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工作现状及改革分析
——以湖北省201位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问卷调查为依据
2010-11-27汪发元长江大学经济学院湖北荆州434025
汪发元 (长江大学经济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
刘在洲 (长江大学大学发展研究院,湖北 荆州 434023)
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工作现状及改革分析
——以湖北省201位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问卷调查为依据
汪发元
(长江大学经济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
刘在洲
(长江大学大学发展研究院,湖北 荆州 434023)
以湖北省201位基层农业技术人员为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状况、工资待遇和思想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工资待遇低,办公经费难以维持,工作缺乏积极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已出现“线断、网破、人散”的危险现象。提高对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重要性认识,恢复公益性农业技术人员公务员或事业编制身份,加强对农技推广经费的监督审计力度,保证农业技术推广经费落实,是稳定和优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有效办法。
农技推广;现状;对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约因素。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发展农村经济,然而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广运用,我国高校虽然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在6 000项至8 000项之间,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还不到十分之一[1],绝大多数的科技成果不能为经济建设作贡献。目前湖北省实行的“以钱养事,养事不养人”的农业科技推广政策,已出现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线断、网破、人散”的危险格局。剖析现有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迫在眉睫。
1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问题的提出
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是一个弱势产业。新农村建设对农业技术体系和技术推广提出了新的要求。2008年中央1号文件对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明确提出:“切实加强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对国家政策规定必须确保的各项公益性服务,要抓紧健全相关机构和队伍,确保必要的经费。通过3到5年的建设,力争使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具备必要的办公场所、仪器设备和试验示范基地。”2009年中央1号文件第6次锁定“三农”,并提出要“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然而,2005年湖北省下发了《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加快农村公益性事业发展的意见》(鄂发[2005]13号),该文件突破性的变化在于变“养人”为“养事”,将原有的事业单位转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或服务组织。随着这一突破性文件的落实,原乡镇农技、畜牧、水产、农机等专业农技推广单位撤消后转变为在民政部门登记的非盈利性社团组织。买断所有乡镇农技人员的身份,使其退出事业单位编制。也就是采取了“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为原则的改革[2]。也正是随着这一改革办法的实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出现了“线断、网破、人散”的危险格局。
2 基层农技推广机构队伍现状调查与统计分析
为了弄清湖北省农技推广队伍及人员的现状,本课题组通过国家统计局荆州调查队对湖北省荆州市农技推广人员情况进行调查,得到荆州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人员的基本状况;在此基础上,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农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班上,对湖北省各市州基层农技推广人员201名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工资待遇、工作状况、个人想法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作相应分析。
2.1 县市一级农技推广机构均为事业编制,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基本为企业人员和社会人
从被调查人员所在单位来看,县市直农技推广部门35人,全部为事业编制,占17.4%,乡(镇)农业推广中心(理事会)152人,占75.6%,全部是经过改制成立的非盈利社团组织单位成员,其他单位14人,全部是农资企业负责人,占7%。被调查人员所在单位已经改制的162家,占80.6%,包括全部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和部分农资企业,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叫农技推广中心,全部为非盈利性的社团组织性质。没改制的39家,包括全部县市直农技推广部门和部分农资企业,占19.4%。
在被调查的农业技术人员中,公务员身份2人,为县市农业局机关人员,占1%。事业编制44人,为县市直农技推广机构人员,占21.9%。非盈利性社团理事会成员150人,为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人员,占74.6%。个体农业服务组织5人,占2.5%。这说明被调查人员绝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基层农技推广一线,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2.2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待遇偏低,办公经费低位运行难以维持抽样调查表明,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待遇偏低,办公经费低位运行难以维持。按鄂办发[2007]17号文件规定,农业推广经费按农业人口15元/年人提取,据对全省乡镇农技推广中心工资、经费情况抽样调查,湖北省各地推广经费实际并没有得到落实。本课题组对全省各市州乡镇农技推广中心进行抽样调查,每个市州随机抽取3个乡镇农技推广中心,经过平均获得各市州经费数据。全省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5 827元/人(表1),则月平均工资为1 319元/人(表1);而中国社科院日前发布《2009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称随着大学毕业生的增加和有经验青年农民工的抢手,两者工资待遇有趋同现象。据人保部统计,目前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水平在1 400元左右[3]。这说明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工资收入已接近或低于农民工水平。为农业技术员购买保险每年平均为3 246元/人,年办公经费平均为2 553元/人(表1),但这些严重低于省政府规定的标准。按农业技术人员自己估算,这些应当只是省政府规定经费的40%左右。因此,只能在低位勉强维持运行。
表1 湖北省市州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工资和办公经费情况Table 1 Situation on staff salaries and office funding of grassroo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agencies in the City or State of Hubei Province 元
