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热颗粒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
2010-12-03王毅军奚肇庆
王毅军 奚肇庆
江苏省中医院(南京 210029)
上呼吸道感染为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其中病毒性感染占70% ~80%,多数伴有发热表现,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本病大多属于中医学“外感发热”范畴,西医治疗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本研究旨在观察退热颗粒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疗效和安全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江苏省中医院2007年10月-2008年11月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82例,参考文献[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诊断为外感发热。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18~70岁,平均(41.2±12.3岁)。对照组32例,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18~56岁,平均(34.5±10.6)岁。两组性别、年龄、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退热颗粒 (由柴胡、黄芩、青蒿、羌活、石膏、大青叶、鸭跖草、生甘草组成,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口服,每次冲液100mL,每日2次,体温>39℃者剂量加倍。对照组予日夜百服宁口服,每次1片,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3d。除规定用药外,观察期间禁止使用其他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药物及与本病治疗相关的其他治疗。
1.3 疗效标准 (1)退热疗效标准:起效时间、体温复常时间根据实测值计算。(2)综合疗效判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痊愈为治疗3d以内体温恢复正常,症状、体征全部消失,症状、体征积分为0分;显效为治疗3d以内体温正常,大部分症状和体征消失,症状、体征积分减少>75%;进步为治疗3d以内体温较以前降低,主要症状和体征部分消失,症状、体征积分减少>50%;无效为治疗3d以内体温未降或升高,主要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体温比较 见表1。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体温均降低 (P<0.01),治疗组治疗后4h及24h体温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体温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体温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下同
治疗后72h 36.74±0.33**36.82±0.39**组别治疗组对照组n 50 32治疗前38.51±0.43 38.47±0.62治疗后2h 38.00±0.56**37.94±0.65**治疗后4h 37.61±0.58**△37.85±0.66**治疗后24h 37.31±0.49**△37.66±0.51**
2.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见表2。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积分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分,)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n 50 32治疗前8.58±1.79 8.37±1.85治疗24h 4.69±2.12*△5.21±1.98*治疗72h 1.48±1.15*△2.03±1.31*
2.3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见表3。结果显示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n(%)
3 讨论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该病的病原体种类繁多,缺乏针对性治疗,且易发生变异,可造成区域流行或暴发流行,严重危及人类生命和社会发展,由于目前尚无特异性药物治疗,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症状,同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4]。
本病属于中医学“感冒”范畴,中医学认为,外感由于六淫、时行病毒侵袭人体而致病;因正邪交争,卫气抗邪导致发热。感冒发热就诊时往往表寒证候不显著,而兼夹里证,邪郁表里之间,故我们从半表半里证辨治,提出早用清气法,防传杜变。退热颗粒为解表退热、卫气同治之方,方中退热颗粒柴胡轻清升散,疏邪透表;黄芩苦寒,善清表里之火,共为君药。石膏除烦解肌,泄热;羌活配合柴胡加强疏邪解表之力,兼能除湿;青蒿清热泻火助黄芩清表里郁热,同为臣药。大青叶、鸭跖草辅黄芩清热解毒,泻火,故为佐药。甘草为使,扶正以助祛邪。本观察表明,退热颗粒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疗效优于西药日夜百服宁,退热起效快且稳定,不易反跳,且有较好改善症状、减轻体征的作用;同时在观察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1 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33~1548.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外感高热证诊疗规范[J].中国中医急症,1995,4(6):59 ~26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8~60.
4 Del Mar C,Glasziou P.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4,4(4):274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