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学省级品牌专业的建设与实践
2010-12-04李水清任朝华丁康乐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李水清,罗 跃,任朝华,丁康乐 (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应用化学省级品牌专业的建设与实践
李水清,罗 跃,任朝华,丁康乐
(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条件的改善及产学研结合等方面介绍了应用化学品牌专业的建设思路及取得的成绩。
品牌专业;应用化学;人才培养方案
2001年下半年,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标志着高等教育拉开了由扩大规模到提高质量的序幕[1]。为了全面提升湖北省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湖北省教育厅决定于2003年开始实施“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创新工程”[2]。2008年,长江大学应用化学专业被遴选为湖北省品牌专业立项建设,要求按照“思想先进、目标明确、改革领先、师资优化、设备精良、教学优秀”的指导思想及“湖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及内涵”的内容进行专业建设。近三年来,本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为基本点,长江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已在油气田应用化学、精细化学品合成与应用、生物应用化学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科研团队的建设与培养、实验条件的改善和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1 优化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应用化学专业高级专门人才,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该院每年都要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及毕业生反馈的信息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如对化工学院3个专业即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科学的学生实行大类培养,即大学一年级、二年级所学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相同,有利于打好基础,在大二结束时进行专业分流,大三、大四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实践证明,大类培养对夯实学生的化学基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外,该院还积极进行应用化学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3],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科学研究的实际及毕业后工作岗位对学生素质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专业实验课内容方面,选取与生产实际、科研项目结合的题目。通过各方面的改革,使课堂教学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紧密结合,提高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4]。
应用化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可分为3个部分:前4个学期为公共基础课和主干学科基础课的教学,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第五、六、七学期为专业核心课及实践教学、专业实习等;第八学期实施综合能力训练,主要是毕业设计(论文)。化学基础课有无机及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一)、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二)、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三)、仪器分析、化工原理、化工原理实验等课程。在专业核心课程方面,应用化学专业设置了2个模块:一是油气田应用化学模块,课程包括油田化学、表面活性剂及胶体化学、高分子化学及物理、钻井液工艺学、提高采收率原理;二是精细化学品合成与应用模块,课程包括精细有机合成、农药化学等。2种模块中,着重强化专业基础知识的综合与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为了突出应用化学在油气田化学及应用方向上的优势,人才培养方案中还设置了石油工程基础、油气层保护、油层物理、石油化学等选修课。
2 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品牌专业建设中,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十分重视课程建设与改革。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无机及分析化学已于2004年建设成为湖北省精品课程,并获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物理化学、化工原理于2009年建设成为长江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其中,化工原理正在申报湖北省精品课程;专业核心课油田化学于2009年建设成为长江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在未来的2~3年内,应用化学专业将推出更多的精品课程建设,并积极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
3 推进双语教学,强化训练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
推进双语教学可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提高阅读专业外文文献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继续学习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有机化学实验已采用中文教材,全英文授课;精细有机合成采用中文教材,双语讲授;色谱分析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全英文授课。双语教学的实施较好地解决了外语教学与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教学的衔接,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学习英语和专业知识的学用结合问题,使学生能充分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与兴趣。
4 加强教材建设
在品牌专业的建设过程中,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组织力量编写了适用于应用化学专业的系列教材,如学科基础课《无机及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专业核心课《精细有机合成》;实习教材《化学化工专业实习》等。在未来5年内,力争有1~2门教材入选教育部规划教材。
5 以科研为龙头,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科建设更多地强调通过科学研究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专业建设则更侧重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科学研究强调学术梯队建设,专业建设则更需要强调教学团队、教学梯队的建设[5]。在师资队伍建设中,长江大学化学环境工程学院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吸引中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教研教改,鼓励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国外著名大学、研究机构进修;采用“以老带新”、“以优带新”的方式,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已建成应用化学专业较强的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目前,应用化学专业有专任教师21人,其中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教授(研究员)13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5人,讲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6人,硕士学位的10人,另有2人在攻读博士学位;已有4人在国外著名大学、研究机构访学归来。
6 创造良好的实验教学平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在品牌专业建设过程中,不断整合、优化实验室资源。2007年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被湖北省教育厅列为第五批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建设项目,2009年建成挂牌。该“示范中心”整合了原来的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及化工原理的教学资源,现有实验室面积3 691.2 m2,仪器设备1 848台,价值821.33万元。大型仪器设备有傅立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全自动元素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激光粒度分析仪、气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旋滴界面张力仪、流变仪等。“示范中心”共承担省级教学研究项目6项,校级教学研究项目6项;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25项、横向科研项目48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8项,国家发明专利8项。
2008年,长江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室获得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项目立项。目前,已投入建设经费200多万元,更新4个专业实验室,即油田化学实验室、泥浆化学实验室、农药化学实验室和提高原油采收率实验室的仪器设备。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应用化学专业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良好的师资、先进的教学方法、优良的教学条件极大地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增强了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7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实习基地建设,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7.1 实验内容项目化
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品牌专业的建设中,应用化学专业十分注重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少开设或不开设验证性实验,多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如专业实验课程的实验内容有:钻井液的配制及常规性能测定、亚甲基兰法搬土含量测定及PHP絮凝作用、钻井液固相含量测定、降滤失剂作用机理及性能评价、聚合物钻井液高温性能研究、钻井液储层保护研究等。通过这些内容可将本专业的几门核心课程的应用和相关实践环节的训练融入到科研项目之中,既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7.2 产学研结合进行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实践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此环节实施的好坏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产学研结合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可使学生直接接触生产实际,缩短毕业生适应学习、工作环境的时间。为此,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与中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盐化工总厂、荆门石油化工总厂、荆州市沙隆达化工设计院、湖北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荆州江汉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湖北浩信药业有限公司、荆州市达雅化工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生可结合这些单位的生产实际确定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其研究结果又可为企业服务,解决企业生产的实际问题。
通过产学研结合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学生可以直接参与科研工作,一方面为课题研究增加一支新生的力量,另一方面是学生通过参与科研受到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锻炼,为顺利完成毕业后角色的转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产学研结合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开展产学研结合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可使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和企业富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学生,加强了教学指导力量,改善了办学条件,激发了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8 结语
通过应用化学省级品牌专业的建设,优化了教学内容,改善了教学条件,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出了贡献。
[1]王平祥,陈晓琳.试论品牌特色专业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0):142~144.
[2]唐正姣,王存文,吴元欣,等.湖北省“化学工程与工艺”品牌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8,(5):145~149.
[3]李水清,罗 跃,梅 平,等. 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强化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8,(32):9,11.
[4]李水清,梅 平,罗 跃. 应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3(12):78~79,110.
[5]李虎杰,陈廷方,崔春龙.地质工程品牌专业建设的实践与体会[J].高教研究,2009,(3):60~63.
2010-06-04
长江大学教学研究项目(JY07017)
李水清(1969-),男,湖北仙桃人,理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天然产物化学的教学与研究.
10.3969/j.issn.1673-1409(S).2010.03.028
G642.0
A
1673-1409(2010)03-S08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