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文艺政治思想的历史性发展
——从《讲话》到《祝词》
2010-12-27康长青
康长青
(西安财经学院文学艺术系,西安710061)
毛泽东文艺政治思想的历史性发展
——从《讲话》到《祝词》
康长青
(西安财经学院文学艺术系,西安710061)
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经典文献,《讲话》和《祝词》以政治的视角对文艺的论述,可以从文艺的性质、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诸方面概括。其文艺观虽然具有不同的时代涵义和特征,但内含着相同的思想基础、价值立场和运思逻辑,体现了将文艺的存在直接地紧密地联系于人的现实解放的宗旨。《祝词》继承《讲话》所确立的文艺的人民方向,又因拓宽文艺活动的政治“边界”而强调了文艺的特殊性。因此,从《讲话》到《祝词》,显现了毛泽东文艺政治思想的历史性发展。我们从中颇获启示。
《讲话》;《祝词》;文艺政治;时代语境;历史性发展
毛泽东1942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和邓小平1979年发表的《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以下简称《祝词》)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同历史时期诞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经典文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重温这两篇文献,反思其与中国文学艺术命运的关系,从中获得启示,将有助于消除文艺活动中存在的品格“自食”问题,使文艺在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方向上健康进行。
作为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文艺思想话语体系,两篇文献集中反映了两位人民领袖最具代表性的文艺政治思想。其独特的品格在于,突出体现了把文艺的存在直接地紧密地联系于人的现实解放的精神。从二者比较分析中,我们将会看出,不但政治必然作用于文艺,文艺也离不开政治。文艺只有积极作用于政治,其内在地包含的人的价值诉求才能不断得到实现。《祝词》全面继承了《讲话》的基本精神,亦有时代创新。由于它在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上,对文艺本体存在的强调,对二者关系边际的重新界划而成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重要的历史性发展。本文拟对它们从“政治的”①视角论文艺的思想展开具体分析。
一、文艺是离不开政治的
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即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文艺与政治的共时性和历时性关系。一方面,在社会结构系统中,它们存在着“互相作用”关系。另一方面,它们各以特殊的方式参与了人类历史的构成。②作为流行久远的、似乎颇难作出回答的文艺问题,这一关系正是两篇文献着力把握的一个“关键”。
毛泽东主要是从文艺和政治的“活动”特性及其价值角度来论述二者关系的。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里,他发表了著名的《讲话》,在继承列宁的文学党性论思想基础上,提出了“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观点,并予以强调。它鲜明地体现了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运动的基本指导思想,使文艺有效地发挥了团结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
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为艺术的艺术,超阶级的艺术,和政治并行或互相独立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1]54他进一步解释道:“我们所说的文艺服从于政治,这政治是指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不是所谓少数政治家的政治。”[1]55显然,“政治”在这里的基本涵义,当指一种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利益而作出决策并付诸实施的活动,从而完成“党在一定革命时期内所规定的革命任务”。在他看来,在当时,超阶级的“人性论”艺术是“不可能”存在的,而各种非无产阶级的艺术,固然应当“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但它们并不符合这一社会的主导性要求;而代表了历史前进方向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文艺。肩负着全民族重大历史使命的他,基于中国社会矛盾性质的分析而作出这一号召性和策略性的论断,以之来强调文艺的阶级性,批评小资产阶级思想对创作的危害,深刻地显现了真理的品格。对此,我们不能单纯从主观认识或纯粹的学理角度去评价,而应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点作出评断。
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中内含着一个“根本的问题”,即“文艺是为什么人的”问题。这意味着文艺家的创作活动首先必须端正“立场问题”。他期待革命文艺从感情上贴近人民群众,自觉反映人民生活,以通俗化的艺术形式对人民进行思想教育(含启蒙),使其“惊醒起来,感奋起来”,和敌人作斗争,共同完成“民族解放”的事业。于是,他确立了文艺的极具政治内涵的“工农兵”方向,而且进一步论述了“如何去服务”的问题。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认识,他提出作为观念形态文化的文艺与政治关系上的这一思想。
