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血宁治疗肾性高血压42例临床观察

2010-12-03易无庸张彩霞熊国良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3期
关键词:肾性舒血宁尿素氮

易无庸 杨 俊 杨 琴 张彩霞 熊国良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深圳市中医院(深圳 518033)

肾性高血压十分常见,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占肾脏疾病患者的19.6%~57.7%,占成人高血压的2% ~4%[1]。高血压不但加重肾脏损害,而且加速肾脏病的进展,有效地控制血压是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主要措施之一。临床发现肾性高血压与同等血压水平的原发性高血压比较,血压控制更困难,往往需要联合用药。笔者临床应用发现,舒血宁注射液具有显著的抗高血压作用,可有效地治疗肾性高血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深圳市中医院2006-2008年住院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性别不限,年龄18~70岁。高血压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学会(WHO/ISH)联合提出高血压诊断标准[2~3],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并有肾脏疾病史,肾功能处在代偿期或氮质血症期,血清肌酐值(Cr)<442mmol/L,无明显代谢性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实验前停用其他抗高血压药物;按以上标准选择慢性肾脏疾病患者84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38.5岁;平均高血压病程4.7年;平均收缩压165.3mmHg,平均舒张压 99.4mmHg;平均心率83次/min。根据相关病史、查体 、化验及辅助检查,诊断原发病为IgA肾病18例,糖尿病肾病 1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6例,多囊肾3例,肾病综合征1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代偿期和氮质血症期)共22例。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学会联合提出的高血压分级方法[2~3],其中1级高血压(140~159/90~99mmHg)44人,2级高血压(160~179/100~109mmHg)40人。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间血压、心率、性别、肾功能、年龄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缬沙坦胶囊(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80mg,每日1次,早餐后半小时口服,配合肾脏病饮食、休息等一般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万荣三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14021871)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4周。

1.3 观察项目 (1)血压:让患者在安静的房间静坐或静卧至少5min后测定血压;无论被测者体位如何,血压计应放在心脏水平,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2)肾功能:每周一抽血测患者尿素氮、Cr、SystatinC。

1.4 疗效标准 根据文献[4]进行评估。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 20mmHg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 <10mmHg,但降至正常。无效:血压下降未达到上述水平。靶目标值定为血压降至≤140/90mmHg。显效和有效之和为总有效患者。

2 结果

2.1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10%;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6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4.2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

2.2 两组治疗后血压变化比较 见表1。结果示两组治疗血压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 <0.01)。

2.3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比较 见表2。结果示两组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SystatinC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 <0.0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mmHg,)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mmHg,)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1。下同

组别治疗组(n=42)对照组(n=42)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收缩压164.00±32.00 132.00±18.00*△161.00±29.00 139.00±27.00*舒张压98.00±14.00 81.00±9.00*△97.00±16.00 87.00±12.00*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SystatinC变化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SystatinC变化比较()

组别治疗组(n=42)对照组(n=42)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血肌酐(μmol/L)162.26±15.74 97.53±24.32*△168.85±9.71 132.45±29.83血尿素氮(mmol/L)11.24±3.81 7.57±3.83*△11.62±3.42 8.02±4.18 SystatinC(mg/L)1.82±0.43 1.16±0.63*△1.89±0.41 1.19±0.69

3 讨论

肾性高血压是由肾脏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血压升高,占继发性高血压的首位。长期高血压将导致肾实质性疾病不断进展,并引发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合理控制血压是防止肾功能进一步恶化的有效措施。其发病机理主要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激活密切相关,目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已被公认是保护肾脏最有效的药物。ARB或ACEI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选择性扩张出球小动脉,纠正肾小球高压、高灌注、高滤过,从而降低肾血管阻力,使有效肾血流量增加,减少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的蓄积,减轻肾小球硬化[5,6]。缬沙坦作为的常用制剂在治疗肾性高血压方面疗效肯定。由于肾性高血压患者病情相对复杂,并发症多且出现较早,预后也比原发性高血压差,临床上若单用一种药物治疗,往往不易达到良好的降压效果。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降压药物联合应用,而联合应用的药物中又以西药最多,如ARB联合利尿剂,ARB联合钙通道阻滞剂等,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的经验探索较少。

舒血宁主要成分为银杏叶总黄苷、银杏苦内酯。药理研究提示,本品可消除自由基的生成,抑制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特异性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引起的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拮抗激活白细胞,终止其激活时产生的氧自由基和白三烯,稳定细胞膜,防止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改善血液流变性,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增加病变部位及周围组织血液供应,提高组织对氧和葡萄糖的利用率,减少细胞无氧酵解,防止细胞水肿;降低过氧化脂质的产生,提高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7];动物实验证实舒血宁对肾素-血管紧张素具有拮抗作用[8],因此对高血压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可以稳定肾功能,具有良好的肾保护作用。

我们通过42例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舒血宁注射液联合缬沙坦,不但可以加强肾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而且还能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及SystatinC水平。这种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加强降压及防止肾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进一步恶化有明显疗效,值得深入研究。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41.

[2]黄震华.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联盟颁布的新的高血压治疗指南[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9,18(3):190.

[3]刘国仗,张宇清.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高血压治疗指南的简介与评价[J].中国循环杂志,1999,1(4):250 ~ 251.

[4]刘国仗,胡大一,陶萍.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9,26(1):5211.

[5]刘国强,李惊子.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肾脏病中的应用 [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8,25(6):234~236.

[6]徐成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临床应用[J].中华内科杂志,1999,38(5):349 ~ 352.

[7]白春香.舒血宁注射液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9):2723 ~2724.

[8]吕圭源,李万里,沈康克,等.舒血宁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7,13(3):37 ~39.

猜你喜欢

肾性舒血宁尿素氮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尿素氮变化、变化规律及变化的意义分析
血液透析仪联合血液灌流器治疗老年维持性透析合并肾性骨病的疗效观察
舒血宁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Lac、Presepsin和NOS水平的影响
大量放腹水加白蛋白治疗肝硬化张力性腹水疗效分析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
特拉唑嗪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观察鲑鱼降钙素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肾性骨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舒血宁联合脑苷肌肽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比较研究
1例糖尿病合并肾性高血压患者的药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