费变成了现实的购买力,带来了职业赛事的繁荣。此外,现代高科技在职业体育赛事中的广泛运用,为职业体育赛事的包装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持,使得职业赛事产品更具有娱乐性、刺激性、竞争性,提高了赛事产品的质量,使其更具有吸引力。我国科技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科技成果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电视在城市家庭得到了普及,电视机产品随着科技的进步,也不断更新换代,从黑白电视-彩色电视-数码电视-等离子、液晶电视等等;中国铁路早已普及,近来年,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业也有了长足进步,城市家庭购买小轿车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移动电话客户;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宽带的普及,网络用户迅速增长。可见,中国发展职业体育具有很好的现代科技支持环境。

4.1.6 城市生态与中国职业体育发展

我国城市生态中最为突出的特征是城市化。我国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国的城市化已成为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这种战略导致了我国城市化迅猛发展。据统计,我国2003年的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0.5%,远超过原来计划的2005年达到35%左右水平。根据规划,我国将在本世纪中期城市化水平达到65%,再进而达到75%,这种速度远超过了职业体育先行者英国和美国当时城市化的发展水平。

城市是职业体育发展的根据地,城市化带来了城市交通、旅馆和餐馆等旅游业、餐饮业的快速发展,为职业体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城市人口是职业体育的最终消费者,所以,城市化无疑有利于职业体育的快速发展。但我国目前城市化的水平还是有限的,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75%以上的水平。

4.1.7 生活方式与中国职业体育发展

一般来说,生活方式就是人的生活格局与行动选择。人们在基本的生存物质满足后,生活方式则可选择,它的实质就是人们的“行为消费”和“时间消费”。在美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通过教育与宣传,体育消费被认为是一种健康消费,于是人们的消费结构中,体育的内容逐步攀升,构成不可缺少的日常内容,这为美国职业体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以及教育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人们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从城镇居民生活的恩格尔系数持续平稳下降能得到证实。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把体育消费视为“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花钱买健康”、“送礼不如送健康”等观念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城市居民“健身健美”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和追求,花钱欣赏高水平的体育赛事也成为了人们选择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

4.1.8 文化价值观念与中国职业体育发展

职业体育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最早起源于西方,因此,西方职业体育已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西方文化的深深烙印。因此,人们很容易想到,如果在中国发展职业体育,它会与中国的东方文化是趋同、融合、排斥还是对立呢,也就是说,中国人的文化价值观念对中国职业体育的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相应的创造才能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前者也称为“硬文化”,后者可称为“软文化”,软文化则是文化的深层结构,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殊的文化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价值尺度、道德规范和情感趣向。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主要在于“软文化”的差异。职业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这两种文化表现形式兼而有之,职业体育的“硬文化”承载着“软文化”的内容,如职业体育精神、职业体育价值等等,通常通过职业运动员明星得以展示,通过职业赛事品牌来塑造,让人们认同和接受。

悠久的中国历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念,将影响中国发展职业体育的价值趋向,中国的职业体育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形成中国特色的职业体育文化,因为职业体育只有真正融入中国文化才最终为中国大众所接受。近年来,从中国篮球协会着力打造中国CBA文化,就说明文化价值观念对中国职业体育发展的影响已经受到了业内人士的重视。

4.2 影响我国职业体育发展的微观环境因素的PORTER模型分析

职业体育的核心是向社会生产满足大众需要的体育服务(产品),因此,将职业体育看成一个行业的假设是有道理的。按照行业间竞争的波特(Porter,1980)竞争力量模型理论,本研究从职业体育内部和相关行业的角度,归纳影响职业体育发展状况的5个因素(图2)。本文将从这5个方面探讨微观环境对我国职业体育发展的影响。

图2 影响职业体育发展的微观环境“PORTER模型”

4.2.1 职业体育内部的竞争因素

4.2.1.1 我国体育项目潜质

我国体育项目的潜质,即项目自身所具有的观赏性、对抗性、群众基础、市场化等等是不尽相同的。我国具有一批群众基础较好的高水平竞技体育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女子排球等等,这些项目虽说在世界上商业化程度不高,但在我国,具有一定的职业化潜质。就我国的三大球和一国球而言,足球和篮球对抗性相对排球和乒乓球要强,职业化进程也是足球、篮球抢得先机,从群众基础来看,乒乓球号称中国国球,女排由于获得过五连冠,两者也都有较好的群众基础。但总的来看,目前,各运动项目谁都不具有市场竞争的绝对优势,是否赢得市场主要取决于体育项目自身职业化发展的思路、方法和手段的创新,这从我国职业体育项目发展市场反映强弱轮换就得到了验证。

4.2.1.2 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性质

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仍处在初创阶段,各项目的发展状况相差较大。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俱乐部在民政部门注册,以社团法人形式存在,即所谓“运动队+企业赞助”模式,现阶段这种模式占绝大多数;另一类俱乐部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以企业法人形式存在,后者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如目前参加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的16支俱乐部采用的都是后种形式。又如我国乒乓球俱乐部实施“双轨制”,俱乐部既可以是专门从事乒乓球运动的社会团体,也可以是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这两类俱乐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市场竞争中各有自己的优势,现阶段中国职业体育项目采用哪种俱乐部模式更优不能一概而论,应取决于项目本身的特质和市场接受的程度等等。我国在民政部门注册的机构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所谓的“民办非企业”。这种组织的性质很像英国的许多有限责任公司制俱乐部,这些有限责任公司制俱乐部按英国公司法是非营利公司,而股份也是象征性的,不分红,不退股。可见,在我国,民办非企业性质的俱乐部也是一种可尝试的职业俱乐部形式。

