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武术的源流初探——以粤东北客家地区为例
2010-12-08谭兆
谭兆
(风,伍天慧,伍天花,吴洪革,许晓)容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广东 梅州 514015
客家武术的源流初探
——以粤东北客家地区为例
谭兆
(风,伍天慧,伍天花,吴洪革,许晓)容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广东 梅州 514015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和访谈法,从武术固有的特点和功能出发,对粤东北客家武术的源流进行了探求,认为客家武术是一种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的武术形式,客家武术各流派在适应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过程中,长期的积累、凝炼,兼容并蓄,逐渐而成的。
粤东北;客家武术;形成;发展;源流
客家先人是南迁的汉人,客家民系是汉民族的一个支系,它是汉民族中分布范围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这是一个共识。粤东北是客家腹地,以梅州为中心的十几个县是民系特点最集中、最明显、最突出的客家中心地区,亦即客家民系最后形成的地区[1]。在这里,积淀着深厚的客家文化,流传着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传统武术。这些武术流派众多,各具特色,但由于其流行范围主要是客家地区,因而常由人们统称为客家武术。据记载,在粤东北流行的客家武术流派主要有朱家教、钟家教、李家教、岳家教、刁家教、流民拳、刘凤山派、昆仑拳等[2]。这些流派源于哪里,如何形成?众说纷纭,一直没有定论。为此,我们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和访谈法,从武术固有的特点和功能出发,力图从社会学、人类学和文化学的视角,来探求粤东北客家武术的源与流,以供同仁研究时参考。
1 客家武术概略
1.1 客家武术形式的共性 客家武术流派众多,它们虽然在功法和技法上各有千秋,但在外在形式上却拥有诸多共性,构成了客家武术的共同特点。拳术动作灵活,攻防变化多,讲究出手速度和短促的发劲,步型则多为动作幅度较小的半马步、小弓步、小马步等。步法则比较多地运用跟步和垫步;注重上下协调配合,在狭小的场合非常实用。而使用的器械则主要为短的兵器和较为常见的农具。从这些特点中我们不难看出,客家武术具有明显的南派痕迹,它的攻防技击方法反映出它是一种非常适用于客家民居环境的武术形式,这些特点的凝结与客家先民所处的社会和自然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1.2 客家武术流派的特点 纵观在粤东北流传的几个主要的客家武术流派的名称,我们发现除了流民拳和昆仑拳以外,客家武术流派几乎都是以首位引入者或创始人的姓氏为名,不过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个现象,即使是以姓氏命名的流派,其传人也不一定是同宗或同姓,这也反映出客家武术具有较好的兼容性,门户之见相对较少。与其他武术流派一样,客家武术也有套路名称,但明显不同的是,粤东北客地鲜见有客家武术的拳械图谱,客家武术的传承主要是依赖于口传身授。客家人是外来人,客家先人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客家武术发展所处的特定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使客家武术在适应中逐渐形成了短、快、以守为主、就地取材、速战速决的风格。
1.3 客家武术流派形成的时间 根据民间现存文献记载和我们的田野调查印证,在粤东北流传较广且认同感较高的客家武术流派主要有 8个,各个流派的初步形成大都可追溯到清代,大致情况如下[5]:
“刁家教”主要在兴宁、梅县一带流传,从刁火龙、刁龙康兄弟两人自江西初学到整理演化成“刁家教”,距今已逾 200年,它的形成时间大约是乾隆末期或嘉庆年间。
“李家教”相传是五华水寨李氏家族的先祖于清嘉庆年间在福建和浙江一带经商时,结识了一少林僧人,由于相交甚厚,便向其学得武艺,学成返乡回到五华以后,主要在家族中传授,因而以“李家教”为名。
“朱家教”是由因战败而隐居在梅州的太平军的将士所授。19世纪 60年代,太平天国运动被清军镇压,最后一支军队在梅州覆灭,躲避清剿的残兵败将为生存和积蓄力量,在民间传授武艺,“朱家教”由此产生。
“钟家教”是兴宁人钟佑古约在清嘉庆十五年左右拜福建上杭的吴宗均为师,回乡后将所学首先传给儿子,并在兴宁一带以“钟家教”为名流传,虽然此后不断地发展变化,但“钟家教”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岳家教”源于岳家拳。晚清年间,梅县程江人氏黄春楼到江西经商时,学习了在江西太和一带传播的“岳家拳”,把它带回梅县传授,并逐步对其进行了一些适应性的改造,融入了一些客家文化元素,自成一派后仍保留“岳家教”的名称。
“刘凤山派”的创始人是大埔人氏刘凤山。刘凤山为清中叶生人,从小就喜欢学习武艺,常年以卖药和收徒传授武艺为业,经过长期的习练和揣摩,形成了被世人所公认的刘凤山派。