但这个口号在提出之初就发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它被等同于“文艺为政治服务”。从此,文艺便有“异化”为政治工具之嫌,更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针对这一提法(以及文艺批评“政治标准第一”的观点)尤其不适合于变化了的时代现实和不断发展的世界潮流,过于政治功利化地对待文艺,造成人们的精神生活的贫困和扭曲,为了“繁荣文艺事业”,在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邓小平本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精神予以“修正”。
在这个历史新阶段,邓小平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标准,文艺工作因“负有其他部门所不能代替的重要责任”而受到他的关注。他在“三个面向”的视野中,提出了文艺政治新论——“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与“从属”论比较,新论为文艺活动拓宽了政治“边界”。以此科学表述为基础,执政党确立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这再一次让人们看到,文艺和政治的关系不可能被取消,必须严肃对待,而文艺也绝不是政治的附庸。这个时期文艺创作取得的丰硕成果,验证了这一突破性的认识。
邓小平在《祝词》中指出,执政党要善于领导文艺工作,同时寄望于文艺家的责任自认;因为文艺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和“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使命和职责。他反对文艺工作上“发号施令”式的领导作风,直言“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提高文学艺术水平……”。[2]9不久,他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谈话中重申:“我们坚持‘双百’方针和‘三不主义’,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因为这个口号容易成为对文艺横加干涉的理论根据,长期的实践证明它对文艺的发展利少害多。但是,这当然不是说文艺可以脱离政治。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任何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不可能不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不能不考虑人民的利益……[2]108他的这些论述,端正并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这里,后一个“政治”不同于前二者(在它可能具有的消极涵义上,即所谓时事政治、追求短期功利目标的政治和个人意志的政治等)。它是指以人民最高利益的实现为价值目标而具有肯定性评价意义的政治。在他看来,我们只有坚持“离不开”论,才能更好地拥有文艺的“政治”,才有利于文艺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从以上分析可知,在文艺性质的认识上,两篇文献都显示了与政治不可摆脱的联系。前者的“从属”论虽然引发了理论上的争议和创作批评中的消极影响,但历史地发挥了对文艺的指导作用;后者的"离不开"论具有科学性和很强的实践包容性,为新时期文艺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政策保证。
二、文艺创作是严肃的政治
文艺与政治本有联系。那么,在二者关系中,文艺是否有其独立的品格呢?
《讲话》着重阐明了文艺创作必须坚持的政治方向。当“从属”论被接受运用时,人们为了追求文艺的政治宣传效果,有把文艺“看做手段”而并非“目的本身”的偏颇,[3]87造成其某种失位和越位状态。文艺的“自我”品格为政治所遮蔽而没有能够充分彰显。但在那个特殊的战争年代里,即使带有政治目的的“最广义最普通的文学艺术”,也对革命胜利起了帮助作用,具有深刻的意义。应该说,《讲话》在文艺的规定性内容范围内并不排斥多样化创作,而实际文艺运动中却排斥得很厉害。[4]建国以后,当毛泽东的文艺观点被进一步简化后,创作上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曾达到相当严重的地步。《祝词》的发表,标志着艺术春天的到来。它从政治的高度对文艺的特殊性质及其活动的意义给予强调,使艺术生产获得了体现审美理想、社会理想和人的理想相统一的全新价值维度,文艺得以回归自身。
《讲话》辩证地指出,文艺“反转来给予伟大的影响于政治”。这“伟大的影响”是否表明文艺在政治面前并不那么消极,而是作为独立的“艺术”存在着,从而取得“文化战线”配合“军事战线”的斗争作用呢?无疑,文艺是有其特殊性质的,在毛泽东看来,这不等于说,它可以不去反映严峻的革命斗争生活。由于创作上“更成问题的”“还是在政治方面”,他侧重论述了文艺的政治性要求,就显得合理合情。在服从“革命任务”的前提下,着眼于文艺的普及和提高工作,他也论述了文艺的艺术性。他指出“政治并不等于艺术”,“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而创作中“有忽视艺术的倾向,因此应该注意艺术的提高”,克服“‘标语口号式’的倾向”。他通过对艺术典型的审美品格的概括,肯定了政治生活美基础上的艺术美存在的必要,足见他对“革命的现实主义”文艺的深刻认识及其艺术理想。他提出的“三个统一”、“政治性和真实性”“完全一致”的要求,正是革命文艺的创作原则。以“抗战文艺”而论,大型声乐组歌《黄河大合唱》等许多优秀作品就是体现这个原则的范例。文艺与政治的这种特定的内在关系,规定了阶级论文艺的“现时”存在形态和作用限度。试问,艺术能越出对“具体的人性”的表现(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性是人性最集中的表现)而去追求纯粹的审美境界吗?艺术可以不跟政治发生任何形式的联系吗?
