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进式教育”理念的实践模式浅析*
2010-12-20浦玉忠韩晓庆
浦玉忠,韩晓庆
(1.江苏工业学院院长办公室,江苏常州213164;2.苏州科技学院团委,江苏苏州215011)
“跟进式教育”理念的实践模式浅析*
浦玉忠1,韩晓庆2
(1.江苏工业学院院长办公室,江苏常州213164;2.苏州科技学院团委,江苏苏州215011)
随着对“跟进式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对教育有效性研究的不断深化,“跟进式教育”的操作性及其系统性、科学性愈来愈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跟进式教育”围绕着育人的中心,设计了教育跟进、管理跟进、服务跟进、活动跟进四个工作模块,并构建成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构成了一个开放性的多因素参与的同时经有机组织整合而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综合实践系统。
“跟进式教育”;教育理念;教育模式
“跟进式教育”理念的内涵即已厘清,[1]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对教育有效性研究的不断深化,“跟进式教育”的操作性及其系统性、科学性等愈来愈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试就“跟进式教育”理念的实践模式构建作以探赜。
一、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主体问题一直是哲学研究的热点,随着对主体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主体际理论也越来越成为教育研究中一个新的焦点,很多教育工作者提出主体教育思想、主体教育理论等主张。十六届三中全会,“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正式提出,教育的人本研究随之成为学界的焦点。在大学生教育中如何体现和有效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如何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一直是实践中的难点。“跟进式教育”正是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的大学生教育新理念,对其进行实践模式构建的研究正是对此进行的有益探索。
马克思曾指出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哲学家胡塞尔也意识到并开始关注和研究主体之间的性质或关系,提出了“主体际性”的概念,认为这个性质或关系指在一个主体之外还有另外多个主体,它们之间互为主体。所以,万事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着的,而只能存在于一定的关系当中才具有存在的哲学合理性。“把这种哲学思想映射到教育学中,就是教育的主体际模式。”[3]“跟进式教育”在强调教育者为中心,充分发挥好教育功能的同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从理论上摆脱了把学生作为“物”的客体地位,“跟进”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思想、兴趣、需要等诉求,这正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互主体”、“互中心”关系的体现,充分把主体际的关系映射到教育的过程中,并使主体际性与教育管理工作的各要素高度契合,既包括主体际性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契合,也包括主体际性与教育环体 (即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和教育介体 (如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活动等)等契合。“跟进式教育”模式是在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因素等多主体多重能动的互动交往过程中,通过各主体与教育的环体、介体等要素的契合形成特定的“时空场”,以促进教育者、受教育者等在“时空场”内和谐的发展,同时促进教育环体和介体的优化、发展。
“跟进式教育”实践模式构建的理论前提和合理性依据。关于模式 (M ode)的定义,前人曾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比较权威的看法有:“模式是一种结构,而这种结构应符合于实际存在的某结构或过程的有关各点。它由符号与使用规则所组成,是一种经选择和抽绎的形式,为了要了解比较复杂的运动,模式是不可少的”,这个定义由多伊奇于1952年提出。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观点,即“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由比尔与哈德格雷夫于1973年提出。[4]“教育模式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抓住特点,对教育过程的组织方式作简要概括,以提供教育实践选择;另一方面,对教育实践的经验作概括,抓住特点,则可得到个别的教育模式,以丰富教育理论。”[5]任何一种模式的构建无一例外地要厘清其建模的理论依据,进而探求模式的构成要素及这些要素有机结合的方式。教育模式(Education M ode)是体现教育思想、目标定向、促进其教育功能发挥的操作模型,它的要点是分析主要矛盾,认识基本特征,进行合理分类,其发挥功能的要素应该包括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活动四个方面的要素。
“跟进式教育”模式是在现时教育层次上,融入互主体及多元主体理论的思维,同时囊括了以往教育研究中业已取得的经验成果,在此基础上推进教育向“人本化”方向的新发展。通过我们对主体际哲学思想和教育建模理论的分析,对于我们具体构建“跟进式教育”理念的实践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模式构建的基本设计
