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设施设计的地域性因素
2010-12-25天津科技大学王朝侠梁浩朱彤
□天津科技大学 王朝侠 梁浩 朱彤
城市环境设施设计的地域性因素
□天津科技大学 王朝侠 梁浩 朱彤
简要介绍城市环境设施设计的现状,从影响城市环境设施中的地域因素出发,分析了影响城市环境设施设计的地域环境,地域文化,公众观念等地域因素,为城市环境设施设计提供地域性因素方面的参考。
环境设施;地域环境;地域文化;公众观念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环境设施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环境设施的建设,与其他建筑等实体一起,充实了城市的环境内容,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依据与研究基础。不仅为社会提供物质的功能,同时彰显了城市的品位,更反映出市民的精神面貌与文明程度。
所谓环境设施,是指城市公共环境或社区环境中给人们生活提供便利的条件或保障的各种服务设施系统,以及相应的识别系统。环境设施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规划、设计、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多方位、多角度地考虑内部或外部因素的影响,使之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而地域性因素,包括地域环境因素、地域文化因素、公众观念因素(人的因素)等则是影响城市环境设施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设计师而言,关注和讨论影响城市社区环境设施设计的地域因素是非常必要的。文中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城市环境设施设计的地域性因素。
一、地域环境因素
一般意义上的环境就是自然环境,它是唯一切实稳定的影响因素,不会因为文化和传统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在这里,我们把环境分为共性的自然环境和个性地域环境两种环境。
1.城市设施与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作为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主体,在设计城市设施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周围的自然环境,注意设施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即要顺应自然环境,又要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进而创造具有现代意义的“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城市设施。
(1)城市设施与自然生态的和谐
城市设施设计的来源必然依托于自然环境,因为城市的自然生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特别是伴随高度人工化,技术化的城市生活,更唤起了人们对大自然的依恋情结。当今,一种以不牺牲地球为代价,不滥用资源,不破坏环境的和谐观念,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识。为此,在城市设施设计上,对于该区域的地形地貌、物产物候、生态群落等自然环境,都要综合地加入到城市设施的系统中;城市环境中的建筑、环境设施,也都要考虑到与自然生态的结合,从而创造一种和谐自然的适合当地需求的生态环境。
(2)城市设施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在城市环境设施的设计中,应考虑投资不大,却充实了自然景观的内容。力求将生态自然环境因素体现在城市设施的规划、组织、设计、施工等诸多领域,维护人工环境设施与自然环境在空间布局、视觉景观方面的共融性,积极实现人工物与自然物新的平衡,为自然增彩。要精心选用与自然环境息息相通的材料,使设施的质感与自然和谐融合,充满情趣;要加强自然要素的截取,使其设施的表现得更直接、更外在,使环境设施的形式、结构变成更直接表现生存空间的手段,在建立与大自然紧密联系的同时,使环境设施充满活力与温馨,更富魅力。
(3)城市设施与自然色彩的相互关系
在色彩上,城市设施要与周围植物的色彩形成一定的对比关系,既要避免设施的色彩过于接近自然环境,使其难以发现,又要避免色彩过于突兀,使人觉得颜色刺目,与自然环境不和谐。不同地域和城市设施的色彩应具有独特性,例如,北方气候干燥寒冷,因而北方的环境设施材料应多采用具有温暖质感的木材,色彩要鲜艳醒目,以调剂漫长冬季中单调的色彩,使人们抑郁的心情变得轻松愉快。
2.城市设施与地域环境
大自然为城市创造了多姿多彩的存在基础和背景,其自然特征既是城市形成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决定城市形态的前提。一定地域环境的自然特征往往是独特的、无法模仿的。它不仅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背景特色,也是构成城市环境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地域环境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它包括地理因素和地域气候两个主要因素。在城市设施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并结合当地的地域环境,选择相应的手法、形态、色彩和材料等做出个性设计。例如,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炎热、多雨,选材时要注意防潮防锈,材料的选择多用塑料或不锈钢,或用木材以增加亲切感,其色彩以亮色调为主。而北方冬季多雪,气候干燥寒冷,其设施色彩一般多采用鲜艳醒目的基调,以使人们在漫漫寒冬中感受到心理上的温暖和视觉上的春天。
(1)地理因素
由于各个地域所处经度和纬度的不同,形成了各地独特的地理环境。例如,有的地方属丘陵地带,有的地方是山地,有的地方是盆地,有的地方是沙漠化地带等等。因此,在城市设施设计的过程中,要多利用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地方性材料,突出本地的地域特征。地方性材料通常是指竹、木、土、石等自然材料。要通过恰到好处地运用这些材料,使环境设施有机地融入到当地的自然环境中,充分和本地环境结合相融。例如,在我国南方某些城市的大型公共设施,在其入口的地坪、勒脚、门楣等处多选用米黄、青灰色的石材,尽管只是做局部的点缀,但是与该地原有的朴素色彩就有了较自然的延续关系。又如,我国青岛新市区广场的景观和地面材料,大都是从该地的海底采集加工的材料,从而使当地的地域性特点更加浓郁。
(2)地域气候
不同地域的地理因素是气候成因的要素之一,气候的不同使得各地的差异十分明显。例如,我国的东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雪天较多;而南方气候潮湿,雨水天气相对频繁。针对不同的地区所具有的不同的气候特征,以及人们对于自身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设计师在设计中应充分结合、利用地方的气候特点,这样,既体现了地方特色,又有效地达到了与地域环境协调统一的效果,而不是一味只追求设施的科技含量,忽视当地的区域环境,造成人力和资源的浪费。
二、地域文化因素