4.2.1.3 职业体育赛事

我国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运动项目分别在1993年、1995年、1996年和1998年实行了主客场制的职业俱乐部联赛。如职业足球,初步形成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依托市场发展职业赛事的新局面,以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正在形成,并创造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足球联赛不再被孤立地看成一个简单的体育赛事,而是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尽管四大俱乐部职业联赛到目前为止仍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困难,但是整体上俱乐部联赛的质量在稳步提高,特别是在联赛的组织管理、联赛竞赛制度的创新,俱乐部的管理与运营、裁判员的执法水平、职业联赛整体的市场运作、观众的人数、社会的关注度等方面都有改善和提高。但职业联赛与国家队参加国际大赛的训练比赛之间的冲突也越来越明显,导致有的项目稳定的联赛赛季常常难以保证,体育职业化受到了来自举国体制下集中封闭式训练的巨大挑战。

4.2.1.4 职业联盟自律机制

我国职业体育发展过程中,职业体育自律机制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不同项目都及时出台了俱乐部管理章程,并根据项目发展的需要及时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如中国篮球协会颁布了《中国篮协运动员转队转会条例》、《俱乐部暂行管理条例》、《运动员注册管理办法》、《运动员管理办法》、《中国篮球协会男篮俱乐部运动员收入的管理办法》等文件。又如乒乓球项目在改革初期就草拟出8个有关改革的规章草案作为行业发展的自律机制:《乒乓球改革的设想》;《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制度章程》;《中国乒乓球协会俱乐部章程》;《关于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代表资格实行注册制度的暂行规定》;《关于中国籍乒乓球运动员、教练员接受境外聘请并参加境外比赛的暂规定》;《中国乒乓球发展基金管理若干规定》;《中国乒乓球协会关于优秀运动员参赛积分电脑排名的实施办法》;《关于建立乒乓球特区的方案》等等,这些为我国乒乓球职业化探索保留举国体制的基本特征与优势,走职业体育市场化道路提供了制度保障。但总的来说,由于我国职业体育起步晚,在中国发展职业体育没有前车之鉴,政府主管部门对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建立和完善,规范管理尚处在摸索阶段,职业体育行业自律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许多制度的建立不够及时、不够到位,因此,对职业体育市场的规范、监督和约束作用不够。

4.2.2 观众、赞助商、媒体、中介等买方因素

4.2.2.1 观众

观众是职业体育发展的根本,因为职业体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满足人们对职业体育的需求。没有了观众,职业体育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国职业体育发展至今,观众火爆的场面、冷淡场面都有过,近年来,观众人数缓慢攀升,但整体而言,我国职业体育观众人数不容乐观。庞大、稳定的职业体育球迷群体尚未形成,观众人数波动大,受国家队成绩影响大。如足球,当国家队、国奥队和国少队的成绩糟糕时,球迷也对联赛失去信心,2004年国足世界杯预选赛出局、国奥队失利,联赛随即跌入低谷就是最好的例证。主要原因是职业体育的发展中,观众的重要作用没有得到职业体育管理和推广部门的足够重视,职业体育的管理者更多是忙于训练比赛,忙于寻求赞助,至于如何扩大赛场观众,无论是从门票定价的科学性,还是销售投入力量均显不够。目前,我国忠实的职业体育消费群体十分有限,职业体育消费市场有效需求严重不足,这从源头上限制了职业体育市场的购买力。

4.2.2.2 赞助商

我国发展职业体育,赞助商功不可没,无论是职业俱乐部的建设,还是职业赛事的举行,赞助商的身影随处可见。我国许多俱乐部就是以“赞助企业+体育部门”的形式共建。如职业足球由于赞助商启动了主客场制的俱乐部职业联赛,同时也出现过没有赞助商的“裸奔”赛季。赞助商作为职业体育的大买方,与职业体育组织之间的讨价还价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但由于我国体育中介机构不发达,缺乏对体育赛事等职业体育资源价值的权威评估机构,常常体育部门出价太高而失去赞助的机会。一般来说,赞助企业看好的是职业体育活动具有良好的大众亲和力,体育资源作为广告媒体的价值。通过赞助职业体育赛事或组织,既能提高企业的形象,回报社会,提升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又能提高其产品的认知度,促进产品的销售,扩大市场占有率,还能凸显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因此,给赞助企业的回报是十分重要的,给企业回报得越多,职业体育组织的议价能力越强,对赞助商的吸引力也越大。事实上,企业与职业体育组织之间,通过赞助活动实现双赢是共同的目标。在我国,由于职业体育刚刚起步,职业体育组织在吸引赞助商的过程中既要考虑经济因素,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职业体育与赞助商中的桥梁作用,这也是我国职业体育发展初期的重要特征之一。

4.2.2.3 媒体

媒体与我国职业体育发展之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电视转播权问题。体育赛事转播权包括广播电台转播权、电视转播权和网上转播权等等。其中,电视在当前的媒体中居主导地位。在国外有偿转播赛事已成为惯例,电视转播权收入已成为许多职业体育组织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在我国,电视有偿转播权问题至今没能得到有效的解决,有的赛事还需要给电视台付费转播,赛事转播权成了中国职业体育发展的限制因素。1994年,中国足球协会与中央电视台签订了1994—1998年的甲A联赛电视转播合同,首次以每场比赛给中国足球协会2分钟广告时段,对体育组织电视转播权给予补偿。1996年中央电视台与中国乒乓球协会联手举办了“乒乓球电视擂台赛”,双方无偿投入各自的资源,赛后效益共享,开创了体育组织与电视媒体共同投入互利双赢的新模式。近年来,中国职业体育与媒体向合作共赢方向发展,如转播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的全国平台发展到5家,国内转播中超联赛的电视频道突破了30家;中国篮球协会与CCTV-5、东方卫视、新浪网等主流媒体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排球协会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共同推广全国排球联赛等等。总之,媒体在我国职业体育的发展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但由于我国媒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制约,其作用空间受到了限制。

4.2.2.4 中介

在我国,体育中介机构的发展远不能满足职业体育发展的需要,无论是中介机构的数量和规模,还是中介机构的运营方式和水平都与我国职业体育的发展现状不相匹配,从而限制了职业体育的纵深发展。