赫斯特认为,在研究教育这一具体的社会活动时,照搬自然科学的模式容易使问题过于简单化。在教育实践模式构建的具体过程中,我们一方面从系统论、建构主义理论、管理学原理等理论视角审视“跟进式教育”实践模式构建的价值取向,并把其逐步物化、渗透到整个工作实践中去,另一方面调动学校、社会、学生家庭等多方面的积极性,通过课题立项、学术研讨和教育实践等途径,集思广益、理清思路。在经过了长期实践探索和大量验证总结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跟进式教育”的实践体系,即,围绕着育人的中心,设计了教育跟进、管理跟进、服务跟进、活动跟进四个工作模块,并构建成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 (如图1所示)。
图1 “跟进式教育”理念的实践模式示意图
在教育跟进、管理跟进、服务跟进、活动跟进这四个方面,每一项具体的条目里面又都包括相应的类工作项目,成为条块工作子系统。如跟进经济困难学生送温暖,指学校在帮扶贫困生工作方面具体贯彻实践“跟进式教育”理念的系列思路与举措,跟进心理困难学生送疏导,指学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具体贯彻实践“跟进式教育”理念的系列思路与举措等。
四个工作模块,是既相互独立又有机联合的有机整体,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合力提升工作成效的关照系统。教育跟进针对学生的思想发展和品德成长进行既高扬主旋律又新鲜生动、既全面发展又尊重个性的教育,属于教育的引导功能在学生成才过程中的作用发挥;管理跟进侧重在建立一套人本而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体系,探索一套人本、规范的管理手段,以此形成多方面的基本保障、提升育人成效,属于管理的规范功能在学生成才过程中的作用发挥;服务跟进着眼于使经济困难学生“吃得饱”、心理困难学生“想得好”、学习困难学生“学得了”,主要是立足于解决好学生学业与成长道路上的后顾之忧,属于服务的保障功能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发挥;活动跟进旨在拓宽第一课堂的空间,调动第二课堂的资源,为学生开展综合素质教育,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属于活动的素质拓展功能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发挥。教育、管理、服务、活动的跟进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相结合,教育、管理、服务、活动相衔接,知识传授与素质拓展、能力提升相统一。
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体系,以教育对象、教育者、教育相关因素为对象的目标体系,以人和事为观照的多元视角,使其构成了一个开放性的多因素参与的同时经有机组织整合而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综合实践系统。“它架构了一个以学生全面成长为中心的立体多层互相影响的多维教育系统,以时间、空间、教育对象、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过程等要素为维度,使教育活动具备了整体性、互动性、生成性和开放性特点。”[6]在空间上看,各个工作模块覆盖了学生在学校期间学习、生活的几乎全部场所和空间,包括课堂、宿舍、校园甚至于网络空间等。具体来看,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跟进式教育”在实践中包含跟进教室或者跟进课堂,具体表现为在专业教师进行课堂专业教学的同时,作好纪律督导、师生沟通、困难服务等工作;宿舍是学生生活的主要空间,“跟进式教育”还要求把教育管理服务工作跟进到学生的生活区,在实践体系中包括对学生在公寓生活的跟进,具体表现为教师住进学生宿舍楼与学生同行同住,理论学习室搬进学生宿舍楼方便学生自修等;在对课外活动的“跟进”方面,即把教育目的、教育思想等潜在性地寓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在让学生体会到娱乐性和休闲性的同时,更多地使之能够有所得、有所感。从时间上看,从学生入学进校前到学生大学过程结束,甚至毕业离校后,“跟进式教育”实践体系内各项具体工作举措有机协调、相互配合,分别作用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各阶段,形成了全程贯穿的纵向维度。从教育手段的维度来看,随时信息时代的发展,手机、网络已成为现代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新空间和新载体,“跟进”这一新时代特点,教育就理应把网络和手机纳入到教育的介体中来,把对其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作为丰富教育载体、创新教育形式的重要内容,而且这也能更好地实现有效把握学生的兴趣开展工作,可以使原本枯燥的教育内容焕发出新的生机,更易赢得学生的欢迎。
因其开放性特点,可以在“跟进式教育”理念指导下,不断统合和调整现行的、一般的教育内容,以社会发展的历史坐标和当代大学生身心特点的横向坐标为基准,以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活动方面工作的具体内容为条目,来使教育的内容更系统、更完善、更科学,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受教育者。
三、模式构建的实践意义
在教育越来越发达的时代,学校以一种具备一定科学理念的规范化的整体形象出现将成为新时期教育竞争与发展的必然趋势。21世纪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将是那些“将新的理念加入到标准化实践中去的人”。[7]这里面蕴涵了两个要义,一是要有新理念,二是要有系统科学的实践模式。从事实上看,“跟进式教育”理念已成为苏州科技学院学生教育工作中最突出的特征与品质,已成为学校学生教育工作的形象标识。在此基础上,将此一理念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去,建构起并不断完善科学有效的实践模式,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升工作效能、推动工作发展的新契机和新课题。因此,可以说,“跟进式教育”理念的实践模式构建研究,代表了一种为了促进教育发展而提升教育水平的非传统性方法,它为我们迈向更高层次的教育,提供了一个充满理性和实践意味的视角。因此可以看出构建“跟进式教育”理念的实践模式意义重大。
