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反思构建与实践

2010-12-21邢秀兰

学理论·下 2010年11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邢秀兰

摘 要: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框架内,实践教学对实现教学目的具有重要意义。实践教学具有开放性、互动性、探究性。在实践教学中,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统一。同时,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有效的教学保障。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反思与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33-0293-02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称《概论》)占主导地位。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既讲清理论、帮助学生把握基本原理、坚定理想信念,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学目的,是一个现实而艰巨的问题。

把实践教学引入《概论》教学体系正是各高校对该问题积极、主动的解答。该解答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学生响应,又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预期目标,取决于学校、教师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和操作。因此,在《概论》教学框架内,从教学实际出发,全面反思实践教学,建构一个与学生实际、教材实际、院校实际相符的实施框架,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反思:什么是实践教学

研究者们对实践教学内涵及形式见仁见智,代表性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富含“社会实践性内涵”的教学。实践教学主要不应被理解为“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教学活动”,而应被理解为“教学内容中的社会实践问题”教学;从学理上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是一个教育教学途径和方法意义上的范畴,而应是一个教育教学理念和内容意义上的范畴,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实施[1]。

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是区别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广义的是指除了进行理论教学之外的所有与实践相关的教学方式,即:在教师指导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知识为依托,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所有环节之中,使他们在教与学的实践中掌握知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着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坚定理想和信念[2]。

第三,《概论》课实践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依据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以组织和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实际生活,获得思想政治方面的直接体验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环节,其形式包括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基地教育、社会实践教学等[3]。

综合以上观点,联系《概论》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概论》课实践教学既是一个教育教学理念和内容意义上的范畴,也是一个教育教学途径和方法意义上的范畴。从理念和内容上讲,实践教学材料不是事先编排好的书本知识,而是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生成的、来源广阔的新知识;从途径和方法上讲,实践教学必是以学生为主体去“实践”,而不是以教师为主体去“灌输”。总之,实践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依据教学内容和要求,服务于教学目标,依托理论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展开的,以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亲身体验为基本特征的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二、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实践教学以其开放性、互动性、探究性的突出特征,在引导学生参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模式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对实现《概论》教学目的具有特殊意义。

实践教学是开放型教学。实践教学内容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搜集、整理出的具有开放性的知识信息,而不是来自书本的某种确定的知识。在这里,教师以教材理论内容为依托,组织、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实际、思考社会现实、参与社会实践,把教学触角伸向教材之外、课堂之外的宽广范围。就《概论》来讲,这个范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实践。同时,实践教学形式也是开放的。它摈弃了“教师灌输、学生听讲”的传统形式,小组讨论、社会调查、演讲辩论、看视频写感想、读书活动、实地考察、听先进事迹报告……一切条件许可、学生喜欢、便于操作、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形式都可采用。

实践教学是互动型教学。开展实践教学,教师重在启发、引导,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活动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师引导下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大胆质疑,发表见解;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见解进行分析,修正纠偏,指引学生得出正确结论,实现教学目标。整个过程中,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不断对话,不同的思想观点在对话中不断碰撞,逐渐融合成更高层次的思想成果,为师生共享。需要强调的是,在这里,师生间相互信任、真诚投入是教学展开的基础,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在教师的帮助、指引下,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向主动探求者。如果没有师生间的成功互动,实践教学就会流于形式,偏离教学目标,甚至成为闹剧。

实践教学是探究式教学。实践教学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或带着问题深入社会进行调查,在现实中寻找答案;或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占有大量相关资料和信息,然后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进行充分交流、切磋以至争论,根据自己所掌握材料和争论情况形成解释,对问题做出回答,最后通过集体交流和教师指导,修正答案,完成学习任务。这是一个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过程,是一个求真的过程。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发散状态,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总之,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实践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学生积极参与、努力探究是实践教学活动的基本特征和成功保证。

三、实践教学的开展

开展实践教学主要涉及到两方面内容,一是教学形式的选择,一是教学活动的保障。

教学形式的选择。《概论》课实践教学形式大体分为两种:课堂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课堂实践教学即主要在课堂上开展的实践教学,具体形式有讨论、辩论、演讲、情景模拟、观看视频、才艺展示等,是《概论》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适用于教材多个主题,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祖國统一、对外关系、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等,都可以由教师确定话题,让学生去搜集、准备相关资料,整理、概括自己的观点,最后以讨论、辩论、演讲、情景模拟等方式在课堂上展示。讨论、辩论、演讲等方式操作容易,适用范围大,可以常用;情景模拟和才艺展示不但需要学生课前搜集大量材料,进行充分准备,还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才艺表演,对学生要求高,学生准备、演示的工作量都很大,课堂组织难度大,不宜经常采用。如果要让学生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深刻感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或者要加深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理解,则可以选择在课堂上观看优秀视频,如《复兴之路》、《走进毛泽东》、《永远的邓小平》等。不管采取哪种形式,都需要教师课前布置任务,督促学生做好准备工作;课上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给学生充分活动空间,放手让学生做课堂主人,自我组织、自我监督;教师则要全过程监督、引导,并对学生活动做评价、总结,避免偏离教学内容。

课外实践教学指教师突破课堂局限,充分利用校内、校外资源,指引学生深入社会实践,以学生对社会的亲身体验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活动,主要形式有参观学习、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参观学习主要是利用地方资源优势,组织学生到有教育意义的地方,如改革开放的先进典型、革命历史名人的故里等参观学习,在现场学习和感受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所起关键作用。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开展社会调查与社会服务,可使学生溶入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现场教学因其材料丰富真实、形式直观生动,效果往往是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的。

实教学活动的保障。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相应的制度保障和经费保障。为确保实践教学顺利开展,实践教学应同理论教学一样列入教学计划,分配定量课时,并拟订实践教学的规章制度,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工作量核算、成果评价标准、成绩的考核办法、经费来源、人员安排、部门协调以及教学目的等都做出明确规定。这样才可以克服教学盲目性,保证教学有序进行。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实践课应单独考核,并把考核成绩纳入到学生期末总评成绩中。一般来讲,实践考核应重过程、轻结果,重点考察学生是否主动参与、积极表现、努力思考;调查报告、考察心得等文字性材料,在考核成绩中所占比例不宜过大,教师在评价这些文字材料的等级时,不应在字数、语言修辞上过多计较,应看其是否闪现出独特的思想火花。

另外,开展课外实践教学离不开基地建设。实践表明,相对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可以为实践教学提供便利,保证课外实践教学活动有序进行。进行基地建设,应充分利用学校原有的教学实习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也应积极争取地方宣传部门、文化部门的支持,充分发掘学校所在地及周边城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以及革命历史时期遗留的相对丰富的教学资源,与一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单位签约;学校应投入专门经费支持社会实践活动,委派专人与基地联系,支持《概论》课教师指导学生进入基地参观、学习和服务。

参考文献:

[1]钱广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07,(2).

[2]熊晓燕.走出认识误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5).

[3]胡祥.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浅谈我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的经验[J].理论界,2009,(8).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