体育中介机构在职业体育的发展中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体育项目潜在商业价值挖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体育中介机构的活跃程度。由于我国职业体育起步晚,体育中介机构相对薄弱,导致我国商业价值相对较好的职业赛事和著名运动员的商业开发基本上都是由国外知名体育经纪公司来代理或推广。相比之下,国内专业化的体育经纪公司目前不仅数量少、规模小,而且经营管理水平低、竞争力差,许多中介公司还在采用传统的“人际关系式”的工作方式。

4.2.3 运动员、教练员、高级技术及管理人员等人力资源供应方因素

运动员、教练员、管理人员等等是职业体育发展的人力资本。职业体育运动员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同样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运动员的价值评估,主要包括:运动员技术水平、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年龄、运动员的声誉等等。一般情况下,价格反应价值的大小,但其市场价格并非只由其价值所决定,还取决于市场供需关系。即运动员转会价格是基于运动员的价值和市场的供需状况。但这些并不就是运动员未来真实的价值,只是运动员未来价值的实现基础,运动员未来价值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来自于球队客观环境和运动员自身主观环境两个方面。

我国运动员成本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有些项目运动员价格明显高于价值,出现价格与价值的扭曲,运动员薪金增长过快,既与我国体育项目职业化水平不相适应,又给职业俱乐部带来了过大的财务负担,严重影响了职业体育俱乐部的运营,限制了职业体育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其实,限制俱乐部运动员的报酬对职业体育项目管理部门和俱乐部都是有利的事。从理论上分析,运动员的基本工资有些是球队的“风险投资”,所以应控制在一个比较低的合理的范围内,因为球队赛季未来最终的名次是一个未知数,存在着风险。奖金(包括出场费),相对说来,应控制在较大的范围,因为他与运动员基本工资相比,更能起到调节运动员未来价值的实现程度。运动员的基本工资是基于过去价值的评估,是其过去价值的价格要求(当然还有当时的市场供需环境),而奖金则更多考虑的是运动员未来价值的实现,是运动员未来价值的价格要求。

运动员的使用价值,在我国由于职业俱乐部的性质不同,俱乐部投资人构成不同,使得俱乐部在拥有职业运动员的使用价值的所有权上存在着差异。事实上,俱乐部作为社团或经济实体单位,其应该拥有合同期内运动员的使用权,如果项目协会需要俱乐部成员参加国际比赛,效力国家,协会给俱乐部补偿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我国职业体育人才市场处于发展的初期,各项目协会对运动员的转会制度建设,结合本项目特点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如限制俱乐部外援的数量和使用条件;中国乒乓球协会推出运动员流动中的“摘牌制”等等。但总的来看,我国职业体育人才流动环节多,障碍多,流动不畅。此外,我国职业体育高级管理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也都急待提高。

4.2.4 娱乐休闲业替代品威胁因素

当代社会,娱乐休闲产业以其无所不在的影响,正渗透到经济增长、文化演进以及人们社会生活的所有层面。娱乐行业替代产品对中国职业体育行业发展的威胁是巨大的,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职业体育刚刚起步,忠实的消费群体一时还难以形成和稳定,消费群体脆弱;另一方面,从我国居民用于娱乐休闲的消费支出看,用于体育消费的比例不到10%,其中,大量的还是用于购买体育服装和器材,参加体育运动,真正用于职业体育观赏消费的支出是十分有限的,这就从源头上制约了我国职业体育消费的来源。此外,即使是西方发达国家,职业体育消费也是更多的依靠培养消费者对职业体育运动的品牌忠诚度,对体育联盟或俱乐部的心理依赖,因为许多娱乐休闲替代品具有价格优势,易于被接受,易于成为替代品。因此,培养消费者对职业体育运动的品牌忠诚度,使消费者更多依赖体育项目或职业俱乐部,这正是目前我国发展职业体育运动中常常被忽略的。消费者才是真正的上帝,职业体育行业也是如此。

4.2.5 新联盟或俱乐部进入者因素

新联盟或俱乐部进入者对我国职业体育发展的威胁,与西方完全市场经济体制下,仅仅依靠市场本身的调节作用相比,我国职业体育来自这方面的威胁要小。因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就竞技体育项目职业化而言,在运动项目和俱乐部数量的选择上,计划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什么运动项目职业化,职业俱乐部数量多少看似取决于项目和市场,其实真正还是取决于体育管理部门,也就是说,现阶段我国职业体育的发展并非市场主导,而是政府主导型。这将导致新联盟或俱乐部进入时,遇到来自原有联盟形成的进入壁垒小,付出的市场进入成本低,职业体育项目或职业体育俱乐部之间更易趋于竞争有序。

5 中国发展职业体育对策分析

中国部分竞技体育项目职业化改革是大势所趋,是顺应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体育体制改革的结果,是建立新时期我国体育新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顺应国际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将从5个方面:即统一认识、战略定位与目标、管理体制与路径、运行机制和方法、实施保障,探讨我国职业体育发展的对策。

5.1 统一认识

5.1.1 正确认识中国职业体育产品性质

在西方,一般认为,职业体育产品更多的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但是,职业体育产品也并非完全被视为个人物品,在某种程度上,还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倾向,这一点从许多职业体育联盟获得的反垄断豁免权,以及政府给予职业体育俱乐部低廉使用公共体育设施等等优惠政策就可以得到证实。

在中国,笼统地认为竞技体育服务就是公共产品,职业体育服务就是私人产品是不妥的,也与中国国情不符。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竞技体育还将继续承担着为国争光、振奋民族精神等政治和社会责任,这就使得竞技体育服务具有社会公共服务性质,使其带有明显的公共物品的色彩。而中国职业体育作为中国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其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这是现阶段中国职业体育服务的一个重要特征。