第一,“教育模式是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的桥梁,是教育经验转化为教育科学的中介。”[8]构建“跟进式教育”理念的实践模式,是对零散教育经验的整合和升华,是运用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改革创新的桥梁和中介。“教育理论是在实践中产生并为了实践而存在的。”[9]教育模式是实施教育理论的范型,有利于教育理论的推广及运用,大大增强教育理念的可操作性,因此对“跟进式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思想而言,是对其“提高理论的实践品性”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对高校具体的教育工作实践“丰富实践的理性思维”的必要举措。
第二,根据实践模式所体现的教育思维和科学预见,所确定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可以更好地指导教育工作者把握教育过程中由教师、学生、目的、内容、方法、环境、时间等因素形成的多变量的函数关系,能够推动工作中进行项目改革等二次实践,进而不断提高教育成效。
第三,“教育实践模式具有模仿性和可操作性”,[10]“跟进式教育”实践模式是一种普适性较大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其构建研究也是一种行动研究,包含的教育建模,实际上力图实现一种可分享的专业文化。人们可以在“基本套路”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教育条件或情境灵活调整,形成适合教育实际的“变式”,从而提高教育水平和教育效果。
总之,大学生教育管理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一个好的教育实践模式可以使学校工作产生许多积极的效应。当然,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个好的教育模式并不是一个封闭、不变的体系,而是一个开放、完善和发展的体系。这个探索的科学性、准确性、规范性或许还存在着诸多缺陷,需待探索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1]韩晓庆,浦玉忠.“跟进式教育”理念的内涵解读 [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11-115.
[2]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
[3]吴春岩.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际模式 [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52.
[4][美]沃纳丁·赛弗林,小詹姆·坦卡特.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 [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26—27.
[5]查有梁.教育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1.
[6]李 萍.“跟进式教育”理念的哲学理据[J].社会科学家,2009(12):128.
[7][美]彼得·诺思豪斯.领导学:理论与实践[M].吴荣先,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04.
[8]于玉梅.教育模式是联系理论与实践的桥梁[J].辽宁教育,2004(2):81.
[9]周作宇.问题之源与方法之镜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1.
[10]于玉梅.教育模式是联系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J].辽宁教育,2004(2):31.
On PracticeM ode of the Concept of“Follow-up Education”
PU Yu-zhong1,HAN Xiao-qing2
(1.The President’s Office,Jiangsu Polytechnic U niversity,Changzhou 213164,China;2.Youth L eague Comm ittee,Suzhou U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uzhou 215011,China)
W ith the further study and research on the“follow-up education”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the operational,systematic,and scientific research of“follow-up education”becomemore and more the concern of educators.“follow-up education”centers around educating people,designing four modules of education follow-up,management follow-up,service follow-up,and activities follow-up.The four in one mode of operation constitutes an open multiple-involved comprehensive practice system w ith relative stability.
“follow-up education”;educational philosophy;educational pattern
G64 文献标码:A
1672-9048(2010)02-0084-04
2010-03-01
浦玉忠 (1962—),男,江苏盐城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道德研究和教育管理工作研究。韩晓庆 (1981—),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资助项目 (07SJB880027)
(责任编辑:李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