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视域下的生产力发展缺陷与对策分析
2010-12-27杨权利贾剑锋
杨权利,贾剑锋
(1.西北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西安710127;2.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陕西咸阳712000)
现代性视域下的生产力发展缺陷与对策分析
杨权利1,贾剑锋2
(1.西北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西安710127;2.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陕西咸阳712000)
从生产力概念的全面界定出发,评析现代性视域下的生产力发展模式,可以看出,现代性理念是构成当下生产力片面发展的原因,这主要体现在忽视生产力发展中关乎人的存在和本质的层面,过多关注了生产力发展的自然意义。超越现代性理念,恢复生产力发展的原初语境是促使生产力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生产力;现代性;工具理性;主体主义
理论总是源于一定的实践而产生但又因其创新本质高于现实。生产力理论亦然。现代化的精神实质是现代性。因此,处在现代化背景下的生产力必然打上现代性的烙印。正是现代性赋予生产力在现实发展中特有的历史内涵,影响了生产力发展模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呈现。而处在一定历史时期的人类也总是擅长用该历史时期的方式来解读生产力,使得一定时期形成了符合其历史特点的生产力发展模式。然而这一发展模式却不是时刻都有利于人类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处在现代性视域下的生产力,在续写人类神圣的现代性神话的同时,也使得人类和社会在某些最为本质的方面陷入困境。其原因就在于更多地对理论进行了自发的现实性实践解读,而无法在实践中使得高于现实的理论部分通过实践来呈现。马克思主义中的生产力理论是全面的科学的理论,而在现实实践发展之中,却自发地发展了与现代性一致的一面,从而造成现代性视域下的生产力发展缺陷。要深刻地分析这一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对策,首先必须对生产力的概念做科学厘定。
一、对生产力概念的科学厘定
当前国内学术界对生产力的概念有很多不同看法,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的争论也从未停止过。生产力的外延在今天已经被扩大,管理生产力、文化生产力、技术生产力、写作生产力等的出现已证实了这一点。然而,这并不能代表生产力的概念发生了变化。科学厘定生产力的概念,必须回到马克思的经典文本中去。马克思多次论述了生产力,而能够成为概念性质的论述且具有代表性的有两处。
第一处是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做出的。他说:“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的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1]33这个生产力被定义为一定的社会阶级的共同活动方式,是从生活过程本身出发的。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根本的存在状态和特征,有其特殊性和个性。这就说明生产力决定着人的存在和本质。马克思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2]67-68这就是说,人是由自己的物质生活决定的,是由生产自己的物质生活的条件和方式决定的,而物质生活的生产条件和方式又是由“现存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决定的。[3]122生产力不仅决定着人的存在和本质,而且决定着人的发展和解放的程度。在此,马克思事实上是从质的方面对生产力进行规定的。第二处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做出的。他说:“劳动生产力,即由于生产条件发展程度不同,等量的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会提供较多或较少的产品量。”[4]568这个生产力是指平均劳动生产率,是人类社会的生产能力。这是马克思是从量的方面来界定生产力的。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对生产力做了全面科学的论述,一方面,从人与物相区别的角度指出生产力所涉及的是人之本真所在,是人之存在方式和评价其解放程度的最终标准;同时,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强调了生产力就是人类社会的生产能力。如果说,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评李斯特》中对生产力的认识停留在“感性具体”阶段的话,那么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生产力的界定就停留在“思维抽象”阶段,而在《资本论》中的认识已经上升到“思维具体”阶段,这是对生产力认识的深化。马克思认为,正是生产力构成了历史发展的动力,引领动力的机制并不是“暴力、战争、掠夺、抢劫等等”,而在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5]125-115这种矛盾的展开过程是:“已成为桎梏的旧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从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由于这些条件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所以它们的历史同时也是发展着的、由每一个新的一代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6]124这就说明,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交往形式(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历史的发展是一致的。
马克思在从质与量相结合的角度全面界定了生产力概念的基础上,说明了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动因,而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同一的,并且生产力的发展也只有在一定的交往形式之中进行。正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根本推进力量。
