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胃口”难调
2010-12-28史巧云
■史巧云
污水处理“胃口”难调
■史巧云
从各个检查组的检查情况来看,全省各地的污水“消化能力”虽在不断提高,可一些花巨资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却又存在“吃不饱”、“消化不良”等问题,致使部分地区的城镇污水处理率迟迟上不去,有一些污水处理厂成了“建得起、养不起”的样子工程。对此,检查组成员深表担忧,纷纷表示“污水处理厂要建好,更要用好”。
管网覆盖率低,污水处理厂普遍“吃不饱”
早在2007年底,我省便已率先实现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全覆盖。至2009年底,全省已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199座,年处理污水总量可达22.22亿吨。目前,已有285个建制镇建成了污水处理设施,占全省747个建制镇总数的38.2%,根据计划,至2012年,全省将基本建成镇级污水处理设施。
可以说,我省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全省污水“消化能力”正日趋增强。
然而,这些政府花了数百亿资金建成的污水处理厂,是否已最大限度发挥作用了,设施建设全覆盖后,污水处理全覆盖还有多远?这些问题都引起了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成员的关注。
2010年6月12日,执法检查组来到嵊新污水处理厂。这个占地16公顷,投资达4.8亿元的处理厂,厂区内绿树成荫,环境很不错,可是两个巨大的“二陈池”,其中一个竟然闲在那儿晒太阳。正是这个已经运行了3年多时间的污水处理厂,其实际负荷率仅50%左右,至今仍处于试运行状态,始终验收不了。执法检查组成员、省人大民族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毛雪非看后,心痛地说:“投了这么多钱,就这么空着,实在太可惜了。”
事实上,这并非个案。根据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0年一季度对128座主要城镇污水处理厂统计,平均运行负荷率已达85.9%,可仍有部分运行时间超过一年的污水处理厂,其运行负荷率根本达不到60%以上的基本要求,个别厂甚至低于30%。数据显示,目前,全省已建成但没有运行的有22家,已运行但负荷不足60%的有32家。其中,2008年以来新建的镇级污水处理厂,现已投入正常运行的不多,个别乡镇污水处理厂甚至成了“晒太阳”工程。
究其原因,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环保厅、各地市政府、污水处理厂都提到了“管网配套建设滞后”问题。
像衢州市,县级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平均负荷率仅65%,各县(市)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平均污水收集处理率还只有53%。而绍兴水处理有限公司,90万吨的日处理能力,目前负荷率达95%以上。绍兴的秘诀是什么呢?绍兴市环保局副局长肖理生告诉记者,其关键是绍兴市区的管网配套建设先行了一步,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已开建,所以绍兴水处理有限公司从2002年开始,连续上马三期工程,结果每上一期都能满负荷运行。
“配套管网建设滞后是个老问题,这几年虽有改善,但与处理设施建设进度相比,仍显滞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有关负责人坦言,当前管网建设确实存在一些难度。首先是资金缺口大,污水处理厂建设资金除了政府投入还可通过市场化运作解决,可管网建设却只有依靠政府投入;其次是老城区雨污分离难,以前老城区的下水道系统往往不规范,现在要重新凿壁穿墙、挖路埋管,犹如一场城市“大拆迁”,涉及面很广。不过,他认为,管网配套滞后,除了客观上管网配套量大面广,建设周期长,资金缺口大,受制于旧城改造和道路建设等原因外,还有一些地方是因为领导思想不够重视,认为建管网费时、耗力,政绩难以体现,不愿下决心、投资金。所以,他认为,网管配套滞后问题,今后一段时间可能仍将存在。
进水太脏,致使污水处理厂“消化不良”
6月11日,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绍兴组刚到绍兴,在听取绍兴市政府汇报后,检查的第一站就是浙江五洋印染有限公司。
当天下午,检查组一行刚进厂区,一下车,就迎面扑来一股刺鼻的气味,顺着这股味儿往前走,就能找到该公司的污水预处理池。越靠近处理池,就越让人感觉呼吸困难,那池内翻滚的黑色污水散发出来的阵阵臭味,令人窒息。检查组一行刚走上处理池,一旁陪同检查的公司负责人就善意地提醒说:“还是下去吧,这味道确实有点难闻。”
在赶往第二站的路上,很多检查组成员都表示,这样的污水如果直排入河,后果不堪设想,可如果直排污水处理厂,估计污水处理厂也很难处理到规定的标准。虽然,目前浙江五洋印染有限公司已开始进行污水预处理,可2009年全年还是被监测到4次超标排放。
在随后检查的诸暨市菲达宏宇环境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有关技术人员就对企业超标排放叫苦不迭。他介绍说,他们公司目前处理的污水大部分是类似印染厂这样的工业污水,如果排污企业超标排放,不仅加大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难度和成本,而且从技术上来说,目前任何一种处理工艺都很难做到统一处理不同COD标准、不同污染物的污水,其结果往往会导致污水处理厂“消化不良”,出水超标。更令他们头痛的是,为了减少污泥量,他们自主研发了一项水蚯蚓技术,本来可以通过水蚯蚓的生物循环消耗掉近40%的污泥量,可一些超标排放的工业污水处理后的污泥实在太毒了,水蚯蚓根本活不了,现在这项技术主要运用在生活污水的污泥处理中。
一同随行的肖理生说,为了确保污水“进管达标”,这几年绍兴市做了很多尝试,督促排污企业对排放的污水进行预处理。从2010年1月1日起,绍兴市便全面试行超标进管污水处理分档收费制度,以COD值1000mg/L为基准,COD值越大收费就越高。他介绍说,以COD值1500mg/L为例,企业如果直接排放污水处理厂,需要支付的费用为4.3元/立方米,可企业如果事先进行预处理,将污水COD值从1500mg/L预处理至1000mg/L再排放,所需成本大概是3.8元/立方米,每立方米的污水处理成本可以节省0.5元。像浙江五洋印染有限公司这样一个印染厂,按日污水排放量4000吨计算,如果自己进行预处理将污水COD值控制在1000mg/L以内,那一年就可以节省数十万元的污水处理成本。
除了出台收费新政策外,绍兴市还通过对每个污染企业的出水口进行在线监测,防止企业偷排。在与笔者交谈时,肖理生的手机就收到了一条短信,上面写着“某某纺织厂,于6月1日至6月5日,已累计超标排放3次,请关注。”肖理生说,只要在线系统监测到企业有超标排放行为,系统都会即时给他们发送这样的短信,对排放污水COD值排名前20名的企业,他们将定期通过媒体进行曝光。
通过这一系列的制度推进,仅几个月时间,目前绍兴市几乎所有工业企业都开始着手污水预处理,目前污水处理厂的进水COD平均值已从1600mg/L降至1100mg/L。与此同时,绍兴市污水处理厂的出水COD标准,也从原来的120mg/L下降至100mg/L。
然而,全省的情况却不太乐观。根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0年一季度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省仍有11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存在进厂水COD超标情况,个别污水处理厂甚至超过1倍多。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由于地方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仍有不少超标严重的工业废水进入市政管网,导致污水处理厂设备损坏,大量生物菌被杀死,严重影响了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并加大了污泥无害化处置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