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球概念中“拍”字表述正误辩析
2010-12-08陈楚彬
□ 陈楚彬
一、问题的提出
在日常中,人们已习惯用拍球来代称运球,已成为运球的俗称。特别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拍球已有自身的概念;众多篮球指导书籍也常用“拍”字来解释运球。但人们缺乏对“拍”字含义的理解和推敲,导致拍球动作很容易被初学者误解为用力单一拍打、击打、抽打,这些动作对球的用力时间都是瞬时的,力的作用时间短,难以控制球。尤其是幼儿更容易被误导,认为拍球就像拍手掌、拍桌子那样用力的拍打,幼儿就会套用拍打动作拼命拍,结果球受控制,因此,简单的动作却变成篮球活动开展的阻碍。
(一)1992年6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编写的《篮球》第64-65页所说的运球概念是“持球队员用手按拍借于地面反弹起来的球的动作”;运球技术分析里的手部动作:“运球时,应以肘关节或肩关节为轴,伸前臂,屈手腕,五指自然张开,主动迎从地面反弹起来的球。当手与球接触一刹那,要屈前臂,伸手腕,手指放松,以缓冲球向上的反弹力量,控制球的反弹高度和速度;当球在手中暂短停留后,应迅速伸前臂,屈手腕,手指柔和地按拍球,使球向前进的方向运行。”
(二)2000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刘馨著的《学前儿童体育》第108页所述“幼儿拍球动作基本要领是:用前臂、手腕、手指等部位的肌肉共同协调用力将球拍起,当球从地面上反弹起来的时候,手要自然地随着球向上抬起缓冲,然后再向下拍球”。
笔者认为这两种“拍”字表述有误,虽然运球动作过程分析是正确的,但“按”与“拍”两个完全不同的动作合成“按拍”产生了矛盾;运球动作要领的文字表述与实际操作产生了矛盾;运球动作技术分析里的“按拍”与“缓冲”前后产生矛盾。
二、分析与讨论
(一)“按”与“拍”两个完全不同的动作合成“按拍”产生矛盾
根据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对“拍”的基本字义解释是用手掌轻轻地打,如:拍球、拍掌、拍击、拍凳等。从这些动作起始过程看,都出现手掌与被拍对象有一定的距离时就开始用力加速再拍打物体,力的作用时间短,是瞬时的。根据“拍”字含义,以拍球为例来分析用力的整个过程:手掌加速触球用力手掌与球分离,最大的特点是手掌触球用力之前有一段加速距离,手一触球作用力就瞬时产生,瞬时消失,然后手与球立刻分离。如果用这种拍打的动作去拍球,手是很难控制球的。
“按”字的基本字义解释是用手压或摁,如:按脉、按电铃等,这些动作表现出手先与被按对象接触后才用力的,力的作用持续了一定时间。以左手扶球,右手用力按球时左手移开,使球被按压至地面为例来分析用力的整个过程:手掌触球手用力按压球(力持续了短暂时间)手掌与球分离。与“拍”最大的区别是:“按”是要手先与球接触再用力,力是持续性的;“拍”是手与球一分开就用力,力是瞬时性的。
“按”与“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动作,把两者连在一起合成一个动作“按拍”是无法同时完成的,两者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所以说这两者之间产生矛盾。
(二)运球动作要领文字表述与实际操作产生矛盾辩析
根据《篮球》的运球和《学前儿童体育》的“拍球”(运球的俗称)两者的动作基本要领来分析手掌的用力过程是:手掌应从手掌触球缓冲(球在手中短暂停留)至手掌手指柔和地按拨球使手与球分离。最大的特点是手掌触球缓冲,球在手中暂短停留后手才有向下的作用力,这等于按在球面再用力,手按在球面后向下加速压,手指拨球后才分离。这与拍球动作的最大区别是多了一个触球缓冲阶段,手用力之前不是一段加速距离,而是一段对球减速缓冲的距离。因此,从这两本教材所讲的运球动作基本要领分析看,整个过程并没有出现“拍”的动作;并且从标准运球动作慢速视频中观察到,整个运球过程也没有出现“拍”的动作。动作过程解释是正确的,但用“拍”字进行文字说明是错误的。所以说这两种运球概念是动作要领的文字表述与实际操作产生矛盾。
(三)运球动作技术分析中“按拍”与“缓冲”前后产生矛盾辩析
从动作用力过程分析,“按拍”与“缓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动作,也可以说是完全相反的动作。根据拍球动作用力原理,手拍球时,手是先与球分开的,手一触球作用力就瞬时产生,瞬时消失,然后手与球立刻分离,是对球起到加速作用。而“缓冲”是使球减速在手中短暂停留,为了下个环节给球加速用力做准备,缓冲后再用力,手与球是没有分开的,这个动作应该是“按”而不是“按拍”。两者不可能同时存在的,所以说两者之间产生矛盾。
三、结论与建议
篮球运球动作要领解释不适合用“拍”字来表述,运球时手部动作只有“按”,可以用按球、压球、按拨球。拍球这种动作只会出现在初学者,是单一的动作词组,在运球教学初期不要出现“拍球”的说法,避免误导年幼的学生。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编.篮球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年6月.
[2]刘馨.学前儿童体育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3]温家平,姚维国,张盛荣.篮球运动理论 [M].山东科技出版社,2002年.
[4]新华字典 [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