但无论如何,《讲话》对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论述,也引发了人们对之(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某些文艺现象)的不断反思。
当历史语境发生根本转变以后,邓小平是如何思考文艺问题并发表见解的呢?他指出:“文艺这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写什么和怎么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2]10“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2]7“文艺的路子要越走越宽,在正确的创作思想的指导下,文艺题材和表现手法要日益丰富多彩,敢于创新。要防止和克服单调刻板、机械划一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2]7他希望文艺工作者“在艺术上精益求精”,“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认真钻研、吸收、融化和发展古今中外艺术技巧中一切好的东西,创造出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的完美的艺术形式”,从而使人们从作品“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美的享受”。这些原则性意见切合艺术的本体属性和特征,显示了执政党空前地提高了的文艺领导水平。
邓小平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恰好说明了社会主义文艺必须遵循党性原则。在他看来,文艺事业是一项从事“人类灵魂”建设的特殊工程。它并不“从属于”短视的、狭隘保守的政治,而是紧密联系着关乎社会主义事业兴衰的长远的、开放的、使人性不断实现的政治。因此,他希望艺术家自觉地从生活汲取创作的资源和营养,努力表现“三有”创业者形象,用优秀作品“提高人民的精神境界”,从而激发其从事“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创造活动”的进取精神。
从以上分析可知,两篇文献对文艺特殊性的论述,都归结到对创作主体的要求上,而关注的重心却转变为群众的接受。前者指出作品要有“艺术力量”,目的在于更好地服从战争的政治;后者提倡文艺给人以“娱乐和美的享受”,目的在于丰富和提高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加快经济发展。它们虽然具有文艺与政治关系内涵上不同的着重点,但都把文艺的作用和意义提到政治的原则高度看待,文艺成为“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这即是说,文艺创作是严肃的政治。
三、文艺批评应关注作品的社会效果
文艺批评与文艺创作关系十分密切。两篇文献就文艺批评问题提出了怎样的标准呢?
与“从属”论相一致,毛泽东在《讲话》中提出了文艺批评的“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他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并从文艺作品是否“利于抗日和团结”和“艺术性”高低作了特殊的解释。这里,他提出“政治标准第一”的主张是必然的,意味着它对文艺活动具有规范、约束和引导作用。在当时情境下,这一“政治标准”可看作以历史观点审视文艺作品时最重要的着眼点,毕竟人类对实用价值的追求永远先于审美价值。这样看来,有的作品因“不利于抗日和团结”而受到批评,是不难理解的。然而,尽管《讲话》同时置放了一个“艺术标准”,在批评实践中它往往倾向于被用来“补充”主导性的“政治标准”。这种做法是对《讲话》的曲解,违背了其反对文艺问题上“非艺术化”倾向的态度,而且不符合“政治标准”内涵的方向性要求,极易取消“艺术标准”。而在《讲话》中,毛泽东关于文艺批评是"文艺界的主要的斗争方法之一"的看法却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对文艺批评"推助"下文艺创作题材和主题的“简化”,以及对艺术追求的忽视,人们的批评是有道理的。这种影响与建国后政治一体化的社会氛围相结合,就使文艺批评逐渐演变为长官意志和行政命令的“唯政治化”批评,一度扭曲为指示政治气候的“风向标”,背离了以批评促进创作的本体目的,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邓小平纠正了这个问题,提出了科学的文艺批评思想。
那么,邓小平在《祝词》中是怎样给出批评标准的呢?他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作品的思想成就和艺术成就,应当由人民来评定”。[2]8他继承了《讲话》的批评精神,但把“政治标准第一”恢复为比较科学的“思想标准”。在他看来,文艺批评的依据从“思想”和“艺术”两方面着手,其内涵是“人民”赋予的。这些标准虽有性质上的不同,但可以辩证地融合起来。它们经由“人民”中介,指向了攸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利害这个“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从而,作品的高下优劣就可以得到社会认定。这“思想标准”可以涵盖“政治标准”,并克服其指义含混和偏颇性,而“艺术标准”亦有了更丰富的内涵。而且,两个标准都内含必不可少的“历史”向度。这就与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美学和历史的观点”的最高原则统一起来。它们的确立是以人民不可动摇的实践主体地位为价值前提的。人民作为文艺批评标准的“立法者”和文艺作品好坏的“裁定者”,意味着批评活动应为人民而担当。而艺术家则是以其作品获得确认的,诚如马克思所说:“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3]90
