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及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

2010-12-03谢瑛丁泳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3期
关键词:结肠镜溃疡性结肠炎

谢瑛丁泳

浙江省绍兴市中医院(绍兴 312000)

溃疡性结肠炎 (UC)亦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黏液或脓血便,有时伴腹痛和里急后重,学者趋向将其归入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单纯西药治疗近期和远期疗效均不甚理想。笔者针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特点和致病因素,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4年6月-2008年10月绍兴市中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19~55岁,平均35.6岁;病程6月至18年,平均2.6年。对照组25例,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20~54岁,平均35.8岁;病程6月至16年,平均2.5年。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诊断标准[1],排除肠结核、结肠癌等疾病后,根据症状、肠镜所见及病理依据作出诊断。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营养支持,给予易消化、富维生素饮食,忌生冷刺激性食物及乳制品。注意卧床休息,避免精神紧张。腹痛较重者可予小剂量解痉止痛药。注意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对照组予柳氮磺吡啶1.0g,每日4次;泼尼松龙20mg,每日1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灌汤灌肠。通灌汤组方:白及30g,白头翁30g,黄柏 30g,苦参20g,侧柏叶15g,五倍子10g,黄芪15 g。每日1剂,加水浓煎至100mL,每晚睡前1次保留灌肠,保留时间2h,4周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症状变化,血浆C反应蛋白(CRP)检测采用免疫透射法测定。

1.4 疗效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标准拟定。临床痊愈:症状完全消失,结肠镜检查示肠黏膜恢复正常,停药观察6个月无复发。显效: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检查示肠黏膜轻度炎症反应。有效:症状好转,结肠镜检查示肠黏膜炎症有改善。无效:症状及结肠镜检查示肠黏膜无明显改善。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CRP水平比较 见表2。结果示两组治疗后CRP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CRP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CRP水平比较 ()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CRP水平比较 ()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CRP(mg/L)组别 n治疗组对照组25 25治疗前32.48±5.11 31.32±5.27治疗后8.02±1.64*△14.99±3.82*

2.3 安全性评估 治疗前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血、尿、粪常规检查及心、肝、肾功能检查均无明显变化,提示本方案无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UC是发生于结肠黏膜层的慢性炎症,发病的部位主要在直肠与乙状结肠,可延伸到降结肠。多侵犯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黏膜充血、水肿、出血及形成大小不等的溃疡。目前病因尚不明确。西医认为与人体免疫功能减退、遗传以及细菌、病毒感染、精神刺激、药物过敏等因素有关。传统的西医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及水杨酸制剂为主,虽能控制症状,但复发率高,且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明显。柳氮磺吡啶进入人体后分解为5-氨基水杨酸,通过抑制环氧化物酶阻断前列腺素的合成,抑制脂质氧化酶,减少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同时清除自由基,抑制免疫反应而达到抑制炎症的目的。糖皮质激素具有非特异性抗炎及抑制免疫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久痢”、“滞下”、“泄泻”、“肠毒”等范畴,发病原因主要是饮食不洁、进食生冷、肥腻辛辣而损伤脾胃,或七情过伤、肝气乘脾,使运化无力,食积湿盛化热,湿热相合,蕴结大肠,传化失常,气血壅滞,致肠中黏膜腐败、溃烂、脱离,泄泻而作,迁延不止。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法,可使药物直达病所,对促进消炎、消肿、溃疡面愈合及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有较大帮助。方中白及可入脾胃,因含胶质善消肿、生肌,布于黏膜面可保护黏膜并促其黏膜再生,有止血、止痛和促进溃疡愈合之功。《本草纲目》谓“白芨性涩而收,得秋金令,故能入肺止血,生肌治疮也”。白头翁可清血气之热,为热毒赤痢之要药;五倍子水提取液富含鞣酸具有收敛作用,可使黏膜溃烂局部组织蛋白凝固,形成胶状膜,覆盖并保护创面,加快肠黏膜的修复;黄芪益气健脾,主要成分黄芪多糖有抗非特异性调节作用,具有增强免疫功能;侧柏叶凉血止血,化腐生肌;黄柏、苦参性味均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二药常合用。上述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止血、散结止痛、收敛固涩、祛腐生新之功用。近年来,有许多研究发现CRP对评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情发展有重要的价值,CRP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活动程度、内镜表现活动性和组织学分级有明显的相关性,CRP反映炎症性肠病活动性的价值受到重视。结果显示,本方案可使患者CRP水平明显降低。

经临床观察,本方案在治疗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总体疗效上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1]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标准 [J].中华消化杂志,1993,13(6):353~35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2辑)[M].1995:122~125.

猜你喜欢

结肠镜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
辨证论治慢性腹泻型结肠炎45例
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
肠疡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5例结肠镜象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