过去我国政府出于国家和社会利益的需要投资竞技体育,所以竞技体育完全被视为提供公共服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本着“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原则,将政府资源主要集中于那些个人或私人组织不愿办,而社会效益显著的竞技体育项目,这些被视为公共服务由政府财政给予扶持。然而,更多的项目将不同程度地进入市场,充分发掘项目自身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运用市场机制广泛争取社会资金的支持,由于这些项目对国家财政的依赖程度逐步降低,他们的公共物品的性质也将越来越低,成为准公共产品,有的甚至成为私人产品。可见,中国(部分项目)职业体育的发展,将经历一个从生产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私人产品的过渡。

5.1.2 充分认识职业体育的经济性质,从国情出发,走中国式职业体育的发展道路

西方职业体育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但是,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从计划经济转型过来,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国的职业体育,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对影响中国职业体育发展因素的现状有充分了解和认识,中国职业体育改革绝对不能脱离中国现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基本的国情,而实现所谓的“突破式”、“超越式”的发展。职业体育作为体育产业的核心部分,更应注重运用其经济规律来发展我国职业体育,探讨中国职业体育发展战略和目标,职业体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制定职业体育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和实施方案。西方的职业体育体制,美国的NBA职业体育体制,欧洲的五大足球职业联赛制度,四大满贯网球赛事管理体制等等,都是经历一段历史发展时期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建立起来的。由于中国国情的差异,决定了中国职业体育的发展不可能照搬西方模式。中国式职业体育与西方式职业体育相比,在发展目标、管理体制、职业赛事、俱乐部建设等诸多方面都具有中国特色。我国发展职业体育应借鉴国外职业体育成功经验,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实际出发,既遵循竞技体育发展规律,又充分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走出一条中国式职业体育的发展道路。

5.2 战略定位与目标

根据需要层次理论,人们只有在底层次的物质需要获得满足后才对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有追求,而职业体育生产的是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产品,人们只有在经济发展带来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后,才有经济实力从事职业体育产品消费和投资。因此,中国发展(部分项目)职业体育的战略定位应该是: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对高水平职业竞技体育观赏和参与的需求,其目标是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和创造经济效益。

竞技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是保证职业体育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国体育职业化给社会资金投入竞技体育提供了渠道。企业看好中国职业体育这块新兴的市场,投入资金组建俱乐部,希望得到有形和无形的回报,获取经济利益。企业投入增加了竞技体育发展资金,有利于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又能提升赛事质量,高质量的赛事又能赢得更多的观众参与,大量的观众参与不但能直接获得可观的门票收入,还能获得更好的电视转播和赞助等收益,创造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的提高一方面保证了训练和竞赛经费,另一方面,还能为投资企业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回报,从而实现中国职业体育的良性循环与稳定发展。

但是寄希望通过体育项目的职业化,短期内快速提高落后项目(如男子足球等)运动水平,实现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并在国际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是不现实的。众所周知,中国竞技体育取得的伟大成就得益于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举国体制优势,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而职业体育的生存土壤是市场经济,而新型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付出改革的代价。失去了原有体制的优势,而新体制还正在摸索中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指望通过运动项目的职业化改革,迅速提高落后体育项目竞技水平只能是不切实际的美好愿望。可见,未来中国竞技水平落后项目职业体育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承担中国竞技体育在国际大赛上的争金夺银的重任。

此外,体育项目职业化是有条件的,并非所有运动项目都必须走职业化的道路,这取决于项目本身的特质和市场接受的可能性。目前,中国的国情也不支持大规模职业体育项目的全面推进,这是由中国的政治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价值观念和人们的实际生活水平所决定。

5.3 管理体制与管理路径

5.3.1 中国特色的协会制

运动项目管理体制改革是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协会的实体化是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根本所在,是国家体育总局根本转变政府职能,进入服务型政府的关键。依据我国《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我国运动项目管理体制改革总目标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协会制。并依据不同情况,使协会逐步成为自主决策、自主管理、自我约束、自负盈亏的社团法人,政府和体育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法律规定对各协会进行管理,行使建议权、指导权、监督权和审计权。按照《纲要》要求:全国性单项协会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工作机制和规章制度,改变过去单纯依赖政府、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办体育的模式,发展和依托社会网络,按照协会章程开展活动,正确行使职能,承担应负的责任,各地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期分批进行协会实体化改革。

尽管我国目前的体育单项协会还没有完全成为责、权、利相统一的独立核算的纯社团性的实体单位,对职业体育项目管理的权限十分有限,作为过渡形式存在的项目管理中心集政府、事业、社团管理职能于一身,但协会的实体化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真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单项体育协会管理体制的必然趋势。要实现协会真正的实体化就必须逐步下放对竞技项目管理的权力,实现政事分开,突出行业协会的作用和职责,努力完善行业协会的自身建设。

可以预见,未来中国运动项目管理将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协会制,因此,体育单项协会也必将成为中国职业体育的直接管理部门,管理中国职业体育运动。事实上,世界上许多国家,无论是西方实行分散型体育管理体制的国家,还是东方实行相对集中型体育管理体制的国家,都是采用单项体育协会(体育社团)的办法来管理体育运动项目,其中包括对职业体育的管理。

5.3.2 管理路径

探讨中国职业体育管理路径,既要明确我国职业体育项目管理改革的特征,又要结合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差异性”和“渐进性”是中国职业体育项目管理改革的两大特征。“差异性”是指由于体育项目的潜质不同所导致的项目职业化难度和程度的不同,进而实施职业化的途径也不尽相同,因此,其职业体育的管理模式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单项体育协会是直接管理职业体育,还是通过指导其所属的职业体育联盟的方式间接管理职业体育项目,两者之间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又如:从我国目前的职业体育俱乐部发展的国情看,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具体形式和内容存在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所谓“渐进性”改革是相对于“激进性”改革而言,主要是指从传统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之外开始,逐步深入到传统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内部,其主要特点是在一段时期内的增量改革。增量改革,是指在旧体制“存量”暂时不变的情况下,在增量部分首先实行新体制,然后,随着新体制部分在总量中所占比重的不断加大,逐步改革旧体制部分,最终完成向新体制全面过渡。