2.3农业技术人员大多从事第二职业,工作处于极度不安心状况
在被调查的201名农业技术员中,有一半以上从事第二职业。从事第二职业的101人,占50.2%;没有第二职业的100人,占49.8%。在第二职业中,主要是从事种子化肥农药经营,这类人员56人,占55.5%;从事其他经营的37人,占36.6%;真正设立农技服务公司的只有8人,占7.9%。
而且从事第二职业的收入每月达到2 100元,是正式工作工资收入的154.1%。在这种状况下,农业技术员工作积极性缺乏,大部分人处于不安心状况。调查显示,安心农技推广工作的人62人,占30.8%;犹豫不决的74人,占36.8%;很不安心的65人,占32.4%。这说明大部分人处于不安心工作状态。在谈到对现在实行的“以钱养事”的看法时,认为现在实行的“以钱养事”农技推广方式比原来农技站效果差,不利农业的发展,持这种观点的人为134人,占66.7%;比原来农技站效果好,有利农业发展的人为67人,占33.3%。
2.4 农技人员认为农技推广经费被截留,提高工资待遇成为突出问题
绝大部分农业技术人员认为,“以钱养事”的钱不能落实到农业技术推广上。当问到“以钱养事”经费能否真正落到农技推广上时,认为不能的94人,占46.8%;认为中间有截留的83人,占41.3%;只有24人认为能落实到农技推广上,占11.9%。当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难题,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是提高工资待遇,解决养老保险,改善工作环境。通过前面调查得知,全省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5 827元/人,月平均工资为1 319元/人,而从事第二职业的收入每月可以达到2 100元,是正式工资的154.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仍然是调节人的工作选择和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当问到您认为最需要解决农技人员的问题是什么时,20人认为是解决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占10%;11人认为是改革工作环境,占5.5%;而170人认为是提高工资待遇,占84.5%。可见提高工资待遇已成为农技人员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2.5 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编制待遇不落实,成为阻碍基层吸收农科类大学生的主要因素
在201个被调查单位中,有85个县级农技推广中心,自2005年以来,每个单位各进过1个农科类大学毕业生。而116个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没有进一个农科类大学毕业生。这说明近年来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很少进农科类大学毕业生。那么农业院校学生为什么难以进入基层农技推广系统呢?41.8%的人认为是收入低、无社会保障;43.3%的人认为是无正式编制、工作有后顾之忧,这一原因占了第一位;当然也有少数人认为是基层条件差、学生怕艰苦,持这种观点的人占14.9%。自2005年以来,基层农技推广部门没有进过1个农科类大学毕业生,而农村经济发展又离不开农业科技,这是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又一障碍。
3 建议
农业本身具有天然的弱质性,而且依WTO规则对我国弱势行业的保护期已经结束。我国农产品面临着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压力,国外已有多年成熟稳定的对农业进行支持的补贴制度,而我国无论是在农业科技研究还是在农业科技推广经费上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都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农产品要在国际市场上拥有竞争力,国家除了继续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外,必须加强农业科技投入,改善农业科技推广环境。从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现有政策来看,必须进行切合实际的改革,切实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优化农技推广队伍。
3.1 提高对农业技术重要性认识,切实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具有天然的弱质性,受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很大。因此,政府要高度重视农业及农业科技,充分认识农业的基础地位,决不能因为农业生产及保障水平已到了一个较高平台和水平,农业连年丰收而产生松懈情绪和麻痹心理。要认识到农业科技对农业的贡献,无论是应对未来农业发展的需求,还是解决当前农业面临的问题,都要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贡献。农业技术推广是稳定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环节,建设好农业推广体系至关重要。要稳定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在政治上要给予关心,在经济上予以帮助。使优秀农业科技人才愿意并安心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并能全身心投入农业科技推广工作。
3.2 恢复公益性农业技术人员编制身份,建立高素质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将现有农业技术人员分成公益性和经营性2种类型,经营性按市场机制运作,随推广的技术和农业生产资料开展农业技术服务,获得应有报酬,政府不负责任何待遇。对公益性农业技术员,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考,选拔出优秀的少量人员作为公益性农业技术员,恢复其公务员或事业编制身份,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划归县(市)农业局管理,定位于农业局派出机构。在此基础上,通过公开招考等方式,吸收一些近年来毕业的农业类专业大学毕业生充实基层,以优化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结构,提高农业推广人员整体素质。
3.3 切实保障农业技术推广经费,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的检查考核
必须确保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经济待遇,所有经费都应纳入财政预算和实行国家补贴,由农业局统一管理。考虑到基层工作条件的艰苦性,至少应当保证基本工资不低于或略高于县市农业局机关人员的水平,这样才有利于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的稳定和管理,从而保证稳定的农业基础地位。为了防止农业技术推广经费被地方政府截留,省市审计机关必须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的检查审计力度,采取随机抽查审计的办法,督促推广经费到位,并保证用于农业技术推广。在保证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的前提下,坚决克服大锅饭和平均主义,充分引入竞争机制,加大绩效考核的力度,切实体现工作成效与工作收入相对等的原则,调动每位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促进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1]董践真.中国八成科技成果“躺在保险柜睡大觉” ——关注“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采访札记[EB/OL].http://news.sina.com.cn/c/2006-08-17/07329771903s.shtml,2006-08-17.
[2]黄季焜,胡瑞法,智华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30年发展与改革:政策评估和建议[J].农业技术经济,2009,(1):6.
[3]李牧群.农民工比上大学更有“钱”途?[EB/OL].http://www.21cbh.com/HTML/2009-10-20/150342.html,2009-10-20.
2010-08-25
湖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09DEA026)
汪发元(1961-),男,湖北天门人,管理学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行政管理法制化.
10.3969/j.issn.1673-1409(S).2010.04.022
F324.3
A
1673-1409(2010)04-S074-04