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葡萄品种对白粉病和霜霉病的抗性
2010-11-27刘会宁吴广宇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北荆州434025
刘会宁,吴广宇 (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
6个葡萄品种对白粉病和霜霉病的抗性
刘会宁,吴广宇
(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
采取田间自然鉴定法,鉴定了6个欧亚种葡萄(Vitisvinifera)品种对白粉病和霜霉病的抗性。结果表明,品种间的白粉病和霜霉病的抗性存在差异,9307为高感品种;凤凰51号、研选5号和维多利亚均为感病品种;矢富罗莎为抗病品种;早紫对白粉病表现为高抗,而对霜霉病表现为抗病。
欧亚种葡萄(Vitisvinifera);白粉病;霜霉病;抗病性鉴定
葡萄葡萄白粉病和霜霉病几乎遍布全世界所有的葡萄产区,是葡萄最重要的真菌病害。我国北方较为干旱,葡萄白粉病发病严重,南方多湿地区发病较轻。湖北省荆州市地处江汉平原,春夏多雨,但伏旱严重,因此白粉病也很严重[1]。葡萄霜霉病是危害葡萄生产的重要真菌病害之一,高温多湿是引起该病流行的主要环境因子[2]。欧亚种葡萄(Vitisvinifera)是我国主要的栽培品种,但一般都不抗真菌病害[3]。目前国内对葡萄真菌病害的防治基本是化学防治,由于化学防治的成本高和环境公害,还会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所以进行无污染的其他防治措施的研究已是急待解决的课题[4],也迫使选育抗病品种。欧亚种葡萄虽然一般都不抗白粉病和霜霉病,但品种间存在着感病性的差异[5],鉴定葡萄种质资源是其抗病育种的关键。因此,本研究通过田间自然鉴定的方法,就6个欧亚种葡萄对白粉病和霜霉病的抗性进行鉴定,旨在筛选出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直接用于葡萄生产,或作为抗病育种的原始材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材为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设施园艺基地塑料大棚内的欧亚种葡萄,品种为矢富罗莎、早紫、维多利亚、研选5号、凤凰51号、9307共6个,5年生自根苗,株行距为1.0 m×2.0 m,篱架、扇形整枝。田间管理一致。交替喷施乙生和多菌灵,整个生长期共喷药6次。
1.2 试验方法
(1)田间自然鉴定 田间鉴定于2006年4月~10月进行,白粉病病叶和霜霉病病叶的发现日期分别是2006年5月10日和4月20日,随后进行3次抗性鉴定。白粉病的鉴定时间分别为5月20日、6月30日、8月15日,霜霉病的鉴定时间分别为5月11日、6月20日、8月2日。
参照方中达[4]的病害调查方法,随机选取非边缘位置且长势大致相同的植株,单株小区,3次重复,选取同一方位、生长基本一致的3~5个主梢上的所有叶片,调查其感病性。调查总叶片数不少于200片。用透明方格纸每片叶子的发病严重度。然后根据Desaymard “0~3~7~10”的分级方法[6],统计每一级别的感病叶数,再根据下列公式计算每一阶段不同品种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7]。
发病率=(病株叶数/调查总叶数)×100%。
病情指数=[∑(病级数值×该病级叶片数)/(最高病级数值×调查总叶片数)]×100%。
参照国际植物种质委员会(IBPGR)的标准,根据葡萄品种的病情指数,将其叶片感染病害程度分为免疫、高抗、抗病、感病和高感5级[2]。
(2) 统计分析方法 首先对叶片感染白粉病和霜霉病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分别进行方差分析(F测验),差异显著者再进行多重比较 ——新复极差法(SSR法)[8],以此来确定所鉴定的欧亚种葡萄品种对白粉病和霜霉病的抗性表现。由于白粉病和霜霉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大多在30%~70%之外,故进行方差分析之前要先进行反正弦转换[8]。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品种对白粉病和霜霉病的抗性差异
(1)对白粉病的抗性差异 由表1可以看出,不论是发病率还是病情指数,供试品种白粉病3次田间调查的结果都呈现逐渐加重的趋势,第1次发病最轻,第3次发病最严重。根据第3次结果分析可知,9307和维多利亚感病性最强,凤凰51号和研选5号次之,矢富罗莎和早紫感病性最弱,即抗白粉病性最强。
表1 供试品种白粉病抗性比较Table 1 The resistance comparison of test varieties to Uncinula necator