根据以上特征,结合我国现行管理体制和未来发展的趋势,提出我国未来职业体育的管理路径(表1)。在“模式框架”中,核心管理层,即职业体育管理部或职业联赛管理委员会或职业体育联盟等等的落实是完善中国职业体育管理制度的最为关键步骤。

表1 我国未来职业体育管理体制路径模式框架一览表

5.4 运行机制与方法

5.4.1 职业俱乐部运行机制

我国现阶段职业体育俱乐部多种形式并存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是由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所决定。这种状况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将继续存在下去,这也是中国职业体育的特征之一。在中国发展职业体育,并非一开始就必须建立企业性质的职业体育俱乐部,所谓一步到位的西方发展职业体育的模式,不能仅仅以俱乐部性质来衡量项目职业化的水平。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影响职业体育发展的因素都不同于西方国家,职业体育在中国也刚刚起步,职业体育俱乐部建设应顺从国情,企业化的职业体育俱乐部也许是未来中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发展的终极模式。但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应允许和承认别的形式的俱乐部的存在,如以社团法人形式存在的俱乐部等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固然是市场经济中的主体,但事业法人、社团法人也能以合法独立的身份参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来,以订立契约合同方式从事经济活动。同时,由于社团法人属于非营利性质的单位,与原有竞技体育公益性较为一致,在中国职业体育发展的初期更易于被市场接受。可见,中国的职业体育俱乐部具有市场化和公益性的两面性。

尽管在我国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型职业俱乐部并不是很多,但通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企业型的职业体育俱乐部也有相当的规模。如参加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的各俱乐部,参加CBA联赛的各俱乐部。但对这些企业化的职业体育俱乐部而言,不应忽视现阶段我国俱乐部竞赛产品所具有一定程度的公益性特征,过于看重俱乐部自身利益,而忽视职业联赛的整体利益。

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运行机制既受到影响职业体育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外部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受到职业体育俱乐部之间的竞争,受到俱乐部性质、资金、人力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同时还有赖于整个社会改革、体育改革为之提供相应的配套政策。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是随着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改革,在政策先导的推动下,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由专业运动队“脱胎”组建而来。在俱乐部运行上往往模仿西方职业体育俱乐部运行模式,但由于中国职业体育俱乐部与西方职业体育俱乐部生存环境的差异,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微观基础到宏观管理体系,从人们的思维观念到行为方式,包括职业体育俱乐部性质等都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探讨符合中国特色的职业体育俱乐部发展的运行机制势在必行,应从统一认识、完善制度、明晰产权、俱乐部经营、市场培育、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完善俱乐部运行机制。

职业体育俱乐部产权关系不明晰,限制了俱乐部市场化运作空间,影响了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正常运转和发展。职业体育俱乐部产权明晰主要包括:俱乐部的有形资产(现金和实物等)和无形资产(运动员、教练员,管理人员等)的产权归属。职业体育中,体育俱乐部作为实体经营单位,产权关系清晰是其市场运作的基本条件,明晰产权有利于职业体育俱乐部运行和发展。

5.4.2 职业赛事运作机制

职业赛事是职业体育发展之根本。无论是集体项目还是个人项目,职业体育的发展都是围绕赛事而进行组织管理、商业运作、制度建设等等。因此,职业赛事运作机制的完善可谓是发展职业体育的关键所在,职业赛事的成功与否可以充分反映职业体育发展的水平。

职业联赛产权的明晰对职业联赛的运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职业联赛都是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全国最高级别的单项比赛演变而来,全国最高级别的赛事吸引了无数的观众和媒体的关注,年复一年的举行提高了赛事的知名度,提升了赛事的商业价值,这种价值正是职业联赛最初的价值来源。计划经济时代竞技体育完全被视为国家必须发展的一项体育事业,由国家投入组织训练和竞赛,因此,全国赛事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是无容置疑。国家体育总局作为国家发展体育事业的政府管理部门,代表国家拥有全国赛事的所有权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但随着赛事向职业联赛的转变,应该承认职业联赛的推出在对过去赛事价值挖掘的基础上,又一次提升了赛事的商业价值,实现了品牌的提升。从资本运作的角度来看,这本应该是一次资本扩张的过程。职业体育项目管理中心代表国家以无形资产(原有赛事)和投入流动资金(联赛运作经费),在各职业体育俱乐部参与下启动新的职业联赛。很明显,在新的职业联赛中,各职业体育俱乐部占有一席之地,没有各俱乐部的参与,新的职业联赛不可能成功举行。同时,由于联赛这种职业体育产品的特殊性(必须在多个职业体育主体共同参与下才能完成),因此,最初参加新型职业联赛的俱乐部,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拥有一定比例的新联赛的所有权。但非常遗憾的是,最初职业联赛的设计者们沿袭的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思维模式,各参赛俱乐部也没有承担新联赛的运作经费,最为主要的是,没有明确俱乐部在职业联赛中是否应占有股份,比例多少,用多少有形资产或无形资产能获得俱乐部在联赛中所持有的股份等等。所以,至今仍然是体育项目管理中心(协会)单方拥有职业联赛的所有权,每次联赛最多是多给职业俱乐部一些经济补偿罢了。