由以上分析可见,在所提出的文艺批评标准上,两篇文献都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作品的社会效果,但具有不同的针对性。前者意在从文艺活动的终端来纠正创作源头上的“各种糊涂观念”,端正创作的方向;后者提供了更符合文艺规律的批评标准,以更为科学的批评阐释空间而对前者有重要发展。
四、认识和启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出以下认识:
1.对文艺与政治关系的把握,是两篇文献共有的根本视角和论述前提。它们都视文艺为一种意识形态存在,都讲文艺的阶级的、社会的功利性,反对文艺的非人民性倾向。它们共同立足于现实,前者对文艺作了特殊的政治规约,虽然也重视文艺的性质和特点;后者则强调文艺的艺术特殊性,拓宽了文艺活动的政治“边界”。二者对待文艺的态度都意味着,艺术家承担着不可替代、也不可推卸的社会职责。
2.由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所面临的历史任务和时代语境不同,两篇文献对文艺的基本期待和要求明显不同,在其政论性话语中,文艺所获得的本体属性及其政治意义都具有很大的历史差异性。于是,两种不同的文艺形态展示在人的面前。《讲话》所论“政治”是战争的、民族救亡的政治,重视文艺发挥思想教育和精神鼓舞作用;《祝词》所论“政治”则是发展的、民族振兴的政治,重视文艺在审美基础上发挥认识、教育和激励作用。进而,文艺所体现的对人的思想、行为和评价等方式的规范,前者由于把人的关注中心凝聚于革命事业,更多地是革命性和阶级性的;后者把人的关注中心凝聚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经济,更多地是科学性和开放性的。[5]
3.两篇文献论文艺的思想,包括了文艺的性质与方向、本源、本体性质,以及批评标准等,以其论述的总视点、精神“气质”、对文艺功能和意义的独特把握,以及鲜明的文化“色彩”,建构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政治学的体系,并代表了该体系形成的两个标志性阶段--成熟性创立和突破性发展阶段。
从两篇文献的研讨中,我们也获得如下启示:
1.人民文艺被赋予的政治性涵义,是在文艺与政治的一般性关系维度中认知的。首先,文艺以其对人的解放和自由的永恒追求、对生命意义的叩问,为政治价值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而其自身价值的实现有赖于政治的社会核心作用。其次,二者发生积极的互相影响、渗透和融合作用,遵循着社会学——审美价值学的规律而向对方转化,但彼此具有独立而不可取代的社会地位。再次,它们的“社会”属性规定了各自性质及其关系的内涵必然随着历史语境而发生一定的变化,但始终存在一种主导性的社会实践目标方向上的对话交往关系。最后,就文艺而言,政治的视角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认知角度,但也有其他多种视角;而对于政治来说,亦存在着文艺的特殊视角。只有经过文艺自律性的政治,才更具有真实性。
2.人民文艺的党性原则,要求文艺家“认真严肃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这个原则是文艺与政治关系中的一个极为特殊而重要的方面。首先,人民政党义不容辞地要掌握文艺领导权,也要善于吸纳人民的意见,不断地提高领导水平。这是人民文艺获得更好发展的一条“规律”。其次,马克思主义文艺政治思想的意识形态“指导”角色,使其侧重规定文艺创作方向,抑制种种远离人民的倾向。再次,这个原则意味着艺术家应当自觉将其内化为创作的主体性因素,承担艺术的社会责任。又次,这个原则如何在文艺作品中体现其人民性内涵,以及它与艺术性有机结合的程度,要不断地接受真正的文艺批评实践的检验。最后,马克思主义文艺政治思想同其他任何思想一样,是不断完成的,难以避免其最低限度的历史“保守”性,却难能可贵地内含着自我批判和超越的发展逻辑。
3.以马克思主义文艺政治思想为指导,人民文艺必然在与政治、以及其他各种形态文艺的对话和互动中获得更加“属人”的存在。因此,它为人民提供怎样的精神营养,以及它与政治的关系,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成为人们严肃面对的问题。
注释:
①此处对“政治”的理解,参阅《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346页)第11卷中“政治哲学”词条的释义:“‘政治的’一词的意义本身就是政治哲学的主要课题之一。但从广义而言,举凡涉及政府的措施与制度,皆可视为‘政治的’。”
②“政治”的多层涵义:(1)社会结构中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2)在此制度层面进行的政治活动及其意义,以及(3)由此活动引发的社会回应(“政治性”)。
[1]毛泽东论文艺(增订本)[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2]邓小平论文艺[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56.
[4]许志英,邹恬.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下)“文艺整风”一章[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5]畅广元.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6.
[责任编辑:黎峰]
A 84
A
1002-7408(2010)11-0102-04
康长青(1967-),男,陕西佳县人,文学博士,西安财经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文艺理论的教学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