二、现代性视域下生产力发展的缺陷
然而,当理论置于现代性叙事构架下,就打上了现代性的烙印。现代性作为现代化的精神实质,划时代以人道主义、理性主义、个人主义确立起人的主体性信念。一方面,在自然领域,主体性的凸现和科学理性的作用使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人类生产力在量方面急剧的膨胀足以使人类在较短的时间内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工业文明并过上了以前不能奢望的富裕生活;另一方面,在社会历史领域,主体性的凯旋和历史理性的高歌也使人类对自己设计的社会发展路径充满信心。然而,现代性毕竟是一个悖论。历史也没有按照人类设想的那样发展,随着生产力的逐步发展,现代性规划的深层矛盾便呈现出来,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打破了人类安稳的精神家园。究其原因,其本质就在于人类对生产力从现代性上做了片面的解读,最终使其发展走向畸形。
首先,现代性叙事使得生产力发展中量的层次凸显,而忽略了其质的层次。生产力在现代性叙事中作为政治解放和知识进步的物质承担者,一方面被理解为社会共同财富,作为最终目的,终极善的指称物、替代物,直接相关人的自由和解放;另一方面又被理解为绝对量化的存在物,成为一个经济学范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准。第一个方面是生产力为自己订做的意识形态神话,而第二个方面则是现代性叙事的真正目的。在现代性视域下,由于工具理性的张扬使得人们更多注重生产力在量方面的增长,生产力被等同于平均劳动生产率和全部交换价值的总和。“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在当代往往被理解为一种量上的优势,然后把这种量的优势想象为人的目的,等同于人的自由和解放。事实上生产力在量上的增长只是人实现自由和解放的必要条件。由于现代性只是凸现了生产力发展在量方面的层次,这样就使得生产力成为一种纯粹的技术性物质力量,使生产力变得客观而独立。逻辑的力量赋予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性远景,一切人们向往的都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动到来。人类社会呈现出这样的景象:外在的繁荣达到了空前,人类似乎能看到自由王国的影子。然而,其结果却最终使人之生存的“感性”被抽掉其社会性本质而成为“物质生产力”。
其次,现代性内含的主体主义思维模式,最终导致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凸显了生产力概念的自然意义,而忽视了其社会意义和人文意义。现代人对生产力概念的界定更多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表达的,这才能符合现代性的要求。现代性的本质是理性,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却演绎了一部工具理性高歌猛进、价值理性黯然失色的历史。工具理性排挤价值理性,垄断了现代性话语使得工具理性异化,主体主义理念凸现。因此,现代人为了使生产力发展适应现代性的要求,往往强调生产力发展中主体性的层面,强调“人对自然改造”,使生产力概念所反映的仅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样就导致了主体和客体的对立,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最终使“主体性的凯旋”走向“主体性的黄昏”。人在不断通过改造自然弘扬其主体性的同时,却最终成为“孤家寡人”,受到了自然的惩罚。事实上,从前文对“生产力”的科学界定来看,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论述不能单纯地理解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重要的是生产力也是标示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概念,在生产力中包含着人的本质和价值。而在现代性视域下却对其进行了片面的发展。
再次,现代性视域下对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做了线性因果模式的描述,忽视了对其进行立体解读。由于现代性突出了生产力发展的量的层次,因此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就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由此,现代人自然认为正是生产力的发展引领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对马克思所讲的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做了线性因果模式的解读。生产力的发展是在既定的生产关系之下的生产力。生产过程本身也是生产生产关系的过程。生产关系作为社会历史关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不断被再生产出来,在这个意义上,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然而,一味地强调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就会把“进步”观念线性化,就会使逻辑发展代替生活选择,以数量的增长代替质量的改变,从而最终忽略了人,使人变成纯粹的工具。
最后,现代性视域下对生产力发展的运作更多是在资本主义现代性语境中展开的,这就加剧了生产力发展的片面性。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创造了较多的社会财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然而,从其阶级本性上来看,在资产阶级利益和单纯功利主义的推动下,资本利益的最大化是其最切实的价值目标。因此,在狭隘功利主义不断强化的过程中,资产阶级更加注重了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获得更多剩余价值的问题。他们不会去眷注生产力中所体现的人的本质和价值的层面。从此意义上来看,资本主义社会是生产力片面发展的社会根源。
三、对策分析