其实,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协会)单方拥有职业联赛的所有权,对中国职业体育的深入发展并非是一件好事。产权是指出资者所有权为基础的各种行为性权利的总和,包括:所有权、财产权、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处置权和让渡权等等。这些权利之间可以分离,同一财产的产权可以分割为若干份额,根据出资比例占有股份。如果根据现代产权的基本理论,对职业体育联赛进行股份结构改造,成立职业联赛的独立机构(如职业体育联盟或职业赛事管理委员会等实体机构)既能为职业体育的发展融资,又能使投资者真正成为联赛的主人,享有联赛的所有权、经营权和收益权,这既能确保投资者的利益,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职业体育俱乐部与项目管理中心(协会)利益冲突,将有利于我国职业体育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赛制改革与创新是办好职业联赛的重要环节,它能给职业联赛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我国,由于不同体育项目发展的历史、运动水平、项目的特点、普及程度、项目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差异,因此,不同职业体育项目职业联赛制度不应该追求一致,如参赛职业俱乐部数量限制、比赛周期的安排、是否采用升降级制度,是否南北分区等等均可根据项目自身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规律确定,其目的是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有利于职业体育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不同项目职业联赛体制,提高职业联赛的水平,使我国职业体育的发展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参与和观赏体育比赛的需要。

我国集体项目职业联赛与国家队集训、参赛的冲突时有发生,且常常最终是牺牲集体项目联赛的利益,从长远来看,这对中国职业体育的发展不利。由于过去竞技体育的纯公益性,加之目前联赛的所有者和国家队的所有者是同一机构,当冲突发生时,很容易出现联赛让路的局面。其实,国家队和联赛应该相辅相成,国家队的好成绩来源于高水平联赛,国际赛场的成功也能刺激国内联赛的发展。因此,当冲突发生时,应尽可能地在两者之间取得一种平衡,而不应该一味地牺牲集体项目职业联赛利益。

5.4.3 职业体育自律机制

职业体育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作为一个行业就必须有自律性行为规范,这是任何行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自律机制能有效约束行业内参与主体的行为,避免行业恶性竞争,合理配置资源,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职业体育自律机制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职业体育行业自律机制;二是职业体育联盟自律机制;三是职业体育俱乐部自律机制。其中,职业体育联盟自律机制最为关键,是最为核心的自律机制。我们提出三个层面的自律机制只是为了突出职业体育的发展有三个层面的行为需要自我规范。其实,三者之间并不是相互孤立,而是一个有机融合的整体,共同构成职业体育自律机制体系。如联盟自律机制是俱乐部运行的重要自律机制,职业体育俱乐部自律机制以联盟自律机制为前提,职业体育行业自律机制是职业体育联盟自律机制的基础等等。研究表明,国外职业体育的健康发展得益于其完善丰富的职业体育联盟自律机制,如转会制度、限薪资制度、选秀制度、征集“奢侈税”制度、全国性电视合同的集体协议、全联盟的赞助合约等等。这些对稳定职业体育联盟,保证联盟利益的最大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国职业体育自律机制正在建立和完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也建立了职业体育俱乐部管理办法、运动员转会管理办法、运动员合同管理办法等等。但由于目前我国职业体育管理中核心管理层——职业体育管理独立机构(如职业体育联盟或职业赛事管理委员会等)的不完善或是缺位,尚无真正意义的职业体育联盟,导致联盟自律机制的严重滞后,影响和制约了我国职业体育的快速健康的发展。

5.4.4 职业体育的市场营销机制

电视转播权转让收入、门票收入、赞助收入(广告和冠名权)、运动员转会、标志产品开发是职业体育的几大支柱性收入,此外,还有联赛彩票的收入和球队股票收入(我国暂无该类收入)等等。然而,要使每一类潜在的收入变成实现的收入都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市场营销机制。

职业体育的营销机制主要包括职业赛事的经营机制和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经营机制。在我国,无论是职业体育赛事的经营机制,还是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经营机制均处于不断摸索和实践,规范和完善的过程中。从运作的实际经济效益来看,赛事的商业价值的开发虽稳中有升,但其潜在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俱乐部的经营状况不容乐观,亏损普遍存在。

1980年,穆林(Mullin)第一次明确了体育产品一系列影响营销过程的特性。穆林论述了体育组织已经从纯粹“行政管理型”的公共机构形式发展为需要“商务管理型”的企业机构形式。他指出:这种鲜明转变的出现是因为体育发展到依赖于体育经理人积极寻找途径扩大机构收入为基础的阶段。体育赛事一旦商业化、市场化,体育管理者的工作就不再仅仅局限于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而要更多地考虑上座率、转播权、转会、赞助、无形资产的开发等等。同时,在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社会中,体育竞赛已成为商业活动极为重要的载体。可见,职业体育的市场营销在职业体育组织的发展中已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职业体育的市场营销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只是通过职业体育内部人士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来自职业体育外部力量的大力支持。如从国外职业体育联盟的收入来看,电视转播权的收入是其最为主要的收入来源,而我国职业体育发展十多年来,围绕着有偿转播的老大难问题,至今也没有得到解决,而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不是职业体育内部力量单方能够实现的。

当然,职业体育经营机制的完善更重要的还是要依靠职业体育内部力量,依靠职业体育经营人才素质的提升,依靠内部经营创新。美国NBA的实践证明:体育项目的市场占有率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可以通过运动水平的提升和大众传媒广泛的宣传,通过职业体育人、各职业俱乐部的不懈努力,通过与广大的球迷之间建立同呼吸、共命运的紧密联系,培养忠实的消费群体,不断地开发其区域性及国际性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

5.5 实施保障

5.5.1 政策保障

政府对职业体育发展的干预意义重大,政府的保护性干预措施,能保护和资助特定的产业。在西方,政府对职业体育的干预是普遍存在的,并促进了职业体育的发展。“反垄断法”是为鼓励各行业公平的自由竞争,防止经济运行中出现阻碍自由竞争的行为而制定。但美国部分职业运动享有“反垄断豁免权”。如最早获得联邦最高法院批准的“反垄断豁免”是棒球运动,此后,其他职业运动项目也按这一原则行事,这对美国职业体育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它使得职业体育联盟具有限制运动员自由转会、电视转播权的“反垄断豁免”、调控职业队的分布与数量等等特权。