注:表中同列大写字母表示在1%水平上显著;小写字母表示在5%水平上显著,表2同。
(2) 对霜霉病的抗性差异 由表2可以看出,不论是发病率还是病情指数,供试品种霜霉病3次田间调查的结果都呈现逐渐加重的趋势,第1次发病最轻,第3次发病最严重。根据第3次结果分析可知,9307感病性最强,维多利亚、凤凰51号、研选5号次之,矢富罗莎排第三,早紫感病性最弱,即抗霜霉病性最强。
表2 供试品种霜霉病抗性比较Table 2 The resistance comparison of test varieties to Plasmopara viticola
2.2 供试品种对白粉病和霜霉病的抗性表现
由于2种病害3次田间调查的结果均表现为逐渐加重的趋势,第3次结果最具有代表性,因此,根据文献[4]的病害抗性分级标准将供试品种按第3次测定的病情指数值进行抗性分类,结果如表3。由表3可以看出,对于白粉病来说,供试品种中9307为高感品种;维多利亚、凤凰51号和研选5号均为感病品种;矢富罗莎为抗病品种;早紫为高抗品种。对于霜霉病来说,供试品种中9307为高感品种;维多利亚、凤凰51和研选5号均为感病品种;早紫和矢富罗莎为抗病品种。
表3 供试品种霜霉病和白粉病的抗性表现Table 3 The disease-resistance performance to P.viticola and U.necator of test varieties
3 小结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6个供试品种对霜霉病与白粉病这2种病害的抗性表现基本一致。其中9307为高感品种,凤凰51、研选5号和维多利亚为感病品种,矢富罗莎为抗病品种,早紫对白粉病表现高抗,而对霜霉病表现为抗病。供试品种中无抗霜霉病不抗白粉病或抗白粉病不抗霜霉病的品种。这与刘会宁等[9]的结果一致。
在相同条件下,各供试品种对2种病害的抗性程度存在差异,其中,早紫属于抗病性强的品种,矢富罗莎为抗病性较强的品种,而9307、凤凰51、研选5号和维多利亚均为抗病性弱的品种,其中9307的抗病性最弱。
在供试品种中,早紫对白粉病与霜霉病的抗性均最强,因此可作为欧亚种葡萄抗霜霉病与白粉病育种的原始材料。另外,根据连续5年的田间调查及观察,早紫品种不仅早果、丰产,而且果实含糖量高、外形美观,因此既可鲜食也可作为酿酒品种使用,在葡萄优质抗病育种中有很大的利用价值。
本研究首次在我国中部地区湖北省荆州市的塑料大棚内,就欧亚种葡萄对霜霉病与白粉病的抗性进行对比研究,改变了葡萄白粉病主要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严重危害葡萄生产这一错误看法,为我国中部地区、乃至南方葡萄种植区正确认识和处理葡萄白粉病提供了初步依据。
[1]刘会宁,郑 琦.葡萄对白粉病的抗性[J].果树学报,2002,19(6):430~432.
[2]曹若彬.果树病理学(第2版)[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6.230~232.
[3]贺普超.葡萄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272~287.
[4]方中达.植物病理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79.124~136.
[5]李 华,张振文.欧亚种葡萄白粉病微效抗病基因原取代积累[J].西北植物学报,1995,15(2):120~124.
[6]李 华.DESAYMARD分级法在鉴定葡萄霜霉抗性中的利用[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1,9(2):303~307.
[7]曹若彬.果树病理学(第2版)[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6.140~141.
[8]盖钧镒.试验统计方法(第3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99~117.
[9]刘会宁,李 华. 欧亚种葡萄对白粉病与霜霉病的抗性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35(3):302~308.
2010-09-03
湖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D20081201、2002X18)
刘会宁(1965-),女,陕西杨凌人, 农学硕士,教授,主要从事葡萄种质资源优质高效栽培及抗病性研究.
10.3969/j.issn.1673-1409(S).2010.04.003
S436.631;S633.1
A
1673-1409(2010)04-S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