“流民拳”是因其由流浪的流民所教而得名,是极少数没有以姓氏命名的流派之一。晚清时期“流民拳”在五华等地得到了改进和发展,使之得以传承。
“昆仑拳”和蕉岭的“张家枪棍”初步形成的时间和方式也基本相同。综上所述,客家武术流派的形成时间比较集中于清代中叶,其传播的区域主要在粤东北客家地区,习练对象也以客家人为主体,具有区域性特点。
1.4 客家文化是客家武术的思想内核 作为历尽艰辛辗转迁徙而来的客人,对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适应和改造使客家人形成了勤劳俭朴、谦恭礼让和内敛的文化特质,而这些文化特质在客家武术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渗透和融合,无疑会对其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它一方面使客家文化的观念逐渐内化为客家武术的“以守为主,守中有攻,稳打稳扎”的攻防思想。另一方面在攻防技法中则表现出发短劲、小步型、短步伐、守中反攻等含蓄、后发制人的鲜明特点,从而与中原武术中的大刀阔斧的霸气形成明显的反差。这当然与适应山区的自然环境有关,但这更应该是发展过程中客家文化长期熏陶的结果。
2 客家武术渊源的思考
不少人认为,客家先人主要来自中原,据此推断,客家武术的源理所当然地也应该在中原,但客家武术的攻防技击特点有鲜明的南派风格,除“流民拳”依稀可见一些北派的掌法和枪法、“朱家教”有着较为明显的“炮拳”的痕迹外,其它流派则难以看到系统地承袭中原武术的情况,客家武术器械更是以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的农家用具为主,大都不是传统的十八般器械;同时,中原武术几乎都有较为完整的借以习练和传承的拳械图谱,而客家武术的图谱我们却一直未能发现。其次,从客家武术表现出的攻防思想来看,它非常注重防守,发短劲,后发制人,有着鲜明的客家文化烙印,却少有中原武术思想崇尚的大刀阔斧的霸气。再次,据客家研究的先贤罗香林先生考证,粤东北客家的大部分是宋末明初迁徙而来,而现有资料和田野调查都反映出,粤东北客家武术主要流派形成的时间应该是在清代中叶,那么,从迁徙定居到武术流派的形成,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时间。按一般规律来说,如果是源自迁出地或是成熟的武术流派传承的话,是毋需这个漫长过程的。综上所述,笔者认为:
2.1 客家武术中存留有中原武术的影子 在客家武术各流派中,已完全没有中原武术流派的完整套路,但“流民拳”中的“百花错拳”就揉合有“八卦掌”的掌法和“炮拳”的攻击方法,“七片梅花枪”中拦、拿、扎的技法也颇具北派气势;“朱家教”中拳术的进攻步法和手法与“炮拳”也非常接近。这些都可以说明,客家武术中还存留有中原武术的影子。
2.2 客家武术有着很强的区域适用性 客家武术所表现出的攻防思想和攻防技击特点有着明显的客家文化熏陶和适应自然环境的印记。粤东北山峦重叠,地形复杂,在这样的条件下运用幅度过大和跳跃起伏的动作攻防肯定不是最佳选择。而小幅度的动作才更有利于保持重心的稳定,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同时,客家武术的重要功能之一是防匪防盗,保护自己的家园是重中之重。我们知道,客家民居有四种标志性建筑,其中不管是土楼、围龙屋、土围子还是九井十八厅,其内部结构都是由天井和狭窄的走廊分隔成若干个生活功能区,当盗匪进入时,天井和走廊便是自卫的主要场所,在这种狭小阴暗的空间里,小步型的灵活,发短劲的迅猛,都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发挥“短、小、快”的特点,在客家民居的实战中则更容易取得主动权,收到克敌制胜的效果[3]。客家武术的区域适用性特点是非常鲜明的。
2.3 客家武术流派之间具有相融性 客家武术虽然有不少的流派,但攻防思想和方法有很多共同的地方,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现象比比皆是,在器械中尤为突出。例如几个流派都有的双刀,不论是器械的形状、大小还是主要的攻防技击方法,相似之处甚多。这就反映出客家武术流派之间具有相融性。
2.4 客家武术有着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 “客家”是一个文化概念,客家人在世世代代的迁徙、拓荒、耕读、繁衍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生命力,传承着中华文明的精华,遵从着敦孝悌、明礼让,好学问,尚教育,敬祖先,隆师道,畏法律的祖训,以“和而不同”的多元融合和“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成就了为世人所瞩目的客家文化和个性鲜明的客家人文精神,“客家武术”作为客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在客家人文精神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客家武术表现出来的以礼为先,以守为主,守中有攻,后发制人的攻防技击理念和方法处处都显示出客家文化的伦理观念和价值尺度[4],折射出客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3 结语