政府对职业体育发展给予优惠政策有如下理由:首先在职业体育联盟中大量的独占行为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即某些卡特尔行为对职业体育的运营是必要的。因为职业体育联盟所属球队在诸如比赛行程安排和比赛规则的研究等事务中必须合作,因此,团队体育要为运营而共同工作,针对某些争议而进行讨论达成共识等行为是必须的;其次,正由于独占行为的存在,市场失灵是在所难免,因此,需要政府积极的干预;再次,职业体育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公共产品性质。尽管西方职业体育发展到今天出现了反对政府支持性干预的声音,但政府在职业体育发展中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无容置疑,而且这种支持还在继续。

政府对职业体育发展的支持主要表现:一方面,政府可通过立法和政策对职业体育的发展起到促进、规范和保障作用,如可给予职业体育的发展提供优惠的产业政策,为职业体育市场运作建立公平合法的制度环境等等;另一方面,政府还可直接或间接投资职业体育的发展。

我国职业体育刚刚起步,政府对职业体育发展给予优惠政策的支持尤为重要。职业体育发展的圈内人,没有必要也不应该过分夸大职业体育的经济价值,过分强调职业体育俱乐部的企业性质,把职业体育当成一个有利可图的成熟行业,把职业体育俱乐部当成一个普通的企业,而忽视呼吁和争取国家对职业体育发展的优惠产业政策。

5.5.2 财力保障

国家、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对职业体育发展的投资是十分有限的,初期投入仅仅是在职业体育发展伊始起到启动资金的作用。随着职业体育发展的深入,“输血式”的资金来源无法满足职业体育发展需要。职业体育组织必须面向市场,挖掘运动项目自身的经济价值,以职业赛事开发为核心,围绕职业赛事,一方面,努力提升赛事自身价值;另一方面,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努力搞好职业体育组织和职业体育俱乐部经营活动,提高其自身的“造血”功能。

职业体育经营中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实现职业体育联盟利益的最大化,即保证联盟整体财力最大化,实现各联盟俱乐部的均衡发展。因此,对于任何体育联盟和俱乐部而言,围绕经营权集中或分散经营是一个讨价还价的激烈过程。如职业联盟可能拥有的经营权:职业联赛杯名、职业联赛的转播权、主席台等部分场地广告,职业联赛的标志物等等皆可由职业联盟统一集中经营,其收入平均分配给各个俱乐部。主场俱乐部可经销:职业联赛的其他场地广告、门票、队服广告等等。

经营代理权是职业体育发展的重要财政来源。在西方,职业体育联盟对经营代理权有着最严格的限制(如NFL),经营代理权的变更,一般必须经联盟董事会审批。因为经营代理权是老板们的特权,它不但限制了新的俱乐部的加盟,同时,它保障球队享有部分联盟收入(如扩张费、全国电视转播收入和许可权收入等)。对球队而言,经营代理权的价值就是所谓球队的“含金量”水平,不同的球队的“含金量”水平不同。对职业联盟而言,职业联赛的商务代理权也并非需要自己经营,可以聘请一流的、高水平的公司来代理。如可委托广告公司代理杯名、广告业务,委托创意公司代理职业联赛专利商品的设计和销售等等。

资本运作是现代职业体育财政来源的重要手段。职业体育的资本运作包括发行股票、合并、并购和整合等方式。公开发行股票即使是西方职业体育联盟也是十分慎用的方式,联盟常常对此会有严格的限制,如上市球队限制,销售股份比例限制,持股者权益限制等等。有的联盟干脆禁止,如NFL规定禁止公司化或是股票上市。在职业体育行业资本运作中,合并、并购和整合发生最多的是新闻媒体业与体育部门之间。在国外,有时传媒公司买下现成的体育产品要比支付转播费更有利。可见,媒体业与职业体育之间产业关联度高,容易形成利益共同体。在我国职业体育的发展中,媒体与职业体育的联合也是常常发生的事情,但目前并没有达到资本运作的程度,有待进一步挖掘和开发。

5.5.3 人力保障

人才是成就事业的根本。大至国家,人才是立国之本,小至企业,人才是企业之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同时,21世纪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任何行业都要求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职业体育行业也不例外,职业体育的发展同样需要一大批既热心于体育事业,又懂得职业体育专业知识的有识之士,他们是中国职业体育发展之根本所在。

开展职业体育需要一个庞大的人才体系。这个人才体系既包括职业运动员、教练员、领队、医生、按摩师、营养师;又包括会计、体育用品管理者、设备管理者、律师、经纪人;还包括体育用品制造商、商店经营者、安保人员、搬运工;以及营销策划、媒体报道、广告宣传、门票销售等各类专业人员。可见,在职业体育的经营管理中有各种各样的人从事相关的工作,真是不胜枚举。

职业运动员是发展职业体育人才中的关键要素,这是由职业体育的本质属性所决定。因为职业体育是以向社会提供满足大众需要的职业体育赛事为服务产品而生存和立足于社会的,而这种服务产品的品质主要是由职业运动员所决定。职业运动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对职业体育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因此,必须为运动员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成才环境。

我国职业体育经纪人才的奇缺已经成为我国职业体育快速发展的人才瓶颈。职业体育经纪人由于其具有体育专业和市场运作的双方面的知识结构和实际经验,他们是体育赛事资源价值、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价值的开拓者和实现者,在职业体育与市场开发之间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研究表明:竞赛表演市场与体育中介市场之间有着很高的关联度,一国体育资源经济价值的大小取决于该国体育中介机构的发达程度,而中介机构的真正繁荣又取决于体育经纪人才的培养以及经纪人才的职业素质。

职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类体育院校在人才培养中主渠道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调动社会的积极性,如可开设各类相关职业体育专业知识短训班、研讨会和举办讲座等等,还可以广泛开展国际合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地培养中国职业体育专业人才。