1.文化与地域文化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沉淀,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种共性的东西。当文化联系到不同环境、不同地域的时候,由于经过各自的历史沉淀,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环境即地域文化。
文化与地域文化是整体与局部,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具体而言,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和特色的文化,甚至于一个居住小区,一块商业用地,或是学校、公园,也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内涵。因此,处在这个环境中的设施,只有注重周围环境的文化内涵,并将其有机融合在这个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才能体现该环境的文化底蕴及整体和谐统一的效果。
文化环境在具体的情况下,往往有许多不同的表现,例如文脉、传统、源与流、历史、宗教、童话、神话、民俗、乡土、风情、原始艺术、文学与书法、诗意、符号学等等。无论是何种文化,均能自然而清晰的展示它的特色,表达其文化上的魅力。
由于文化的多样性而造成的与其相适应的生活背景的多样化以及环境多样化是城市个性、特色存在的前提。伊利宁曾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知道你的市民在追求什么。可见,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根深蒂固的。任何一个城市的特征,都无一例外地打上文化的烙印。文化对于城市相当于灵魂对于人一样重要。历史和现实证明,只有准确把握并挖掘城市的文化特征,才能使城市富有灵性,这就需要自觉地把握文化的社科内涵,做到科学利用,合理传承,使城市的环境艺术不断得到发展和延续。
2.地域文化与城市环境设施关系
地域文化是相对于自然环境而言的另一种概念的环境因素,包括人文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等,是城市与城市之间不同的氛围和感觉,表现了人与人之间不同的习惯和喜好。而城市的环境构成是“顺序性”与“同一性”的内在统一。所谓“顺序性”,即指城市的构成,都有其历史的过程与先后的顺序,它们是多年来社会地域活动的积累,体现历史文化的脉络。所谓“同一性”,即指城市的建筑与设施,无论是古代、近代,都在同一时空中,在“四维空间”中作为共存的事物呈现,他们之间有一种相互匹配、兼容、协调的关系。
城市建设中顺序性的纵向关系与同一性的横向关系相辅相成,形成了一定地域的文化底蕴、地方习俗和人文特色。在环境设施的设计中,既不能脱离历史的人文环境去凭空架构,也不能简单地重复过去,只有在尊重历史的同时创造历史,在更新文脉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发展,才能使人们在现代与历史完美交融的文化环境中,共同体验形态空间之美。
实践表明,凭借一定的地域文化背景所进行的规划,凭借在特定地域中的设计物,常能激起人们有更多的兴趣去了解过去,思考个人与群体的关系,进而产生特有的地域情结,产生人际脉络和社会结构的再重构。只有设计出最优化的自然与人、与环境的系统,才能凝聚并扩大对地域情感共存共荣的再认同。就像一句广告词所说的那样:“北京的雍容、沈阳的直爽、深圳的活力、上海的浪漫、青岛的欢畅”,这正是地域文化与城市环境设施结合的见证。
三、城市环境设施与公共意识
1.公共意识
所谓公共意识是指在城市环境中的人的思想意识形态,或者说公共意识就是人的意识的综合。公共意识的形成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地域环境,人的公共意识形态是有差别的,它们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2.环境设施与公共意识的关系
城市中的环境设施应具有服务人们的工作、生活和供人们欣赏、休闲的双重功能。人是城市环境的主体,环境设施是为人服务的,因而设计者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一个区域不同使用人群的需要。因为在使用的人群中,老人、儿童、青年、残疾人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与心理状况,必须对他们的活动特性加以研究调查,才能在设施的物质性功能中给予充分满足,以体现“人性化”的设计。
环境设施的设计是城市整体规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服从与服务于城市的整体,才能有效地引起社会大众对环境设施的关心与参与。要加强环境设施设计中的公共意识,使物化的形态在为公众、为群体的服务中,成为社会共同的拥有,展现出人与环境间的共通点。只有在环境设施的功能与形式的互相影响,互相融合,统一协调时,环境设施才能成为城市环境中的有机部分,与大众共生共存,得到大众的理解。显然,对环境设施设计中公众意识的思考无疑是创造优美环境的前提,因为它体现了社会的文明进步,自然资源的合理分配,生存空间的科学建设等。
随着现代城市环境中,人的生活、工作、娱乐活动内容日益丰富,范围日益扩大,亲近感受大自然,在人与人的交流中消除疲劳,使思想、感觉和智力在开敞的气氛中得到激励,已成为人们对户外活动的迫切需求。为此,环境设施应是一个开放型的、公开的、由公众参与并得到认同的室外空间中的形态,它服务于人,方便于人,能够使人们潜在的各种行为意识得到积极反映,进而增强人们对环境设施的理解与赞美。环境设施设计还要面向大众,适合各年龄、各文化层次人们的需求,体现出对使用者的关心与爱护,同时,能够唤起公众对环境设施的爱护与珍惜。
综上所述,城市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和不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城市的环境设施应是一个相互关系的艺术。环境设施与地域环境,地域文化,公共意识等因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共同创造出一个完备的环境。它不仅为社会提供其特殊的功能,同时也应该反映出该地区的区域特征。
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始终与周围的环境发生紧密的联系。人们以自身的意识创造理想的环境,而意识沉积为文化又积极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由此可见,人、文化、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使城市的文化呈多元化状态,并不断得到延续与发展。对于环境设施的物化形态而言,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更要考虑地域因素对它的影响,正确处理好这些因素中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避免千篇一律的模式化,概念化的“标准件”的设计,力求体现尊重人的需求,尊重区域性特征的要求。
[1]俞孔坚,等.水位多变情况下的亲水生态护岸设计[J].中国园林,2002(01).
[2]王昀,王菁菁.城市环境设施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3]杨宏烈.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6-36.
[4]单德启.从传统民居到地区建筑[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
[5]丁熊.城市社区环境设施个性化设计研究[M].无锡:江南大学出版社,2003.
TU-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