客家武术是一种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的武术形式,同客家文化一样,虽然其中一些流派 (如“朱家教”、“流民拳”、“岳家教”等)与原迁出地的主流武术在一些招式上仍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就总体而言,客家武术已经独树一帜,且各流派从攻防技击理念到方法都难以找出系统承袭的有说服力的证据,不能证明客家武术与中原武术是一脉相承的。调研中种种迹象表明,客家武术各流派的发端主要是由其创始人在江西、福建等地经商、务工时习练后,回乡传授,或不同身份的外来武士出于各种目的在客地传授其武学,而后逐步推广,并在适应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在客家人文精神的影响下,通过长期的积累、凝炼,兼容并蓄,逐渐改善和发展而成的,客家武术的成熟缘于以自己所处的人文和自然环境为背景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是客家人智慧的结晶。在客家武术体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各种流派相继出现,影响较大,为人们所认识的就达十个以上。据考证,客家武术流派大多以首位引入者或创始人姓氏命名,流派的名称与其技击特点等并无直接关联,各流派之间也很少有门户之见,因此他们的传人很多都不是同一姓氏,同一人会几种流派武术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可能也是客家武术流派具有较多共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田野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客家武术套路整套演练时起势和收势的位置及方向常常不一定还原,一个流派的同一套路也会出现差异,我们推测这应该与客家武术的延续多为依赖言传身教,没有统一的图谱加以记载,因而在传授的过程中出现偏差有关。客家武术各流派的形成,都有各自的脉络可寻,形成的时间也不尽相同,但在清代中叶都已初露端倪,并在以后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适应过程中逐渐成熟。
客家武术源远流长,客家武术的继承和发扬光大任重道远。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客家武术,认真研究客家武术,积极推广客家武术,把握客家武术的精髓,客家武术这朵奇葩一定会在客家文化的花园中绽放。
[1]董励.客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7.
[2]客家武术馆画刊编辑组.客家武术馆画刊[G].梅州客家武术馆,1995:4-12.
[3]伍天慧.谭兆风.粤东客家武术特点形成的缘由[J].体育学刊,2005(2):64-65.
[4]伍天慧.谭兆风等.客家武术的社会文化透视[J].嘉应学院学报,2006(4):20.
[5]谭兆风.伍天慧等.近代粤东北客家武术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9(2)120-121.
Origin and Deveopment of Kakkan W ushu——Taking as an Example of Kakkan Settlements in Eastern andWestern Guangdong
Tan Zhao-feng et al
(Kakkan Research Center,Jiaying College,Meizhou 514015)
Literature review,survey and interview are employed in this article to research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Kakkan Wushu in eastern and western Guangdong from th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Wushu.Research findings indicate that Kakkan Wushu is a Wushu for m characterized with obvious regional flavor.In the process of adapting to social and natural environment,kakkanWushu is gradually formed.
eastern and western Guangdong,KakkanWushu,for mation,development,origin
G852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 D:1001—9154(2010)01—0052—03
G852
A
1001—9154(2010)01—0052—03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 (04GH89005)
谭兆风(1956—),男,湖南冷水江市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社会学。
2009—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