生产力的片面发展根源于现代性理念。因此,超越现代性理念,恢复生产力发展的原初语境是生产力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首先,应弘扬主体与客体的和谐共生,消解主体性,弘扬主体间性,使生产力发展过程昭示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而不是单纯数量的增长,从而凸显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意义。在生产力实践中,主体主义使人更多地转向改造客体并研究客体的价值为主体所用,从而使人遗忘了自己的存在。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5其意在强调“主体间性(主体际性)”的重要性。在现实实践中,主体际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存在着中介客体,这个中介客体就是主体共存的生活世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往往忽视了交往实践关系中的中介客体,而直接过渡到另一极主体,这就将另一极有生命的主体视为物、视为交往的手段,视为没有生命的中介客体。[8]44-55在生产力实践中,我们往往重视的是主体性的张扬,注重人对自然的改造,而遗忘了那个主体共存的生活世界,从而造成了人和自然之间的对立。所以要摒弃生产力的片面发展,弘扬其社会意义就必须打破主体主义的现代性思维模式,用“主体间性”来重建人与人共同的生活世界。
其次,弘扬生产力发展中的价值理性意蕴。诚然,工具理性本身也存在价值,然而这种价值却是狭隘的价值,仅是就客体对主体的功用而言的。如果生产力实践单纯由工具理性思维引领,那么人永远考虑的是自然对于人的功效,而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只有弘扬生产力发展中的价值理性意蕴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全面发展。价值理性作为主体的人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价值及其追求的自觉意识,必然反映到人类的根本实践活动——生产力实践之中。价值理性是标示人之存在的根本,它提供了人对自身生活意义的肯定评价,体现出对人生存的终极关怀和对现实的超越性情怀。在生产力实践中,只有用价值理性统领工具理性,才能使生产力实践成为“真正属人”的实践方式,才能在生产力发展中凸显出人的存在和本质,为人的自由和解放开辟道路。
再次,应注重现实中感性人的生活选择。线性因果模式单纯注重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将生产力发展看成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是一个无人参与的逻辑发展过程,忽视了生产力发展中昭示的人的本质和存在。事实上,在一个既定的社会中,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是生产关系。这是由于,一方面生产关系本来就是生产力的一部分,是生产力的社会属性,是生产力的自组织形态,生产关系的变化对生产力必然起关键性作用;另一方面,物质利益(生产力)的分配和争夺是在既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产关系)下进行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并不是随便什么样的反作用,而是人们的实践意识,也就是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真相的领会,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实践选择。在生产力实践中,人类不是完全被动的劳动者,他们总是把劳动作为一种有意义的活动,以此来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生产力本身就是一种感性意识、对象性意识,也就是实践意识。只有尊重这些实践意识和生活选择,才能使生产力真正成为彰显人自身力量的现实实践。
最后,从社会制度来看,我们应该摒弃资本主义现代性,弘扬社会主义现代性。资本主义出于其唯利是图的本性必然注定其生产力发展呈量的积累状态。为此,我们必须弘扬社会主义现代性。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9]373由于社会主义社会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因而它能更快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生产力的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由于社会主义社会从根本上消灭了阶级分化和社会分裂的根源,这就使类意识开始在现实社会中得到确立,从而使生产力发展更加眷注人的本质和存在;由于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这就在价值观上实现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统一、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从而为生产力发展中凸显其社会意义提供了政治保证。在当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调整了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以物为本”的发展方式,注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凸显了生产力发展中的人的本质要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的确立与成熟,更进一步发挥了价值理性对工具理性的规整作用,在生产力逐步发展的基础上,中国必将创造一个能够推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任平.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历史视域与当代意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王润秋]
F 01
A
1002-7408(2010)06-0047-03
杨权利(1963-),男,陕西泾阳人,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贾剑锋(1982-),山西阳泉人,硕士,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学部助教,研究方向:社会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