6 主要结论和建议

6.1 职业体育发展的历史阶段和基本概念

职业体育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划分为5个历史阶段。职业体育是一种高度专业化、商业化了的高水平竞技体育,其核心是职业体育赛事的运作和推广。

6.2 影响我国职业体育发展的宏观和微观环境因素

宏观因素包括政治环境等8个方面,微观因素包括职业体育联盟内部的竞争等5个方面。中国政治环境、经济改革与发展、快速的城市化、科技进步、人们生活方式和体育价值观念的改变为职业体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空间,中国已具有了发展职业体育的基本条件。但中国职业体育法制建设滞后,传统的教育体系不支持职业体育的快速发展,政府对体育资源的过多控制等等又不利于中国职业体育的发展。

我国职业体育项目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各运动项目均没有市场竞争的绝对优势,职业体育自律机制有待规范和完善,职业体育消费市场有效需求严重不足,媒体的作用空间由于体制的制约受到了限制,体育中介没有形成规模,作用发挥十分有限,职业体育高层管理和经营人才稀缺,有的项目运动员工资价格与价值背离严重,娱乐休闲业替代品对职业体育发展的威胁大,产品可替代性强。

6.3 中国职业体育发展具有许多自身的特征

我国不同职业体育项目都在努力结合项目自身的特点,从国情出发,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职业体育发展道路。中国职业体育具有许多自身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中国职业体育的发展是从上而下,并非市场竞争自然形成,是“政策推导型”或“政府推导型”的职业体育;职业运动员主要来源于专业运动员型的准职业运动员;职业体育俱乐部多种性质并存,准职业体育俱乐部普遍存在;职业体育竞赛产品具有私人和公共产品的二重性,职业体育产品生产从公共产品,向准公共产品再向私人产品生产过渡;职业体育联赛受制于“金牌战略”,集体项目联赛利益常常被忽略;职业体育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等等。

6.4 中国发展(部分项目)职业体育的战略定位和目标

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对高水平职业竞技体育观赏和参与的需求,其目标是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和创造经济效益。由于中国影响职业体育发展的宏观、微观环境因素不同,中国职业体育发展具有许多自身的特征,决定了中国式职业体育的发展不可照搬西方模式,必须走中国特色的职业体育发展道路。未来我国高水平体育运动可分为事业性和产业性两大部分,应采用不同的政策、法规来规范和管理。

6.5 我国未来职业体育的管理路径

协会实体化是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根本所在,体育单项协会实体化后必将成为中国职业体育的直接管理部门,管理中国职业体育运动。我国未来职业体育的管理路径可分为:监督指导层、行业管理层、核心管理层、实施管理层和代理管理层等5个层次,各层次的性质,作用不尽相同。

6.6 完善职业体育自律机制及职业联赛和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经营机制

职业体育自律机制包括职业体育行业自律、职业体育联盟自律和职业体育俱乐部自律机制。其中,职业体育联盟自律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最为关键。职业体育组织必须面向市场,以职业体育联盟利益最大化为原则,挖掘运动项目自身的经济价值,以职业赛事开发为核心,以高水平赛事的职业化来带动体育项目的职业化发展,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努力提高其自身“造血”功能。

6.7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加强职业体育发展的法制建设

政府可通过立法和政策对职业体育的发展起到促进、规范和保障作用,同时,政府还可直接或间接投资职业体育的发展。我国职业体育刚刚起步,决不可忽视争取国家对职业体育发展的优惠产业政策的支持。

6.8 加强职业体育人才体系建设

职业运动员是发展职业体育的关键要素,应为职业运动员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成才环境。职业体育经纪人才在职业体育与市场开发之间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要建章立制加速体育经纪人培养。开展职业体育需要一个庞大的人才体系,职业体育人才培养既要充分发挥各类体育院校在人才培养中主渠道的作用,又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建立多渠道、多形式人才培养体系。

[1]郭永东.新世纪职业体育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1):10-13.

[2]孔庆鹏,敷宝林.关于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制改革的几点认识[J].体育与科学,2000,22(122):1-7.

[3]梁晓龙.当前我国体育职业化(市场化)改革必须明确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13(5):5-9.

[4]凌平,何正兵.美国职业体育管理体制初探[J].体育与科学,2003,24(1):5-7.

[5]卢元镇.竞技体育的强化、异化与软化[J].体育文史,2001,(3):20-21.

[6]王庆伟.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联盟理论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7]杨铁黎.职业篮球市场论[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8]易剑东.试论世界职业体育俱乐部兴起的历史背景[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0,15(1):5-7.

[9]张剑利.职业体育联盟及相关法律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10]张林.职业体育俱乐部运行机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20-34,48-57.

[11]周爰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职业体育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20(2):15-19.

[12]J QUIRK,R D FORT.Pay Dirt:The business of professional team sports[M].Princeton University P,1992.

[13]J L CROMPTON,D R HOWARD.Financing major league facilities:status,evolution and conflicting forces[J].J Sport Manage,2003,(17):156-184.

[14]J MASON D S.Revenue sharing and agency problems in professional team sport:the case of the national football league[J].J Sport Manage,1997,(2):203-222.

Research on China Professional Sports Development

HU Li-jun1,YAN GYuan-bo2

Through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both PEST and PORTER matrix and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ociology,economics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this paper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western country’s professional sports and China professional sports and discusses the essential attribute,basic concepts,phase and characters of professional sports.On basis of analyz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ina professional sports development,the countermeasure and suggestions ofdeveloping China professional sports are put forwarded.

China;prof essional sports;inf luencing f actor;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G80-05

A

1000-677X(2010)02-0028-13

2009-09-07;

2010-01-18

胡利军(1962-),男,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管理、体育经济;杨远波(1964-),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经济与管理。

1.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61;2.西南财经大学体育部,四川成都610072

1.China Sport Science Institute,Beijing 100061,China;2.South 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Chengdu 610072,China.

猜你喜欢

俱乐部运动员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